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21节
作者:
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4715
尤利民十分上道:“那我下次给您老送两斤好烟叶。”
杨老爹可没这个意思:“那太破费了,不是说有事要商量?”
提到正事,尤利民也收了脸上的嬉笑:“是这样的,我平常没事会倒腾一些东西,想在城外找个稳当的地方放这些货物,想着您家离得近,就想着能不能商量一下。”
谷三跟着尤利民混了两三年了,想来杨老爹也是知道他平常是做什么营生的,所以他也没胡诌些乱七八糟的由头,直接就开门见山了。
但凡是乐阳镇和附近的人,有谁不知道镇上的黑市呢,供销社和菜场每天就那么点东西,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年前杨老爹的小儿媳妇生了娃奶水不够,他老头子还去黑市买过几次鲫鱼和猪脚呢。
不过杨老爹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谈黑市就色变,但也不敢跨过这条线:“这事可不好办。”
尤利民自然知道不好办,不过他来的路上就已经打好腹稿了:“是,这事肯定是有风险的,我也不会让您老人家白白冒险,你就给我个地方放货,我给您钱,按次数给,一次五块钱怎么样?”
和顾骁他们交易的金额来说,一次五块好像不算什么,但其实五块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现在一斤大米才卖一毛六。
城里好些个三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也不过才这个数。
在足够的利益面前,尤利民并不觉得杨老爹会拒绝,毕竟因为谷三的缘故,他对杨家也算是有点了解。
杨老爹和妻子生了四儿两女,虽然现在分家了跟着大儿子住,但是几个儿子的日子都不好过,只提供个放货物的地方就能赚到钱,他就不相信对方能不心动。
事实也是如此,尤利民话音刚落,杨老爹还没开口表态呢,杨广志就一脸激动地追问道:“只是放点东西,就给五块钱?”
尤利民点头:“没错,一次一结,绝不欠账。”
杨老爹看了大儿子一眼,觉得对方表现得实在有些急切了。
人老成精,纵然想挣这份钱,杨老爹也不愿拿一大家子的安全去冒险。
杨老爹低头沉思了片刻后方才开口道:“不知道你要放些什么货物,地窖行?”
“不是老头子我拈轻怕重,主要是倒买倒卖这事吧,谁粘上都没有好果子吃,我在后面给你挖个地窖,你东西就放那里,平常我们也帮你看着,保证不让别人发现。”
怕尤利民不愿意,杨老爹又劝道:“这可比放家里稳当多了,家里这平常人来人往的,万一被谁发现了,我们都跑不脱。”
杨老爹也是留了一个心眼,东西要放家里被人发现了,人赃俱获的,他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东西放在屋后的地窖里就不一样了,真要被人发现了,他咬死了不知道是谁放的,大队上的那几个财迷领导,把东西给没收了后少不了要替他们遮掩几分。
——这倒卖的货物要充公,无主的东西可不用。
尤利民仔细想了想,杨家后面是自留地,又不是上山的必经之路,要在那附近挖个地窖,倒是挺安全的。
杨家人平常进出再多留意着,确实也出不了什么岔子:“行,麻烦您带我们去认认地方,这样以后我这个兄弟才知道把东西放哪里。”
地窖的位置很好选,杨老爹带着尤利民他们去屋后转了一圈,很快就选定了靠屋后的一块坡地。
杨老爹回头问尤利民:“就这里,等会儿我们就开始挖,对了,你们的东西多不多?要是多的话,这地窖还得挖大些,到时候里面还得加几块柱子和木板支撑。”
货物多不多尤利民哪里知道啊,他只能看向顾骁。
顾骁也不知道叶宁下次会拿些什么货物来卖,只能含糊道:“还是尽量弄大一点吧,免得后面不够用。”
杨老爹儿子多,不过是挖个大点的地窖罢了,并不觉得有多为难:“行,这么点活,明天一天就能弄好,到时候我把家里的谷草堆挪到这边遮着,保管谁来都发现不了。”
杨老爹考虑得很周到,尤利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谈完正事,谷三的表姐杨杏花也招呼大家去吃糖水了。
顾骁忙活了大半天,早就饿得不行了,端着碗也不客气,三两口就把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吃了个干净。
尤利民是在家里吃饱了来的,这会儿还不饿,抬手把碗里的荷包蛋分了一个给顾骁。
顾骁也没跟他客气,来者不拒:“我跑了一天,就早上吃了碗挂面,这会儿确实饿了。”
吃饱喝足后,尤利民拿出了出发时带的床单递给杨老爹:“第一次上门,也没带什么东西,这是我刚得的被套,大城市才有的款式,送一套给您。”
床单上的印花多,哪怕这会儿还没展开,露在外面的部分也有印花,看着眼前的东西,杨老爹一脸局促地摆了摆手。
“我们这种粗人,哪里用得着这么金贵的东西,没得糟蹋了好东西,你还是留着卖钱吧。”
尤利民不想和杨老爹来回拉扯,直接把东西放在桌子上了:“拿着吧,这种样式的被套市里都没有,可以留着给您孙女当嫁妆嘛。”
尤利民都这么说了,杨老爹也没有继续拒绝,只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面前的被套道:“那就让你破费了。”
尤利民客套道:“没有的事,地窖的事情还得麻烦你们呢。”
正事聊完了,礼也送了,尤利民朝顾骁递了个眼神,顾骁心领神会,立刻跟着起身。
尤利民开口辞行:“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有事情,就先走了。”
杨老爹和杨广志也没强留三人,客客气气地把他们送了出门。
从杨家后山的小道上山后步行了十多分钟,三人回到了枯树旁。
见尤利民过来,坐在倒掉的枯树干上休息的秦老四赶紧站起身道:“老大,床单数量没问题,扣子多了六十二颗。”
想到叶宁之前说的,顾骁直接上前把多的那六十几颗扣子抓起来塞到了兜里。
见尤利民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看,顾骁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可能是数的时候没注意,多装了一些。”
怕尤利民不高兴,顾骁又赶紧补充道:“昨天给你的那些样品算送你的,这些我得带回去。”
尤利民自然不会为这种小事情不舒服,只笑道:“我也没说什么啊。”
货物数量没问题,顾骁这一趟的任务就完成了,眼看快天黑了,他也没多耽搁:“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
尤利民百无聊赖地抓了一把扣子在手里数着玩,闻言抽空朝顾骁摆了摆手:“走吧,我们得等到天黑才好把这些东西往镇上运。”
离开尤利民等人的视线后,顾骁从路边推起□□草遮着的手推车,脚步不停地往回赶。
翻斗车这样的东西,实在是太扎眼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带回家,所以哪怕要多绕一半的路,顾骁也要先回交易地点藏好车后再回家。
如今周顺弟已经习惯了顾骁晚归了,顾骁回家的时候,她刚把今天的饭菜又热了一遍。
“回来了,快来吃饭,今天晚上炒了肉片。”
才分了肉,这几天牛草湾大队一到饭点就总有肉香味。
顾家就三口人,今年拢共就只分了一斤三两肉,要按照正常的情况,这块肉应该留着大年三十祭完祖后再吃才对。
不过上次叶宁才给了一块肉,现在顾骁又有了赚钱的路子,周顺弟也没之前那样舍不得吃喝了,正好今天顾灵闹着要吃肉,晚上她炒白菜的时候,她就切了三两肉进去一起炒。
白菜肉片里再加上队上自己做的粉条,那是再好吃不过了。
顾骁下午在杨家吃了三个荷包蛋,这会儿虽然不是特别饿,但正是能吃的年纪,唏哩呼噜地也把周顺弟留的一大碗饭菜吃了个一干二净。
放下碗筷后,顾骁肚子都撑圆了两分了。
看着孙子这个样子,周顺弟心里只觉得无比满足。
也是现在日子好过了,这要放在以前,这几天正是饿得要不停喝水扛饿的时候,哪有吃撑的时候。
周顺弟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叮嘱道:“吃撑了,起来走动走动,免得等会儿睡不着。”
顾骁摆了摆手:“不急,好久没吃这么饱了,我缓一缓。”
赶在周顺弟端着碗筷出去之前,顾骁从兜里摸出了今天赚的钱,“这是我今天赚到的钱,您收着。”
这钱是尤利民几个人凑的,除了十元面值的大团结外,还有一两块的小面值,这就导致顾骁拿出来的钱在桌子上堆了一堆。
“怎么这么多!”看着桌子上的钞票,周顺弟震惊得差点把手里的碗摔了。
第24章 ——赶紧捡够一背柴火……
看着眼前的这一大堆钞票, 周顺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顾骁单手揉着肚子道:“叶同志说了,每次给我一成利,这次一百块是我这次的分成。”
周顺弟点了点头, 恍然大悟:“这下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抓得这么严,还有那么多人倒买倒卖了, 这风险大归大,也是真能赚啊。”
“就你这一趟的功夫,挣的钱都够我们花个好几年了。”
顾家住在村里,家里也就三口人, 一年到头的开销是真的不大, 吃菜不要钱, 平常还有工分,一年也就只饿那一两个月,一百块钱都能买六七百斤大米了!
顾骁深以为然:“谁说不是呢,我这还是赚得少的,就买我东西的那个人,一趟下来至少赚这个数。”
见孙子伸出的两只手,周顺弟不由得惊叹:“一千块!我的个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要说起来,之前周顺弟手里有那么多金子,也能算个有钱人。
不过她少时家贫, 十五岁就成了顾家的姨太太, 深宅大院里,倒是衣食不缺,顾少爷对她也算宠爱,金银首饰也给了不少,但是待在大宅里,平常根本就没有花钱的机会, 手里有点私房也是偷偷接济了娘家。
后面就更不用多说了,金银、家产都成了浮云,她一个女人带着儿子过活,外面那些人像豺狼一样死盯着他们母子,手里的金银用不出去,连肚子都填不饱。
唯一的儿子死了后,周顺弟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要不是政策好,队上年年都会借粮食,他们这一家人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也别觉得一千块钱听起来好像不是太多,其实整个乐阳镇,存款能上一千的,绝对称得上是殷实人家了。
就是城里那些听着无比风光体面的双职工家庭,也是小两口要负担两个老人,三四个孩子,每个月挣得多,开销也多,一年下来压根就存不了几个钱。
以前顾家是没有存款的,自从顾骁开始替叶宁做事后,家里不但有了存款,吃的、用的也全是好的。
以前周顺弟对孙子做这事是一万个反对,但是财帛动人心,看到桌子上的这一大堆钞票时,她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了。
周顺弟长叹了一口气道:“趁着农闲,好好干,等开春后,这个活就不好再干了。”
现在村里人想出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队上有记分员,谁没去上工那是一清二楚,到时顾骁想一消失就是一天,那可就不行了。
对此顾骁也一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等到开春,我就去跟大队长说,换去打猪草。”
顾骁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个活最适合他的情况了,毕竟村里只有小孩和老人能不上工,他要想偷偷帮叶宁卖东西,就只能选个比较自由,还能常上山的活计了。
周顺弟一脸不赞同地皱紧了眉头:“打猪草是老人和小孩的活,两背猪草才一个工分,你一个大男人,去干这活村里人不得笑死你。”
周顺弟想得长远,自家孙子赚的这个钱压根就没法摆到明面上来。
家里的条件本来就差,眼下孙子都难娶上媳妇了,再换去打猪草,每天就挣那么一两个工分,那就更没女孩子能瞧得上了。
顾骁现在满心满眼地只想赚钱:“那也没办法,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总不能为了那几个工分就不干了,你刚才也说了,我现在在外面跑一趟,挣的钱能抵之前两三年挣的。”
“外人要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您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懂面上光比不过内里锦绣吗。”
“只要真金白银赚到手了,旁人爱怎么看怎么看,我们一家人吃好喝好,不比啥都强?”
不得不说,周顺弟确实有被说动:“那你一个壮劳力要去打猪草,就算我愿意,你大爷爷也不会同意啊。”
顾骁勾了勾嘴角道:“没事,我已经想好了,等到和叶同志约定好的时间,我就装病,就算换不了活计,一个月能有个三五天空闲也够用了。”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稳妥的存货地点,要是货物不多,他傍晚下工后就能跑一趟,货物多的时候,装一下头疼脑热的,也能在家‘休息’一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