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46节
作者:
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4869
第54章 厂家听到叶宁评价,都会……
尤利民沉声道:“我觉得可以, 人家手表都能弄到了,再弄个电风扇,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齐芳靠在丈夫肩头, 顺着他的话仔细一琢磨,觉得不管成不成, 问一问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损失:“那你下次交易的时候问一问,要真能办成,那我们可真就赚大发了。”
因为是这两年才在市面上大量出现的东西,就算在市里, 用得上电风扇的都没几家, 更别说乐阳镇这样的小城镇和县城了。
电风扇的售价比手表还要略贵一些, 这商品的单价一高,尤利民能赚到的利润也就更高。
尤利民越畅想心中越激动,偏偏他有事也没法联系到顾骁,只能抓心挠肝地盼着时间能过得快一些。
时间是快不了的,在现代,今年的夏天本就热,六月入伏后,天上太阳更是火力全开。现在叶家除了凌晨温度低的时候能够让家里的空调休息一下,其他时间恨不得一天开足二十二个小时。
也是昨天叶宁在手机上交电费的时候, 才发现家里上个月只开了半个月, 这电费就已经奔着四位数去了。
等叶宁把家里两个房间的挂机和客厅的立式空调仔细检查了一遍后,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叶宁眼前一黑:“我就说上个月电费怎么这么高,三级耗能?这开着空调和烧钱有什么区别?”
看着空调上的耗能标识,叶卫明一脸无奈道:“这空调是前几年我给了钱让你爷买的,老年人不懂耗能这些,估计是看着哪台便宜就买那台了。”
“你爷奶又节约, 一整个夏天都开不了几次空调,我和你妈一直也没注意到这空调耗不耗电。”
也是因为老人不用,这空调虽然买了几年了,但是之前用布罩着,叶宁他们搬回来的时候这空调看着跟新的一样,也就继续用了。
叶宁也不好说已经不在的爷爷奶奶什么,只能无奈地一摊手:“那咋办,这才六月就这么热了,这个夏天我们肯定少不了要开空调,要是还用这旧空调,一个夏天下来,少不得要多交几千块钱的电费。”
这种事情叶卫明一贯是不出声的,马玉书直接拍板道:“以旧换新吧,回头你去镇上的电器城问问,看我们这些空调他们收不收,好好的空调,扔了也可惜,要是能以旧换新补贴一点,买新空调也能省一点。”
其实叶家现在已经不缺钱了,毕竟加上上次顾骁给的十五根金条,现在叶家的保险柜里,已经塞了整整两层的金条了。
只不过马玉书经历过之前叶卫明躺在医院,外面债主整天催促的日子后,已经做不到再像出事前那样无所顾忌地花钱了。
前段时间马玉书把剩下的赔偿款一次性给齐的时候,又顺带卖了两根金条给冯放,因为提前联系过了,对方准备的也是现金。
当时马玉书要现金的要求一提出来,冯放立即就意识到了不对。
不过他做这一行有些事情也是经历过,沉甸甸的两根金条摆在面前,他真是很难不动心,最后两人一通讨价还价后,两根金条最后以六百七十元一克的价格卖了出去。
现在叶家除了没有市里的房子和车子外,存款已经重新回到了出事前的数字了。
因为大多数的存款都是现金,之后的几天里,叶宁往镇上跑了两趟,一次存个两万、另一次存了五万。
因为电诈横行,这几年银行对银行卡的流水管控得很严,叶宁只能一个月存一两次,一次存两三万这样,慢慢地把家里的现金存进银行。
其实用现金也一样,只不过她平常要在网上买运到顾骁那边去的货物,所以银行卡里不能少了钱。
也是因为现代的天气太热了,让叶宁的进货想法和尤利民的需求不谋而合了。
是的,哪怕尤利民没给顾骁提要求,叶宁这次准备拿到那边卖的货物,也是电风扇。
这次进货的灵感,同样来源于叶家人晚上吹着空调时闲聊的家常。
当时是马玉书抱怨着太阳太大,不止河里干了,就连家里的深水井里都不怎么出水了,没水浇灌,地里她辛苦种下去的菜和红薯都快干死了。
叶卫明在一旁叹气道:“这全球变暖可真不是说着玩的,我们小时候夏天哪有这么热啊。”
马玉书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我们这些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还好,无非是多花点电费罢了,那些家里没有空调的老人,说是直接被热死了,多可怜啊。”
马玉书一脸唏嘘道:“前两天新闻不是还报道了吗,叫什么热射病的?”
等感慨完天气太热,又说到等到秋天城里的菜价应该很贵后,叶卫明扭头问叶宁:“也不知道顾骁那边气候怎么样,要不你进点电风扇过去卖?”
叶宁本来就在为不知道拿什么货物过去卖发愁,叶卫明这话,正好给了她灵感。
然后叶宁在网上找了几家店,选了店里样式最简单,功能最基础的电扇下了单。
不是叶宁就这么轻易选好的品,而是叶卫明说他年轻的时候,市面上的电扇那质量可过硬了,他和马玉书结婚的时候买的电扇,一直到叶宁念高中了还能用。
也就是后面那电扇实在老旧了,看着不好看,他才拿去卖了废品。
想到以前那些小家电的质量,叶卫明不放心地叮嘱女儿:“这电扇在那个时候可不是便宜货,一两百块的东西,普通人要省吃俭用一两年才能买得起,我们可不能昧了良心,拿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过去坑人,你好好选一选,必须要选那种用料扎实,经久耐用的电扇。”
叶宁又不是黑心奸商,自然不会做那些坑人的事情,她在网上选了七八个品牌,全部下了单,准备等到货后,选其中质量最好的买。
等叶宁取了电扇样品回来后,叶卫明还不放心地一一掂量过。
“这个不行,拎着就轻飘飘的,电机里的铜线不用看都没用够,这种电扇用个两三年就得坏。”
“这个一般,杆子轻飘飘的,摇头的时候都怕它要倒。”
“这个不错,双狮牌,这可是老国货了,我和你妈结婚时买的就是这个牌子的电扇,有口碑不说,拎着也是沉甸甸的,这个电扇多少钱?”
叶宁看着父亲挑来选去,本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他一选就选到了最贵的那一台风扇,一下子就心悦诚服了:“两百二十九,我都没听过这个牌子,是看着它的样式足够老土才买的。”
两个世界到底隔着四五十年的发展时间,其实现代很多电扇的样式和功能都已经进化得不适合拿到那边去卖了。
叶宁也是找遍了全网,才找到了这几款不管是样式和功能在当下都已落伍,基本没什么消费受众的电扇。
也多亏了还有得卖,不然叶宁只能想办法在网上去找那些真正那个年代留下的老物件买了。
电扇的厂家听到叶宁评价,都会觉得她骂得太脏了。
经过一番斟酌后,叶宁还是决定采纳叶卫明的意见。
叶宁先买了五十台双狮牌的普通款落地扇,付过款后见商家店里还有复古款纯铜电机电扇,她也买了二十台。
普通款电扇单台售价二百二十九,厂家说一年内坏了换新,五年内保修,五百二十九一台的纯铜电机电扇,厂家更是有底气,直接给保证了十年的质保。
不过叶宁只希望这些电扇给力一些,最好是别出问题,毕竟那边的消费者买回家后就算坏了,她也不可能给人家保修。
不过叶宁也问心无愧,毕竟她已经在自己所能保证的范围里,不计较价格,买了品质最好的电扇了。
叶宁用了个买给厂里的工人上班用的理由,商家也没说什么,给她加急发了快递。
等叶宁把这些电扇陆陆续续运回家的时候,已经离交易的日子不远了。
整整七十台电风扇,叶家人光是组装电扇就花了不少时间,更别说那纯铜电机的电扇一台就三十四斤,光是搬这些电扇,就费了叶宁不少的力气。
好在因为上次坑不够,顾骁见叶宁搬桃子过去花了不少时间,抽空又上山在旁边多挖了一个坑,并且在原本的坑里给她留了字条,不然这么多电扇,她一趟可搬不完。
十五号一早天还没亮,顾骁就上了山,看到坑里的东西后,他面一脸困惑地摸了摸坑底的东西:“这是?”
第55章 “怎么?是我的这电风扇……
“电风扇。”叶宁还真被问住了, 主要是她也没想到顾骁竟然不认识电风扇。
乐阳镇都还没有全面通电,只有几家工厂和职工楼拉了电线,好多城里零散的住户, 现在还用着蜡烛和油灯呢。
牛草湾大队就更不用说了,村里唯一有的和电有关系的, 大概就是顾骁的手电筒,和大队长周新文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了,这还都是用的干电池。
“这就是电风扇?”这是顾骁第一次见到电风扇,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电扇的外壳。
对于自己的合作伙伴, 叶宁一贯是大方的:“喜欢啊, 喜欢等会儿拎两台回去, 天热了正好用得上。”
饶是顾骁早就已经习惯了叶宁的大方,这会儿也不由得连连摆手:“不用了,村里没通电,拿回去也用不上,这东西一看就不便宜,还是拿去卖钱吧。”
其实电风扇出现也有几年了,不过只有大城市有,顾骁能知道个名字,也是上工时听周新文说的。
周新文家里有收音机, 虽然因为心疼电池也不常开, 但偶尔从里面听到什么新消息,也会说给村里的人听。
顾骁平常更是格外注意这些消息,所以一早就知道城里有个插上电就能吹风纳凉的东西,只不过从来没有见过实物,所以没办法把坑里的东西和电风扇对上号罢了。
这一点叶宁倒是没有想到,她愣怔了一下后, 眨了眨眼道:“啊,那就没有办法,那我先给你存着,等以后村里通电了,我再给你补上。”
顾骁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手腕用了些力拎了一台电风扇上来:“这电风扇份量不轻,运货可能要花些时间。”
这个问题叶宁也是想过的:“能不能还是在山洞交易?”
顾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也不能太肯定:“不知道,反正先去问一问吧。”
“听说这电风扇在那些大城市吃香得紧,眼下正是它能排上用场的时候,想来应该是不愁卖?”
顾骁觉得尤利民看在电风扇这么紧俏的份上,说不定是愿意多出点力气的。
叶宁苦着脸道:“卖肯定是没有问题,难就难在这些电扇我还不知道要定价多少才合适。”
过来之前叶宁也问过叶卫明和马玉书,他们那个时候一台电风扇能卖多少钱,两人记得都不那么清楚了,只记得他们结婚时买的那台电风扇就是两百多。
但是那会儿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和这边的情况还是有些不同,没多大的参考价值。
以前那些货物顾骁或多或少都能大概给估个价,电风扇这样的东西,他也拿不准能卖多少钱。
一时间两人只能摸着电风扇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顾骁先不自在地低下头,小声问道:“你这电风扇多少钱买的?”
叶宁:……
这么简单的问题,叶宁却回答不上来,毕竟她也不可能按照她在现代进货的价格照实说。
叶宁的沉默落在顾骁眼里,就是对方不好告诉他货物的真实进价。
这一点顾骁其实也能理解,换位思考,换做他,进货价这么紧要的东西,应该也是不会直接告诉别人的。
最后顾骁只能试探性地提议道:“要不我们先定个最低价,一百二、一百三这样,回头我见了尤利民先不报价,让他开价,只要价格不低于我们的心里价位,就卖给他?”
顾骁是不知道电风扇价格的,但是他想着这东西能派上的用场也不小,定个和自行车差不多的价格,约莫也是合理的。
叶宁连忙点头道:“可以,就按照你说的来。”
叶宁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毕竟这边的黄金才四块钱一克,按照顾骁的定价,哪怕是最低的一百二,一台电风扇也价值三十克黄金了,而她的进货价连一克黄金的价格都没花到,利润是大大的有。
两人商量好章程后,顾骁心里也有底,当即就往翻斗车上交错着装了四台电风扇,然后抬头对叶宁道:“那我先送一趟货去红星大队。”
叶宁摆了摆手,从挎包里拿了一个牛皮纸袋出来:“不急,你来得这么早,吃饭了没有,我给你带了米糕,你要不要先吃两块垫垫肚子?”
米糕是马玉书自己烤的,天气一热,她种在地里的那些菜都蔫巴了。
她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地里的活没法做后,就开始在家里倒腾了起来。
现在家里不但添了蒸烤一体机,马玉书前两天还在网上买到了老式烤米糕的模具。
这不昨天晚上刚上手,直接烤了一大盘豆沙、黄豆粉馅料的六角烤米糕。
这玩意儿据说是马玉书他们上一辈人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嘴。
在以前零食种类少,所以深受大家喜欢的糕点,放在现代零食种类琳琅满目的情况下,因为口感单一,自然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同样的烤米糕,叶宁在镇上见老人卖过,一块钱一个,一上午都卖不了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