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泡喵      更新:2025-09-18 08:59      字数:3281
  顾聿推开房门,一眼便看到了这幅悠然的画面。
  他脚步一滞,静静地站在门口,舍不得挪动一步,生怕惊扰了此刻的宁静。
  听到声响,谢清辞睁眼,瞧着男人湿漉漉的发梢,他坐起身,对顾聿招了招手,声音带着几分慵懒的温柔,“过来,我给你擦擦头发。”
  顾聿大步走近,在谢清辞身前蹲下,把手中布巾递过去,顺从得像一只大型犬。
  谢清辞接过,动作细致而温柔地帮男人擦拭头发。
  不多时,苏云和谢震端着刚出锅的饭菜,穿过回廊来到后院。
  只见桃花树下,谢清辞正拿着布巾,轻轻为顾聿擦头发,两人眉眼含笑,轻声交谈。
  003窝在一旁的软垫上,惬意地晒着太阳。
  瞧着眼前这么温馨的一幕,夫夫俩相视而笑,默契地停下了脚步。
  谢清辞和顾聿都不是寻常人,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站在回廊上的夫夫俩。
  谢清辞放下手里的布巾,顾聿也站了起来。
  苏云和谢震见状,几步走到石桌前,笑容满面地把一道道菜摆上桌。
  水煮肉片、酸菜鱼、青椒炒鸡蛋、凉拌茄子,菌菇汤。
  四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苏云笑意盈盈看向顾聿,“来,饿了吧?赶紧坐下来吃饭。”
  顾聿颔首,声音温和,“辛苦爹和小爹了。”
  苏云和谢震此刻心情格外愉悦,连连摆手,“不辛苦不辛苦,一家人说啥见外话。”
  谢清辞坐下后,先给一旁眼巴巴望着的003夹了一大碗菜,才拿起自己的碗筷,吃了起来。
  “来,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多吃点。瞧你都瘦了,在外头肯定没吃好。”
  苏云的筷子就没停过,不停地给顾聿碗里夹菜,很快顾聿的碗里就堆得冒尖了。
  顾聿失笑,“小爹,我够了,您和爹也吃。”
  “好,我们吃,我们吃。”
  苏云笑着应道,眼角的细纹里都藏着笑意。
  谢清辞瞧着两人高兴的模样,凑在顾聿耳旁,佯装吃醋,“你一回来,我就失宠了,爹和小爹眼里只有你。”
  顾聿喉间溢出低笑,笑声里满是宠溺,动作迅速地给谢清辞碗里夹满了菜。
  而后在他耳畔低语,声音轻柔却笃定,“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会一直宠着你。”
  听到这话,谢清辞桃花眼一弯,心口一甜。
  他嘴角一勾,促狭地调侃,“我怎么觉着你恢复了记忆,越来越会说情话了?”
  顾聿神色认真,“肺腑之言,不是情话。”
  瞧着顾聿一本正经的模样,谢清辞差点笑出了声,总算不逗他。
  对面,谢震和苏云不时抬眼,看着两个孩子感情这么好,心下也高兴,饭都多吃了半碗。
  吃完饭,顾聿掏出一张房契递到谢震面前。
  “爹,是西街的一座四进院的宅子,往后你们就住镇上,省得村子镇上来回跑。”
  夫夫俩一愣,一同看向那张房契,当看清房契上的具体位置,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竟是县太爷府邸旁的一座宅子。
  谢震缓过神来,也不拒绝,毕竟这是自家儿婿一片赤诚孝心,也不是旁人,拒绝反倒生分了。
  他爽朗地大笑一声,声音洪亮,“好,你有心了,明个儿我们就搬到镇上来。”
  顾聿颔首,而后扬声道,“顾寻,顾帧。”
  话落音刚,两道黑影如鬼魅般瞬间出现在后院,单膝跪地,齐声喊道,“主子!”
  顾聿沉声吩咐,“你们二人留下,贴身保护两位老爷。”
  “是!”
  二人领命,迅速移步到谢震和苏云身后站定,仿若两尊门神。
  谢震和苏云冷不丁被这突然出现的两人吓了一跳。
  顾聿见状,对着他们说,“爹,小爹,他们是我麾下的暗卫。之后我和清辞不在你们身边,有他们在,能护着你们周全,我们也能放心些。”
  夫夫俩听了,虽觉得身边时刻有人跟着不自在,但也明白这是顾聿的一番苦心,犹豫片刻,还是应承了下来。
  谢清辞看向顾聿,“我还得去趟同仁堂,跟师傅好好道个别。”
  顾聿握着他的手,柔声道,“理应如此,我陪你一块儿去。”
  谢清辞嘴角上扬,轻轻点头,“好。”
  午后,谢清辞和顾聿相携,又来到了同仁堂。
  此时正值饭点,同仁堂里冷冷清清,没有什么病患。
  伙计忙活了一上午,此刻正靠着药柜,打起了瞌睡。
  张大夫独自坐在案几前,整理着刚采买回来的药材,将它们分门别类。
  听到门口动静,张大夫抬眼,瞧见谢清辞与顾聿走进来,脸上露出和蔼的笑,
  他缓缓起身,抬手捋着胡须,“清辞,不是嘱咐你今儿回去,和夫婿好好相聚吗?怎么又过来了?”
  第34章 大将军的威猛夫郎34
  谢清辞上前几步,恭敬行了一礼,“师傅,徒儿有一事,想跟您说一说。”
  “哦?何事?”张大夫神色疑惑,不知怎的,心底莫名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没多会儿,预感便成了现实。
  谢清辞缓声道,“师傅,徒儿日后恐怕没法再跟着您研习医术了。过不了两日,徒儿就要和夫君一道奔赴边关。”
  张大夫嘴角笑容僵住,心里五味杂陈。
  谢清辞天赋极高,在医术上悟性极佳,自己才教了短短一个多月,正满心期许能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没承想,分别来得如此突然。
  张大夫沉默片刻,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不过清辞啊,你在医术上的天赋难得,虽说你我师徒缘分不过月余,而后你又要远行,但为师希望你往后切不可懈怠,定要继续钻研医术。”
  谢清辞语气坚定,“是,师傅,徒儿定不负您的教诲。”
  张大夫满心不舍,念及谢清辞哥儿身份在边关诸多不便,往后寻医问道怕是艰难,便又叮嘱,“若往后碰上疑难之处,尽管写信来,为师自会为你解惑。”
  这段时日,张大夫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谢清辞受益匪浅,也真心将张大夫视作恩师。
  此刻听着对方句句关切,谢清辞眼眶泛红,“有劳师傅费心,徒儿都记下了。”
  张大夫慈爱地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顾聿,语重心长,“边关条件艰苦,清辞跟着你过去,往后的日子不容易。希望你能好好待他,护他周全。”
  顾聿抬手搂住谢清辞的肩,掷地有声,“张大夫,您放心。我定用性命护清辞安好,不让他受半点委屈。”
  看着顾聿眼神清明,一身正气,张大夫放心下来,连连点头,“好,好,好啊。你们夫夫二人一定要相互扶持,平安归来。”
  谢清辞和顾聿对视一眼,“师傅,我们会的。”
  张大夫转身走进里屋,很快拿出几本医书出来,递给谢清辞,“清辞,这些都是为师还没来得及教你的医书,望你闲暇时多钻研,医术可不能荒废。”
  “是,谢谢师傅。”谢清辞双手接过医书,看着泛黄书页,也知它的珍贵。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顾聿不着痕迹地抬手,朝门口候着的暗卫示意。
  暗卫动作迅速,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走进来,轻轻放在案几上,随后又利落地退了出去。
  顾聿真诚地说,“张大夫,此去一别,山高水远,归期难定。这些礼品,是我们夫夫的一点心意。待日后归来,定当再登门拜访。”
  张大夫看着满桌的礼品,又看看眼前这对恩爱的夫夫,爽快收下,“好好好,我等着你们平安回来。”
  跟张大夫告别后,便与顾聿来到红薯粉作坊。
  如今的作坊,早已不是两月前的模样,生意愈发红火,完全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最初的九人小作坊,如今已扩充至四十余人,规模翻了数倍。
  院子里,众人正低头专注手里的活儿。
  大家余光瞥见谢清辞走进来,纷纷停下手中活计,同时喊了声,“老板!”
  谢清辞摆手,“你们继续忙,不用管我们。”
  众人应了一声,又继续忙活起来。
  顾聿缓缓踱步,视线落在院子里那一排排晾晒着的细长条上。
  他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转头看向谢清辞,“清辞,这是何物?模样倒是新奇。”
  谢清辞笑着解释,“这个叫红薯粉,是用红薯加工制成的。只需用热水煮上几分钟,不管是炒着吃,还是拌着吃,都十分方便,味道也相当不错。”
  顾聿狭长的眼眸微眯,又问,“作价几何?”
  谢清辞心中明白他的心思,不紧不慢地说,“对外售卖是一百文一斤。”
  顾聿抿唇,若有所思,没再言语。
  谢清辞笑笑,“这是给别人的价,要是供应给军队,就按成本价。一斤红薯五文,大概三斤红薯能出一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