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作者:初点点      更新:2025-09-16 10:52      字数:3631
  
  可以安排一个“惨死”,惨死之人的葬礼又可以另外办,很多规矩都免了。
  机会很好。
  “这两日就安排。”萧怀沣道。
  “免大嫂和阿钦回来祭拜,就说他尸骨无存。这样,他就不用埋到骆家祖坟。
  到时候,派人送装着他衣裳的棺木去韶阳,大嫂和阿钦在那边等着替他守孝即可。”骆宁说。
  这样其实不太合规矩。
  不过,国孝期间,每件事都可以推到“不逾矩”上去,怎么办都可以。
  “……母后哪怕走了,也会帮我一次。”骆宁突然说。
  嘴里的点心,她半晌才能咽下去,全部堵在嗓子眼,喝了好几口水顺。
  萧怀沣沉默片刻后,站起身将她重重搂在怀里。
  他很用力,抱得骆宁几乎窒息。
  “阿宁,你回神,你的神魂别给母后做了陪葬!”他道。
  他的怀抱炙烫。
  手臂很紧,骆宁被这样挤压着,有点骑马时候疲倦的痛快感。
  她嗯了声。
  她一出声,萧怀沣就卸了力气。
  骆宁轻轻抚摸他面颊:“我会好的。”
  “你瞧着不好。”萧怀沣说。
  太皇太后的葬礼上,骆宁只是敷衍着掉了几滴眼泪,她没有为太皇太后痛哭一场。
  她理应哭得最狠。
  她一直跟太皇太后感情好,她理解她、可怜她,又亲近她。
  不哭,抑郁内结,萧怀沣觉得她在发霉。
  他甚至感觉她在流逝,一点点远离他。
  说不定她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是为了稳住他,她不说,她连眼泪都不肯给他看了。
  萧怀沣又想起了初去北疆、身上被磨得化脓,烤火时又痛又痒的那个深夜。
  也似这一刻。
  难熬。
  “怀沣,我也不想这样。我只是需要时间。”骆宁道。
  又道,“不是需要熬过悲伤。我很痛,也许这辈子想起母后,我都会伤心。我只是需要理清楚自己。”
  “我可以帮你。”
  “我生病了。”她说。
  萧怀沣急忙去看她:“你哪里不舒服?”
  骆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我的心里生病了,怀沣,我能感受到。一旦我生病了,就没人可以帮忙,只得靠自己慢慢愈合。”骆宁说。
  “你也觉得自己不对劲?”
  “是。”
  萧怀沣反而舒了口气。她能意识到,就有好转的希望。只怕她无知无觉沉浸其中,慢慢把自己溺毙。
  “你要用什么药?”
  是买些好东西,吃点好的,还是去纵马?
  “怀沣,你又着急了。”骆宁说,“我要等。虚度光阴,在这中间等待着病情好转。”
  萧怀沣再次拥抱她。
  他想要吻她,骆宁避开了。
  “我在守孝。”她说。
  萧怀沣手臂收紧,再次抱着她。
  他把脸贴着她青丝。
  骆宁回抱着他。他搂紧了骆宁,夫妻俩谁也没再说话。
  翌日,萧怀沣早早起床,先吩咐宋暮:“派个人往南边,叫他们半个月内传回来有名有姓、有根据的消息,就说骆寅遇害、尸骨无存。”
  宋暮道是。
  又问,“王爷,崔将军的私生子……”
  “此事交给崔氏,他们理应自己处理妥当。”萧怀沣说,“那个送到南边去的郑嘉儿,她怎样?”
  过年时,萧怀沣告诉骆宁,郑嘉儿送去了南边尼姑庵。
  郑嘉儿是萧怀沣的侧妃,也属于出嫁女,郑玉姮的罪祸及不到她身上,没人提起她。
  而后郑玉姮作妖,萧怀沣就要做好准备收拾郑家,郑嘉儿也要利用上。
  安排了三个月,已经有了些眉目。
  “一切妥当了,王爷。”
  “动手吧。”萧怀沣说。
  宋暮再次应是。
  国孝尚未结束,崔家出了事。
  有人状告崔大将军,说他在南疆驻守时,与南诏国前朝王庭的贵女高氏私通,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如今,高氏带着两个八岁的孩子进京寻亲。
  这不是单单丑闻,有通敌嫌疑。
  沸沸扬扬闹起来,崔家似无还手之力。
  满城风雨。
  崔大将军想要从京畿营告假,暂时躲避风头,萧怀沣不同意;但其他朝臣攻讦,崔大将军处境艰难。
  好些日子没登门的皇姐平阳大长公主,又来一趟王府。
  “……大舅舅怎可如此糊涂?大表兄的女儿都快及笄了,儿孙成群。此时闹出这等丑闻,整个崔氏都丢人。母后刚去。”皇姐说。
  骆宁:“那是旧事了。”
  “也不过八九年前。那时候也是一把年纪了,怎可被美色迷昏头,酿成今日苦果?”
  骆宁只得安抚她。
  她们俩正说着,二门上的丫鬟来通禀,说崔大夫人来了。
  平阳大长公主一愣。
  她握住了骆宁的手:“你不要答应任何事。我就是怕大舅母向我求助,才不敢登门安慰她。”
  又说,“怀沣与郑氏较量,正是艰难之际,大舅舅不帮忙就算了,还尽拖后腿。”
  骆宁声音轻缓从容:“皇姐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平阳大长公主没有再说什么。
  大舅母很快进来了。
  她眼睛有点肿,瞧见了平阳大长公主在,也没有太惊讶。
  只是哽咽难言。
  “舅母委屈了。”骆宁说。
  崔大夫人半晌清了清嗓子:“我这辈子从未受过这等羞辱。”
  平阳大长公主很怕在这个时候添乱,却又忍不住:“大舅母,那女人和孩子呢?”
  “那女人找上门的时候,我不知情,她就去了大理寺告状。如今大理寺不准我们接近,孩子与高氏被看护了起来。”崔大夫人说。
  “舅母,此事是大舅舅一人做的,您应该和他商量。雍王妃也帮不上你的忙。”平阳大长公主说。
  她说“雍王妃”,而不是“七弟妹”。
  该讲身份的时候,亲情不能被随便利用。
  “不,有件事必须要王妃帮忙,其他人恐怕不行。”崔大夫人说。
  骆宁:“大舅母说来听听。我力薄言轻,只能勉强一试。”
  第463章 郑家的诡计失败
  皇姐在旁边给骆宁使眼色。
  骆宁对崔家很有信心。她提醒过了,要是崔家毫无防备,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崔大夫人看着挺急,气色却不错。焦急是做给外人瞧的。
  “……我想请魏公公帮个忙。”崔大夫人说。
  “什么忙?”
  “宫里的‘慎刑司’早年有往各处派密探,南诏国也有。宗卷绝密,可魏公公肯定知晓一二,他替太皇太后经手的。
  我想请魏公公帮忙,把当年叫‘周韵柔’的密探宗卷寻出来,对照查看。”崔大夫人说。
  骆宁不知这茬。
  她心中微动。
  既然寻亲的高氏女不是南诏国前朝的贵女,而是宫里派出去的密探,前世崔氏为何栽了这个跟头?
  骆宁顿时明白,是换了人。
  她告诉崔大夫人后,崔将军与夫人坦诚相待,先出手了。
  高氏女的孩子,都是崔家八爷的,只因崔氏要遮掩大将军更严重的一件事。
  如今来寻亲的,半真半假。
  孩子是真;高氏女却是假,这是崔大夫人的手笔。
  崔大夫人知晓很多事,包括宫里派出去的密探这等绝对机密之事。
  骆宁想起了嘉鸿大长公主,心中便有了警惕。立场一变,大家利益相悖时,盟友也会变成仇敌。
  “……我去想办法,怎么也会帮舅母这个忙的。”骆宁说。
  崔大夫人再次道谢。
  她没吃饭,离开了雍王府。
  平阳大长公主听了几句,一头雾水。
  “那个高氏女,她难道是朝廷派下去的细作?她的孩子呢?听说长得很像崔家的人。”公主一连串问。
  骆宁拍了拍她的手:“皇姐,稍安勿躁。事实如何不要紧,现在看谁的道行更高了。”
  公主:“阿宁,你这样说话的语气、神情,很像母后。要是母后还活着,一定以你为荣。”
  说着,她眼中泛了泪花。
  母后真应该再多活几十年,让她知道,她一生并非“虚无”,她只是在郑玉姮和仁宗身上失败了而已。
  她的成就,不应该由那两个人来彰显的。她花点心思栽培骆宁,回头再看,一定会很骄傲。
  可惜,母后没有熬过这道坎。
  平阳大长公主似乎才明白,她的母亲是何等骄傲之人。早年遭遇的苦难,她都是咬牙忍下来的。老了,没力气忍了,之前的忍耐全部反噬了她。
  骆宁掏出巾帕,为公主擦泪。
  公主撇过头,半晌眼泪收尽,又看向骆宁:“你也别憋着,哭哭就行了,我知你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