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作者:花匪匪      更新:2025-09-16 10:19      字数:3641
  
  萧宝珠趔趔趄趄地奔到坤宁宫,跑到了孙皇后的床前。
  吴嬷嬷跪在地上,满脸是泪。
  “公主,皇后了却了心愿,已然去了。您瞧,皇后脸上带着笑,可见她心里是高兴的。请您,节哀顺变。”
  孙皇后的脸颊消瘦凹陷,只余下一层薄薄的面皮。
  她的唇角是上扬的,带着明显的笑意。
  只是这抹笑落在她那过于枯瘦的脸上,平添了几分诡异。
  萧宝珠看着她脸上的笑,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原来,自己这段时日对母后说的话,她都听到了。
  她知道自己有了一段好姻缘,心中再无遗憾了,所以才这般了无牵挂地去了。
  看到她哭,孙牧之的心头亦不禁揪紧。
  他伸手将人揽入怀中,任由她的眼泪将自己的衣襟打湿。
  “母后已然了无牵挂,便让她去吧,她现在这样,反而过得煎熬。”
  萧宝珠知道,这一个多月以来,母后活着的每一日,都十分痛苦。
  她只是心有挂怀,所以不肯离开罢了。
  现在的离开,对她而言,反而是一种解脱。
  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这是一场难以割舍的离别。
  从今以后,她真的没有娘亲了。
  睿亲王不顾所谓规矩礼仪,也冲进了坤宁宫。
  他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
  此时的她,已然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
  想到她这段时日吃的苦头,睿亲王心头一阵尖锐刺痛。
  悲从心起,两行眼泪不禁簌簌滚落。
  丧钟传到宫外,百姓们当即换下了喜庆的衣裳,转而穿上了素衣,唯恐犯了忌讳。
  萧晏辞和陆知苒面上都笼上一抹沉重,二人第一时间入宫,路上都没怎么说话。
  在宫中,他们遇到了萧晏珩与邢初雪,还有四公主萧婉贞,八皇子萧晏临,大家都满面悲怆。
  皇后的丧事持续了三日,一众朝臣和皇子公主皆在殿前守灵。
  停灵三日,下葬皇陵。
  皇上辍朝二十七日,百官服素服百日,百姓禁止婚丧嫁娶百日,军民摘冠缨一月。
  而皇后丧葬之后没多久,便是春闱之期。
  朝臣一时纷纷猜测,今年的春闱会不会推迟。
  德丰帝下了旨,春闱如期举行。
  皇后薨逝,举朝同悲,但逝者已矣,春闱乃选拔人才之大事,万不可耽误。
  相信皇后定也不希望因为自己,影响了春闱。
  得了皇上的明旨,各部官员如得金科律令,当即将春闱之事如常安排下去。
  孙皇后的葬礼之后,萧宝珠消沉了一段时日,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了。
  孙牧之日日陪在她身侧,甄氏也带着雪团到了公主府,与她作伴。
  萧宝珠能感受到大家对她的担忧,很快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她一扫先前的颓靡,脸上重新露出了笑。
  “母后定然也希望我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我不能辜负了她,也不能让你们所有人为我担忧。”
  甄氏见她终于想通了,大松了口气。
  “公主能想通就再好不过,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萧宝珠看着甄氏,“母亲,我都已经改了口,您也应当改口了,莫要再一口一个公主的叫着,委实生分。”
  甄氏眼里闪出几分细碎的笑,“宝珠。”
  “欸!”
  婆媳二人相视而笑,彼此心中都溢满了温暖。
  甄氏想,她这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但老天爷待她不薄,让她有了胜似亲生的儿子,又有了这般好的儿媳,原本心中那点子遗憾也早就被填满了。
  萧宝珠则在想,她原本以为自己没有母亲的疼爱,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母后也是爱她的。
  现在,她虽然失去了母后,却又有了新的人疼爱自己,她应当感到知足。
  第382章 睿亲王归还皇后旧物
  叶寒衣终于要启程离京了。
  原本是过了萧宝珠的喜宴,她就应当离开,但后来孙皇后薨逝,叶寒衣的行程便往后推迟了。
  现在,孙皇后已经下葬,萧宝珠的心情也慢慢平复,她也能放心离开了。
  临行前,几人聚在一处,为她饯行,大家都依依不舍,自不必说。
  真正走那天,叶寒衣没有让大家送,一大早就出了城。
  离别是感伤的,她不想看到大家哭哭啼啼的样子。
  柔妃看着陡然空荡下来的宫殿,心中不由升起一抹惆怅。
  “寒衣一走,我啊,便觉得身边冷冷清清的。”
  锦瑟也很不习惯,只能宽慰柔妃,“日后寒衣小姐还是会进京来陪您的。”
  柔妃幽幽叹气,“只怕那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锦瑟只能又道:“待王爷和王妃生了小世子,小郡主,您身边热热闹闹的,只怕要嫌烦了。”
  柔妃闻言不禁失笑,她倒是盼着那一日。
  只是,皇后新丧,他们需得守孝,自己的孙儿孙女,只怕没那么快。
  不过,心中到底有了盼头,不再似先前那般忧愁难过。
  为了打发时间,她又重新开始调香,这俨然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皇后丧仪结束,睿亲王也准备启程返回封地。
  此次入京,他逗留的时间的确有些长了。
  临行前,睿亲王向公主府递了帖子,萧宝珠当即迎了出来,客气招待。
  他既是长辈,与母后之间又有一段过往渊源,萧宝珠无论如何都不能慢待。
  见到睿亲王,萧宝珠又吃了一惊。
  他比上次所见又苍老了许多,鬓边的青丝染上了明显的银色。
  “皇叔,您……”
  他对母后的死,似是比自己更加悲伤。
  睿亲王勉强笑了笑,“长嫂如母,我每每想起皇嫂,心中便悲痛难言。”
  萧宝珠的心头再次升起一股深深的触动。
  同时还升起一股难掩的羡慕,羡慕幼时的皇叔。
  他享受了自己不曾享受过的关爱。
  正是因为得到过,所以失去了才会越发难过。
  萧宝珠轻声道:“母后在天之灵,也定然不希望见到我们继续沉湎于悲伤。皇叔,请您节哀顺变。”
  睿亲王目光深深地落在她的身上,语气不无感慨。
  “皇叔惭愧,竟不如你豁达。”
  他收敛了情绪,终于直入主题。
  “我明日就要离京了,临走前,想来看看你,也有东西想送给你。”
  睿亲王命下人端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匣子,“这是几本书册,当年,本王病了一场,神志混沌,皇嫂便日日给本王诵读这些书,这上面还有她留下的批注。”
  “本王当年将它们带去了封地,而今,你才最有资格保管它们,本王便转赠给你。”
  萧宝珠打开那匣子,拿出了放在最上面的《千字文》,看到上面熟悉的字体,眸中不禁有点点水光浮动。
  睿亲王目光流连在那些书册上,眼底满是不舍。
  但他知晓,自己必须要有所决断。
  这段绮思本就不该有,现在,也应当做个了断。
  人死后,要依照身前的功德被判官安排来世的人生,睿亲王不想因为自己的龌龊心思,让孙皇后的身上背负不该有的罪孽,影响了她来世的命运。
  那晚,他与廖氏大吵一架之后,枯坐了一晚,然后就命人快马加鞭赶回蜀地,把这些东西取了来。
  那些她亲手做的衣物,他会亲自处理。
  但这些书,是她在世间留下的无可复制的痕迹,他不忍销毁,那便转赠给萧宝珠吧。
  她定会好好保存。
  看到萧宝珠的反应,睿亲王就知道,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萧宝珠连忙将眼泪压下,又将书册重新放好,郑重道:“多谢皇叔相赠。”
  “这本便是皇嫂的东西,我也只是完璧归赵罢了。”
  睿亲王又从怀中取出一方玉佩,这玉佩的形状十分特殊,乃双鱼形状,玉质亦十分晶莹透亮,一看就非凡品。
  “这是我的一件私物,若有任何事,你派人拿此物到蜀地睿亲王府,本王定会倾力相帮。”
  这玉佩不仅仅是一方普通的玉佩,更是他的一个承诺,以及他对萧宝珠一点微末的看护之意。
  但他也盼,萧宝珠永远没有向自己求助的一日。
  萧宝珠本不欲收,但若不收,便是拂了皇叔的一番好意,所以她便收下了,再次郑重道谢。
  她留睿亲王在府中用膳,睿亲王婉拒了。
  目送睿亲王离开,萧宝珠重新翻看起那些书册,心情有些难以平复。
  那些书册,都是孩童启蒙的书,对于当时七八岁的睿亲王来说,其实有些幼稚了。
  萧宝珠轻声开口,“这些,应当是我大皇兄启蒙所用的书册。”
  她很少提及大皇兄,每每想起,脑中回忆的便都是自己不被偏爱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