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73节
作者:
ALAMM 更新:2025-09-16 10:22 字数:5935
中午这顿饭吃完后,顾骁又去家具厂拉了一趟家具,下午两套房子的家具全都布置好了之后,就没什么需要叶宁再操心的事情了。
等到傍晚时分,周巧珍往尤家打了个电话,告知叶宁她在兴发纺织厂采购的布料已经到货了,她在电话里确认道:“这批羊毛呢还是做大衣吗?”
怕周巧珍她们把自己看好的布料给用了,叶宁忙不迭叮嘱道:“先紧着之前的库存用,这批布料我有别的打算,你们先别动。”
周巧珍闻言忙道:“好的厂长,那我让仓库那边直接入库,等你回来再安排。”
挂掉电话后,叶宁就琢磨起了回现代买毛料的事情,这两款大衣既然要做成厂子里的秋季主打款,那就不能拖得太久。
所以叶宁当天晚上就直接在饭桌上问道:“我有事要回去一趟,你们两自己在市里没有问题吧?”
叶宁这话一出,都不等马玉书开口,叶卫明就率先出声道:“我们都这么大的人了,自己在市里能有什么事,你要不放心的话,就让你婶子和你一起回去,让小顾在这里陪我。”
马玉书本想说干脆让小顾陪叶宁回去,但是见丈夫一个劲儿地朝自己使眼色,说出口的话当即就转了一个人弯:“你叔说得也在理,小顾到底是个壮劳力,他留在市里比我更有用。”
第219章 二合一
叶卫民这话一出, 叶宁和顾骁谁都没有多想,只有马玉书察觉到了不对。
顾骁更是实心眼儿的开口道:“好,那宁宁你和婶子先回去, 我陪叔叔在这边守着?”
自从两人确定关系后,顾骁就没再叫过叶宁叶小姐, 当然两人也没有凑在一起商量过称呼问题,最后是他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才改口叫的宁宁。
顾骁第一次喊叶宁‘宁宁’的时候,她还没回应呢, 他自己就先红了耳根。
对比之下叶宁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 亲近的时候喊阿骁, 人多或者在外面的时候就直接喊顾骁。
对叶宁来说,顾骁喊她宁宁,和父母喊她小宁,听起来也没多大的差别。
四人商量好后续的安排后,第二天一早叶宁就和马玉书回去了。
临走之前,叶宁想到父亲之前对顾骁就没什么好脸色,还不放心的叮嘱:“我们回去后,你可不要看顾骁老实就欺负他。”
叶卫民一脸不耐烦的摆手道:“得了,你真把你爸我当恶人啊, 没错!我这次把他留下来, 是存了要考察他的心,毕竟他想拱我家的白菜,我肯定是要把他从头到脚摸个透彻的,但我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做不出刻意为难他的事儿。”
叶宁犹不放心的提醒道:“那你考察也别做得太过分。”
叶宁深知顾骁对自己一片赤忱,实在不想父亲用太强硬的手段去试探或者考察对方。
叶卫民板着脸没好气道:“得了得了, 我心里有数。”
一旁的马玉书见丈夫表情不对,女儿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是关心则乱,怕两人说不上几句又对上,当即就出声打圆场道:“好了,既然你爸都这么说了,你就放心吧。”
送走不放心的叶宁后,干活的工人也到了,顾骁和叶卫民连闲聊的时间都没有,就又得开始忙活起来了。
现在路况实在不佳,叶宁和马玉书一人开半程,总算是在中午顺顺当当地回到了乐阳镇。
这天气一热,马玉书也没什么心思下厨了,当即就提议道:“我们在镇上随便吃点再回去?”
叶宁自然不会反对,两人在镇上吃了午饭后,顺路又去周顺弟那里取了这几天从村里收上来的爬叉皮。
叶宁没有捡过这玩意儿,听周顺弟说收了三十几斤的时候,她还不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等看到堆在杂物间里的五六个大袋子时,她对此才是真的有了清晰的认知。
“这里面都是?”叶宁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周顺弟一脸骄傲的点了点头:“是啊,小叶你放心,这里面的爬叉皮我都整理过了,全是干燥完整的,那些残腿碎渣我都没往里面放。”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缺偷奸耍滑的人,周顺弟这几天帮着叶宁收爬叉皮的时候也是深受其害。
你永远不知道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东西多卖点钱能做出什么事。
往帕爬叉皮上浇水都算比较正常的操作,更过分的还有往里面塞沙子,给爬叉皮的腿上裹泥巴的。
偏偏周顺弟每天要收好多的爬叉皮,这玩意儿又轻又小,根本就没办法一个一个地检查,洒了水的都还好说,一摸就能摸出来了,给钱的时候还能少给一点,其他的就没有办法,全得靠运气。
周顺弟能做的也就只有在检查的时候多翻找几遍,一旦沾着泥巴的多了,她宁愿不收也不想让叶宁亏钱。
叶宁也没想想到村里人这么给力,只这么几天就找了这么多爬叉皮来卖。
听完叶宁的感叹,顾灵起胸脯一脸得意地说:“不止是本村的,就是附近村子,甚至公社那边的人,找了爬叉皮都会往我们这里送呢,说我们这边的不缺斤少两,价格给得也实在,不像镇上收爬叉皮的,压秤不说,还总少给钱。”
周顺弟眼睛不好,平常自理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秤杆上的小印子她是看不清的,好在现在放暑假了,她可以让顾灵帮忙看秤,就是顾灵不在,现在顾家在村里的口碑也好转了,她也能轻而易举地就从村里找到人来帮忙。
周顺弟这边生意一好,叶宁这边的问题就来了。
小汽车的后备箱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蝉蜕,好在这玩意儿轻飘飘的,用绳子往车顶上一绑也费不了多少劲儿,末了坐在副驾驶的马玉书手里再拎上两袋,倒也把这几大袋子蝉蜕顺利地给运上了山。
这大中午的,山上除了捡蝉蜕的小孩子之外也不会有别人了,不过这十里八村的小孩子都被家里的大人叮嘱过,让他们不要往扯了网子的山林里面进,容易被人误会成偷蛋贼不说,还容易被猪给撞着。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散养,之前叶宁放在山上的那些猪也都长成成猪了,平常它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就连周大海他们这种给猪喂食得都不敢靠得太近,这要是被拱一下,非得摔个倒栽葱不可。
别人都避着这片山林走,叶宁就不用怕附近有人,她把车停进院子了后,直接就拎着几袋子爬叉皮牵着马玉书闪身回了现代了。
瘫在沙发上略微休息了一会儿后,叶宁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强打起精神对一旁的母亲道:“我去镇上卖爬叉皮,你和我爸这个时间还在欧洲旅游呢,你就别往外走了,留在家里帮我看看网上有没有好用的毛料吧,回头我有大用。”
服装辅料这一块,马玉书可比叶宁专业多了,听完女儿的话,当即就从房间取了手机出来查看了起来。
叶宁这边也没耽搁,趁着现在正是村里老人午睡的时间,她把几大袋子爬叉皮装到三轮车上后,一车拉着就去了镇上。
叶宁他们这边是山区,爬叉皮本来就多,镇上收废品的老板其他季节也会收一些爬叉皮,半夏,五味子、桑黄之类的中草药。
这个季节卖爬叉皮的最多,叶宁骑着三轮车到回收站的时候,老板正在给两个来卖爬叉皮的小姑娘算钱。
按照马玉书的话说,现在村里的爬叉皮可没他们小时候多了,前面的两个孩子捡了半个暑假才捡了不到一斤,两人明明被太阳晒得黢黑,但是接过老板给的三百块钱后,两人脸上的笑容又都灿烂得不行。
两人从叶宁身边经过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地商量着:“我们去喝奶茶吧,再买点零食……”
“好!我还想去文具店买两个新本子。”
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回收站的老板见叶宁骑着三轮车停到自己门口,直接就先入为主地问:“小姑娘你是来卖废品的吗?”
“不是。”回过神来的叶宁连忙摆了摆手道:“我是来卖爬叉皮的。”
说完叶宁抬手掀开三轮车顶罩着的帆布,露出底下码得整整齐齐的几个大袋子。
叶宁顺便扯了一袋子爬叉皮下来,解开绳子后让老板能够看清楚里面装着的东西。
老板伸长脖子看清袋子里的东西之后,不由得双眼一亮,刚才那股漫不经心的劲儿全没了,他直接伸手抓起一把爬叉皮掂了掂:“嚯,你这爬叉皮的成色可以啊!干燥、完整,没掺杂质,太漂亮了。”
老板做这行也十几二十年了,也是见过不少把好货装在最上面那层,然后把差的藏中间的客人。
虽然叶宁看着不像是这种占小便宜的人,但是老板把一袋子爬叉皮上秤称过之后,还是倒在门口铺着的塑料膜上仔细地地翻捡了一下。
“我这些货收上来的时候是挑了又挑的,你放心吧,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 叶宁见状笑着说。
老板检查过之后,确定这一袋子货都没有问题后,再看着车上剩下的几个大袋子的时候,那眼光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炙热了:“车上那几袋子也是爬叉皮?”
叶宁大大方方地摆手道:“对,都是我家里人从村里收回来的。”
老板虽然好奇叶宁家里人是从哪里收到这么多爬叉皮的,但也没有多问,直接大手一挥:“你这些货我都要了!”
“可以的,我这里总共是三十二斤八两的爬叉皮。” 这个数是周顺弟反复称过的,虽然叶宁后面没有复称过,但是她相信绝对不会有误差。
老板把车上的几袋子爬叉皮一一放到磅秤上称过后,又哗啦一下全倒在了地上,确定这几袋子爬叉皮都是质量上乘的货后,他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后面去了:“现在市场价三百四一斤,你这批货数量多,质量也好,我少赚一点,给你凑个整,算你一万一千二两百块怎么样?”
叶宁闻言愣了愣,她原以为这玩意儿能卖两百多块钱一斤就不错了,没想到价格能这么高,这一批爬叉皮她在那边收上来连三百块钱都没有花到,这一转手就买了一万多块钱,这笔外快倒是赚得挺容易的。
见老板还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回话,叶宁也没多
讨价还价,当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行!”
平常来回收站卖东西的大多都是老人,很多人都不会网络支付,所以老板店里倒是准备了足够的现金,两人商量好价格后,他直接回店里取了一沓崭新的钞票出来,数了两遍后才递给叶宁:“一万一千两百块,你可得点清楚了,等出了我这个门,再说少了我可是不认的。”
叶宁也没和老板客套,接过钱后当即就数了一遍,确定一分不少后,她才揣着钱骑着离开了回收站。
老板也没想到叶宁收了钱后一句话不说就要离开,只能从店里追出来大声招呼道:“诶,后面你那边要是还有货,都往我这里送啊,只要东西好,价格都不是问题的!你要藏在乡下走动,也留心一下别的东西啊,实在不行,我这里还收头发呢。”
叶宁闻言也伸出手朝后面挥了挥,表示自己知道了,毕竟这里给的价格不错,周奶奶那边还收着爬叉皮呢,后面她肯定是还要来这边卖货的。
叶宁上次来镇上的时候急匆匆的,只拿了快递后买了点水果就回去了,今天她卖爬叉皮小赚了一笔,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直奔零食店买了一大堆自己爱吃的零食。
——有段时间没吃这些玩意儿了,还怪馋的。
买了零食和水果后,叶宁又想吃烤肉了,这要是在之前,她和马玉书两人直接骑车来镇上吃一顿烤肉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这不是马玉书这几天不好露脸吗?她索性就在菜市场买了肉和蔬菜回去自己烤。
等马玉书看到女儿回来时车上那大包小包的吃食,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你真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亏待了你的那张嘴。”
叶宁拎着买来的菜往厨房走的时候,还不服气地小声辩驳道:“这可是我的独生嘴,我肯定是亏待谁都不会亏待它啊。”
马玉书虽然爱念叨,但是平常还是很迁就女儿的,这会儿听她说想吃烤肉,直接就把家里的电烤锅翻出来了。
母女两在厨房准备腌肉摘菜的时候,马玉书还不忘出声说道:“毛料我看了,狐狸毛,水貂毛就太贵了,人造毛便宜但是质感不好,就你服装厂的那个情况,买兔毛是最合适的,虽然没有狐狸毛那么蓬松有光泽,但是便宜好打理,而且你买毛料是准备滚袖口和领子的,太长的毛料反而不好打理。”
叶宁很赞成马玉书的观点,现在服装厂最大的盈利就是尤利民欠着的那笔货款,就她现在的这个家底,相较于养殖的水貂毛和狐狸毛,那确实兔毛更有性价比。
见女儿没有反对,马玉书又紧接着补充道:“网店买又贵又保证不了质量,我直接在网上联系了两家大型的兔子养殖场,他们卖鲜兔,也卖加工好的毛领,长毛兔的毛领二百一斤,普通的一百八,我看过图片,品质看着都还不错,你看要不要先订购一批样品。”
叶宁接过母亲的手机看了一下,发现这养殖场老板真是会做生意,不但买兔肉,还卖兔毛加工成的一些东西,大到各个尺寸的毛领子,小到兔毛做成的各种钥匙链,可以说是把兔兔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
叶宁找店家仔细问过,他们那里没染色的毛领分为几个规格,最大的就是大衣和羽绒服上面用的,一斤能有个十条,长毛和短毛算下来一条的成本在二十一块和十八块钱之间。
至于滚袖口的细毛边,那就更便宜了,一斤能有个七八十条,并且老板的厂子里还有很多切下来的边角料,也能用来滚袖口,叶宁要是不嫌弃的话,八十一斤都能买到。
这个价格虽然不能说便宜,但也没有贵到哪里去,叶宁真不明白,明明兔毛的领子也不贵,怎么她之前几百上千块钱买回来的大衣,厂家却连条兔毛毛领都舍不得给她用,用的都是那些塑料做成的人造毛领,多洗上几次就一点都不蓬松了。
叶宁当即就给养殖场的老板发消息了:“我要一百斤长毛兔的大领子,再要二十斤细毛边,还有你们店里的白色兔毛球,我也要一千对。”
毛茸茸的小球球,五块钱一对,价格便宜不说,回头缝在衣领处当装饰,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直接从养殖场的源头工厂采购,这皮料的价格可比叶宁心里预期中的便宜多了,更别说这毛领还是人家加工好的,她拿到货后染了色就能直接往衣服上缝了,光这就能省下她不少的人工了。
晚上母女两各自回房间休息的时候,马玉书不忘问道:“我们是明天直接过去呢,还是等毛料到货后再过去?”
叶宁沉吟片刻后道:“毛料到了再过去吧,我加了钱,养殖场的老板说会给我发加急物流,最晚后天一早就能到货了。”
马玉书伸了个腰道:“行吧,正好我也歇一歇。”
就马玉书这个性格,其实也很难真的歇息下来,第二天叶宁没事就躺在沙发上看小说追剧,她就非要把家里的被子全都翻出来晒上:“趁着现在日头大,把这些东西都翻出来晒一晒,入冬了盖着才舒服呢。”
低精力的叶宁,完全理解不了高能量的母亲,只看着忙里忙完的都觉得累了。
第三天一早叶宁睡醒后就立刻查看起了订单,按照上面显示的物流进程,今天上午这批毛料怎么都能到货了。
如此一来叶宁也就放心了,在到货之前,她骑着三轮车先去屠宰场买了新鲜的牛肉,末了又去镇上的菜市场买了雷师傅要的调料。
这调料的价格也是逆天了,叶宁怕自己买少了,还按照雷师傅说的数量特意多买了一些,最后算下来,这一大包调料的价格都快比牛肉贵了。
叶宁想着雷师傅手艺这么好,这牛肉酱做出来后除了自家吃,也可以当做伴手礼送人,特意买了一整牛的肉,末了她还不忘去罐头厂拉了几箱子还没有贴标签的玻璃瓶。
兔毛领没什么重量,一百多斤就老大一车了,物流公司给叶宁打过电话后,直接就给她送到了村里来。
一大堆纸箱装着的毛料送到后,叶宁又开始了自己的搬运工日常,把毛领从纸箱挪到大布袋子里后,就一趟一趟地往那边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