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
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7 字数:3639
陆知苒依旧摇头,“父亲,不论女儿是为谁求情,此时入宫都有可能火上浇油。”
陆映溪反驳,“怎么可能?姐姐莫不是不愿出力才故意找托辞?”
陆知苒转眸看向对方,眸含冷意。
“妹妹,请你慎言。我乃陆氏女,与陆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亲出事,我也没有任何好处,不要用你的小人之心来揣度我。”
陆贯轩恼怒地剜了陆映溪一眼,“帮不上忙就闭嘴!”
陆映溪狠狠咬唇,闭嘴不说话了。
陆知苒一脸正色,“皇上此时正在气头上,女儿这时入宫求情,反倒像是仗着自己的功劳胁迫皇上,换了您,您心里能痛快?皇上不痛快了,父亲以后的官途才是真正的难走了。”
“您此时该做的,是立马上折子请罪,言辞越恳切越好。只要您在这件事上清清白白,皇上就算怪罪,顶多也只会治您一个失察之责,小惩大诫罢了,定不会重罚。”
陆贯轩若有所思。
方氏忍不住开口,“那,老爷的升迁……”
陆知苒反问,“闹了这么一出,母亲觉得父亲的升迁还有希望吗?能不被贬黜,就已是万幸。”
想到自己原本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就这么没了,陆贯轩心口一阵发疼,又狠狠剜了方氏一眼。
若非顾念君儿的前程,自己定要休了她!
“待皇上息怒之后,女儿会入宫求见皇上,为此事做一番弥补。虽然无法再替您筹谋出升迁之路,但或许能帮您挽回一二名声。”
陆知苒的神色镇定,自有一番运筹帷幄的泰然笃定,陆贯轩竟有种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觉。
“好好好,都听你的。”
陆知苒又温声安抚了一番,这才告退。
没走多远,又听到了父亲的斥骂声,和一声声低低的啜泣。
陆知苒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再牢固的关系,以利益为支点,都能轻易撬动。
前世她不懂这个道理,反倒奢望能用感情打动他,当真愚不可及。
这只是第一步。
当初,方氏是如何一步步把母亲逼上绝路,她也要原原本本地把这一切还回去,让她好好体会失去一切的绝望。
御书房中。
德丰帝气得连连拍桌。
“好个方家,芝麻绿豆大点的小官,竟如此胆大包天,还把不把朝廷的律法放在眼里?把不把朕放在眼里!”
萧晏辞也没了以往插科打诨的心思。
“父皇,此事影响恶劣,应该彻查到底,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查!自然要查!天子脚下都敢如此肆意妄为,朕定要剁了他们的手!”
前几日他命人把万民书挂在了御书房东侧的墙上,日日观摩,心情好极了。
能得万民如此感激敬仰,日后史书上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谁曾想,他的子民,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竟然经受着这般非人的苦难!这是在打他的脸啊!
第91章 抢功的来了
萧晏辞面露迟疑,“父皇,还有一事,儿臣不知该不该说。”
德丰帝没好气,“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
“其实,方家之事,与平乐县主有些关系。”
德丰帝的神色一顿,“此言何意?”
“方家,乃是陆贯轩现在的岳家,真算起来,平乐县主也要喊方成器一声舅舅。”
德丰帝联想到了别的方面,面上笼上一层寒霜。
“难道此事平乐县主也参与了?”
若她沾染上半分,功臣变罪臣,这对德丰帝而言,才是最大的打脸。
萧晏辞忙道:“自然不是,父皇您耐心听儿臣说完。”
德丰帝刚酝酿好的滔天怒意卡了壳,余怒便全冲着萧晏辞去了。
“你小子有话就给朕快点说,别说一半留一半,在朕面前卖关子!”
“儿臣是想说,方成器的罪行之所以会被揭穿,是有人在背后使了力,那人便是平乐县主。真要论起来,她又立了一功。”
德丰帝愣住。
“此话当真?”
萧晏辞点头,“儿臣岂敢拿这事开玩笑?”
小虎子从未见过陆贯轩,怎会知道他长什么样?如何得知他今日在邢家赴宴?又怎敢公然揭穿?
这背后,都有一双手在暗中推动。
他也没想到,这一切竟是陆知苒暗中所为。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萧晏辞一副神秘模样,“这您别管,总之,儿臣敢向您保证此事千真万确,您若不信,大可召她入宫,当面问她便是。”
德丰帝一时心绪复杂。
“大义灭亲,是个狠人。”
萧晏辞反问,“她这般干脆利落,大开大合的行事风格,难道父皇不喜欢?”
——反正他喜欢。
她的每一桩事,都办到了他的心坎上,勾得他心头瘙痒。
德丰帝也没法说出违心之言。
但凡陆知苒是个男子,他定要破格提拔,放在自己身边当智囊团了。
只可惜是个女子。
“父皇,平乐县主与方成器乃名义上的舅甥,她行事隐秘,不愿背负大义灭亲的名声,您暗地里给她记下一功就行,可别大张旗鼓地赏她。”
德丰帝上下打量他,“你小子,怎么对平乐县主的事这般上心?”
萧晏辞莫名心虚,面上却一派大义凛然。
“她是咱们大齐朝的大功臣,女英雄,儿臣没佩服过谁,她算一个。再说了,父皇您不也对她赞赏有加?您的态度也决定了儿臣的态度。”
德丰帝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方才升起的荒谬念头被压了下去。
平乐县主虽才貌双全,但毕竟是和离之身,这小子连那些高门贵女都看不上,怎会对她动心思?
定是自己想多了。
给陆知苒请了一功之后,萧晏辞拉回正题,自请负责此事后续事宜。
德丰帝有些迟疑,“你现下负责收容所之事,能分得开身?”
“收容所诸事已经步入正轨,有贺昀盯着,儿臣无需再事事亲力亲为。您若实在不放心,再给儿臣分派个得力助手便是。”
“儿臣觉得,京兆尹傅子诚不错,他本就负责处理大小案件,刑讯审案都有一套,此事交由他审理,再合适不过。”
德丰帝沉吟片刻,答应了。
萧晏辞立马谢恩。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太监的通传,“皇上,六皇子在外求见。”
萧晏辞眸光微动。
这厮就跟条狗似的,闻着味儿就来了。
萧晏清大步流星而入,“儿臣拜见父皇。”
“你突然入宫,所为何事?”
萧晏清朗声道:“儿臣听说方家为祸乡里,强占粮田,强抢民女,实在气愤难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彻查此事,为百姓讨回公道。”
果然是来抢功的。
只可惜,他又迟了一步。
萧晏辞欠欠地开口,“六皇兄有这个心就好了,不过此事父皇已然交给我去办,就不劳六皇兄操心了。”
萧晏清面色微变,并不肯放弃,“七弟,你现在正负责收容所之事,分身乏术,此事便交由皇兄代劳,我们各司其职,两桩差事都能办好,岂不两全其美?”
萧晏辞悠悠道:“六皇兄不必担心,方才父皇已经派了京兆尹傅大人协理此事,傅大人是查案审案的好手,他手底下也都是能人,此事出不了差错。”
萧晏辞就是料到这厮会来抢功,才先一步举荐了傅子诚。
傅子诚性子耿直,办案公正,不失为可用之人。
萧晏清的表情凝固。
他听到消息就第一时间入了宫。
刑部侍郎秦中举是他的人,此案只要移交刑部,就是现成的功劳。
没想到萧晏辞动作那么快,竟然举荐了京兆尹傅子诚来负责此案,如此一来,刑部是半点边都沾不到,自己也自讨了个没趣。
萧晏清心口堵了一口气,怎么都不舒坦。
不甘心就这么空手而归,萧晏清开口,“说来,傅大人与平乐县主似有些旧交,此事又与平乐县主有干系,此案交由傅大人负责,是否不妥?”
萧晏辞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没憋什么好屁。
“六皇兄此言何意?傅大人与平乐县主有何旧交?”
萧晏清故作迟疑地开口,“我听说,平乐县主与宣平侯府和离时,于银钱上有些牵扯,还闹到了官府,负责此案的正是傅大人。最后是宣平侯府给了一笔巨款此事方了结。”
他这话说得不清不楚,若不了解内情的,怕是真要被他带偏了。
德丰帝的脸色沉了几分。
“六皇兄,你这话是说傅大人徇私枉法,偏袒平乐县主?”
萧晏清正色,“我并无实证,不敢断言。但我曾见到傅大人对宣平侯态度咄咄逼人,言辞间的确对平乐县主多有维护。最终宣平侯府也确实拿出了一笔巨款才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