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9      字数:3621
  
  “翡翠双镯,圆满如意!”
  “宋锦十匹,锦绣良缘!”
  “缂丝四景,四季平安!”
  “紫檀妆奁,闺阁清华!”
  “旺铺十间,日进斗金!”
  “良田沃土,子孙丰饶!”
  ……
  一路唱词,从城门到陆府门口,没有停歇,更没有重复,直叫百姓们听得直了眼。
  这番丰厚的添妆把陆府的门都堵住了,一时竟是装不下。
  陆贯轩今日本就高兴,眼下这番情形,更是叫他风光得意,近日的阴郁一扫而空,脸都快笑烂了。
  方氏见了,则有些笑不出来。
  这般丰厚的添妆礼,如果是她女儿的,该多好!
  以往方氏还能幻想自己能拿捏住陆知苒,把她的东西全都占为己有,但现在,她已经半点不敢想了。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斗不过陆知苒。
  陆知苒听到丫鬟的回禀,又听到外头喧闹的唱礼,眸底不禁泛起一抹水光。
  她在乎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这份看重与心意。
  这时,丫鬟又匆匆来禀。
  “大小姐,洛老太爷和洛老夫人、洛大夫人都来了!”
  陆知苒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她再三向丫鬟求证,才终于确认,是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和大舅母马氏来了。
  上次相见,还是母亲离世那一年。
  当时她尚年幼,距离现在也隔了一辈子,她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听闻他们到来,她心中的情绪便有些失控。
  她起身就要往外,被喜娘急急拦住了。
  陆贯轩也没想到自己的老岳丈和岳母会来,当即恭恭敬敬地把二老迎进门,言语姿态都带上了股不自知的谄媚。
  洛家如此有钱,若是能让他沾沾光,就再好不过了。
  况且他们本就是长辈,他便是再如何伏低做小,也不为过。
  方氏见此,心中更加不快,面上却只能撑着笑,别提多憋屈了。
  洛老太爷和洛老夫人已经将近六十,但依旧精神矍铄,看起来十分健朗。
  二老对陆贯轩的态度都有些冷淡,只有浮于表面的客套。
  洛老太爷和洛观澜不便前往内院,洛老夫人和洛大夫人马氏没这顾忌,她们二人直接往内院来了。
  陆知苒目光一直黏在门口,待听到外头的动静,她立马快步迎上前,“外祖母,大舅母。”
  外祖母比她记忆中苍老了不少,身形亦佝偻许多。
  洛老夫人急忙一把拉住她的手,未语泪先流。
  “苒姐儿……”
  陆知苒见此,方才一直强忍的眼泪也终于忍不住了。
  马氏也擦了擦眼角,她很快开口打圆场。
  “今日是苒姐儿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
  二人这才收起了泪意。
  察觉到老人手指有些发凉,陆知苒急忙命人给她拿了个暖手炉。
  “外头天冷,外祖母还要千里迢迢赶来为我送嫁,实在辛劳。”
  洛老夫人笑道:“我们一路乘船入京,又有瑾王的护卫打点护送,沿途官员都不敢刁难,很是平顺,我没吃什么苦头。”
  第352章 特殊的添妆礼
  陆知苒闻言愣住。
  “瑾王殿下?”
  马氏笑着道:“是啊,这次是瑾王殿下派人去苏州请我们上京,我们这才来的。”
  说完又忙解释,“并非是我们托大不愿来,而是我们洛家乃商贾,身份到底低微,贸贸然前来,恐有攀附之嫌,这才有所顾忌。母亲她一直念着你,总想来见见你呢。”
  这话不假。
  洛家的确财大气粗,但到底甩不脱商贾的身份。
  以前陆贯轩还只是芝麻小官时,就瞧不起洛氏的商贾身份,宣平侯府亦是如此。
  而今,陆知苒要嫁的是当朝王爷,只怕更不把他们洛家放在眼里。
  洛家本只打算派人低调地把添妆送到,不打算高调露面,唯恐引起瑾王不快。
  未曾想,瑾王对此竟毫不在意,反而特意派了人去洛家,言辞诚恳地把他们请到了上京。
  洛老太爷和洛老夫人也很想见见外孙女,便都来了。
  瑾王的所作所为,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他对陆知苒的看重。
  他们也想见见这个外孙女婿。
  她上次所嫁非人,这一次,她们只有亲眼看到她过得好,才能放心。
  陆知苒听了这番话,心头不由泛起一阵阵感动。
  她没想到,萧晏辞背地里竟做了这些。
  他应当是早就派人去苏州了,但他却半个字没提。
  洛老夫人一直拉着她,目光更是仔仔细细地在她的脸上打量,看着看着,眸底又不禁泛起水光。
  “你长得与你母亲,一模一样。”
  看着她,洛老夫人便不禁想到自己早逝的女儿。
  陆知苒心中亦泛起涟漪,对母亲的思念汹涌而至。
  马氏忙道:“妹妹在天之灵见到苒姐儿能有如此良缘,定然也会欣慰的。”
  洛老夫人收了眼泪,笑着点头。
  祖孙二人又坐下来叙旧,洛老夫人问起萧晏辞,“瑾王愿意为了你到苏州请我们前来,为你造势,可见心中是有你的。”
  陆知苒脑中浮现出男人的脸,脸上不自觉浮起一抹热意。
  “殿下人很好。”
  洛老夫人将她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眸中不觉多了几分笑意。
  这一次,苒姐儿遇到了良缘。
  这时,街道上再次有了新动静,丫鬟立马兴冲冲地去打听。
  莫不是又有谁来给大小姐添妆了?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城外而来。
  这支队伍十分特殊,都是女子,她们身上都穿着最喜庆的衣裳。
  有人认出了她们。
  “这是锦绣坊的女工们。”
  “她们也是来给瑾王妃添妆的吗?”
  “定是如此,当初瑾王妃给她们谋了一条活路,她们现在便是来回报瑾王妃的。”
  一众女子走到了陆府门口,为首之人,赫然是春杏和林慧娘。
  当初春杏被方成器害得家破人亡,险些丧命,在锦绣坊时,她也险些在那些流言蜚语中倒下。
  但是,她最终挺了过来。
  这条活路,是陆知苒给的。
  而林慧娘,之所以有和离的底气,便是因为锦绣坊的存在。
  也是陆知苒下令,严防死守,她才没有再被前夫一家骚扰,能在锦绣坊专心学习刺绣。
  她们二人,是众绣娘中天赋最高,进步最大的。
  众人将一个巨大的屏风抬到陆府门口,“民女等人合绣了这幅百鸟朝凤同心屏,贺王妃新婚大喜,愿王妃与王爷如凤栖梧桐,百鸟朝贺。屏间千羽,皆是锦绣坊感念之恩,请王妃不弃!”
  她们揭开了屏风上的红布,瞬间叫围观众人看直了眼。
  屏风上绣着仙鹤衔福、喜鹊登梅、鸳鸯交颈……不同的吉祥鸟,出自不同的绣娘。整幅屏风展开时如孔雀开屏,通体流光溢彩,华贵不可方物。
  那些曾经连针都拿不稳的手,如今捧出了这么一副作品,她们的成长,众人有目共睹。
  除了绣娘,香粉娘子也拿出了自己的添妆。
  天香胭脂膏、金花钿、黛石眉笔、金缕贴花、百年好合香露……
  都是她们亲手调配,且装在鎏金牡丹胭脂匣中,分外精细华美。
  “胭脂染就千般喜,香粉匀开万世缘。锦绣坊脂粉组敬献妆奁一副,愿王妃与王爷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之后,便是香料组,绒花组等一一奉上添妆。
  她们的添妆礼不一而足,无一例外都是她们亲手所做。
  这份添妆,或许不是最贵重的,但却是最独一无二的,是她们上交的一份成长答卷。
  围观的百姓们见了,心中都不由大受震撼。
  回想起去年大家因为炭火紧缺而挨冷受冻,多亏太仓商行牵头搭建了收容所,大家才顺利度过寒冬。
  瑾王妃的功德无量!
  原本百姓们只是看个热闹,直到看到锦绣坊众人送上的添妆礼,大家才心有所感。
  当即便有不少百姓纷纷回家,拿出了自己家中能拿得出手的东西,送到陆府门口要添妆。
  一时,陆知苒的声望被推至顶峰,陆府门前也被百姓簇拥,热闹非凡。
  陆贯轩见此情形,先是惊愕,旋即便是惊喜。
  他的女儿竟如此得民心,这份荣耀,是多少人几辈子谋划都不一定做得到的。
  他也跟着沾光了。
  陆府事先没有预备这般多席位,洛观澜是商人,脑子到底灵光,他提议,在门口加设流水席,府中来不及筹备酒菜,就到附近酒楼定。
  陆贯轩回神,立马吩咐人去办。
  这些前来添妆的人都是客,陆家断然没有光收礼不待客的道理,更何况,这也是一次十分好的笼络人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