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29节
作者: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4733
  那天和尤利民告别后,顾骁怀揣着这次交易所得,提心吊胆地往家里赶。
  到家后, 趁着天黑,他赶紧把揣了一路的金条和现金藏到了屋后自己藏金子的地方。
  毕竟这些财物并非自己的, 他实在放心不下。
  这几天,顾骁每次出门上工,都得叮嘱周顺弟:“奶,你在家里注意点, 别让人往屋后的檐沟去。”
  周顺弟前两次还能耐着性子应一声, 次数一多, 直接没好气道:“得了,屋后是咱家的厕所,旁边是斜崖坎,一棵野菜都不长,谁闲得没事去那里转悠。”
  周顺弟知道屋后是孙子藏东西的地方,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但把东西藏在屋后,还专挑离厕所近的地方藏。
  之前藏自家东西倒没什么,可这次多了叶宁的东西, 周顺弟真怕时间一长, 东西被熏出异味,惹得人家小姑娘嫌弃。
  顾骁也知道这样不太好,但在他心里,安全是首要的,便小声嘟囔:“而且东西我都装在陶罐里,上面还用稻草封得严严实实的, 什么味道都钻不进去。”
  周顺弟连连点头:“是是是,锣都敲了两遍了,快去上工吧。”
  早上,顾家人总是不得闲。顾骁要出门上工,周顺弟要拎着煮好的猪食去喂猪,年纪最小的顾灵也要出去打猪草。
  前两天,周新文去公社领回了队上今年的任务猪。或许是城里也缺肉吃,今年各大队养猪的任务形势有了改变。
  往年一个大队只需养十只八只猪,找两三户人家认养就行,今年上面却改了政策,变成了一户养两头猪。这个消息一出,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养猪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别的不说,两头猪每日要吃的猪食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村里除了周顺弟家之外,另外好几户人丁稀少、腾不出人手来喂猪的人家直接闹了起来。
  对此,周新文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把村里人叫到村口的空地上一通训话:
  “公社的领导让大家养猪是一件好事。两头猪养到年底,只用交一头上去,剩下的一头,你们想留着自己吃,还是拿去卖,都可以。这一头生猪能卖的钱,可比往年一个劳动力一年挣到的工分多多了。”
  “你们还不满意?要不是老子和公社的领导关系好,你们想养都养不了。”
  “附近几个大队,多的是因为发下来的猪仔不够分而争吵的,你们这些憨货还嫌弃上了。真要是谁家不想养,也简单,来找我,我家新修的猪圈大,我用五十斤粮食跟你换这两个养猪的名额。”
  经过周新文的一番解释,村里人都明白了养猪是件好事。村里那些懒汉,不愿意费心劳神养猪的,还能白得五十斤红薯,对这个安排也都满意了。
  不过要说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养猪后,最烦恼的是谁,那肯定就是村里的这些半大孩子了。
  牛草湾大队没有学校,最近的小学在隔壁的另一个大队。整个牛草湾大队有四十几户人家,真正送孩子去念书的,只有十几户人家。
  周顺弟前几年送顾灵去念过书,不过那时候她年纪小,因为成分问题,在学校既会被老师忽视,也会被其他孩子欺负,只坚持了两年,就因为厌学不愿意去了。
  村里和顾灵一样的孩子很多,有的是家里想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做事,有的是孩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送去念个一两年,学会简单的字和百以内的加减法就不去了。
  在家家户户养猪之前,这些不用念书的孩子还能撒开手脚玩耍,现在却不行了。
  眼下刚开春,种薯才刚种下去,根本别想着割红薯藤喂猪,要想让猪吃饱,只能指望野生的猪草。地里的猪草就这么多,大家都需要,这不就得靠抢了。
  好在现在猪仔还小,吃不了多少,情况还不算太严重,等到猪仔长大了,这些孩子为了抢猪草,说不定还会打起来。
  反正现在顾灵每天一早就出门,找够满满一背篓猪草才会回家。
  与忙着漫山遍野找猪草的顾灵不同,身处现代的叶宁看着地里长满的野草,愁得直抓头发。
  想着既然已经回到村里,自家的那些地就不能再荒着了,所以这段时间马玉书正在开荒。
  之前没有回来的时候,叶宁刷短视频,可馋农村那些看着就鲜嫩的野菜了。
  等叶宁真的回到村里,吃过几次荠菜饺子、腊肉炒水芹菜后,她再看到地里的这些野菜时,那可真是半点好感都没有了。
  最可怕的是,马玉书还想把借给村里人种的两块水田要回来种水稻。
  想到种水稻的辛劳,叶宁和叶卫明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才成功地劝马玉书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马玉书已经是很好的父母了,毕竟她只是自己忙活,从没要求过叶宁干活。
  但是为人子女,叶宁做不到看着亲妈在地里忙活,自己却窝在家里无所事事。
  如此一来,现在叶宁每天都要跟着马玉书下地,翻地除草。连着几天忙下来,她连筷子都拿不稳了——都是翻地的时候抡锄头累的。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半个月后,叶宁在劳累之下抛却了最初的坚持,从每天都强迫自己跟着马玉书下地,变成了心安理得地待在家里煮饭烧菜,抽空再研究研究买点什么商品回去卖。
  眼见着离约好的下次交易没剩多少时间了,叶宁再三斟酌过后,在网上买了一大堆男女春装。
  叶宁可不是胡乱选的,而是结合前几次的交易情况进行挑选。尤利民买布做的衬衣都卖得这么好了,这些现代出品的成品衣裳,面料、版型和款式都无可挑剔,怎么想销路都不会差。
  因着那边世界市场大,叶宁进货的时候可没小气,直接在某巴巴找了几家工厂放开挑选。
  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叶宁先选了十款呢子面料的薄西装外套。
  拿不准那个时期的穿衣风格,叶宁还找了马玉书当参谋,最后选的都是常规的中长款,颜色也是黑色、灰色、青色、卡其色这种那个时候比较大众的颜色。
  除了男女款外套,薄一点的衬衫、长袖连衣裙,西装裤也是不能少的。好在那个时期的人体型都偏瘦,下单的时候叶宁只用无脑选小号和中号。
  一通挑选下来,叶宁买了十款女士外套,五款长袖连衣裙,五款衬衫,两款西装裤。
  男士服装花样没有那么多,只挑了两款不同的衬衫,把白色、淡蓝色、灰色各买了五十件,配套的休闲裤也挑着黑、灰、藏蓝各买了五十条。
  原本叶宁也想买点男士外套的,但是叶卫明说那个时候男的大多都穿中山装,她找的这些外套不是太休闲,就是太正式了,不太合适。
  不确定童装的市场,叶宁这一次也没买太多,只挑了五款适合小姑娘穿的长袖连衣裙,男孩子的就只挑了一套衬衫加毛线背心的休闲套装。
  童装的款式虽然选得不多,但是叶宁每个尺码各买了五十件,数量也不算少了。
  等货送到,叶宁去快递站取快递的时候,快递站的老板没忍住心里的好奇,多问了几句:“小姑娘,买这么多衣服,是要开店?”
  叶宁干笑着解释:“嗯,准备开网店,所以买了些样品。”
  快递点的老板闻言双眼一亮:“网店好,现在好多年轻人在网上开店,听说可挣钱了。要是你的网店做起来了,寄快递来我们这里,我给你优惠。”
  叶宁又不是真的开网店,哪有什么快递寄,闻言只能含糊搪塞:“好的,我先试试,还不知道能不能开起来呢。”
  老板指了指面前的几大包快递,笑道:“没事的,你买了这么多样品,就算开不起来,不也得退货,回头你要是退货,也可以来找我。”
  叶宁:……说真的,有时她真是挺怕这些对赚钱如此执着的人。
  叶宁开着三轮车跑了两趟,才把这些衣裳全都运了回来。
  有了前几次的成功交易,这次叶宁采购货物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手软。
  最后两车快递运到家后,叶宁和叶卫明两人光是关了门坐在客厅剪吊牌,就花了大半天。
  看着身边堆成了两座小山的衣裳,叶卫明有些担心:“你一下子买这么多,万一卖不掉可就砸手里了。”
  不是叶卫明存心给女儿泼冷水,主要是她这次实在太大手笔。以前叶宁进货,最多就是几千块,上次买手表的时候是多花了一点,但也不过几万块钱。
  这次呢,她一口气买了四五千件衣裳,光是货款就花了二十来万。这么大一笔钱花出去,叶卫明不担心才怪。
  对此,叶宁很淡定:“四五千件看着是不少,但是那边消费者也多啊,这衣服又放不坏,怎么都不可能砸手里吧。”
  这次采购,叶宁花光了上次卖黄金的钱。此举冒险归冒险,但她也不是冲动之下做的决定。
  叶宁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加上上次卖手表和暖壶赚到的金子,家里的债务肯定是不用担心了。
  成衣的单价虽然不高,但是数量一上来,里面的利润也是不可小觑的。
  与其每次都费心去想下次买什么货物,还不如一次性多买一些。
  实在不行就堆在谷仓里,一次少拿些过去呗。
  第31章 你说咱们这些衣服,能不……
  叶宁对手中的这批货信心很足, 因为马玉书亲口说过,八.九十年代,那些开服装店的老板都赚翻了。
  虽然还不知道顾骁他们那边到底是哪一年, 但是什么时期都不缺有钱人,这么大个国家, 没道理连几千件衣裳都卖不完。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五号的前一天,为了保险,叶宁提前半天开始往那边运衣裳。
  这次的衣裳实在太多,担心顾骁回头不好搬运, 叶宁还提前准备了不少大布袋, 把所有的衣裳都装到袋子里打包好了。
  当时顾骁挖这个坑的时候, 就是在不需要木板支持的条件下,特意往大了挖的。
  之前叶宁带来的商品很难把这个大坑填满,这次她买来的衣裳太多,只装了五分之一,这坑里就没有多余的空间。
  一百件一袋的衣服,叶宁往坑里扔了十袋,就已经到极限了。
  考虑到空间不够,叶宁只能重新整理,在坑里把男装、女装、男女童装各塞了一些。
  放好货物回到谷仓后, 叶宁看着谷仓里剩下的衣裳, 难得沉默了起来。
  ——失策了,也不知道这次可不可以让顾骁多跑几趟。
  第二天顾骁早早地就去找周新文告了假。
  周新文听顾骁说身体不舒服要休息,也没多怀疑十分爽快地让他回去休息了。
  这假能请得这么顺利,也得多亏了顾骁之前做事足够踏实,不像村里的另外几个懒汉。
  加上顾家条件这么困难,大家都觉得要不是实在病得扛不住了, 顾骁这个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是不可能不上工的。
  顾骁可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请完假就直接回家了。
  从屋后挖出要给叶宁的金子和钞票后,想到之前奶奶的话,他还凑到面前闻了闻,确定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后,他才放心地把东西揣进了怀里,然后背着背篓绕路上了山。
  为了不和过来的时候和顾骁撞个正着,每次交易的还是很,叶宁都是一早就过来了。
  顾骁上山要时间,哪有叶宁方便,就在家里打开门走两步就能到地方。
  看见叶宁后,顾骁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快走了两步到她面前后才道:“没让你就等吧,找大队长请假耽搁了一点时间。”
  “没有,我也刚到。”叶宁摇头,随后从身上挎着的湛蓝色绣花挎包里拿出手电筒递给了顾骁:“这个送给你。”
  见顾骁好半晌都不伸手接,叶宁抬了抬手催促道:“走夜路不安全,你把这个手电筒拿着,以后赶路时能安全一些。”
  手电筒顾骁自然是知道了,周新文家里就有一只,稀罕东西,公社的供销社不卖,只有镇上和市里才有卖的。
  回过神来后,顾骁连连摆手:“这东西不好买,我不能要,你自己留着吧。”
  不管经历多少次,叶宁都不喜欢顾骁这小心翼翼的样子,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次她直接板着脸道:“你是知道我的,这东西别人不好买,我算是不缺的,这只是我特意给你买的,你必须得收着。”
  还别说,一向好说话的人一板起脸来,却是很唬人。
  至少此时顾骁的手是比脑子还快,几乎是叶宁话音刚落,他就连忙把手电筒接了过来。
  怕叶宁真的生气,顾骁一手攥着手电筒,一手挠了挠脑袋,干巴巴地说了一句‘谢谢’。
  把手电筒轻轻地放到背篓里后,顾骁赶紧从兜里掏出了金条和钞票。
  让尤利民是顾骁单方面的决定,虽然他觉得叶宁不会因为这件事不高兴,但这会儿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里是四千块钱的黄金和一千块钱。”
  “上次货卖了七千三百块钱,但是尤利民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就只给了这些,还欠两千三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