第311章
作者:
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2 字数:3768
她其实从未想过破坏两人的婚事,只是云王的死,让她心里有了怨气,她也只是想敲打敲打叶桢,若她忍下了,她也会慢慢对云王的死释怀。
可叶桢却将事情闹得那么僵,万一她真的与太子退婚,岂不是要叫太子恨她。
还是说,叶桢如今有了大魏做依仗,有恃无恐,故意破坏她和太子母子关系。
不得不说,人一旦钻了牛角尖,就越发偏执。
好在宫人是清醒的,忙朝旁边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告知皇帝。
大渊刚得了大魏那么多好处,可不能得罪叶桢。
皇帝听说后,脸色也是一沉。
他也没想到,皇后竟会同叶桢说那些,忙让陈伴君追叶桢安抚一二。
自己则去了凤仪宫。
陈伴君差点把腿跑细了,才追上叶桢,“郡主,陛下没那个意思,太子殿下更没那个意思。”
言外之意,皇后说的那些不算。
叶桢笑了笑,不想再说这些,问道,“平娘子他们还好吗?”
平娘子是那日从暗斋救出的孕妇,她在陈伴君的宅子里生下了一个男孩。
因着她那几个月的遭遇,男孩生下来很瘦弱,跟只小猫儿似的,需得好医好药的养着。
平娘子见儿子那样,早就歇了寻死的心思,只想着如何让孩子健康平安长大。
可她孤身一人,无家无业,很难,故而刚生产没两天,就想去慈善堂做工,赚钱给儿子治病。
叶桢得知后,让人送了一百两给她,让她先安生坐月子,之后她便去了苏南,还不曾去看那对母子。
陈伴君道,“是个要强的,起初觉得在咱家宅子白吃白喝,占了咱家便宜,总爱抢着干活。
后头咱家说,她不好好养着,孩子没奶水,请乳母更需花钱,眼下消停了。
咱家想着收那孩子为义子,让他将来给咱家养老,不知可不可行?”
他其实希望孩子跟他姓陈,算是陈家的香火,但平娘子夫家也是单传,而且平娘子对夫家很在意。
陈伴君便没敢提。
叶桢觉得陈伴君这人真的挺好的,那孩子若认了陈伴君做义父,也是他的造化。
但这还得平娘子同意,她便让陈伴君等平娘子满月后,再同她商量看看。
平娘子对皇帝有意见,对陈伴君也有防备,不如先相处看看。
陈伴君心里早有成算,不过是借此和叶桢说话,便应了是。
到了宫门口,他才又道,“郡主,咱家看着太子长大,知晓殿下与您在一处才是真的开心,咱家盼着殿下余生都能如意开怀,还请郡主多怜惜殿下。”
瞧!
这才是真关心谢霆舟的。
叶桢笑,“公公放心,只要他不负我,我亦不会弃他。”
得了这话,陈伴君脸上笑出褶子来,没再多言,亲自送叶桢上了马车,才返回皇宫复命。
而叶桢回府的路上,被一女子拦住了马车……
第358章 时家的江山亦可给你,谢阿昭可做上门婿
皇宫里。
皇帝道,“皇后,老二出事是他罪有应得,你为难叶桢做什么?”
这是他难得的对皇后重语气。
因云王的行为,叫他想到了先皇,无能的男人才会将主意打在女人身上。
而这个男人偏偏还是他儿子,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皇帝觉得他死得不冤,便也不愿深究他的死因。
遇上这种事,皇后更能与叶桢感同身受才是,怎能将怨气撒在叶桢身上。
“我怎么为难她了?我只是想和她说说自己的苦。”
皇后心里更不痛快了。
太子事事护着叶桢,现在皇帝都护着她。
以前,她若生气,皇帝都是先顾及她的情绪。
“她还没嫁进来,就仗着你们的维护那般对我,我怎可能盼着自己的孙儿有事,她这般胡乱揣测我,传到太子耳中,是诚心离间我们母子。”
皇帝叹了口气,没给皇后讲什么大道理。
她都懂。
不过是心里的秤杆倾斜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皇后却继续道,“先前我还只是怀疑,眼下我愈发确定,云儿就是被她杀的。”
“你当如何?”
皇帝严肃了脸,“皇后,朕做皇帝这么多年,从未有这些日子这般轻松自在。
大长公主,李恒那些明里暗里掣肘朕的势力,眼下都铲除了,大魏又为我们提供许多帮助。
能有今天的日子,有太子的功劳,也有叶桢的功劳,你要朕做个忘恩负义之人?还是希望朕和好不容易相认的儿子离心?亦或者大渊有对抗大魏的能力?”
皇后不语。
她没那么想。
皇帝继续道,“叶桢对太子意义不一样,太子如今的命是叶桢给的。
他们情投意合,感情深厚,太子很在意叶桢,你若与她为难,儿子在中间难做,我们已经愧疚太子许多。”
“太子是我生的。”
他的命怎么是叶桢给的?
皇后不接受这个说法。
叶桢对太子有恩,可太子回京后帮了叶桢许多,甚至她怀疑柳氏害叶桢那次,都是太子出的手。
若无太子相助,叶桢如今还是侯府后院一寡居妇人,怎可能知晓自己身世,并引得时晏前来。
又哪有今日的辉煌,他的恩情早就还清了。
皇帝知晓她是偏执钻牛角尖了,索性下剂猛药,“太子的确是你生的,但是那条命他已经还给你了。”
意在提醒皇后,他们母子团聚不易,别因云王的事闹得母子失和。
他们身边亲生的孩子,如今就剩太子了。
“陛下?”
皇后脸色惨白,同时难以置信,“您也责怪我不该朝他射箭?可我当时是为了护您,也怕他犯下不可逆转的大错。”
她眼泪汹涌,皇帝最见不得她的眼泪,有些后悔自己说重了。
“我怎会怪你,我只是怕你一时冲动做出后悔之事。”
替皇后擦去眼泪,他又好声轻哄,皇后终于止了眼泪。
皇帝叹道,“老二的事,朕也难受,可是孩子走了歪路在先,何况,我们也并无确凿证据是叶桢动的手,往后别提了。
等太子成了婚,朕就全心全意陪你,届时,我们去燕地看看那个孩子,再去赫连家看看,可好?”
这几日,他突然就想到了忠勇侯府的事,谢云舟的死经不起查,那会儿谢邦还不知他非亲子,他能不知道谢云舟死于叶桢之手吗?
可还不是装了糊涂,因自家的儿子不争气实实在在作恶了,你教子无方,还不允人家反击?
谢邦都能做到,他这皇帝总不能心胸还不及臣子。
皇后不知皇帝所想,不语。
心里却觉得,皇帝还是在帮叶桢。
因为叶桢,儿子和自己离心,恩爱了几十年的丈夫也开始帮着外人。
而有了今日的事,若叶桢怀恨她,以后太子执掌江山,叶桢会不会仗着太子的宠爱报复她?
让皇帝早些退位是皇后提的,可现在她却不确定了。
叶桢若知道皇后的想法,只会替谢霆舟高兴,他自小辛苦,不得清闲,若皇帝愿多坐几年龙椅,谢霆舟也能适当过过自在日子。
只她眼下没空想这些,她问对面的女子,“你寻我有何事?”
女子拦下她马车后,就一直沉默不语。
她只得将人带来慈善堂问话。
如今坐了半响,女子还是沉默,叶桢只得再问一句。
再不说,她便回府了。
女子看出她的意思,扑通一声跪下,手比画着。
叶桢看不懂。
“你可识字?”
她看女子穿的虽普通,但十指纤纤,家境应还可以。
女子点头。
叶桢便让人拿来笔墨纸砚,“你写吧。”
“我杀了人,李恒知晓我的秘密,以此要挟我父亲替他传信……”
原来,女子叫顾秀秀。
是顾狱丞的女儿。
一年前,她认识了姓曲的书生,两人私下生了情,但顾狱丞夫妇却不看好书生。
觉得他并非表面那般老实,加之他家远在外地,顾狱丞就这一个女儿,不是知根知底,夫妇俩舍不得女儿远嫁,便要断了两人往来。
可热恋中的男女,家里越反对,他们越觉得彼此是真爱。
顾秀秀阳奉阴违,表面与书生断了,私下一直来往。
但顾秀秀有自己的底线,博得父母同意前,不与书生有任何肌肤之亲。
书生应承会好好读书,早日高中后正式上门提亲,后来的相处中却总试探性动手动脚。
见顾秀秀不高兴,便解释是情难自禁,一番深情告白,少女单纯,信了他的话。
直到几个月前,书生借口生病,将顾秀秀骗去了他租住的小院,将人拖到天黑才肯放她回家。
却在顾秀秀临出门时,追上去一把抱住人,借口舍不得要她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