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49      字数:3641
  
  也给崔家和太后减少了一个麻烦。
  可崔正澜不敢贸然去找骆宁。她哥哥崔正卿一直没回家,进了宫就没消息。
  此事比崔正澜想象中更复杂。
  崔正澜想去长房打听消息,却又因为她平时不怎么跟大伯母走动,这会儿贸贸然跑去找,只怕叫人瞧出异样。
  她得等。
  “骆小姐这会儿心情如何?”
  崔正澜似热锅上的蚂蚁,焦急踱步,等了三天都不见她哥人影,她开始胡思乱想。
  她甚至想到了骆宁。
  骆宁是否同她一样心急如焚?
  为何骆宁会打歪她的箭,叫她输给魏王妃?
  这件事如果是阴谋,谁是策划者?
  围场是辰王的、打猎的提议与安排是魏王做的,为什么骆宁却好像知晓最关键的秘密?
  到了第四日,崔正卿终于回家。
  他打算沐浴更衣、小睡片刻,崔正澜来了。
  “快些说,出了何事?”
  崔正卿无奈,只得叫侍妾给他上一杯浓茶,他慢慢喝着,提提精神。
  “我们进宫的前半个时辰,陛下晕厥了。”崔正卿说。
  崔正澜:!
  “早上才出现祥云,上午南边进献的祥瑞白鹿被杀,皇帝就昏倒。太后、皇后和几位重臣在跟前。”崔正卿说。
  崔正澜问:“魏王挨骂了吗?”
  “太后没骂他,只等陛下转醒。”崔正卿声音很低,“陛下服用丹药,这次听闻是宠幸丽妃,又点了助兴的香,才晕厥。”
  崔正澜一言难尽。
  太后生的几位皇子,过年都会来崔家拜年。
  崔正澜时常见到他们,算是跟他们比较熟悉了。
  皇帝年轻时候和三表兄辰王很像,性格温柔,不疾不徐,连外貌都相似。
  而四表兄魏王,打小活泼圆滑、练达精明;萧怀沣又是另一种,他一向眼高于顶,自负傲慢。
  几位表兄里,崔正澜最讨厌冷酷寡言的萧怀沣,最喜欢皇帝。
  可不知怎的,皇帝逐渐变得阴沉苍白了。
  他迷恋丹药。
  哪怕人人都劝他,说此物不利于龙体健朗,他也改不掉。
  可能是从小开始,他的一母同胞兄弟几人都比他优秀。就连最像他的辰王,念书功课也比他强。
  先皇明目张胆偏爱萧怀沣,此事引得朝野震动,就连崔正澜都听说了。
  要不是先帝身体欠佳、精神不济那年,太后联合崔家逼走雍王,可能会发生“废长立贤”的惨剧。
  真有那么一日,牵扯其中的朝臣会不计其数。
  往事如此,皇帝现在彻底沦落,靠着丹药续命,崔正澜还是有些意外的。
  “……陛下龙体一日差似一日,内廷皇嗣又少,不知太后是否后悔了。”崔正卿对妹妹说。
  崔正澜回神:“姑姑一直想免于动荡、兄弟相残。”
  “不管是做母亲还是做太后,她所虑都是替每个人考虑到了。也正是如此,才耽误了事。”崔正卿说。
  有些时候,必须残忍做出选择。
  先帝身体很差的时候,几乎下了决心。
  他要废太子、立萧怀沣。
  是太后不同意。
  开了这个先河,往后传承会乱套,也会给后世立下坏榜样。
  朝廷一向是“长幼有序”,局势才安稳。
  “哪怕到了今时,我仍敬佩姑姑的远见。”崔正澜说,“皇帝身体再差、皇嗣再少,至少传承上堵住了悠悠众口。”
  往后皇帝驾崩、小皇子继位,皇族占据一个名正言顺,旁人就不敢乱动心思。
  “劳心劳力,姑姑一生都不得安稳。”崔正卿说。
  崔正澜:“的确。”
  “不过,姑姑所求也不是安稳。她这次仍从容。我未见她露出半分疲态。”崔正卿又道。
  “魏王要担责吗?”
  “必然。祥瑞被他的王妃射死了,皇帝就晕厥,魏王要背锅。否则,朝臣与御史非要说皇帝是服用丹药,岂不是损了皇帝威望?祥瑞被杀,对皇帝而言未必不是件好事。”崔正卿说。
  崔正澜打了个寒颤。
  崔正卿看向她:“你怎么了?”
  崔正澜就把骆宁做的事、说的话,告诉了她兄长。
  如今,是魏王、魏王妃和建宁侯王氏背负骂名;若没有骆宁,崔正澜自负箭法比魏王妃好,那鹿肯定属于她,惨事就要崔家来背了。
  说不定会牵连太后。
  甚至雍王也脱不了干系,礼部已经把侧妃拟定上册了,崔正澜算是雍王府的人。
  “……应该不是七哥的主意。”崔正卿说,“他不知情。”
  “那就是骆宁自己察觉到了。”崔正澜说,“可她一直不动声色,非常镇定。”
  崔正卿很是感叹。
  “我告诉你了,骆小姐是个厉害人物,此话不错吧?”崔正卿道。
  崔正澜:“……”
  还有心情说笑。
  不过想想,皇帝已经醒了,魏王和建宁侯府要倒霉了,崔家平安无事,为何不能笑?
  可开怀大笑。
  “肯定有猫腻。”崔正卿收敛笑容,“我不信如此凑巧。别看魏王倒霉,说不定他是自讨苦吃。”
  “会查吗?”
  “不知道。”崔正卿说,“太后不想闹大,她对魏王是无可奈何;皇帝龙体初愈,有心无力;三哥置身事外,无暇朝政;
  怀沣哪怕查出来,皇帝对他的敌意远胜过对魏王,他告知真相反而惹嫌疑。”
  简而言之,此事会搁下,魏王妃射死祥瑞,害得皇帝重病成为事实。
  这样也好。
  也许真不是冤枉她。
  崔正澜讨厌萧怀沣,只因他这个人的性格讨嫌。他人品不错、能力超群;而她讨厌魏王,则是因魏王的品德。
  萧怀沣和魏王两个人,谁倒霉崔正澜都高兴。
  当然,能是魏王更好了,萧怀沣毕竟握着崔正澜的前途,与她命运息息相关。
  “……哥。”崔正澜说完话,难得有点吞吞吐吐。
  崔正卿从未见过她这样忸怩,诧异:“怎么了?”
  “是骆宁,她叫我道谢时送一套红宝头面。”崔正澜非常为难,“我需要送吗?”
  “你感激她吗?”
  “自然。”
  “那就送吧。”崔正卿说。
  崔正澜:“可我不想跟她来往。我与她,井水不犯河水,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交情。”
  “你这是感谢,不是送礼。不算交情。”崔正卿说。
  “哥,你替我送。”
  崔正卿:“……”
  第106章 话里有深意
  打猎那日,下了一场大雨。
  雨后,酷暑降临。骄阳灼烫,晒得庭院花草树木都恹恹;夏蝉与蛩吟交替,喧嚣不息。
  早晚还算凉爽。
  骆宁每日早起,先去看望祖母。
  老人家的睡眠少,她总是早起念经诵佛。
  “咱们需得给嘉鸿大长公主一个答复,不能再拖着。要是同意,就欠公主一个人情。”祖母同骆宁说。
  说得还是小弟骆宥念书一事。
  大长公主的儿子裴应愿意举荐骆宥去春山书院,骆宁与祖母觉得蹊跷,这几日时不时议论。
  围场发生的事,骆宁一刻也没放在心上。
  只要不是雍王射中祥瑞,此事就跟骆宁无关。
  她专心于家务事。
  “祖母,我这几日也想了。嘉鸿公主跟前,咱们没这个情分,就不能占这个便宜。”骆宁说。
  祖母:“你决定了?”
  “您意下如何?”骆宁反问她。
  祖母想了想:“你拿主意吧。”
  她愿意听骆宁的。
  骆宁就道:“我决定了,回绝公主与世子的好意。哪怕是回绝,也送一些礼物,免得旁人以为咱们不识好歹。”
  又道,“我登门去见公主,当面说清。”
  祖母指了指观音像:“送它吧。”
  骆宁失笑:“不好,这是您的……”
  “这是当年白家送我的。白家这些年借用侯府名义走海运,赚得盆满钵满,咱们拿了礼物不亏心。
  阿宥也是白家的外甥。他的事在这里,咱们没得因此得罪了公主。你送这个去。”祖母说。
  “祖母,您这是……”
  “我瞧着它,心就静不下来。”祖母说。
  骆宁了然。
  这尊白玉观音像很有名,哪怕不信佛,收在库房也算一件宝物。
  “我去办。”骆宁说。
  裴应是为了骆宥的学业而来。骆宁送观音像去,用白家的礼物,给骆宥求学之路结个善缘。
  希望嘉鸿大长公主别记恨她。
  “祖母,我再替您请一尊佛像。”骆宁道。
  老夫人摇摇头:“心诚就行了。我念佛这些年,把家交给白氏当,佛祖也没庇佑骆氏。”
  骆宁心口发酸。
  她仍觉得,不应该把真相告诉祖母,叫她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