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3节
作者: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5849
  虽然蒋桂香他们现在吃住都在女儿家,但是到底是老一辈思想,总是更偏向儿子,齐芳怕她知道价格回头和她二哥说了,到时候再生出什么岔子。
  当然了,齐芳也不是一点都不照拂娘家,她琢磨着二哥的厂子里效益不好,放假休息的时候多,她大着肚子不方便,可以让他帮着去乡下收一些竹荪上来,按重量给对方一些差额,总比在家闲着抠脚好。
  蒋桂香听说是生意上的事情,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那中午饭,我菜都切好了,也不急在这一会儿吧,要不我们还是吃了饭再去……”
  齐芳直接摆手道:“不做了,等会儿我给他们钱,让他们出去吃,我们也在外面吃。”
  齐芳挎着皮包,想隔壁把事情向齐父和两个侄子说了一下。
  齐老汉一把按住了女儿往外掏钱的手:“我还挣着工资呢,哪里用得着你处处掏钱,不过就你和你.妈两个人行吗,我和狗蛋他们跟你一起去,也能帮你做些搬搬抬抬的事情。”
  齐芳一琢磨也是,最后就变成了齐家五人一齐出动。
  山市正在发展期,市里增设了好几处农贸市场,齐芳他们直奔最大的城南农贸市场而去。
  眼下真是菌子当即的季节,市场里除了固定卖菜的摊贩之外,就是从乡下捡了菌子,或者中草药过来卖的了。
  齐芳给蒋桂香他们一人散了些钱,让他们拎着篮子分别寻找卖家。
  而她自己,则是目标明确地走向街边的一处摊位:“阿婆,你这面纱菌多少钱一斤。”
  阿婆坐在两块摞在一起的砖头上,她人老了不中用,转不了山,只能在村子附近的竹林里转悠,捡一些人家看不上的面纱菌。
  为了等面纱菌开伞,她多耽搁了一些时间,等她坐着拖拉机赶到市里的时候,已经过了早市的时间了,她在这里坐了半上午,连花出去的拖拉机钱都还没有挣回来。
  难得遇到一个问价的客人,阿婆想着能卖出去就好,也没喊高价:“你要能都要了,我给你算四毛钱一斤,这些晒干的你要不要,你要的话就四块。”
  怕齐芳觉得贵,阿婆又急忙补充道:“你可别觉得贵,这面纱菌和别的蘑菇不一样,它格外的轻,八.九斤新鲜菌才能晒出一斤干的。”
  尤利民刚才是跟齐芳说过市场上的批发价的,阿婆报的这个价格,确实也是行价:“行,我都要了,不过我看阿婆你能找到这么多面纱菌,想来你们那里面纱菌很多了?”
  阿婆只当是闲聊:“嗨,我是下面青家湾的,我们那里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做竹编生意的,后面公社又开了竹席厂,附近几个村子和山头种的都是竹子,竹林里就爱长这玩意儿,我每天赶早去竹林里趟一遍,傍晚再去一遍,一天倒是能摘个几斤。”
  齐芳笑着恭贺道:“那阿婆你可就发财,这面纱菌我长期收呢,不过我没那么大的地方晒,只想要晒干的,回头你晒干了给我送过来,我给你算六块钱一斤。”
  原本齐芳是想按照五块钱算的,但是她看着阿婆脚下的草鞋和衣服上的补丁,话出口之前还是给涨了一块钱。
  齐芳心想:算了,反正老尤在电话里也说过,多加一点钱也能收,回头人家都能直接把菌子给送到家里了,多给一块钱也不算亏,就当多给了人工费了。
  阿婆不可置信地瞪圆了眼睛:“啥?六块钱一斤,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齐芳边说边从包里把笔和记账的本子掏了出来:“当然不是了,我是认真的,你要不相信,我把我家里的地址和电话留给你,你回头有了干的直接给我送过来就是了。”
  “那、那行,你给我留个地址,回头有货了,我让我儿子给你送过来。”等手里被塞了一张纸条后,阿婆才总算是信了一半,不过她不认识字,只能把纸条折好后小心地收进了装钱的袋子里。
  这可是家里的财神爷,这个地址和电话可不能丢了!
  阿婆一想到这新鲜的面纱菌都能卖到六毛钱了,那很是连摊子都不想收了,就想赶紧回家让家里人全都去钻竹林,捡面纱菌!
  齐芳想着以后阿婆说不定能给自己长期供货,也没吝啬,把她摊位上的六两干面纱菌和八斤多新鲜菌子全都按六块的价格给收了。
  揣好钱后,阿婆连客套话都没和齐芳说一句,动作十分迅速地把地上的破麻布卷了往篮子里一塞,然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第181章 正好我有事要找顾老弟……
  齐芳和家里人走遍了雅苑旁边的农贸市场, 各有各的收获,最后由蒋桂香帮着收拾,把干竹荪和鲜竹荪分开装了起来。
  齐芳看着眼前的三大袋子干竹荪和两袋子鲜竹荪, 不由得皱起了眉:“这些还不够。”
  “还不够!”蒋桂香听了声音都差点没能压得能住:“这玩意儿很多人吃不惯,就是真能卖掉, 咱们买的这些也该差不多了吧。”
  “妈,你懂什么,老尤说了,这玩意儿运到深市去, 有多少都不够卖的, 我们得趁着市里其他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先把市面上的存货牢牢地攥在手里。”
  竹荪这玩意儿山市但凡是种着竹子的地方,那多多少少都会长一点,只不过大家不知道它的价值,尤利□□气好知道了,那自然是要趁着别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凭着信息差先好好赚上一笔。
  齐芳把记好账的本子塞进包里后,又从包里数了五百块钱给父亲:“爸,你拿着钱去其他几个农贸市场转一转,要是有竹荪的话, 都买回来, 我去一趟二哥那里。”
  齐老汉不傻,一听女儿这话就明白了她的心思:“你是想……”
  “乡下很多人不知道这竹荪也能买上高价,正好老尤的摩托车在家里放着,我想让二哥骑着摩托车去乡下帮我收竹荪,反正我就按照六毛和六块钱的价格收,剩下的就都是他的赚头了。”
  这去乡下收竹荪肯定是要压价的, 只要齐老二不傻,完全可以以四五块一斤甚至更低的价格收购。
  他平常在厂里一天的平均工资也就一块多一点,这会儿只要他每天能收到一两斤的干竹荪,这从中赚到的钱就能和他的工资持平了。
  再说了山市下面又那么多的乡镇村庄,只要他稍微播多跑几个地方,就肯定不只收到这么一点。
  而且只要村里面的人知道了这竹荪能卖钱,价格还不比其他菌子低,那之后肯定是会格外留意的。
  等到大家手里都有存货了,别说一天收个三五斤了,就是三五十斤也是有可能的。
  齐老汉知道这是女儿存心提携老二,也没再多说什么,把钱妥善收好后,他就揣着两个空布袋骑着自行车赶去下一个市场了。
  齐芳的两个侄子负责搬那几大袋子竹荪,好在这玩意儿轻,他们一手拎一个大布袋子,几乎没费什么力。
  齐芳路过饭店的时候,顺便买了两只烤鸭和一些水果,一只让蒋桂香带回家晚上吃,另一只准备给她二哥带过去。
  蒋桂香看着女儿高高挺起的肚子,很是不放心:“要不我跟你一起过去吧。”
  齐芳很想说不用了,但是她又想起了自己肚子里的金疙瘩:“行吧,正好您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秀秀他们了,也顺路过去看看。”
  蒋桂香自从搬来雅苑后,离两个儿子也就远了。
  老大家还好,因为两个儿子都住在这边,平常有空了就会过来看看,厂里休息的时候也会过来住一晚上。
  老二家的孩子没在这边住,上次见面还是齐明所在的生产线没有生产任务,厂里给他们许多人都放了假。
  说是放假,其实也和停薪留职差不多,厂里说的是回头有了订单后,再叫他们回来,实际上这一年多,在私营工厂的冲击下,很多人的假一放,就是好几个月再没有半点音信了。
  要是叶宁在这里,还能告诉齐明这或许就是下岗潮的前奏,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两代人打破头都想捧上的铁饭碗有一天还能被砸烂。
  其实齐芳也知道爸妈心疼二哥,上次二哥来的时候他们就偷偷给她塞了钱。
  这事还是尤雅看到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告诉齐芳的,不过齐芳觉得这也正常,二哥没了工资,二嫂的工资也不高,一家人得吃喝吧,父母补贴一点也无可厚非。
  就是蒋桂香不知道是怕齐芳心里不舒服还是怎么着,给儿子钱也是背着她偷偷地给,好像生怕她知道了一样,倒是显得她好像多小心眼,见不到娘家安生一样。
  不过这都是一些小事情,齐芳心里别扭一下就过去了,毕竟照顾孕妇和孩子也不容易,母亲对自家的照拂,她还是记在心里的。
  齐芳现在在娘家属于是能够横着走的存在,她们到齐老二家里楼下的时候,他正在楼下的大槐树下跟老头子下象棋。
  齐恒背对着没看到齐芳他们,还是和他下棋的棋友出声提醒道:“诶,齐恒,你妹和你妈来了。”
  齐恒回头一看,还真是:“妈,小妹,你们怎么来了?”
  蒋桂香没开口,齐芳率先说道:“有点事要跟你商量。”
  齐恒朝两人打了声招呼后就扭头关注起了棋局:“行,急吗?不急的话等我下完这一局,我马上就要赢了。”
  齐芳看着二哥吊儿郎当的样子就心烦,板着脸冷声道:“急。”
  以前齐恒是不怕这个妹妹的,现在却是不怕不行,见她表情不好,只能依依不舍把位置让给了旁边的人:“王老头,你来帮我下一会儿,我这可是马上就要赢了的局,回头你要赢了,怎么也得分我五毛钱。”
  齐芳在外面还是很给二哥面子的,一直忍到回家后才问:“你们下棋还赌了钱?”
  齐恒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我们玩得小,一毛钱一局,只是图个乐子罢了。”
  齐芳一听他这话就就冒火,她把手里的烤鸭和水果扔到桌子上后,就忍不住数落了起来:“一毛是小钱吗?添一点都能买一斤肉了,你有这钱多买两回肉给秀秀他们补身体不好吗。还有你这中午吃了的锅碗也不洗,天气这么热,就这么堆在桌子上?”
  “以前就不说了,现在你都没上班,这些事情就不能顺手收拾了,非要让我二嫂上了一天班后还要回来伺候你?”
  齐恒进屋后连口水都没有喝就一通数落,面上多多少还是有些挂不住的:“你说你,自从怀孕后,这脾气可真是不得了了,也不知道我妹夫是怎么忍得了的。”
  齐芳见他不但不反思自己,还说起了怪话,也是动了肝火:“我家老尤可不像你,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
  齐恒往椅子上一靠,十分光棍地一摊手:“是是是,你男人又能挣钱又顾家,我没本事行了吧。”
  “诶,别吵,别吵,有话好好说。”蒋桂香见兄妹两话说不上几句就要吵起来,她哪个都惹不起,只能连忙上前帮着收拾碗筷。
  蒋桂香怕小儿子说话不中听,端着锅碗瓢盆去水房之前,还不忘提醒道:“老二你也是,你妹还怀着孩子呢,你可不能气她,你们是亲兄妹,你妹心里可惦念你了,今天过来是想了法子带你挣钱呢,你可不能不知道好歹。”
  齐恒现在这样颓废,也是因为待岗在家压力太大了,这会儿一听小妹有带着自己赚钱的路子,被念叨的那点气顿时就消了:“真有赚钱的法子?”
  齐芳没好气地回道:“我家老尤在深市租了一间铺子,打算卖面纱菌,回头你就骑着老尤的摩托车去乡下收面纱菌,我这边收购价是鲜货六毛一斤,干货六块一斤,中间的差价都是你的。”
  “六块?” 齐恒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小妹的额头:“小妹你没发烧吧?这玩意儿又不值钱,菜市场里三四块钱随便买,你这翻倍收上来真能赚到钱?”
  蒋桂香端着水盆进门,盆底沉着的竹荪碎屑在水中打转,像极了她此刻混乱的思绪。
  齐芳没好气地瞪了齐恒一眼:“你懂什么,这玩意儿在深市可好卖了,挣钱你就别操心了,给我把货收上来就行了,越多越好,你要能三四块钱一斤收上来,也是你的本事,那你就能从中赚到三块钱的差价,怎么着都比你在厂里上班挣得要多。”
  齐恒算账可快了,确定自家小妹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他激动得立刻就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走,我们现在就回你家骑摩托车去!”
  “对了,妹夫是只要面纱菌吗,其他菌子要不要?”
  齐芳知道自家二哥本来就是说风就是雨的性子,不过看着他这么有干劲儿,心里的那些不虞顿时就消失了,好声好气地提醒道:“都半下午了,你这会儿去乡下晚上都赶不回来,收菌子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齐恒捋了一把头发,志得意满道:“多耽搁一会儿就少挣一笔钱,没事儿,我心里有数,我先去外公家,那边不是也有不少竹林吗,晚上要赶不回来,我就直接在外公家睡了,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齐恒在家里胡乱翻着想找几个装蘑菇的袋子,奈何他平常根本就不管家里的事情,把家里翻得乱糟糟的都没找到想要的东西。
  最后还是齐芳出声道:“行了,袋子我家里多得是,既然你心里都盘算好了,我也就不多说,只有一点,乡下的路破破烂烂的,你骑车的时候务必得加点小心,别回头出了事,让我二嫂和侄子侄女埋怨我。”
  摩托车这么稀罕的东西,男人都喜欢,尤利民的摩托车买回家后,别说齐辉和齐恒他们了,就连齐明他们几个小得都已经图新鲜学会了。
  最后蒋桂香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去水房洗了个碗,自家小儿子就决定现在出发了。
  临走之前,齐恒和蒋桂香都没想到要给家里人留句话,还是齐芳跟隔壁邻居说了一声,让对方等她嫂子和侄子侄女回来后,给转告一声,就说她二哥跟着她出去进货了。
  齐恒想着自己能赚到的钱,到了雅苑后连话都没跟齐父说上几句,就带着十个大布袋子骑着车准备出发了。
  齐芳见状连忙喊道:“等等,你收货不给人家钱了,这是五百块钱,你先拿去用着,回头我直接从货款里面扣。”
  “得嘞。”齐恒鲜少能见到这么多钱,接过钱后笑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
  等齐恒坐上摩托车后,蒋桂香又追出去往他手里塞了一张大团结:“你难得去一趟外公家,可不能空着手去,这钱你拿着,买点肉和水果罐头带着。”
  齐恒没接,而是拍了拍自己塞得鼓鼓囊囊的裤兜道:“我知道,之前我是没办法才要你们钱的,现在我有挣钱的路子了,孝顺外公的这点钱还是有的,等我回头赚到钱了,你和爸就等着享儿子我的福吧。”
  蒋桂香连连点头:“诶,知道你孝顺,你这次可得认真干,享福不享福的都不重要,你能多挣点钱把日子过好,我和你爸也就放心的。”
  齐芳站在楼道里,听着二哥一两句话就把母亲哄得心花怒放的,也不由得佩服了起来,说起来她家老尤就是吃了嘴笨的亏,打死他他都说不出这些让人窝心的话,导致现在她爸妈对他都还是当贵客一样,亲近不起来。
  几乎是齐恒骑着摩托刚从小区出去,顾骁就开着货车进来了,他不认识齐芳的娘家哥哥,看着对方骑着尤利民的摩托车,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把车停到尤家的单元楼下卸货的时候,顾骁就随口问了一句。
  齐芳摆了摆手道:“那是我二哥,我家老尤今天上午打了个电话过来,让给我帮他收购面纱菌,我这大着肚子不方便,只能让我娘家二哥帮着去乡下收了。”
  说着说着,齐芳又一拍大.腿道:“对了小顾,你们村里有面纱菌不,要是有的话,你也帮嫂子收一点,晒干的六块钱一斤,价格还是挺划算的。”
  “行啊,回头我问问,要是有的话,后面就给嫂子你捎过来。”顾骁之前就听叶宁念叨过,说现在遍地就是黄金,现在一想还真是如此,以前村里大家捡来喂猪,猪都嫌弃的面纱菌,如今也能卖上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