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作者:
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8 字数:3669
德丰帝固然惜才,但蒋泽霖的行径的确触了他的底线,便直接允了蒋老太医的这番请求。
蒋泽霖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把蒋家数代经营的基业毁于一旦。
德丰帝委派太医院院正许国祯前往西平治疫,“朕将此番重任交给你,你定要将此次西平疫情平复,不可有半分差池闪失,可明白?”
许国祯心头直打鼓,但面上不敢迟疑,连忙领命。
告退之后,许国祯不禁擦了擦头上冷汗。
好端端的,西平怎的又爆发了疫病?那个地方可真不吉利。
他也真是倒霉啊,偏偏在这个时候升任太医院院正。
春风得意还没几天,就接了这么一桩苦差事。
谁愿意去治疫啊?
稍有不慎,那可是要把性命搭进去的。
此次西平百姓出现的病症很古怪,与以往疫病都不同,他现在都还稀里糊涂的,完全不知道这场疫病究竟是什么情况,心中半点谱都没有。
他回到太医院,他将皇上的旨意传达,还拿出了几个脉案。
“这些脉案,是西平那头传回来的,诸位都好生研究一番,该如何开方子,准备哪些药材,都拟个章程出来。若是此事没办妥,皇上怪罪下来,我们整个太医院都吃不了兜着走。”
众人拿着脉案开始研究,你一言我一语,开方子的时候,谁都下不去笔,都怕担责。
最后不知是谁提了句,“若那赵书宁在的话,兴许能写出个方子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许国祯听了,心思却是动了起来。
赵书宁在上次西平疫情中凭借一个方子立下大功,她又出身于西平,对当地百姓的情况定然更加了解。
或许,她真的能拟出方子来也不一定。
自己奉命前去西平治疫,若办不成此事,轻则罢官降职,重则项上人头不保。
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也只能舍下脸面,往宣平侯府走一趟,求一求对方了。
赵书宁前头刚犯了大错,受了重罚,若她此次能立下功劳,对她自己也是一桩好事。
许国祯不再迟疑,立马去了宣平侯府。
楚翊安听罢许国祯的话,好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
赵书宁带着伤偷偷前往西平,莫不是就是提前收到那消息,提前赶往治疗疫情,好抢占先机,再立功劳?
定是如此。
她素来无利不起早,若非有利可图,她不会那么积极。
楚翊安的心头一阵狂跳不止。
只要赵书宁再次立下大功,宣平侯府就能重振门楣!
“楚大人?”
楚翊安回过神来,对上许国祯焦急的面容。
“若拙荆能帮上许大人的忙,下官自然非常荣幸之至。但现在,着实不方便。”
许国祯只当楚翊安这话乃推托之词,脸上顿时露出几分不悦来。
“在下亦知此事有些冒昧,但为西平百姓治疗疫病乃皇上的旨意,若尊夫人能立下此功,贵府也能借此机会再创荣光。楚大人是聪明人,应当明白此间利害吧。”
楚翊安一脸歉意,“许大人,在下的话并非推托之词,而是事实。眼下拙荆并不在府中,她此前受了仗刑,养伤期间思乡心切,便归宁了。说来也巧,拙荆的娘家便在西平,按照脚程算,她现在兴许已经在西平城了。她若见到西平再生疫病,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许国祯万万没料到事实竟是如此,一时哑口无言。
他此次前来讨要方子,可不是真的希望赵书宁冒头立功,而是想要借赵书宁的方子,为自己立功,反正赵书宁不在现场,也没法证明自己用了她的方子。
但没想到,赵书宁竟然已经到西平了。
那自己岂能占到先机?
不管楚翊安这话究竟是真是假,他知道,自己讨要方子的计划注定落空了。
许国祯不再多待,匆匆离开。
赵书宁这条路子行不通,便只能走另一条路了。
他径直去了蒋家,亲自拜访了蒋老太医。
蒋老太医本就上了年纪,蒋泽霖闯下大祸,自己也断了一臂,蒋家上下都笼上一层灰败的阴霾,蒋老太医也越发苍老。
许国祯见到蒋老太医老了十岁不止的模样,暗暗心惊。
“蒋老,今日贸然登门,实在是万不得已,我有一桩人命关天的要紧事,想请您帮忙参详一二。”
蒋老太医掩唇轻咳几声,“何事?你说吧。”
第241章 平疫安抚使
许国祯赶忙把事情始末道来。
“下官才疏学浅,反复研究了好几遍脉案,却一无所获,实在惭愧,还请您指点一二。”
蒋老太爷即便面有病容,还是接过了脉案,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从蒋家离开,许国祯脸上终于有了几分放松之色。
他匆忙回到太医院,与众人针对蒋老太医的方子好生商讨一番,敲定之后,便开始准备药材。
待一切物资准备妥当,便可出发赶往西平。
许国祯离开后,楚翊安在屋中来回踱了几圈,便下定了决心,径直入了宫。
赵书宁说得对,他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
眼下机会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他必须牢牢抓住。
他第一时间入宫面圣,自请前往西平平疫。
德丰帝冷哼一声,“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
楚翊安低着头,“许院正一心为西平灾情担忧,为平疫之方奔波,微臣深受感触,也想为皇上,为朝廷略尽绵力。”
他状似随意地把许国祯给卖了,也变相在德丰帝面前上了眼药:许国祯能力不足,接到了这桩差事,也只能登门向赵书宁求助。
德丰帝的面色添了几分晦暗。
“你又不通医理,如何平疫?”
“拙荆赵氏略通医术,上次侥幸平复了西平的疫情,此次亦愿为皇上分忧。她乃戴罪之身,原本微臣不敢贸然开口为其请求此次机会,但前段时日她恰好归宁,回了西平老家,眼下定然已在西平了。微臣愿意前去西平,与她一道平复疫情,戴罪立功。”
楚翊安说完这番话,重重叩首,手心都在阵阵冒汗。
他不知皇上会如何决断,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但不论如何,他都要放手一试。
德丰帝眸光浮动,“她上次挨了三十板子,只怕身子还没养好,竟去了西平?她当真是归宁,还是有旁的目的?”
此前萧晏辞就收到消息称西平有疫病,莫不是这赵书宁也得了信,所以才带伤前往,想要借此时机立功?
若当真如此的话,楚家人对西平疫情瞒而不报,同样要以罪论处。
楚翊安闻言后背瞬间冒出冷汗,他的身子匍匐得更低了几分。
“皇上明鉴,拙荆的确并非寻常归宁,而是……微臣与她发生了争执,她一气之下便悄悄走了,微臣发现时,为时已晚。但微臣亦有公务在身,不便亲自去追她回来,只派了人前往西平。此乃家丑,微臣方刻意隐瞒,请皇上恕罪!”
德丰帝目光锐利地落在他的身上,带着审视。
楚翊安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静静等着皇上的裁决。
不知过了多久,德丰帝才终于开口,“若朕派你前去西平,你是否能保证一定把疫情平复,不出半点岔子?”
楚翊安不敢大包大揽,只能谨慎回答,“微臣亦不曾亲眼见到西平的境况,不敢下断言。但微臣在西平待过三年,拙荆更是生在西平,长在西平,对其了解至少比京中的大人们多,若皇上派微臣前往,微臣与拙荆同心协力,定会竭尽所能将此事办妥。”
“朕要你立下军令状,你敢不敢?”
楚翊安心头一紧。
立下军令状,若他做不到,就要受到严惩。
此事风险颇大。
但是,若不承担风险,他只怕连做这件事的机会都没有。
他难道要一直这么默默无闻地当一个小兵吗?
不,这不是他想要的。
楚翊安一咬牙,铿锵有力地给出了回答。
“微臣敢!”
他立下军令状,德丰帝当即下了口谕,“今西平城疫气盛行,朕便特授你为平疫安抚使,率三千军士,兼领太医署官,赶赴西平,速设病营,赈药恤兵。尔定当竭尽全力,抚定灾情,更需防范羌笛再次来犯,若有差池,尔便提头来见!”
楚翊安心头凛然,立马叩首领旨。
从宫中离开,楚翊安努力强压心头澎湃。
此去西平,是风险,更是机遇。
他一直觉得,西平旺他。
当初他便是在西平立下功劳,这次,也定复制成功之路。
他回了侯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宣平侯楚定峰满面惊喜。
“皇上还能给你如此重任,可见皇上对你依旧十分器重,此前都是被赵书宁所牵连,才会被贬官。”
姜氏也很高兴,“正是,我儿能力超群,非比常人,若不是赵书宁那丧门星,你早就受到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