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作者:
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1 字数:3628
顾家众人慑于雍王妃的威严,又因为秋华呵斥了三太太,几个女人都不敢贸然插话。
顾院判开了口:“这是我的疏忽。”
“老爷子,我要把她带走。因此事机密,病人的病情复杂,少则半年、多则两年,才能送还你们家的五小姐。
您别担心她的前途。将来太后娘娘会管的。此事您可以信任我,我不会给顾氏抹黑。”骆宁说。
顾院判:“王妃哪里的话。她能得您另眼相看,是她的造化。”
“也要问问她本人。”骆宁说,“五小姐,你可敢跟我走?差事不是一两日的,你可要时间考虑?”
顾湛跪地,清脆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王妃,我同您走。要是治不好,您拿我的命赔。”
骆宁笑了起来:“三太太说得对,你的确是个小孩子。”
她带着顾湛走了。
出门时,秋华转身,骆宁瞧见她带过来的软鞭尾部,有些暗褐色血迹,像是打人见了血。
怪不得秋华刚刚很生气,当着顾院判的面呵斥三太太。
骆宁没说什么。
几人上了马车,骆宁只是含笑问顾湛一些事。
顾湛还是紧张。可骆宁看得出,她非常努力在克制,想要抓牢机会脱离苦海。
不经意间,她额角都汗湿了。
“我歇一会儿,早上起太早了。”骆宁笑着,便阖眼假寐。
她怕自己问太多,顾湛会越发忐忑,不如给她点时间整顿。
一路上,骆宁没有再说话,在车厢里打了个盹。
回到王府,由秋华陪同着顾湛去找石妈妈,寻个地方将她安顿下来。
蔺昭陪着骆宁回内院。
“……秋华在顾家内院动鞭子了?”骆宁这才问蔺昭。
蔺昭:“我们去的时候,瞧见有人想要割顾五小姐的手。管事的呵斥他,他还叫管事的闭嘴。
秋华就用软鞭卷了他的匕首。他叫嚣着要打人,秋华这才还击。后来听说是雍王府的,这才被吓退。”
又道,“顾五小姐说,是她的兄长。”
骆宁心中了然。
她瞧见了顾湛,就知道为何她兄长只弄花她半张脸。
饶是那么瘦,她也初具风姿,是个挺漂亮的小姑娘,尤其是眼睛出彩,很动人。
要是把她的脸全毁了,她索性就放弃了;弄花半张,一样丑陋,却叫她日夜拿另半张脸做对比,总不会忘记自己本有好容貌,才是时刻诛心。
果然恶毒。
骆宁吩咐蔺昭,“你去针线房说一声,赶紧给她赶制几套衣裳。另外,叫大厨房多给她送些吃的。点心也拿些给她。”
还说,“她要是不喜欢别人服侍,就叫秋华去照看她几天。”
胡七山与家眷,正在回京的路上,估计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
这段日子,顾湛会住在王府。
蔺昭应是。
骆宁忙好了,回到正院喝口茶,萧怀沣回来了。
“……事情还顺利?”他问。
骆宁点点头:“很顺利,而且很及时。”
也许,今天顾湛的兄长就会第一次划伤她的脸。
骆宁正巧赶上了。
“王爷先去更衣,我慢慢同您说。”骆宁说。
萧怀沣颔首。
他换了家常的淡青色长袍出来,坐到临窗大炕上,丫鬟给他端了茶,骆宁才细细说今日种种。
“……总之就是,顾家三老爷教了女儿不少医术。可顾家家训是不传女的,偷偷摸摸。”骆宁说。
萧怀沣:“她真的能行?”
“到时候让她试试。要是不行,王爷再请名医。好的大夫难寻。”骆宁道。
萧怀沣点点头。
一杯茶快要喝完,萧怀沣告诉了骆宁一件事。
被打入冷宫的周婕妤,投缳自尽了。
第302章 王爷亲自来接
骆宁听到此消息,并不意外。
上次太后送赏金给骆宁,骆宁就觉得周婕妤命不久矣。
“对外怎么说?”
“送到冷宫后,她一直闹腾着要翻案。无人理睬,她就投缳了。”萧怀沣淡淡说。
萧怀沣认为,周婕妤死于愚蠢。
在内廷,不管受了怎样的委屈,都没资格叫嚣“伸冤”。
那不是讲正义的地方。是皇权的核心,是人治至上。
别说小小婕妤,皇子、公主亦然。要学会适时闭嘴,把苦难咽下去。
你自己闭不上的嘴,旁人就会帮你闭上。
“……往后,我们不议论内廷的事了。”萧怀沣说。
骆宁:“白慈容还在宫里,她没有死。王爷,我恐怕还是不能置身事外。”
她试探着看他脸色。
萧怀沣回视她。
没有恼火,他眸色安静,眼底有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下次有事,记得提前告诉我,我们商量。如此,我便不担心你介入。”
他提前知情,就可以提前布局,替她善后。
“好。”骆宁说。
萧怀沣手指轻柔碰了下她面颊。
骆宁问起了陈贵妃。
“陈贵妃已经搬去了延福宫。大皇子还住在皇后的坤宁宫。”萧怀沣说。
骆宁:“这肯定又是一番较量。陈贵妃应该无法接受大皇子留在坤宁宫。”
萧怀沣:“我怕她利用你。”
毕竟,是他提议擢升贵妃的。
要是陈贵妃会错了意,向雍王府表忠心,说不定会把骆宁拉入局。
“我会警惕的,王爷。”骆宁说。
她慎重向萧怀沣做了保证。
萧怀沣点点头。
盛夏降临,一日日热了起来。转眼入伏了。
骆宁和萧怀沣搬去了临华院。
临华院没有正院大,已经有了一批服侍的人,骆宁只带了心腹众人,做杂活的下人还留在正院。
管事们开始去临华院回话。
暑热,临华院凉爽如春,人人进来都一身清爽。
骆宁下午理完了事,叫秋兰去吩咐一声,她要回趟镇南侯府。
“……去年家里修了冰窖,今年不知可有冰用了,我回去看看。”骆宁说。
又说,“就怕祖母热了。去年这个时候,祖母是在避暑山庄的。”
秋兰笑道:“二夫人当家,她最不会亏待老夫人了。”
二夫人对骆宁感恩戴德。因骆宁,二夫人自己得了诰命,她女儿能嫁到忠诚伯府。
二老爷如今外放,有了升迁的希望。当然,也需要朝中有人,骆宁仍是二房的指望。
二夫人还有两个儿子,年纪比较小,前途未定,她依仗骆宁的地方还有很多。
“……我也是这么担心着。”骆宁说,“回头问问祖母,今年还去不去避暑山庄。”
她带着秋兰回了趟娘家。
没有提前通禀,骆宁直接去了祖母的院子。
正午时候,屋子里放了两盆冰,这会儿融化得差不多了,借了点阴凉。
不过老人家不怕热,这点凉爽足够了。
“……有了冰窖,的确方便了很多。要不然每日出去买冰,费时费力。”祖母说。
“阿宛快要出阁了吧,怎么没刷墙?”骆宁又问。
堂妹骆宛的婚期,定在了七月初一,过几日就是良辰了。
家里的外墙却没有翻新粉刷。
“你二婶说,能省则省。哪怕是亲朋瞧见了,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只是二房的姑娘。你大婚的时候刷过了,墙还白得很。”老夫人道。
不是镇南侯的女儿。
又说,“你如今是王妃,就怕有心人盯着。更怕有人借着阿宛的婚事,给你爹爹送礼,叫你里外难做。”
骆宁心中发暖。
二夫人能替骆宁考虑这么多,已经能比得上母亲了。
“低调总归不是坏事。二婶所虑也对,骆家门第与根基到底太浅了。”骆宁道。
她与祖母说着话,二婶脚步匆匆进来了,一头大汗。
丫鬟给她端了凉茶。
她一边擦汗,一边笑道:“王妃都进府了,我才知道您回来了。”
“二婶别同我这般客气。我回来只是看看祖母。天气热,怕老人家身体吃不消。”骆宁道。
老夫人接话:“今年身体还好。家里安静,心空闲得很,养出了一点精神。”
又道,“上了年纪的人,最怕劳心了。你二婶持家,我才得这般清闲。”
夸了二夫人几句。
骆宁与二夫人闲话,主要是说骆宛的大婚。
“二叔应该回不来吧?”骆宁问。
外放的武将,不是述职的月份、没有特殊的诏书,轻易是不能回京的。
“是,回不来。”二夫人笑着说,“无妨,家里有侯爷和你三叔,又有阿宥。自然有人送嫁,不耽误什么。”
二老爷在外做官,亲家不会因此低瞧了骆宛。
骆宁又提:“家里办喜事,都没有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