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8      字数:3624
  
  不然,这盘棋就彻底崩盘了。
  楚翊安对赵书宁有信心,但到底心中依旧存有疑虑。
  赵书宁神色笃定,“十成。”
  楚翊安眸底喜色更浓,“当真?”
  “不信?那你且瞧着便是。”
  楚翊安见她如此自信,心中那点疑虑也消失了,看着她的眼神更加充满柔情。
  “我自是相信你,你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这话赵书宁半个字都不往心上去。
  先前在京中发生的桩桩件件事情还历历在目。
  若她把事情办成了,这男人自然是满口赞誉。
  但若事情办砸了,自己在他的嘴里就成了牵连侯府的搅家精。
  不过,这次,她不会失败。
  蒋家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们从一开始就落入了自己的圈套之中。
  她对这场疫病,其实并无良方。
  但当时情况紧急,羌笛人来犯,军中士兵十之九病,根本毫无战斗力。
  谷兆麟急得满嘴燎泡,赵书宁一番斟酌和考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与谷兆麟达成了合作。
  她让士兵们好起来,谷兆麟就替她请功。
  她剑走偏锋,用了一个自己此前也未曾用过的阴毒之法。
  此法效果立竿见影,但却同样有后患,是以,她只敢在少数人身上使用。
  最后的效果果然超乎寻常,服了药的士兵迅速好了起来,甚至变得分外勇猛,在与羌笛的对战中所向披靡,立下不小的功劳。
  首战告捷,谷兆麟遵守诺言替她请了功,还催促她把此方用在其他人的身上。
  这时,赵书宁才向谷兆麟坦白真相,那方子乃是饮鸩止渴,后患迟早会爆发出来,若大规模推广,她根本兜不住。
  在大战中折损,是最好的毁尸灭迹的方法。
  但还有上千名士兵还好好活着,他们必须要想法子除掉那些士兵。
  赵书宁需要谷兆麟当这刽子手,所以才向他坦白。
  谷兆麟得知内情,自是恼怒,但他已经被绑定在赵书宁这艘船上,没了退路,便只能想法子善后。
  就在这时,蒋家人来了。
  蒋老太医拿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疫之法,赵书宁的功劳和风头都彻底被抢走,但她非但不急,反而松了口气。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替罪羊来了。
  蒋老太医的药方的确很对症,这几日连续服用,大部分病人都好了大半,剩下尚未痊愈的,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此,时机便成熟了。
  他们精心策划了这一出戏。
  那支派出城的人马,是谷兆麟安排的。
  那支队伍,囊括了所有他们要除掉的人。
  一切都很顺利,出城后,他们受了不知名的刺激,突然“中邪”,又遇羌笛袭击,几乎全部丧命,只余二十多个漏网之鱼。
  这二十多人已然不足为虑,只需随便找机会就能除掉。
  而百姓中“中邪”的人,则是赵书宁后面下的手。
  那些人的“中邪”至关重要,会成为引爆舆论的导火索。
  之后,再派人暗中引导舆论,一切的矛头自然全都指向了蒋家人,指向了他们的方子。
  没人会想到,真正有问题的,是赵书宁先前的方子。
  现在,治疫的任务重新落在了赵书宁的肩上,旁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烂摊子,但她知道,这是一个现成的功劳。
  蒋家人已经把最难熬的关卡都熬过了,百姓们连续服用了这么多天的药,身子本就好了大半,接下来,她只需再开些培元固本的药,大家就能痊愈。
  如此,她不仅顺利把原本的黑锅甩给了蒋家人,还反手把他们的功劳抢了过来。
  蒋家人,彻彻底底成了她的垫脚石。
  赵书宁的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蒋家本就已经被抄家,再没了翻身的可能,赵书宁利用起他们来,全无半分负担。
  能为自己充当垫脚石,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实乃他们的荣幸。
  楚翊安追问她具体的计划,赵书宁自是没有透露。
  此事越少人知道,她的风险就越小。
  楚翊安不可信,谁知道他会不会反手出卖自己?
  便是谷兆麟,她也不是完全信任。
  只是,此事也关涉到他的利益,他绝不会主动把这件事往外说。
  楚翊安见她不肯透露,心中虽有些不快,但也没有再继续追问。
  “对了,我看到了叶家人。”
  赵书宁面露疑惑,“哪个叶家人?”
  “滇南叶家,若我没认错的话,是瑾王的表妹叶寒衣,我的箭伤了她,戈叙白把她救走了。”
  赵书宁蹙眉,“你没有暴露自己吧?”
  “我隐于暗处,自是无人发现。”
  “那便不足为虑。要怪就怪她自己来这是非之地,叶家人就算要算账,也只能记在羌笛人的头上。”
  第277章 我的命,便是你的
  萧晏辞已死的消息,被第一时间送回京城,楚翊安迫不及待地要为自己邀功。
  殊不知,此时的萧晏辞并没死,还好端端地活着。
  那暗卫背着的人,是一具体型与萧晏辞相似的尸体。
  他们故意使了这一记李代桃僵,便是为了吸引火力,好让萧晏辞金蝉脱壳。
  借着夜色的遮掩,他们不仅骗过了羌笛人,也骗过了那些在背后虎视眈眈,想要除掉萧晏辞的人。
  楚翊安太急功近利,没有分辨清楚便急着出手。
  最后,“萧晏辞”坠崖,他也无从查验真相,更是打心底里坚信自己立下了功劳。
  萧晏辞和陆知苒被一路护送着离开了断云山,回到大齐,中途遇到了两波人马,但人数都不多,被他们轻松解决了。
  萧晏辞知道想要自己性命的人不止羌笛人,是以他们没有走大路,回到大齐境内,他也不急于现身人前,而是找了个地方养伤。
  他们到了一处荒废的小村庄,前不久,羌笛曾到村庄烧杀抢掠,整个村子的人,都被羌笛人杀了。
  陆知苒看到这些荒废的屋子,心头升起一股强烈的愤怒。
  两国交战,或许是立场的不同,但羌笛人肆意烧杀普通百姓,如此行径,委实残忍,令人发指。
  “那支作恶的羌笛人已被尽数捉拿,他们被剥光了悬于城墙之上,活活吊死了。”
  萧晏辞语气轻飘飘的,眸底透出三分凉意。
  当初,他带着手下赶往西平城,途径此地,便恰好遇到了肆意作恶的羌笛人,他大怒,一声令下就将他们抓了。
  入城时,他们的马后面都栓着一个羌笛人,那些人被一路拖行,只剩半条命,十分狼狈。
  把人吊在城门上之前,他们都吃尽了苦头。
  百姓们见了,欢欣鼓舞,只觉得大快人心。
  也正是知道这村落的存在,萧晏辞一行人才直奔此地。
  这里偏远,有荒废的房子可以栖身,适合养伤。
  陆知苒听了这番话,心中这才稍微好受点。
  至少,这些村民的仇报了。
  “殿下,你的伤可有裂开?”
  方才一路奔逃,即便再小心,也难免颠簸,她注意到,萧晏辞的眉头蹙了好几次。
  “缝得很扎实,没有裂开。”
  疼自然是疼的,但这话也是实话,伤口缝上了,又用了药,愈合的速度远比他预料中快。
  不得不承认,洋医在这方面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他身上的蛇毒解了,身体根基有所恢复,伤口愈合得也更快了。
  陆知苒见他不似强撑,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又不免对叶寒衣生出担心,“不知寒衣是否脱险了。”
  “她武功不错,又有叶家护卫护着,戈叙白也不是吃素的,定然无事。”
  陆知苒一想也是。
  萧晏辞看着她,语气添了几分轻柔。
  “我没想到你会来。”
  她如实道:“皇上之命,不敢不从。”
  萧晏辞有些疑惑,“父皇怎会让你来?”
  并非他瞧不起陆知苒,她的确不适合在此时到西平来,除非父皇觉得她有非来不可的理由。
  陆知苒如实把德丰帝与她说的那番话道来,提到那锦囊上的话,她的面上浮起一抹微微的不自在。
  当着他的面说自己是他的贵人和有缘人,委实有些托大了。
  萧晏辞听罢,心头不禁微微悸动,唇角亦不自觉地勾了起来。
  “看来,那老秃驴的确有几分真道行,以后,我都要尊他一声大师。”
  又问,“你是如何找到我的?”
  “我先前梦到过几回,遵循梦境和神明的指引,一路便寻到了那沼泽林。”
  萧晏辞看她的眼神更添了几分笑意。
  “你果真是我命中的有缘人,从今以后,我的命,便是你的。”
  这话带着一股旖旎与虔诚,叫陆知苒耳根不自觉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