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26节
作者: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5659
  周虎头原本正和周二丫说着话,结果一个没注意,叶宁就给他的妹妹也穿上新衣服和新裤子了。
  周虎头见状急得直跺脚,他家里的情况和周二丫可不一样,连他爸都没有一身体面的衣裳,更别说他和妹妹。
  担心叶宁强买强卖,虎头急得转身就往家里跑:“妈,妈妈妈!”
  虎头的母亲余婉这会儿刚从地里回来,包产到户的时候刚从家里分了出来。
  她和丈夫结婚早,生养的孩子也多,分到的地是不少,但是地里的活也多,为了地里的这些活和几个孩子,她之前都没去参加服装厂的招工。
  她一早就上去地里浇了水,这会儿刚在灶膛前面坐下,就听见家里那个臭小子一叠声的扯着嗓子喊,当即就没什么耐心地朝外面吼道:“你喊冤呢?”
  周虎头钻进灶屋后连气都没顾得上喘匀,就连忙道:“叶小姐在村里拿了衣裳往虎妞身上穿呢,这是强买强卖吧,你们快过去看看。”
  余婉闻言心里也是一紧,扔掉手里的夹火钳就往外跑。
  天爷诶,他们去年刚分家,婆家本来就是贫农,儿子也多,分家的是他们都没分到几块钱,也就是之前叶宁请人修房修路,她家男人去干了活才挣到了些钱,后面修房子都用完了不说,如今家里还欠着不少外债,可拿不出钱来买衣裳穿。
  余婉越跑心里越觉得不对,不放心地再次和虎头确认:“你看清楚了吗?是叶老板硬拿着衣裳往你妹妹身上套?”
  理智上余婉觉得叶宁财大气粗的,肯定是不可能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卖货,但是自家亲儿子说得有鼻子有眼有眼的,又容不得她不信。
  虎头急赤白脸地催促道:“看清楚了,就是直接把虎妞拉过去给她穿衣裳了,妈你跑快点,那衣服样式可好看了,花花绿绿的,一看就是城里人穿的,咱们家肯定买不起。”
  “哟,余老三媳妇你这急里忙慌地干啥去?”母子两的交流引起了村里王婶的注意,原本正坐在院子里选黄豆种的王婶直起腰,隔着竹篱笆问道:“哟,余老三媳妇你这急里忙慌地干啥去?”
  没确定情况之前,余婉也不敢乱说,只能摆摆手道:“不干啥,听说叶老板在村口卖衣裳,我过去看一看。”
  村里难得有乐子,王婶一听这话,瞬间也来了兴趣:“一起去,一起去。”
  余婉没法拒绝,只能带着虎头继续往村口跑。
  三人到村口的时候,之前和虎头一起沾知了的小姑娘们都已经穿上了新衣裳。
  看着闺女身上陌生的衣裳,余婉的心已经凉了一半,但对着叶宁,她也说不出质问的话,只能喘着出气问:“叶老板,你这是?”
  叶宁不知道自己身上已经有了强买强卖的嫌疑,一脸灿烂地指了指地上的一袋子衣裳:“我朋友家孩子穿小的衣裳,放着也排不上用场,我想着村里孩子们说不定能穿,就让他寄了过来,拿来给村里的孩子分分。”
  余婉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她在没人注意到的地方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自己那个没搞清楚状况就满世界胡咧咧的儿子后,才转身道:“这可使不得!这么好的衣裳,哪好白拿你的呢!”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只要你们不嫌弃这是别人穿过的旧衣裳就是了,这些衣裳我拿着也没用,你们就别和我客气了。”
  余婉年轻面皮薄,哪怕叶宁都这么说了,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一旁的王婶就没有这么多顾虑,听叶宁说完后,她立刻就满脸堆笑地凑了上去:“叶老板就是心善,我家里好几个孙子孙女呢,我能不能给他们选两件。”
  “当然可以了,不过我朋友家里是女儿,所以这些衣裳都是小姑娘穿的,没有男孩子能穿的。” 叶宁边说着,边往旁边让了让。
  “那也很好了,我家里两个孙女呢。”王婶低着头在袋子里翻找,只觉得哪一件都好看,不由得感叹道:“这样好的布料,这样好的款式,要不是叶老板,我们这次村里人可舍不得花钱给家里的孩子买。”
  要按照王婶的想法,这样的衣裳,多少她都不嫌多,但她也知道叶宁弄这些衣裳来,是要发给整村的孩子的,她要脸皮,也不敢贪多,只尽量捡着码子大的衣裳裙子给两个孙女一人挑了两身。
  和叶宁尽量给孩子选合适的习惯不同,村里人在孩子的衣服选择上,都是贪大的,宁愿选大的多穿两年,也不愿意选正合适的,穿完今年明年就穿不上了。
  有王婶开头,余婉想着今年女儿长个子后,连一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也强忍着不好意思上前选了一条裙子。
  这裙子好看,她闺女长得也可爱,回头换上这条裙子,再把辫子好好地梳一梳,那领出去也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差。
  有余婉和王婶帮着宣传,叶宁都不用往村里走了,她在村口送人衣裳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没一会儿满村的人都知道了。
  一时间家里有孩子的人都往村口来了。
  李翠莲知道的晚一些,她到的时候村里好几个妇女已经围着袋子挑选了起来,她只能缩着肩膀往里面挤。
  叶宁眼尖地注意到李翠莲的动作,连忙招呼道:“李嫂子,李嫂子,你不用挤了,大海哥在上山已经选好了,在我车上放着,你跟我过去拿吧。”
  “诶!”叶宁这话一出,李翠莲立刻就一脸笑容地从人堆里退了出来。
  等李翠莲接过装衣服的篮子翻看了一遍后,这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以前孩子的事情我是一点都指望不上他的,今天他倒是做了一件像样的事。”
  叶宁忙道:“谁说的,海哥在山上可牵挂嫂子你和家里的孩子的,一直跟我夸嫂子你会疼人呢,得了腊肉也舍不得自己吃,而是让他带上了山。”
  现在的人说话做事都很内敛,很少有人会像叶宁这么直白的夸人。
  对于叶宁的话李翠莲是一句都不信的,毕竟她家的那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平常在家里都没什么话,她是完全想象不到他对叶宁夸自己的样子。
  不过李翠莲也知道叶宁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这有什么疼人不疼人的,家里就他一个人挣钱,可不得紧着他来。”
  因为王婶和余婉两人一开始就是一人拿两身,所以后面的人有样学样,也都是选的两身。
  原本叶宁还担心自己不知道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分的不均匀,或者便宜了一些家里没有女孩子的人。
  结果这事完全不需要她操心,村里人互相也会监督,但凡是有人想多拿两件,一旁人的直接就开始数落了。
  这不这会儿刚有人拿完两身后还在袋子里拔拉,第一个选完衣裳还没走的王婶立刻就嚷嚷起来了:“唉,陈婆子,你可不能有点什么好东西就全拔拉回自己家里,这衣服都是有数的,村里还有不少人没有来呢,你要都拿了,后面的人不就没有了。”
  其实王婶之所以会站出来,也不是她真的担心后面的人没有,而是她自己家里两个孙女就一人只拿了两身,她也见不得其他人占便宜多拿了。
  王婶这话一出,旁边的人立刻就附和道““就是,就是,陈婆子这么自私呢。”
  被众人数落的陈婆子觉得脸上挂不住,当即就破口大骂道:“我呸,就你们话多,又不是你们的衣裳,人家叶老板都还没说什么,王婆子你算老几啊,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的玩意儿,嚷嚷得倒是起劲儿。”
  王婶闻言双眼一瞪,直接就撸起袖子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叶宁作为衣裳的主人,眼见着两人就要干起来了,当然是要站出来打圆场的:“诶,两位婶子,别吵别吵,本来是一件好好的事情,你们真要吵起来了,那也影响大家的心情不是。”
  原本有些话叶宁还不好说,眼下借着这个小争端,她倒是能够顺理成章的开口了:“这衣裳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也是我的一份心意不是,王婶子说得也没错,村里人这么多,衣服就这么多件,大家确实不好多拿,一人就两身,还有这衣裳是我给村里的孩子的,大家拿回去可都要给孩子穿,我可不想听到后面有人说谁得了衣裳不给自家孩子穿,而是拿去卖了、送人了的话。”
  还别说,在场的人里面,还真有人是打着这个算盘的,毕竟叶宁送的衣裳这么好,要拿到外面去,怎么也得卖个三五块钱吧?
  不过村里人对叶宁还是很尊敬的,现在她都这么说了,那心里原本有这种打算的人,也不得不歇了心思。
  这人一多,就不可能一直都乐乐呵呵的,后面在王婶和村里其他婶子的火眼金睛下,又揪到了一个家里没有闺女的人来拿衣裳,叶宁一问,对方是觉得这衣裳好看,想帮娘家的侄女拿两套。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叶宁也不好说什么重话,反正村里人已经把她手里的衣服抢下来了,在她这里就算是过去了。
  然而村里的婶子嫂子可没这么善解人意:“谁还没有个娘家啊,大家都要这么干,那再来十袋衣裳都不够分的。”
  “啧啧,这就是什么便宜都想占的人。”
  只能说真是不能小看村里这些婶子和阿婆的战斗力,叶宁见几人臊得人家头也不敢回地跑了还不愿意停嘴,三两句又扯上当事人家的婆媳关系的八卦了。
  实在不想江钰听这些,她只当即就从车里拿了两包点心下来,牵着对方往顾家走了。
  李翠莲见大家为了一条裙子就火力全开的样子,当即也捂着手里的篮子跟着叶宁离开了。
  她又不傻,叶宁说的是一人两套,可是她这篮子里装着的可远不止两套,一看就是对方看在大海的面子上多给的,这人占了便宜,就得闷不做声,她要是不赶紧走,等会儿让村里的这些女的看到了,嘴上指不定还要怎么酸呢。
  有王婶子在村口手着,叶宁那是一百个放心,带着江钰去顾家的时候,她还不忘小声叮嘱道:“小钰,姐姐我等会儿要带你去见周奶奶,你到了地方后可得喊人,周奶奶家里还有一个小姐姐,在镇上上学,以后周末你要是没事,就来周奶奶家里让你灵姐姐教你认字。”
  江钰就算能插班进学校,也只能和顾灵一样从头学起,她的年龄又要比同班同学大一些,叶宁想着她要能提前自学一些知识的话,回头到了学校也能轻松一些。
  江钰半懂不懂地仰头看着叶宁道:“那以后我周末干完活就来。”
  叶宁抬手揉了揉江钰的脑袋:“在你去上学之前,你周末都不用干活。”
  江钰闻言歪了歪脑袋,疑惑道:“那怎么行,叶姐姐你不就是请我来干活的吗。”
  叶宁无奈道:“你这孩子,我都说了,我是因为你救了我亲戚的命才帮你的,请你干活只是应付你父亲的理由,并不是真的要你干什么,你这个年纪,还是得以学习为主,山上的活有你周叔他们呢,你现在住在山上,是因为我在村里也没有固定住所,你先在山上过度一段时间,回头我在镇上给你找处住的地方,上下学方便。”
  江钰也不傻,也常听人说要读书才有出息,听着叶宁为自己考虑了这么多,她当即红着眼眶保证道:“那我认真读书,长大了好好替您干活!”
  叶宁也没说用不着,毕竟江钰还小,等她读完十几年书后,自己在这边的产业也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子了,不过能有个从小培养的人帮忙,总归是不会错的。
  去顾家的路叶宁都是走熟了的,周顺弟上了年纪,精力不济,平常有睡回笼觉的习惯,叶宁带着江钰进了院子后,见堂屋和房门都紧闭着,她也没有出声把人吵醒。
  “坐吧。”熟门熟路地把人带到葡萄架下的石桌前后,叶宁直接把手里手里的点心袋子放到了桌子上。
  顾家院子里的葡萄架是叶宁开始倒腾果园后才有的。
  当时多出的葡萄苗,她不是让顾骁给带回了吗,顾骁在坡地上种了两分后,剩下的十几颗就围着家里的院子随便种了。
  院子里面种了六颗葡萄苗,后来葡萄藤长起来了,顾骁就用竹竿给搭了个架子。
  这会儿葡萄架爬满葡萄藤后,倒是成了夏天躲阴凉的去处了。
  江钰不理解,忍不住凑进叶宁小声问道:“我们就在这里坐着等吗?”
  在江钰心里,叶宁是大老板,经过这两天的观察,她发现人人都敬她、怕她,看着这个院子和屋子屋主也不像是什么有钱的,她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不选择直接把人叫起来,而是选择坐在院子里等。
  叶宁以为江钰是年纪小坐不住,低头看了看时间后,安抚道:“没事,也等不了多长时间,马上就是做午饭的时间了,你周奶奶也快醒了,你要觉得无聊,也可以出去玩。”
  “不无聊,我陪叶姐姐一起等。”江钰摇了摇头。
  两人这一等就是大半个小时,等村里大部分人屋顶都开始冒出炊烟的时候,周顺弟才起床。
  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坐在院子里的叶宁和江钰时,周顺弟也是忍不住嗔怪道:“你这孩子,来了怎么不喊我。”
  “吃饭了没有,没吃就在这里吃,我去做饭。”
  在江钰诧异的目光下,叶宁上前揽住周顺弟的肩膀往灶屋走:“没吃呢,就早上吃随便吃了一点,这会儿都饿得不行了。”
  周顺弟闻言忍不住皱眉:“那怎么办,我这会儿煮饭也需要一会儿,我房间里面有阿骁买回来的水果罐头,你垫垫肚子?”
  叶宁嬉笑着说道:“没事,我也没有那么饿,煮饭这会儿功夫还是可以等的。”
  周顺弟还是不放心:“要不我们中午吃面,家里有阿骁带回来的肉臊子,说是特意买了材料请食堂大师傅做的,味道很好,灵丫头每周都要带一罐去学校呢。”
  叶宁一脸懊恼地拍了拍脑袋,她怎么就只想着雷师傅做的肉臊子好吃了,而没想着也找他帮着做几罐带回家慢慢吃呢。
  第174章 二合一
  周顺弟撸起袖子进了灶屋忙活, 晒干的柴火往灶膛里一扔,升腾起来的烟火气息让叶宁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周顺弟注意到叶宁的动作后,用手里的锅铲敲了敲灶沿道:“这里烟熏火燎的, 别把你熏着了,小叶你出去等着, 就下个面,我一个人弄快得很。”
  叶宁笑着摆了摆手:“没事,我就爱闻这种锅气。”
  这可不是叶宁说着骗人的,这农家的土灶柴火独有一股味道, 以前她爷爷奶奶在家的时候, 她过年的时候回乡下, 就是家里随便煮的稀饭都能多吃两碗。
  现在叶家人虽然也搬回乡下了,但是现代天然气、沼气都很方便,就是在农村,也没多少人烧柴火了。
  政府之前还低价给村里都安上了天然气,说是烧柴火污染环境。
  现在叶家煮饭基本都是天然气,只有马玉书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会用柴火灶炒上一次菜。
  周顺弟觉得叶宁还是太年轻了,家里富裕也没吃过苦,不然哪能说得出喜欢烟火气的话呢。
  像她们这样的乡下妇女, 大半辈子都围着灶台转, 真是受够了厨房的这股气味了,做梦都盼着哪天能甩了围裙歇口气。
  周顺弟动作利落地起锅烧油煎了五个边缘卷出焦边,颜色荷包蛋,她一边注意着锅里的火候,一边问,“我听外面吵吵嚷嚷的, 是出什么事了?”
  叶宁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我从朋友那里要些小孩子不穿了的旧衣裳,放村口分给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