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妻的第八年 第4节
作者:
浅困 更新:2025-09-16 10:35 字数:4038
前一阵贺星芷说来京城,但恰巧她与夫婿回江南探亲,前两日才回京城,两人直到今日才又见面。
台上醒木一击,砰的一声响,贺星芷下意识地扭头看去。
崔汐真眨眨眼,瞧着戏台边围满的人以及贺星芷一脸好奇的神态,她笑道:“这老掉牙的故事,怎么大家还是那么爱听。”
“什么老掉牙?我没听过诶。”贺星芷实在不爱看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连夹满古言词汇的戏曲、说书人的故事也没怎么听过。
这还当真是她第一次在这认真听说书人讲故事,虽没仔细听,但她也听到了个五六成。
“你刚来京城,是没听过,这话本名为《鬼妻》,还是个风月谱1。”
贺星芷倒是能听得出是个爱情故事,大致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义兄妹互相扶持。男主寒窗苦读终入仕途,女主经商有道渐成富贾。
就在二人日久生情即将成亲之时,女主突遭意外身亡。
男主悲痛欲绝,因执念太深,不惜重金请来法师,欲与女主结冥婚。殊不知女主魂魄未散,自此开启了一段人鬼相守的姻缘。男主终身未再娶,与化为鬼魂的女主相伴到老,终得善终。
还是个人鬼恋哩。
“听起来不过是个很寻常的故事罢了,为何如此受欢迎?”贺星芷的目光落在说书先生的身上。看着他那栩栩如生的神色以及围在他身侧一圈听得如此专心致志的客人。
崔汐真抓着个手帕,凑近压低了声说:“阿芷,你这就不知了,这故事其实讲得是当朝参政的事。”
贺星芷猛地一惊,扭头,诧异道:“参政这种级别的大官,我们老百姓编排他,他不会生气吗?”
“别说参政,上头掌权的那位,都有写他话本的,只要不贬低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罢了。”崔汐真笑道。
“这样啊……”贺星芷了然道,果然人类的本质是爱八卦,古今无异。
只是现下贺星芷更好奇了,“但这故事是人鬼情未了,和现实都不相干的事,怎么就和参政有关?”
“我同你细细讲来。”
贺星芷八卦之心如熊熊烈火般染起,她速速拉着崔汐真来到一间空的雅间坐了下来。
……
当朝参知政事姓宋,名怀景,景和二年生人,自幼孤苦伶仃无父无母,却天资聪颖。十八岁时乡试第一,十九岁通过科举入仕,在吏部试中锋芒毕露,被破格擢升为八品左拾遗,自此开启仕途。寒门出身却位极人臣,其才学品行皆为朝野称道。
宋怀景少时,有一青梅竹马的义妹贺氏,父母亦早亡。两人年少时是邻居,又有远亲的关系,二人亲如兄妹。
贺氏靠豆腐摊营生,两人互相帮衬。宋怀景白日抄书攒钱,晚上会帮贺氏磨豆做些力气活,为她第二日出摊做准备。
贺氏很有经商天赋,不过十几岁时,从推着板车游走街道叫卖,到在街头租下铺子做起糖水店,也不过一年光阴。
景和二十年,宋怀景中了乡贡进士,而此时贺氏在州府开的食肆生意已做得火热。
第二年二月便是省试,得知乡试考过后,两人便收拾包袱一同紧赶慢赶进京,宋怀景是进京赶考,贺氏是进京寻铺面想要做更大的生意。
贺氏商贾之道先成,宋怀景考取功名那几年她帮衬得更多,出了不少钱财。
宋怀景也不负她所望,在礼部试得甲科第三人,赐进士及第。
景和二十三年,宋怀景外放县城,做了郃州县令,贺氏的生意依旧兴隆。
两人老大不小,又日久生情情投意合,便定了亲。
因着无父无母,任何事都是宋怀景亲力亲为,媒人、婚书、聘礼俱全,连男方的订婚书、女方的答婚书都是他亲自写的。
两人又合了八字,选定拜堂成亲的日子。临近婚期,贺氏还在忙着手里的生意。
昭朝民风开放,女子抛头露面经商不足为奇,在昭朝,女子也可念书考官。
宋怀景也支持贺氏,所以昏礼2大小事宜均由他准备敲定。
贺氏是个大方明媚的女子,对于很多事不拘小节,反倒是宋怀景事事巨细。
一切看似话本里那样顺畅美满。
直到婚期前两个月,贺氏前往西域谈生意购买香料遇了意外,死不见尸。一同前往西域的商队却有大半人安好归来,唯有贺氏遇难,连尸首都寻不到。
起初宋怀景并不相信贺氏就这样死去,一直在想办法寻她,可惜一年又一年,他已经从一个小县令升至中书舍人。
期间他一度辞官或请求外放,前往边疆按着贺氏商队的路径一路向西,可惜寻求无果。
有传闻,从不语怪力乱神的宋怀景走投无路,请了道上的师傅求问,得知贺氏确实不在这世上后,他一度悲伤欲绝,甚至请人将自己与亡妻结为阴亲。
也就是俗话说的冥婚。
再后来,天下乱,边境战事吃紧,皇帝病入膏肓,朝廷内外暗流涌动,皇子各自拉拢朝中势力。
宋怀景站队三皇子,曾险些因三皇子丧命。
三皇子登基后,宋怀景被破格提拔,连升三品,成为新朝中最为年轻的重臣。
“虽然宋大人他并非世家出身,但他长相端正,清正廉洁,才德兼备,后来找他说媒的人都快踏破他家门槛了,他都不为所动。听说圣上也想给宋怀景做媒,结果每次一提,宋怀景就辞官,甚至直接装病不上朝,圣上便再也没提了。”
“或许是为了拉拢宋怀景,皇上还特意给贺氏追封谥号和诰命。”
咕咚一声,崔汐真喝了一大口温茶,“这就是《鬼妻》这话本原型宋大人的故事了。”
贺星芷听完微微张着唇,似是有些惊讶,有的人活了二十八年已经经历了那么多。
“不过这和人鬼情未了也没什么关系啊,也就是说现实里他们的故事就在贺氏死之后就结束了啊?”
“那是自然,世上哪有那么劳什子鬼神!《鬼妻》后面的故事大抵是编造杜撰,只是现实中不如话本,人死不能复生,犹如覆水难收。宋大人年方廿八,未再娶,如今孤家寡人一个。”
崔汐真渴得又猛呷了一口温茶,紧接着往嘴里塞了几块点心。
贺星芷摸摸下巴,和崔汐真抢了块糕点,她随口一问:“贺氏,叫什么名字啊?”
真巧,和自己一个姓呢。
崔汐真抖了抖身子,像是因为恐慌而有些浑身发毛,她摇头,“没有留下贺氏的闺名,只知道姓贺。”
“可是也就死了还没十年诶,怎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贺星芷顿了顿,又道:“一般姓名不明都是时代久远、战乱文书损毁又或者没有家族亲人立传记的缘故……可是参政大人不是还活着吗?”
整个故事听下来,贺星芷心底突然溢出一种说不清朦朦胧胧的奇怪感。
这样的感知在得知贺氏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后达到了顶峰。
用她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宋怀景要是真的那么爱他未婚妻,肯定会想办法让她的名字流传下来。
崔汐真呼了口气,“这儿确实蹊跷,无人知晓她的名字,可能连圣上都不知道。”
“啊……为啥?”
暮色渐沉,傍晚最后一抹余晖隔着窗牖切进来,将贺星芷的半边脸照得金晃晃。
烛台上刚刚燃起的烛光被一抹风吹得忽明忽暗,印在屏风上长长的影子忽地扭曲成一团。
烛火爆燃噼啪一声响,崔汐真转着眼珠咽了咽唾沫,下意识捉住贺星芷的手。
明明知晓这是闭了门的包间,只有她与贺星芷二人,但她仍像做贼似地靠近了贺星芷。
嘴角近乎要贴近她的耳畔悄声说道:“因为世上可能根本就没有贺氏这个人。”
第4章 桂花糕
似是怕贺星芷听不清,又似是害怕被别的人听去了,崔汐真挨得很近。
温热的气息被她身上的桂花香气裹挟着一同朝贺星芷袭来。
贺星芷咽了咽唾沫,满是疑惑道:“什,什么意思?真真你别同我卖关子了。”
崔汐真捻着手帕擦了擦嘴角。
“阿芷,你仔细瞧瞧,所有传闻连那些话本里都没有贺氏的大名只称她为二娘,连皇帝赐封号时也只称她为贺氏。”
夜彻底沉下来,贺星芷听着,一边拿起火折子多点了几盏烛火。
日落西山,刚拉着崔汐真坐到包间时还天光大亮,如今夜幕彻底将金禧楼笼罩起来,连一楼的说书先生都散了场。
台上已然换了一批人。
现下站着的是晚上准备表演的戏班子。
“在宋大人还未考取功名之时,贺氏便在商贾之道有所成就了。据说她在京城开了点心铺,这江南的吃食与京城大有不同,她结合了江南的特色与京中人的口味习惯,很快便在京城也将生意做了起来。可是如今只是过去八年而已,在京中根本就无人知晓贺氏曾经开的铺子叫做什么,在哪开的。”
崔汐真是清河郡人,口味却像江南人那般喜甜,从小最爱搜罗各色各样的糕点,街道哪个点心铺最好吃,她如数家珍。
她幼时虽在江南常居,但每年会回京城过年,京城的点心铺她也熟悉,可是从未听闻过宋怀景亡妻贺氏的铺子。
“阿芷,你不觉得奇怪吗?”
“是很奇怪哦。”
贺星芷摸摸下巴,如若话本里以及崔汐真所知晓的事实没多大出入,那这位贺氏做生意的手段定然了得。
但实际上根本无人知晓贺氏开的铺子。
“而且宋怀景完全可以帮贺氏将生意延续下去,我朝官员也可做生意买卖,贺氏与他虽还未正式拜堂,也算是对方唯一的亲人。可宋怀景就这样让贺氏所有的生意在她死后也付诸东流了……”
贺星芷终于明白崔汐真刚刚说的那句“世上可能压根没有贺氏”是何意了。
崔汐真连连点头,“对啊,我要是参政大人,肯定会想办法让贺氏的生意继续做下去。”
贺星芷起初还觉得宋怀景这人够钟情的,但同崔汐真讲起来,却只觉得整个故事听起来有一种莫名的诡谲。
似雾里看花,明明轮廓清晰却如何也看不清真容。
“诶,不过真真,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和宋怀景有关的事。”
“都是听我家那位说的啊。”崔汐真有些古怪地看了一眼贺星芷。
贺星芷显然一愣,差点忘记崔汐真已婚这件事。
“你老公……咳,你夫君还会同你说这些啊。”
“他呀,比我知道的臣子秘闻多多了,晚上没事做,他就同我讲八卦。”
崔汐真的夫婿乃当今圣上李成璟的亲叔叔,李瑄,虽辈分高,不过就比圣上大了五六岁。
当年李成璟还是三皇子,受到作为太子的哥哥造反牵连,又遇战事,皇帝仓皇逃亡弃他于京中不顾。
是李瑄护着自己这个侄儿,东躲西藏硬是在乱局中保住他的性命。后来李成璟登基,李瑄也是背后一大推手。
李瑄与宋怀景同为圣上心腹,虽非至交,却也颇有往来。
崔汐真便也能自家夫婿口里听闻这些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