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47节
作者:ALAMM      更新:2025-09-16 10:21      字数:6513
  两人时隔这么多年未见,虽然闵裕贞这次确实是冲着钱来的,但也没有表现得太急切,到了餐厅后,三人点了几道茶点。
  等着店家出餐点的时候,闵裕贞少不了要说起儿孙的情况:“我们现在日子还行,老大和老二都在一家港式餐厅的后厨帮忙,两个儿媳妇也各自找了工作,最有出息的就是少华了,被一个大老板看中了,在替对方办事,薪资还算不错。”
  闵裕贞抬手替两人倒了茶后才接着道:“他那对象是自己谈的,小姑娘人不错,家里条件也好,就是家里疼爱,父母不愿意自家女儿受苦。”
  “不过这也不怪人家,港城寸土寸金,刚到港城的时候,我把你之前给我的那些东西都卖了,日子也还能过,老大拍板买了一套八百多英尺的房子,虽然不是特别大吧,但也有四个房间,挤一挤也能住得下,现在少华要结婚,总不能让小两口婚后还和堂弟住一间房吧,本来我是说我搬出去住,把房间让出来的,但是儿孙们都不让,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想起给你捎信的,我们……”
  黄阿公看着眼前的人,他们虽然因为局势不得不分开生活,但是他们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他不知道分开这几十年裕贞对他还有没有以往的情意,但是他的心是一直没有变的,所以不等她说完,他就出声打断了对方:“钱我带来了。”
  黄阿公一摆手,尤利民立刻就把自己拎了一路的黑布包摆到了桌子中央,拉链拉开后,里面那一沓沓的现金就露了出来:“这里是二十五万,你先看看够不够?要是不够的话我再回去想办法凑。”
  闵裕贞看着桌子上的一大袋子现金,面上也是松了一口气:“够了,够了,现在我们住的那里新建的房子一尺五百港币,这些钱已经够买一套大房子了,老黄,谢谢你……”
  现在人民币和港币的汇率是1:2.8,黄阿公带来的这二十五万块钱能换到七十万港币,就算是买一套一千尺的房子,都还有富裕的。
  黄阿公摆了摆手:“说什么谢不谢的,我也是少华的祖父,我的钱不给他们花给谁花,倒是你……”
  黄阿公本想说要是在港城过得不好就回深市吧,他现在有宅子有铺子,绝对不会再让他们受苦了,但是话出口之前,他又想到裕贞没和自己商量就举家搬去了港城,可见是没那份意思了,所以又转了个话风:
  “等新房买好了,你得跟少华说,这房子是给他们大房一家买的,不是给他一个人买的,找个机会就把老大、老二两家分开吧,两大家子人呢,总这么挤在一起也不是长久之计。”
  “还有你,你也不能只为孩子盘算,自己手里也得留点钱,我们年纪都大了,虽然孩子们都孝顺,但是光吃不干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后人就嫌弃了,我的地址你也是知道的,以后有事随时捎话来。”
  闵裕贞这个年纪的人了,年轻时为了保全自己和孩子,不得不和丈夫分开,后面为了拉拔大两个儿子,也是和其他男人交往过的,只不过人家嫌她带着两个拖油瓶,都没不长久,她要强了大半辈子,也是很久都没有人会替她打算得这么周到了。
  他们之间隔着太长的岁月,太多事情,最后闵裕贞也只能红着眼低喃:“我知道的……”
  黄阿公看着对方这个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只能别过脸,盯着一旁的玻璃窗道:“既然这笔钱够用了,那宅子和铺子我就留着了,以、以后要是孩子们还想回深市,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闵裕贞摇头,她舍弃了那么多东西,花了那么多钱,送了那么多东西出去,好不容易才带着孩子们到了港城,买了房子成了半个港城人,她不会!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再走回头路。
  黄阿公看出对方眼里的坚决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把布包往她面前推了推:“那你把钱拿着,挺沉的,时间不早了,我们也得回去了。”
  闵裕贞见茶点还没上来黄阿公就要走,张了张嘴就想要挽留,然而黄阿公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一言不发地起身离开了茶餐厅。
  尤利民一脸苦恼地挠了挠头,跟着黄阿公离开之前,他还没忘和闵裕贞告别:“那闵阿姨我们先走了,你回去的时候自己小心一点。”
  最后两人包袱满满的进来,空着双手离开,看出黄阿公心情不佳后,尤利民抬手撸了一把头发,笑着打趣道:“把手里的所有的钱都给出去了吧,明天还有钱去茶楼听曲喝茶不?要不我提前把下半年的租金给你吧。”
  黄阿公本来还心情沉重着呢,这会儿一听尤利民这话,也是忍不住用眼神狠狠地刮了他一眼:“你这张破嘴,就说不出来一句好听话。”
  尤利民一脸夸张地大喊冤枉:“我都主动给你送钱了,还不好啊。”
  黄阿公如何不知道尤利民也是一片好心呢,不过他要强惯了,原本让尤利民听到这些事情后他面上就有些抹不开,这会儿更是连连摆手:“去你的,我用得着你送钱?”
  见老爷子的神色看起来总算是不那么挫败,尤利民也就放心了。
  两人一路无话地回到家里的时候,叶宁和顾骁刚把打包回来的饭菜摆在院子里的石桌上。
  “这么早,你们就收摊了?”尤利民边说着,边抬头看了看天色。
  提起这个,叶宁就忍不住开心:“我们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大客户,把剩下的旧衣裳都给包圆了。”
  尤利民闻言也发自内心地替叶宁觉得开心:“哟,这么快就卖完了?好事啊,那你这一大桌子,看着是还要庆祝一下?”
  叶宁摆了摆手道:“也不算庆祝,就是路过饭店随便买了一点,今天我们给客人送货的时候去过深市大酒店了,里面的茶点确实一绝,回头抽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我们一起过去吃一顿,那才叫庆祝。”
  尤利民一拍大腿道:“那感情好,这深市大酒店的茶点我早就听店里的客人说好吃了,就是一直都没有空去亲自尝一尝,这下我们可是有口福了。”
  说着说着尤利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小叶,现在你们的货卖完了,后面你是怎么打算的,是回山市呢,还是再在深市多待几天?”
  叶宁摇头:“回山市不急,难得来深市一趟,我先去这边的纺织厂看看,能不能顺便买一批布料回去,厂里马上要开始生产秋装了,得买点适合做外套的布料。”
  尤利民本来还乐呵呵的,一听叶宁这话瞬间就急了:“这就开始生产秋装了?那这段时间还有夏装吗,我手里的这点存货可撑不到入秋。”
  叶宁笑着安抚道:“当然有了,这服装厂生产一款衣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挑选布料,设计版型,打版、制作样衣,修改细节,等这些流程全部走完,就得十几天了。”
  “我是想着今年厂子里生产出来的夏款款式单一,我既然已经成立的服装品牌,这秋装怎么着都得尽量多弄出些花样来,这春秋又不像冬夏时间那么长,忙活不了多久又得生产冬装了,这些都是要提前规划好的,事到临头了再来着急可不成。”
  尤利民拍了拍胸口,一脸庆幸道:“那就好,那就好。”
  离郑老七他们收摊回来还有不少时间,尤利民他们肚子都饿了,也没耐心等他们:“我们先吃,我平常给大家都安排了伙食费,他们忙完了自己知道找东西吃。”
  尤利民从来就不是小气的人,现在郑老七他们跟着他虽然也没有正式的说到过工资,但是他私下里一早就说了,让大家在外面摆摊开店的时候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只要大家别去吃什么海参鲍鱼,正常一日三餐他这边都是餐费全包的。
  叶宁和顾骁不了解深市的纺织厂和服装厂,席间少不了要朝黄阿公打听,这会儿深市的本地人也不是人人都有钱的,就是民生巷里,也有不少在厂里上班的工人。
  黄阿公今日心绪不佳,但因为开口询问的人叶宁,他还是强打起精神给她说了几家名气和规模都不错的纺织厂,让他们心里总算是有了大致的路线规划。
  等大家都吃饱喝足后,黄阿公被叶宁他们赶进了房间,等人进屋关上房门后,叶宁才压低声音问尤利民:“黄阿公这个样子,是今天的见面不顺利吗?”
  尤利民摆手道:“谈不上顺利不顺利,我们只见到了阿公的前妻,没有见到孩子,我看黄阿公心里还是想让儿孙以后能常回深市看看的,但是听着闵阿姨的那个意思,是以后都不准备回来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闵裕贞的这个观念是正确到让人没法指着的,因为现在国内大部分的人都削尖了脑袋往外面跑,港城、m国,岛国这些地方都是公认的,能赚大钱改变命运的淘金圣地。
  叶宁无奈道:“难怪黄阿公这样呢,和家人分割两地的心情我们确实不能理解,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排解了。”
  尤利民摊手:“主要是老头子自己也轴,我看闵阿姨好像也没在找,他完全可以想办法去港城一家团圆的,但是他就是不开口,最后给了钱就憋屈着回来了,我都替他着急。”
  叶宁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吧,以后你们在这里住着,平常就多照拂着一点吧。”
  尤利民想都没想就点头道:“这是自然,阿公他虽然脾气有些怪,但是大家相处久了我才发现他人还挺敞亮的,平常也不为难人,回头我回山市后,会叮嘱谷三照看的。”
  眼见着齐芳月份也大了,就是深市这边的生意再好,尤利民不可能一直留在这边,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他发现谷三这小子真是做生意的料子,嘴甜不说,见人就待三分笑,哪怕他是大男人,店里的那些女顾客对上他也是笑呵呵的。
  尤利民已经想好了,以后就让谷三长期留在深市了,回头店里再招个小姑娘配合他,这店就算是走上正轨了,以后他自己就只用两三个月过来查个账,收个钱就行了。
  尤利民计划着等叶宁他们回去的时候就一起回去了,这乐阳镇的房子建好后已经空了挺长时间了,他必须得回去把房子卖出去一部分回回血了。
  第二天一早,叶宁和顾骁收拾好自己后就揣着存折去纺织厂考察了。
  现在深市的各大工厂刚起步,基本都缺订单。
  叶宁还觉得他们贸然找到厂里去可能会被人盘问轻看,然而他们去的第一家纺织厂,她只是在门口的保卫处说了一下自己是来采购布料的,门口的保安就连半句盘问都没有,就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厂长办公室。
  在厂长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坐下后,看着厂长秘书忙里忙外地又是帮两人泡茶,又是给两人拿样品本的样子,叶宁和顾骁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两人除了都没想到事情会进行得这么顺利,还有对人家厂长秘书的周到和能干的震惊。
  这家纺织厂规模很大,因为是外企,厂里的销售也早有了一套自己的流程,叶宁他们连库房都不用去,只用翻一翻羊皮本,就能了解清楚纺织厂迄今为止还在生产的所以类目的布料和报价了。
  叶宁他们来得早,纺织厂的厂长原本是在车间巡视的,这会儿听到消息后匆匆赶了回来了,见两人已经看起了样本,她不由得朝自己的秘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叶宁把纺织厂的样品本从头翻到尾后,心里也是看中了几款布料,她合上样品本道:“你们这款斜纹棉布看着不错,不过这两块五一米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一点,还有这毛呢布料也不错,但是十五块钱一米……”
  叶宁确实也知道这个时期的呢子大衣价格不便宜,也做好了自己厂子里想要生产冬款衣裳,光是这布料成本就不会是个小数目。
  但这不是她这批旧衣裳卖的价格高吗?
  昨天晚上睡觉前她就已经算完账了,卖旧衣裳的货款加上尤利民补上的那三十六万的货款,哪怕她买完铺子后,手里都还剩下三十七万。
  这还不算顾骁单独开存折存了的拿八万块钱,那八万是叶宁准备给他的这一趟的分成。
  原本叶宁想着自己有这三十几万,买点布料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结果哪想到这做冬款衣裳最常见的毛呢布料,只一米就得十五块!
  一件中长款的大衣少说也得两三米的布料了,这个价格下,叶宁想要做出一件大衣,光是各种成本就得三四十来块钱了。
  要按照这个价格算,那她去年卖给尤利民的那一批大衣,就可以彻彻底底地算做是一分不赚了。
  被客人当面嫌弃厂里的布料贵,纺织厂的女厂长也不恼,而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我们这毛呢可不止加的羊毛,还掺杂了不少于百分之五十的羊绒呢,这是我们厂的技术员改良后的配比,你摸一摸,是不是比市面上常见的毛呢摸着要柔软多了,这样的布料做成衣裳,穿着舒服不说,这质感看着也不一样不是?”
  “一只羊身上的羊绒可比羊毛少多了,我们这边为了收购这些羊毛也是多花了不少钱的,所以这毛呢的价格也就相应的增加了一些,但是您放心,我们厂里是量大从优的,您要是订的数量多,这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叶宁确实是因为这毛呢摸着触感柔软,厚度也合适才看中的,这会儿一听里面掺了不少羊绒,她的面色也好转了不少,毕竟哪怕是在现代,这羊绒大衣和呢子大衣,这品质和价格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质量好的羊绒大衣几千上万是常态,而普通的呢子大衣便宜的几十块,好一点的也才两三百。
  叶宁又不是死脑筋,只要这东西只要真的好,价格贵一点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她想了想问道:“那要是我这淡粉色、卡其棕、灰色一样要两千米,你们这里最低能给到什么价格?”
  厂长沉吟片刻后回答:“你只买六千米的话,我们这边每一米的价格只能给你少三毛,但你要能一次买够一万米咱们的羊绒布料,那我每米的价格就能给你少七毛钱,十四块三毛钱一米,这也是我们厂里面能给到的最低出厂价了。”
  哪怕是打了折,这个价格也是和经济实惠沾不上边的,叶宁没有冲动下单,只礼貌地向厂长要了一张名片。
  厂长也知道大额订单不是这么好谈成的,她对自己厂里生产的产品有信心,笃定叶宁肯定找不到质量和价格都比她们更好更划算的了,给完名片后,她还一脸从容地把两人送到了厂门口。
  深市不缺运输车,叶宁后面又去其他几家纺织厂看了看,结果确实也和第一家纺织厂的厂长所说,其他厂子的呢子面料虽然价格更便宜,为了揽客,十块,十一块一米的报价都出来,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她摸着那些布料就是觉得没有第一家的好。
  顾骁跟着叶宁跑了这么一路,早就把她心里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了:“要不我们还是去第一家买?只要东西好,做出来的衣裳好看,贵一点也没什么。”
  叶宁本来心里想的是要不要等回去后,先去现代看一看有没有更便宜的羊绒布料,这会儿听顾骁这么说,她心里也动摇了起来:“那我们先买一万米回去?做批衣裳出来看看效果?”
  顾骁点头道:“淡粉色好看不耐脏,我们可以多买卡其棕和灰色。”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调转车头绕了回去,女厂长心里虽然有很大的把握觉得两人会回来,但也没有想到两人会回来得这么快。
  价格没办法再谈了,叶宁也不磨蹭,直接下单订购了一万米呢子面料,顺便再采购了一批和面料同色系的棉线。
  棉线这东西每个厂加工出的成品不同,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线材出现色差印象成衣效果,服装厂都会在采购布料的厂家顺便采购棉线。
  买完呢子布料和棉线后,叶宁想着既然大头都已经花出去了,也就不差那两块五一米的斜纹棉布了,又挑着喜欢的颜色买了两万米。
  给完定金,留好服装厂的收货地址后,叶宁忍不住感叹道:“这钱可真是不经花啊!”
  第197章 小顾你快过来,我有事……
  顾骁想到刚才算出来的小二十万货款, 也是深有同感:“等大衣做出来上市了就好了”
  叶宁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虽然成本花了将近二十万,但是我们买的布料也不少,现在多花一点就多花一点吧, 也省了回头再买布的功夫。”
  顾骁等叶宁坐稳后才开口问:“布料买完了,我们还去服装厂吗?”
  叶宁微微颔首:“去看看吧, 了解一下友商生产的样衣也不错。”
  眼下正是成衣吃香的时候,深市的服装厂可不少,叶宁他们直接开车去了最大的一家服装厂,打着进货的幌子, 十分顺利的进到了厂房。
  服装厂的厂长有事外出, 是销售科的科长陪同着叶宁他们看货的。
  服装厂大多都是错位生产的, 此时服装厂生产的都是秋天的长袖衬衣。
  叶宁大概看了一下款式,就是基础的衬衣样式,唯一有些特别的就是有一款女士衬衫设计的是欧式泡泡袖。
  因为是真丝面料,这衬衫拿在手里好似带着一层柔光滤镜,所以哪怕款式不算特别出彩,叶宁也还是开口问道:“这衬衣版型不错,批发价多少?”
  “要不说您眼光好呢,这是我们厂里今年秋天的主推产品,用的是最好的真丝面料, 款式也是时下最最新潮的款式, 我们厂里五百件以下批发价是三十五元,一千件以下三十三,一千件以上就是三十元了。”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和物美价廉一点都沾不上边了,陪同的科长见他们兴致不高,心里就知道今天这单生意大概率是谈不成了。
  后面叶宁他们看其他衣裳款式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没之前的热情了,只在叶宁他们开口询问的时候才回答两句, 再也没有主动推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