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
兰兰来了 更新:2025-09-16 10:38 字数:3626
“可是九皇叔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发现了什么,还是他也想让自己人接管西北军。”
睿王想了想道:“之前父皇和老九就查过卫驹的身份,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应该不会又查一遍,若是他想安排他的人接管西北军,那他是要开始争那个位置了吗?”
想来是了,他以前没有子嗣,那个位置拿来也没用,现在他有子嗣了,想必也是想坐上那个位置的,没有哪个皇子不肖想那个位置的。
萧承煜:“有可能,毕竟九皇叔现在也有儿子了,去争那个位置也正常。”
睿王冷笑道:“一个儿子而已,活不活得下来还有得说。”
萧承煜闻言不置可否,转移话题说到另一个事:“父王,婉柔说她梦见九月南方会发生洪涝,似乎还挺严重。”
睿王闻言蹙了蹙眉,严肃道:“确定吗?”
萧承煜点头:“八九不离十,之前她梦见那些都发生了,估计这洪涝也一样。”
睿王想了想也是,之前林婉柔说的那些确实都发生了,看来这次洪涝也会发生。
睿王想这样的天命之女都在他睿王府,帮他们预测未来,而且生的孩子也带着祥瑞,他睿王府才是天命所归,那个位置一定是他的。
睿王问道:“她可有说具体是哪里吗?”
“婉柔说南方九月后会连续下雨,好多地方庄稼都没有收成,不过最严重的是在西南的一个小县城涪县,那里最严重,整个县都发生洪涝。”
睿王惊讶:“这么严重,那今年粮食肯定会上涨,那我们可以先悄悄购置一些粮食屯着,到时候发生洪涝,想必到时候父皇很缺粮食,我们捐一部分。”
接着睿王又道:“而且这次赈灾机会我们一定要拿到,若是办好了这次差事,想必我们睿王府也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了。”
萧承煜看着父王只想到灾后,没有想到预防,于是开口道:“父王,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把这事告诉皇爷爷,看他能不能提前将涪县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这样能避免涪县百姓死亡。”
睿王听见儿子的话,拧了拧眉:“你要如何解释未来的事,空口无凭父皇不会听的,大臣更不会听,到时候真的发生,还会反过来怪你,这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
萧承煜迟疑:“可是这一县百姓……”
睿王想了想道:“明天我们进宫问问你祖母的意思。”
萧承煜闻言点头同意。
次日上完早朝,睿王和萧承煜去了贤妃宫里。
睿王将事情和贤妃讲了一遍,问道:“母妃您觉得该如何做。”
贤妃没了立刻回答,他看着萧承煜,这是她最优秀的孙子,不想他们直接生了嫌隙。
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道:“煜儿,你父王说的对,这样无凭无据的事,若是我们说出来,肯定会遭到大臣的反对。
一个县的人,不是小事,皇上不会因你口说无凭的几句话,就大动干戈的将一个县的人转移出来。
就算你皇上这么做,大臣也不会同意,当地的百姓也不会同意,他们不可能因为你的几句话就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地方。”
萧承煜知道妃祖母说的对,但是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去死,他做不到。
“可是祖母,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我们既然知道了,就应该去试着做些事情挽救一下,不然就是辜负了这预警未来的能力。”
第157章 底线
贤妃看着萧承煜,她这孙子还是经历的太少了,这样悲天悯人的样子,如何能在这残酷的皇权斗争中突出重围。
“煜儿,你要记住,要坐上那个位置,最重要的是要狠,要不计一切代价舍弃该舍弃的人,你现在是一个斗争者。
爱护百姓,守护国家,那是上位者该忧心的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世界上有太多疾苦,你护不过来的,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在普度众生。”
萧承煜:“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们享受着百姓税供,就应该为百姓办事,守护国家百姓不只是上位者事,我们也有责任。”
睿王看萧承煜顶撞贤妃,立即呵斥:“承煜你怎么能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顶撞你祖母呢。”
萧承煜对着贤妃道歉:“祖母,对不起,孙儿不是有意顶撞您的。”
贤妃笑着道:“没事,煜儿,我们只是正常谈论,你有自己见解祖母明白。
煜儿说的是,能预知未来,是上天对睿王府的眷顾,我们确实不应该辜负。
既然知道有洪涝,那我们提前备好粮食,免得到时候事发,有供应商哄抬物价,让百姓买不起粮食。”
说完看向萧承煜道:“煜儿,你先回去安排买粮的事情,我和你父王有几句话要说。”
萧承煜躬身行礼:“是”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萧承煜离开,睿王生气开口:”承煜什么时候这么分不清轻重了,居然为了一群贱民公然和我们唱反调,还想提前转移他们,说得轻松。”
贤妃不耐打断道:“好了,他还年轻,有一些悲天悯人的想法正常,等以后经历多了就知道了,一县百姓的命算不得什么。”
萧承煜又回来,想着还是再和祖母父王商量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是一县百姓,刚到门外就听见两人的谈话,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着冬凌道:“不必和祖母说我回来过。”然后转身离开。
里面两人不知道萧承煜回来过,继续说着话。
贤妃叮嘱道:“你派人悄悄收集粮食,千万不要让人察觉。”
“是。”
“还有一定要想办法拿到这次赈灾的机会,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若是办好好,肯定会有大臣站在咱们这边。”
“母妃,放心,我一定会拿到这次赈灾的机会。”
而萧承煜离开后直接回了王府,他曾经最佩服的就是祖母,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看着祖母将一众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他真的很敬佩,祖母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
祖母曾悄悄教导他,让他以后做一个贤明的皇帝,教他很多帝王权术。
可今天祖母的话打破了他对祖母的认知,一县的百姓对祖母来说是可以随随便便牺牲的,祖母让自己做贤明的皇帝守护百姓,而这些百姓对祖母来说是贱民。
一个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君王真的会是一个好君王吗?
父王和祖母去抢夺那个位置更多的是为了权利,而不是真的想守护国家吧。
他可以理解祖母父王和其他皇叔的斗争带来的伤亡,因为大家立场不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大家应该付出的代价。
但若是为了这个位置毫无底线,可以罔顾国家和百姓安危,那真的是一个君王该做的吗?
这样想着,萧承煜不知不觉来到了林婉柔院子。
林婉柔看见萧承煜来了,很高兴:“公子,你来了。”
萧承煜看着林婉柔问:“孩子呢?”
林婉柔柔声道:“刚睡下。”
萧承煜摆了摆手,让丫鬟都下去,看着林婉柔开口问道:“婉柔,你说的洪涝马上就到了,你说我们要如何做才最好?”
林婉柔听萧承煜这么问,想到了前世,这次赈灾是瑾王去的,因灾情较严重,大概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处理完,皇上和大臣都夸赞瑾王事情办的好。
若不是因为瑾王子嗣原因,想必有很多大臣都会支持瑾王吧。
“我们可以争取这次赈灾机会,好好表现,让皇上和大臣刮目相看,若是办好此次赈灾,肯定会有很多大臣给咱们睿王府拋橄榄枝”
萧承煜试探道:“我们既然知道涪县即将发生的事,那我们可以提前转移百姓,这样能减少伤亡,不是比赈灾更有效吗?”
林婉柔不认同摇头:“百姓不会同意离开的,人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是不会有太大感觉的,他们只会说你危言耸听。”
萧承煜以为她能在林婉柔这里听到不一样的答案,毕竟她能知道未来的事,是上天的恩赐,想必她是不凡的,才能得到上天的馈赠。
看来都是凡夫俗子。
萧承煜点了点头:“嗯。”
林婉柔见瑾王不开口了,主动开口:“公子,此次洪涝还会产生疫病,我们一定要提前备好药材。”
见萧承煜点头,林婉柔又继续道:“到时候我们以工代赈,不仅可以解决劳力问题,还能帮助受灾百姓。”
萧承煜疑惑:“以工代赈?”
林婉柔解释道:“就是结集受灾地区百姓,给他们发工钱,让他们加入到赈灾和灾后重建中,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力又能帮助受灾百姓,还能让他们有收入。”
林婉柔回忆了上辈子,这是瑾王在赈灾时想出的办法,这次洪涝受灾实在太严重,人手完全不够,所以瑾王让那些受灾地区有劳动力的百姓给他们工钱,让他们参与救援。
因为这个方法,瑾王的呼声很高,大家都说瑾王有才能,只可惜子嗣单薄,大家都为瑾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