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99节
作者:
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5780
剩下的两种苗子,价格差得不多,为了能够尽早回本,叶宁觉得还是买那两块多一株的中茶苗。
不过就算是价格更便宜的中茶苗,一口气要买上六十万株,也要花上一百五十万了。
第133章 叶宁沉默片刻后,默默……
敲定茶苗规格后, 叶宁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一百五十万的茶苗钱,只转账家里的存款是肯定不够的,到时候她还得带着一大袋现金过去当面交易。
好在那边的荒地还没有开出来, 叶宁还有时间凑钱。
知道叶宁要一两个月后才能买走这批茶树苗后,老板也没多说什么, 只让她先转了五十万的货款做保证。
叶宁本来就没想过跑单,本来她也担心时间太长,老板会把茶苗卖给别人,交了三分之一的货款后她总算是能放心了。
也因为买茶苗花了不少钱, 原本定好的鸡苗叶宁就不准备再花钱买了, 自己在网上买了两台二手养殖孵化机, 然后直接去养殖场订购了一万枚鸡蛋自己孵化。
这确实更加省钱,几毛钱一个的鸡蛋,放到孵化机里等上二十天,就能收获一大批嫩黄嫩黄的小鸡崽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家里鸡崽太多了,对外不好解释,马玉书只能说自己准备把家后面的一块地围起来养一些鸡。
正好这些小鸡仔在家里养着也味道大,在屋后的菜地里拉上防护网,搭上棚子就能把这些吵人的小家伙挪到外面去。
马玉书嫌这些小家伙臭,叶卫明倒是挺喜欢的, 知道媳妇儿和女儿忙, 他直接包揽了喂鸡的事情,连小鸡仔吃的碎米都是他去村里买的。
还别说,这孵化机确实好用,抛开不受精的坏蛋,出苗率能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算上电费, 这第一批的鸡苗均价还不到一块钱。
不过孵化机的支出也得算在里面,虽然是二手的,加上运费什么的,也花了小五千。
为了回本,马玉书去镇上看店的时候,叶卫明还带着鸡苗跟着她去市场上卖过几次鸡苗。
加上村里人也零零散散买了一些,倒是很快就回本了,最重要的是自从叶卫明开始时不时地去镇上卖鸡苗后,村里人已经彻底摸不清叶家养着多少鸡苗了。
只有村里的种稻大户这段时间十分开心,因为自家卖不上价的碎米和米糠都有了固定的去处。
在现代待了一个月后,叶宁再次过去了一趟。
上次离开的时候,叶宁也没想到自己这次会耽搁这么久,她有些担心这边的几大摊子事情能不能顺利推进。
好在在叶宁回到山上小屋院子里的时候,小屋里的情况还是如常,唯一的改变就是有间屋子里面多了床和桌椅板凳,连放衣服的衣柜也有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顾骁的手笔了,唯一让叶宁有些意外的,就是顾骁竟然出奇的细心,这个房间里面多出来的除了家具,还有床单被套这些东西,完全是能直接留宿过夜的程度了。
连她停在院子里的摩托车,都因为太扎眼被顾骁找了一块灰扑扑的麻布给罩上了。
摩托车油箱里还有油,叶宁能直接骑着下山。
这一个多月山上的改变也不少,半山腰山路左边已经开出一大片地了,叶宁在山上隔得老远,都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坡地上,有一大块土地像谁给大山剃了一块一样秃着。
叶宁也心疼那些被砍掉的树,不过她租这地花了不少钱,也不能不赚钱就这么放着,回头等茶树苗种下后,要不了两年,这一块山坡就又会恢复生机了。
说来也是巧,今天顾骁正好在山上盯着,五十号人可不是白请的,大家领了工钱,干活都挺卖力的,尤其是春耕结束后,有不少人腾出手后都想再来挣这份钱。
顾骁也对外说了,自己这里只要五十人,其他人要加入,就只能等这五十人里有人不干了,如此一来,大家都怕自己不认真干活的话,会被他给开掉,那干活就更加卖力了。
一个月过去后,叶宁需要的两百亩地已经开出了大半了,顾骁估摸着再有个七八天应该就能做完了。
中间顾骁在离山间小溪近的地方单独圈了一小块地出来,按照叶宁之前教的办法,把果园里多出来的那一百多株葡萄苗全都移植了过来。
因为生长环境严重不够,果园里之前种下的那些葡萄苗都已经长出一长截藤蔓了,这一百多株葡萄苗还只长出了两三张新叶子,看着就可怜得紧。
等这些葡萄苗缓过来后,顾骁还从山下弄了不少农家肥上来给它们追肥。
顾骁做事有成算,他本来在离山路很远的地方帮着搬老树根,听到摩托车的轰鸣声后,他立刻抬起了头,远远看到车上坐着的人后,他立刻起身整理起了自己,整理好后才抬脚往那边走。
叶宁也早就看到了忙碌的人群,原本她还想着先找个人问问顾骁的行踪的,没想到对方先看到了她,停好车后,她连忙朝来人挥了挥手:“顾骁!”
顾骁快步跑了过来,人走近后又在离叶宁十来米的地方止住了脚步,他干了半天的活,出了不少的汗,身上的味道有些不好闻。
叶宁完全没有注意到眼前人的别扭,她看着眼前这片初具规模的荒地,心中满是感慨:“没想到一个月时间,你们竟然干了这么多活!”
顾骁挠了挠头:“我们工钱给的多,大家干活也卖力,再有个一星期,这地应该就能弄完了。”
叶宁点了点头:“茶树苗我也联系好了,还有鸡苗,回头你茶园上面再给我围一块地出来,多搭几个草棚子,回头养鸡苗。”
虽然这里只是半山腰,但是这个年代山上的野物可不少,眼下这批鸡苗还没有自保能力,前期还是得圈养,等它们个头再大一些才能放出去。
之前围山还剩下不少的尼龙网,小鸡崽子不需要太大的活动范围,叶宁和顾骁商量着围个一两亩地出来就差不多了。
这点活对顾骁来说并不算什么,两人一个月没有见面了,他有不少事情都等着要和叶宁汇报。
“果园那边葡萄苗长势很好,你一直没回来,我就让杨长生他们先给葡萄搭架子了。”
正好这段时间叶宁这边开荒,施工队砍了不少的树木回来,顾骁带着杨长生他们在这边忙活了几天,很容易就凑齐了果园那边需要的木棍。
叶宁满意地拍了拍顾骁的肩膀:“嗯,干得不错,厂子工地那边怎么样?没出什么事情吧?”
顾骁闻言就想把账本掏出来给叶宁看这段时间的各项花销,不过手伸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想起自己出来时把账本放家里了,只能干巴巴地点头。
“挺顺利的,第一栋厂房已经建完了,第二栋厂房也建了一大半了,我又给他们发了一次工钱,我正想找你问问,食堂和职工楼这些要不要一起建了。”
怕叶宁误会自己是在指点她做事,顾骁又忙不迭解释道:“我是看这个施工队做事挺负责的,现在镇上和市里有不少工地动工,负责任的施工队不好找,眼下这个就不错,要是你有建食堂和职工楼的打算,索性就趁着现在一起建了,免得后面还要再找一次施工队。”
叶宁在现代的时候时常觉得手头紧,这次订购茶苗的五十万,都是她挪用的服装厂买机器的钱。
到了叶宁这边倒是不用为钱发愁了,她稍微计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存款,觉得完全够建职工宿舍和食堂的,直接就大手一挥:“那就建,现在我们支的摊子太多了,能了一样是一样。”
这服装厂还没建起来,果园也刚起步,茶园这边也是一摊子事情,虽然这些事情叶宁都是仔细计划过的,但是都堆到一起,还是有些吃力。
她还能好一点,倒是顾骁,这么多事情全都需要他去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觉得心力憔悴。
不过叶宁心里抱歉归抱歉,该需要顾骁帮忙的事情,她指使起来还是一点都不会客气:“猪苗还没找到合适,鸡苗小不说,数量也不少,还得找人帮忙盯着,后面猪苗运回来了后,也需要人喂食。”
虽然名字是走地鸡和散养猪,但也不能真的一点不管全放养了,山上的食物不一定够,怎么着一天都得人为地给这些鸡和猪加一顿吃的,要不然在山上养上两三年都赶不上家养一年的个头,那不就纯纯白瞎了吗。
叶宁这话一出,顾骁立刻就琢磨开了:“到时候我们两也不能天天在这里守着,那这边负责的人,就得找那人品贵重的,至少得保证这个人不会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偷蛋和饲料这些。”
人选叶宁是没合适的,不过这不耽搁她提建议:“说起来一个人够吗,这么多鸡和猪,是不是要多找两个人,找那种没什么关系的,还能互相监督一下。”
顾骁很是为叶宁打算,心里想得也是对方花了这么多钱,目前还没一样有回报的,本着为对方省钱的念头,他斟酌着开口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工资,要只是一天喂一顿的话,一个人就差不多了。”
“这山地这么大一片,回头我找人在上面多种些红薯,等猪苗到的时候,这些红薯应该也长出红薯藤了,到时候可以让这些猪随便吃,到时候就只用顾着这些鸡了,应该也能省下一些人工喂食的时间。”
红薯不挑地,就算是在山地上也能长得好,现在村里的红薯藤已经种下一段时间,不缺种藤用,到时候随便找几个人在山上挖点坑种下,叶宁那些猪的口粮就有了。
叶宁沉默片刻后,默默的点了点头:“也、也行吧……”
也是叶宁没自己种过什么地,才没想到这散养猪还能这么散养,不过红薯藤算是纯天然猪食,吃红薯藤长大的猪,味道再怎么也该比吃饲料的猪要好一些吧?
第134章 “没有,没有,顾骁也……
叶宁和顾骁敲定养鸡养猪的初步计划后, 两人一起下了山。
回到顾家后,顾骁回房间取了账本给叶宁看。
账本上记录着这一个月的开支:人工费、建材费,工具损耗、运输建材花去的油钱……每一笔都极为详实地被记录在了账本上。
不过也不得不感叹一下现在的物价低, 顾骁这边这么多的支出,加起来也不过小一万块钱, 堪堪只花到了她之前给他的那笔钱的零头。
不过后面要建食堂和职工宿舍,她可不想弄些豆腐渣工程出来糊弄人,所以这钢筋和水泥都得用足,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顾骁负责一应事务, 想到的东西就更要多一些, 遂又出生提醒道:“按照你说的, 果园的那些葡萄要上肥料了,我让杨长生他们烧了一批草木灰,但是效果一般。”
顾骁也和庄稼打了许多年交道了,这阳光玫瑰虽然品种稀罕一些,但说到底也是葡萄的一种,草木灰当肥料效果好不好,他稍微观望几天就能看明白了。
按理说刚追了肥,这葡萄苗应该长势大好,不说疯长吧, 至少也应该叶片翠绿, 枝条苍韧劲吧,然而现在果园里大部分的葡萄苗都是叶片发黄卷曲。
杨长生他们怕是自己平日里没有照料好,每次顾骁过去两人都是提心吊胆,满心忐忑,他们也知道葡萄长势不好,不是他们的愿意, 但是就是怕主家迁怒。
自从叶宁打算建造果园以来,也是在网上找了不少种植书来看,果园里这些果树、果苗的生长习性和要求她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眼下正是那几十亩葡萄苗的萌芽期,这个时候要是缺少肥料,那新梢生长断然是健壮不了的,所以这会儿叶宁想都没想就道:“单用草木灰是不够的,这萌芽期得撒尿素或者过磷酸钙,我之前也是忙昏头了,倒是忘记叮嘱你这一茬了。”
顾骁闻言茫然了一瞬,随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尿素?你说的可是刚兴起的化肥?不是说这东西用了庄稼只长叶子,不长果实吗?”
其实化肥在国内已经出现过好几年了,不过因为这东西最开始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一直以来又有不少说它不好的流言,是以现在还没能在国内大规模推行起来。
相比于这种听起来有着诸多坏处的东西,村野农户还是更相信自家的农家肥。
现在乡下流行肥水不流外人田,村里人平常去别人家串门,只要距离不是太近,哪怕人都被三急憋得快不行了,也是要憋到回家再解决的,眼下农户除了农家肥,就是自家的草木灰了。
这些东西都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的,不像那化肥,还要花大价钱去买,听说还要一两毛钱一斤呢。
而且老祖宗几千年都是用农家肥肥地的,也没用过化肥,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法子,轻易是不愿意改变的。
叶宁一脸无奈道:“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传言,这化肥确实对庄稼有一处,略微用上一些,对产量是很有效果的,非要说有什么危害,那也是用多少伤地,会让土地板结罢了。”
当然了,使用化肥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过叶宁没打算当环保卫士,使用化肥对全世界的农户来说都是一种大势所趋,她要产量,就得指望着这些化肥给自己增产。
叶宁佯装懊恼地一拍脑袋:“我之前倒是忘记打听了,也不知道这乐阳镇附近有没有化肥厂,不如你抽空去找人问问,要是有的话,每一样都买上几吨回来。”
听完叶宁的解释,顾骁心里也不确定了起来,不过对于叶宁说的话,他一贯是不会质疑的,当即就道:“我倒是听大爷爷说过,市里前两年就建了化肥厂,不过买的人好像不多,你要的话,我等会儿就开着货车去市里打听一下。”
说实话,叶宁看着顾骁棱角分明的侧脸,想着对方被自己使唤着忙里忙外的,心里也是有些抱歉的,她又关心道:“这样你是不是太辛苦了,要不还是我去吧?”
顾骁忙不迭摆手:“没事,不过是多跑几趟罢了,果园和工地上眼下也没什么事情,我两三天不去也没什么,就是这开荒的事情眼见着干不了几天了,到时候要给大家发工钱了。”
叶宁一想到自己相当于甩手掌柜的行为,心里难得生起了几分不好意思,忙道:“那没事,你去市里的这两天,我在村里盯着就是了,就是又要麻烦周奶奶了。”
顾骁闻言欣喜之余,嘴里也不忘宽慰她:“没事,小灵现在住校了,房间也空着,我奶奶更是不知道有多喜欢你,平常没少念叨,你要能在村里住几天,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觉得麻烦。”
两人商量好一应事务后,顾骁当即就开着货车出发去了市里。
与此同时,叶宁也没现在,趁着时间还早,她先骑着摩托车去了果园。
到了地方一看,这些葡萄苗的长势比顾骁说得还要差劲,那些葡萄苗叶片发黄卷曲,活脱脱地营养不.良了。
不过这也不意外,毕竟以前几十年,果园的这一百亩地都是荒地,没人打理,这肥力本来就不够,葡萄苗抽芽的同时又在飞速消耗地底的肥力。
叶宁眉头紧锁着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土壤仔细观察,好在之前深耕过的土地还挺疏松,等化肥撒下去后,肥力一上来,这些葡萄苗的生长情况应该就能好转了。
也因为叶宁的表情实在严肃,完全没有往日那样的好脸色,杨长生和另一个工人小心翼翼地凑了过来:“叶老板,您看这葡萄……”
杨长生搓着粗糙的手,脸上满是担忧。
叶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着安慰道:“没事,这是苗子缺肥了,我已经让顾骁去买肥料了,等化肥一到,还得辛苦你们撒下去,在这之前,正常照看就是了,对了,最近没有人再来果园里偷葡萄苗了吧?”
“没有,果园里养的几条狗都凶着呢,我们按照你的叮嘱,在果园周围都立了警示牌,现在大家都不怎么往这边走了,晚上我和卫民也是轮流在果园守着,没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