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67节
作者:ALAMM      更新:2025-09-16 10:22      字数:6055
  之前齐芳的两个侄子是为了读书方便才在雅苑住着, 现在放暑假了, 按理来说两个孩子应该回家里陪陪父母才是。
  问题是尤利民前不久才从深市买了大彩电和一大袋子录像带回来。
  这玩意儿别说是十几岁的男孩子了,就连齐恒他们这种大人,都不太能抵抗得了诱惑,所以现在两个孩子放假也在雅苑这边待着。
  说起前些日子齐恒帮齐芳在乡下收干竹荪,也是小赚了一笔的。
  齐芳没有亏待自己的娘家兄弟,到后面结账的时候, 她不但给了对方该得报酬,还让丈夫给包了一个红包送过去。
  对此尤利民没有半点微词,毕竟这次的竹荪生意,他这个二舅哥确实出了不少力。
  尤利民靠卖竹荪赚了好几万块钱,自然是不会亏待了自家人,直接就按照妻子说的数额给翻了个倍。
  短短一个多月能赚到这么多钱,对齐恒来说也是很不可思议的。
  齐家人在齐老汉这个老革命的影响下,其实秉性都挺不错的。
  齐恒这人虽然性格有些懒散,但是拿到钱后离开就把大头全交给媳妇儿安排了,自己兜里留了几十块钱后,这人瞬间也就不焦虑了。
  之前齐恒是每天都在楼下和人下一毛八分象棋,虽然下的彩头不大,但也能找到点乐趣。
  不过自从尤利民家里买了彩电之后,齐恒的娱乐消遣就从下棋变成了带着孩子们去雅苑看电影。
  齐老汉见不惯儿子这整日无所事事的样子,为此还豁出老脸去找了战友给他介绍新工作,然而现在市里大部分的工厂都在让老员工办退休,一年都了都没招过人,待遇好的岗位实在不好找,而待遇差一点的工作,齐恒自己又看不上。
  那天也是大家都在雅苑那边看电视,听见老丈人又一次数落二舅哥的时候,尤利民直接建议道:“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哥你也可以试试做点小生意嘛。”
  现在有不少人下海经商后都赚到了大钱,齐恒自然也憧憬过,只不过他苦笑道:“我倒是想,这不是没有本钱吗。”
  齐恒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也有点积蓄,但是妻子是绝对不会同意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做生意的,这太冒险了,不符合她凡事求稳的性格。
  听对方担心的是这个,尤利民当即就摆手道:“这算什么,你这段时间就好好想想要做什么生意,至于本钱,我和芳芳就先借给你。”
  不是尤利民钱多了没地方花,而是他这边本来就没亲戚了,妻子这边亲近一点的也就这么几个兄弟姐妹,说来说去都是一家人,他也是打从心里想让岳家的日子好过起来的。
  而且他这舅哥要能做生意是能赚到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两个老人安心、开心了,他和妻子以后也能省心很多。
  别看平常齐芳说起这个不着调的二哥时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毕竟是嫡亲的兄妹,其实她心里比谁都希望两个哥哥能立起来。
  现在的女人,普遍都认为娘家是自己最大的靠山,齐芳也不例外。
  偶尔齐芳心里也会想,自家男人眼下是有出息了,但是她娘家的情况越来越不行了,要是以后有点什么事情,她娘家兄弟们以后在丈夫面前维护起自己来都底气不足。
  尤利民完全能理解妻子的担忧,也愿意给她安全感。
  其实现在普通人创业,前期不需要要太大的投资,见齐恒想了许久都没想出个所以然,尤利民根据齐恒的性子,直接劝他在钢厂小学旁边租个小门脸开个小卖部。
  钢厂小学时是钢铁厂自己办的小学,里面就读的都是厂里的职工子弟,这些小孩家里至少都有一个工人,那生活水平算是高于时下的普标水平的。
  而且那边还没开发起来,租金本来就不高,加上小商店本来就是卖点文具、玩具,零食、饮料什么的,前期铺货也花不了几个钱。
  最重要的是齐恒这个人性格有点跳脱,风险太大的生意明显不适合的,开小卖部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吧,但也算是细水长流。
  齐芳觉得丈夫的提议很好,齐恒自己是懒得费心思去琢磨的,也乐意当个小卖部老板的,想想开小卖部每天在店里坐着就有进项,多好啊!
  有了尤利民这个愿意借钱的大金主,齐恒当天就开始看起了门市。
  市里不缺有钱人,聪明人也不止尤利民一个,虽然现在计划生育还没开始,但是小学生的消费力已经不可小觑了。
  想在学校附近做生意的人很多,厂领导家的亲戚们已经在学校门口开了好几家小卖部和早餐店了。
  齐恒看中的铺子就在学校正门口,位置没得说,就是厂里一年要六百五十块钱的租金,说这还是因为他以前也是厂职工的份上,格外给优惠了,这要换做别人,租金还会更高,让人听了就打退堂鼓。
  要知道小卖部的东西价格都不高,起码要做上三四个月的生意,才能堪堪赚够这间铺子的租金。
  齐恒心里没底,只能和厂领导说自己要和家里人再商量一下,让他们先帮他把铺子留着。
  难得儿子想做正事,这几天齐老汉替叶宁把房租全部收上来后,也开始四处找人打点起了关系。
  这就导致叶宁他们到雅苑的时候,就只有齐芳和她的两个侄子在家。
  听叶宁说要重新装修房子,齐芳当即就转身对两个侄子说道:“你们都帮你们顾叔叔搬东西去。”
  叶宁连忙阻止道:“不用了吧,孩子还这么小,干了重活容易长不高。”
  齐芳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没事儿,他们这几个月吃得好喝得好,这个头都赶上我大哥了,帮着搬点桌椅板凳可压不垮他们,倒是你,身娇肉贵的,可不适合干这些粗活,让他们几个大老爷们忙去吧,你跟我进屋吹电扇去。”
  齐芳这话可是正中顾骁下怀,他当即也附和道:“芳姐说的对,这里有我们呢,你去陪芳姐聊会儿天吧。”
  叶宁沉吟片刻后出声道:“那我们先把礼盒和水果搬过去,左右我这边闲着没事儿干,就把礼盒给重新包装了。”
  顾骁很想说这也不着急,不过叶宁坚持,他也只能照做。
  齐芳不明所以,等顾骁他们从车上把水果和礼盒全都搬下来后,她才不解的问道:“怎么有这么多礼盒?”
  叶宁一边往齐芳家里搬礼盒,一边解释道:“之前准备的中秋节礼,给手底下的人发完一遍之后,还剩下不少,这不要来市里装修铺子吗,我索性就都带上了。”
  齐芳还是有些奇怪:“你在市里有这么多要送的人吗?”
  叶宁摊手道:“没有,我在市里就你们和崔维诚那边需要维持关系,但这买都买了,也不能堆在那里放到过期吧。”
  听完叶宁的话,齐芳不由得心念一动:“我看这包装盒确实好看,要不你只留下需要的,剩下的都卖给我?我拿去送给店里的几个大客户和我娘家那边的亲戚。”
  齐芳刚才观察了一下,这礼盒上面的标签是粘上去的,竹编礼盒本来就做得精致漂亮,就是撕掉上面的标签,看着也是极为上档次的。
  现在的人送礼都是很接地气的,中秋这样的节日,大家就算是送礼,也是直接用网兜或者牛皮纸包一包拎着就上门,只有极少数特别讲究的人才会在包装上下功夫。
  叶宁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你要真能用得上,也就不算浪费了,不过就咱们的这个关系,谈钱就太见外了,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我这边留十盒,剩下的你直接拿走就是了。”
  齐芳忙不迭摆手道:“这可不行,这月饼和糖就不说了,你这些水果的价格肯定很贵,我可不能占你这么大一个便宜。”
  叶宁耐着性子解释道:“这里面就这油蟠桃和葡萄价格稍微贵一点,不过我有渠道,拿的都是批发价,没花几个钱,再说了,又不是这几箱水果全都给你,我自己也要留一些的。”
  叶宁已经想好,这几筐水果她自己要各留半箱,十个礼盒里面也要再塞上个三五斤。
  还有就是她的那些房客,虽说不能每个人给他们发个礼盒吧,但是送几个油蟠桃总归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房东跟租客之间的关系还是很需要维护的,叶宁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在她节日还记得送水果的份上,多租一段时间她的房子。
  叶宁说什么都不要钱,齐芳也不好勉强,等两个侄子帮叶宁把家具和建材搬完后,另外拿了钱让他们两去菜市场买菜。
  齐芳拉着叶宁的手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和小叶你客气了,晚上我让我妈多做几个好菜,你和小顾,叔叔阿姨他们都在这边吃,你尤哥今天下午也要回来,我们正好一起好好聚聚。”
  叶宁笑嘻嘻的答应了下来:“能有现成的大餐吃当然好了,那我也不跟芳姐你客气了,今天晚上我们就来你这里吃大户了。”
  齐芳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唉,什么大户不大户的,就我家里的这个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难得找到知情人聊家里的这些事情,这会儿齐芳直接就跟叶宁倒起了苦水:“自从老尤把家里的钱全都拿去买地建房子之后,我们现在就是看起来风光,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家底,现在房子也卖不出去,我这心里真是愁得慌,不怕你笑话,一想到那么多钱压在里面,我这晚上愁的都睡不着。”
  为了生意和建这些房子,家里的存款全部花光了不说,连之前辛辛苦苦攒下的几根金条都花去了一半,家底变少了都还好,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还欠着叶宁二三十万的货款。
  说来说去还是尤利民这段时间的生意越做越大了,动辄就是大几十万的货款,让齐芳的心里一直都是悬着的,就怕万一哪天生意上出了纰漏,他们这几年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家底,会像大浪淘沙一般被全部冲走。
  虽然现在家里现在也是吃喝不愁,但是之前手头到底宽裕过,以至于现在齐芳每天盘算着剩下的这点家底时,心里也是压根就轻松不起来。
  齐芳一个孕妇,又是在孕晚期,最忌讳的就是思虑太多,叶宁闻言赶忙宽慰:“这个你别担心,镇上的住房还是紧张的,现在你们的房子卖不出去,不是因为大家不想买,而是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等一两年后大家攒够钱了,或者说尤哥把房贷贷款的事情给谈下来了,到时候你就等着在家里数钱数到手抽筋儿吧。”
  齐芳没有因为叶宁的话就松了一口气,反而一脸忧愁地开口道:“那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好在现在两家服装店都的收入都还挺稳定的,我才不至于担心到吃不下,睡不着。”
  叶宁见齐芳实在忧心,想了想又开口道:“芳姐你别着急,我后面会去拜访崔先生,听说这雅苑的房贷已经开始实施了,到时候我问问崔先生,看他在储蓄所那边能不能说得上话。”
  “真的吗小叶!”齐芳紧紧地抓住了叶宁的手:“要是这事能成的话,我和老尤肯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见齐芳如此激动,叶宁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死:“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反正我尽量吧!”
  齐芳也没失望,只打从心里感叹道:“没事,你能在崔先生那样大人物面前说上话就已经很厉害了,他到底是从国外来的,这主意就是很多,之前这雅苑还销售惨淡呢,自从这房贷弄出来后,这雅苑的房子都卖出去大半了,你刚才过来时候,没注意到小区里的人变多了吗?”
  叶宁没说这房贷是自己给崔维诚提的主意,毕竟她这华侨的身份只能骗骗那些不知情的人,作为替她一家三口摆平身份的人,叶宁不相信这样的事情尤利民能瞒着自己的枕边人,所以齐芳应该是知道这其中的内情的,所以她也不好在她面前表现得太手眼通天。
  确实这会儿在齐芳心里,叶宁和崔维诚的交情还只是之前交易过两次的关系,虽然没对这件事情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她的心里也算是有了一丝希冀。
  说起崔维诚,叶宁正好借尤家的电话打给对方问问情况。
  和这边的人一样,叶宁也有一个电话本,不过上面记录的电话号码少得可怜。
  在叶宁翻崔维诚的电话时候,还顺便翻到了之前在深市给她留过联系方式的汪先生和马大姐的电话和地址。
  也是在这个时候,叶宁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之前虽然给两人留了服装厂的电话和地址,但是从深市回来之后她实在太忙了,竟然忘记了给他们寄样衣过去!
  这会儿叶宁好不容易想起来了,当下也没耽误,先给厂里打去电话,接电话的是周巧珍,她直接让对方把厂里的新款每一件都打包好,分成两份按照她说的两个地址给寄出去。
  周巧珍听完叶宁的要求后,不由得愣怔了一下:“就这么直接寄出去吗?”
  不是周巧珍大惊小怪,而是厂里做了这么多天的秋款,也是做出了十几个样式了的。
  其中光是大衣就有三个款式,三个颜色。
  之前叶宁把从深市买回来的这些布料入库的时候,可是给她们报过批发价的。
  这每笔订单的交易额,每款布料的采购价,都是要让财务记账的,等三年的时间过去后,叶宁是要按照厂子的营收金额纳税的,到时候也不知道经贸局会不会查之前的老账,自从厂里找到财务后,这每一笔交易往来都是要登记入册的。
  周巧珍看过进货单,也知道这些羊绒呢子批发价很贵。
  这一件光是成本就高达小四十块钱的的大衣,叶宁一分钱都不收,就要这样直接免费给人寄过去,周巧珍这心里实在是心疼,更别说除了大衣之外,她们的秋装还有牛仔裤、休闲裤、长袖衬衫之类的。
  这要是每个款式都得寄一份出去,那不得十几件了?
  哪怕只算成本,这些样衣也值不少钱了。
  叶宁直接道:“没错,我们秋季的新款你一件不落地都给装齐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这么多件衣裳不便宜,不过这两个人都是我们服装厂潜在客户,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要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但凡他们中有一个人收到样衣后来找我们下单,我们这些样衣就没白送!”
  其实在现代,服装品牌也不是都直接赠送样衣,很多都是把当季新款让模特穿着打版,然后找摄影师拍照制作成商品图册,只用把商品图册分发出去,客人就能直接按照商品编号下单了。
  不过现在厂里还没几个意向客户,一时半会地叶宁也找不到合适的模特和摄影师,所以就只能用这最没效率的办法来打窝了。
  叶宁才是服装厂的老板,她决定了的事情,周巧珍就是再心疼也没有置喙的道理,小心地和对方确认过两个地址和电话后,她才去库房取货发邮包。
  把两袋子衣裳递进邮局的寄件窗口时,周巧珍不停地在心里祈祷着:希望被叶小姐看重的这两位客户收到样品后,就能立刻就被它们的剪裁和样式所折服,末了再连夜坐车来乐阳镇找她们下订单,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她们厂里今天的损失!
  远在帝都的汪先生和东北的马大姐,此时都还不知道自己的惊喜已经在路上了,他们之前从叶宁这里采购了一批旧衣服回去后,都忙着卖货。
  两人之前虽然没有碰过面,但是为了能多赚点钱,卖货的时候两人都采取了差不多的办法。
  把所有衣裳从款式、用料和做工上分为了几个等级,好点的衣裳就卖得贵一些,稍微普通一点的衣裳就卖得便宜一些,当然哪怕是最便宜的衣裳,价格也要比着他们之前在叶宁这里买的价格要贵上两三块钱。
  至于那些贵的牛仔衣裙,就是翻个倍再往外卖,那也是不愁卖的。
  帝都的汪先生是一直没有收到叶宁说的样衣,所以才没有打服装厂的电话,马大姐那边则是因为忙着卖货和家里的一大摊子糟心事,想来乐阳镇进货却没抽出空来。
  其实叶宁也不知道自己寄出去的这些样衣会不会起作用,但是她这么大个服装厂,也不至于去心疼这么一点东西。
  给周巧珍打完电话后,叶宁又拨通了崔维诚的电话,电话接通之前,她心里想过很多可能,比如崔维诚会觉得自己是在巴结他,又或者对方明明用了她的办法把雅苑的房子卖出去了,最后又不想认账了,直接就搪塞过去。
  叶宁想了很多情况,却完全没预料到接通电话的人会是个小孩子:“泥嚎!泥找谁呀!”
  听到小姑娘的声音,叶宁的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夹了起来:“你好呀小朋友,我找崔维诚,他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