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49      字数:3704
  
  骆宁:“……”
  因她知道雍王和皇后之间的暗生情愫,雍王那一声皇嫂,听着很正经,骆宁愣是觉得暧昧。
  让她在雍王面前也这样叫皇嫂,深感怪异。
  她只是恭敬行礼:“我失礼了,谨记教诲。”
  皇后笑笑,不以为意看向骆宁的脚:“怎么不换鞋?”
  骆宁瞬间便懂。
  方才那双鞋,竟是皇后的。
  ——雍王连她的鞋都认识。原来他们的关系,比骆宁想象中更亲密。
  “宫人拿错了,叫她重新换了来。”雍王替骆宁回答。
  皇后笑道:“那是本宫的鞋。是平时穿的,不用太讲究,我四妹偶尔也穿我旧鞋。”
  “皇嫂,规矩不可废。”雍王道。
  骆宁颔首:“多谢皇后娘娘厚爱。”
  皇后不再坚持。
  她先入席了。
  宫婢重新寻来一双普通青缎鞋,骆宁换上。
  换鞋时,宫婢特意遮挡视线,女子的脚不便被人瞧见;雍王很自觉先离开了。
  换下来的旧鞋,骆宁叫宫婢随意扔了,是很普通的鞋子,她懒得带回去。
  宫宴快要开始,皇帝才来。
  跟在皇帝身边的,是一位婕妤娘娘,此前她最受宠。
  她生得面容饱满,娇憨可爱。圆圆眼睛,婴儿肥面颊,瞧着毫无心机。
  “原来,皇帝喜欢这种女子。”骆宁在心里想。
  而郑皇后,正好相反。
  怪不得郑皇后至今无子,估计是圣宠不多。
  她聪慧、睿智,心机绝不会少,太后最欣赏她这一点,偏皇帝不是很满意。
  皇后自己也不甚在意。
  同床异梦的帝后、各怀心思的皇族贵胄,心不在焉的雍王。
  太后抱着大皇子,笑容慈祥:“这孩子像极了皇帝小时候。”
  众人恭维一番。
  骆宁随大流。
  开席后,她便很自在吃喝,不再理会琐事。
  她每一口都吃得慢,吃相斯文;但她不停筷子,就这样慢腾腾吃了很多,把自己填饱。
  骆宁实在不愿在皇族宴席上费心思,因为家里的事已经很累了,消耗了她脑子。
  而她,又不会是真的雍王妃,这些人暂时与她无利益纠葛。
  骆宁太过于置身事外,对皇族的权势毫无企图,一心只想要个郡主封号——这个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不用她奋斗,雍王答应了她。
  在他们斗心眼时,骆宁除了吃饭,似乎无事可做。
  雍王根本不用她帮忙。
  骆宁觉得,进入了皇宫,脱落了侯府那些糟心事,她又像个鬼魂了,难得轻松。
  她也很清楚知道,很多人满意她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比如说太后,也比如说郑皇后。
  骆宁揣摩透了,继续吃饱。
  “母后,七弟妹生得好,性格也好。”宴席结束,平阳公主对太后说,“看着也不傻。”
  “有些孩子气。”
  “不是故作孩子气,而是放得开,所以我说她不傻。”平阳公主说。
  又道,“她与母后有重恩,又能如此豁达。这个儿媳,母后选得好。”
  “我替你们选的,都好。”太后道。
  骆宁这次出宫回府,雍王没有送她。
  半路上,嘉鸿大长公主拦住了骆宁的马车,与她闲话几句。
  “……过几日我设宴,给你下请柬。”公主说。
  骆宁笑道:“多谢公主美意,只是最近忙,母后派了两位嬷嬷教导我。”
  又看向那边的马车,“世子先回去了吗?”
  公主看一眼,笑道:“他先骑马走了。”
  骆宁很想知道,裴应的笛子曲谱哪里来的,也想看看他的笛子。
  “……最近有冯姐姐的消息吗?上次送去的礼物,她可有收到?”骆宁问公主。
  公主:“他收到了,很满意。不过他最近心情不佳,遇到了很棘手之事,不知如何开导自己。”
  “怎么了?”
  “他身边陪伴多时的人,离开了。”公主道。
  骆宁:“那的确值得伤心。”
  “你可要写一封信劝导他?我叫人送你送。”公主说。
  骆宁:“是她的什么人?”
  第67章 骆宁也打雍王
  嘉鸿大长公主闪烁其词。
  她无法描述“冯夫人”失去了何人。面对骆宁略带探究的询问,她语塞了。
  骆宁给她台阶下:“想必非常重要,无法对外人描述一二。公主,恐怕我的安慰只是劳而无功。”
  公主苦笑了下。
  骆宁作辞,先回去了。
  公主上了马车,裴应端坐。他生得俊朗,安静如松。行走坐卧都极其优雅,难过模样也不狼狈。
  见他如此,公主心中不是滋味。
  “圣旨赐婚,再无更改,你且换个心思。”公主对他说。
  裴应:“我明白,娘不必替我操心。”
  公主被他这么软软顶回来,越发糟心了。
  骆宁被赐婚给雍王,实在出乎意料,谁能想到此事定得这般匆忙?谁又能想到,雍王他真的肯?
  公主满腹心思,阴恻恻想着:“未必没有转机。”
  想把这门婚事搅和黄的,绝不止公主一人。
  公主不能接受儿子再去游历。想他留在京城,成亲生子,儿孙皆环绕膝下。
  骆宁必须要嫁给裴应!
  这世上还没有嘉鸿大长公主办不到的事。
  她要用个法子,叫此事逆转。
  坐在马车上,骆宁打了两个喷嚏,用帕子捂住口鼻。
  略微沉吟。
  还在想那根笛子。
  马车回到了镇南侯府时,她在愣神。
  “公主话里有话。”
  骆宁不知今日这番话,是福是祸。她了解的大长公主,行事全凭喜好。顺着她心的,她愿意抬举;一旦被她忌惮,她打压快狠准。
  回了侯府,骆宁先去见过祖母,把宫里诸事简单告诉了她,免得祖母挂念。
  她报喜不报忧。
  “……你也累了,回去歇了吧。”祖母说。
  骆宁道是。
  翌日,骆宁收到了平阳公主府送的见面礼。
  是一套黄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
  做工极其精美,雕刻栩栩如生,足见金匠手艺非凡。
  骆宁收下,亲自去了趟公主府,向平阳公主道谢。
  平阳款待她。
  两人聊了几句。平阳公主性格温柔,言谈却也爽利。
  她让骆宁叫她皇姐,而不是公主。
  “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皇兄着礼部,替七弟选四名侧妃,已经有了人选。”平阳公主告诉骆宁。
  应是太后叫平阳公主提醒骆宁的。
  骆宁好奇:“皇姐可知是哪些门第的千金?”
  “几大望族各有势力。为了堵他们的口,自然是均占,不能偏私。崔、王、郑、裴。”公主说。
  骆宁听了,在心里暗暗叹气。
  雍王妃果然不好当。
  四名侧妃,全部出身高门望族。她们定然得家族培养,眼界高、手段狠,娘家财力丰厚、朝中权势庞大。
  骆宁能撑得下来,才有机会去韶阳做郡主。
  “怪不得母后指派了两名教导嬷嬷,王爷又给了一名教头。他们怕我进府活不过一日。”骆宁说。
  平阳公主忍俊不禁。
  她笑着对骆宁说:“母后是有隐忧。我同母后说,七弟妹应付得来。别说侧妃,七弟妹在皇兄跟前都不曾露怯。”
  “皇姐取笑我了。我只是没见过世面,无知无畏。”骆宁道。
  公主笑道:“就要你无畏。母后盼你协理好内宅,叫七弟与母后都安心。”
  “我自当尽力。”骆宁道。
  骆宁在公主府用了午膳才回府。
  想到“四名侧妃”,意料之中,她没有惊惶。世族的下场,骆宁很清楚,她并不怕那些高门女。
  况且她还占一个“正妃”名头,又有太后撑腰,有何可畏惧?
  辛苦三年,换取一生顺遂自由,很划算。
  就说雍王自己,边陲七年苦熬,才拿到了虎符。他要是留在京城,以他的聪慧出色,拥趸太子的朝臣可能会害死他。
  能有今日,他付出了多少辛劳。
  骆宁敢说,雍王府绝对没有边陲贫寒、凶险。
  谁的前途不是靠命搏?
  骆宁脚步轻盈回了文绮院。
  她接到了不少宴请的帖子。
  初夏,命妇们迫不及待换上了轻薄衣衫,大肆宴请,享受繁华盛世的安宁与富足。
  骆宁作为雍王准妃,请帖接到手软,她一概拒绝了。
  侯夫人则去了两家。
  骆宁也没有理会。
  白慈容现如今什么名声,侯夫人最清楚。她有胆子把白慈容带出去,只是毁她声望。
  侯夫人并没有那么无脑。
  她去的两场宴会,众人没瞧见骆宁,便窃窃私语,甚至公然暗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