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
晓棠 更新:2025-09-18 09:05 字数:3355
“他这就是明摆着打我的脸!”慈宁宫中,刘氏恼羞成怒地掀翻了茶盏。
“太后息怒,气坏了身子不值当。”李嬷嬷着人打扫一片狼藉。
“往日那蛮子尚且顾及着体统,至少面上不会直接忤逆于哀家。这次撕破脸,功亏一篑,倒是让他无所顾忌,露出混账本性来。”
“他混且让他混。”李嬷嬷替刘氏换上新茶,俯在耳边不怀好意道,“这后宫之事还由不得他插手,能给咱们这位陛下添堵的地方,多了去了。”
刘氏思索片刻,冷冷地哼了一声。
世子生辰当日,荣国公遗孀崔氏携女入宫,先行拜见太后。彼时,向瑾正在慈宁宫中拜谢太后赐礼,几个常来常往的宗室贵妇也在一旁凑热闹。
“夫人面色红润,到底是京中水土养人,不似那边疆风沙。”之前瑞亲王得罪了太后,但自家儿子是个懂事机灵的,太后不曾为难,瑞亲王家的继室可着劲地献殷勤。
“也是崔氏家大业大,红气滋补的关系。”桂亲王妃转向坐在一旁本应是主角却一声不吭的小世子,阴阳怪气,“世子莫怪本宫直言,如今荣国公府虽人丁凋零,待到世子娶妻生子,枝繁叶茂,几代之后,便又是一大家子。”
向瑾低眉垂首,看不见神情,“向瑾不敢。”
老太妃转移话题打了个圆场,“郡主愈发灵秀,小时候瞧不真亮儿,今儿个瞅着是越长越似母亲。”
“那眉眼,鼻子,嘴巴,简直一个模子。”众人附和。
刚唠了没几句嗑,内务府来人传话,家宴已备好。
“没规矩,没见太后与夫人们叙话呢吗?”李嬷嬷呵斥。
小太监被训得战战兢兢,不敢答话。
刘氏大度地摆了摆手,“无妨,都散了吧,莫要误了吉时。”
太后发了话,众人起身告辞,刘氏不紧不慢,“崔氏留步,哀家与你说几句体己话。”
向瑾上前,带走向馨宁,崔嫣微微颔首,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送走诸位女眷,李嬷嬷从外带上殿门。
“崔氏,”刘太后皮笑肉不笑,“哀家也不好耽搁太多工夫,免得落个不体恤的名声,便有话直说了。”
崔嫣顺从,“太后请讲。”
刘氏语重心长,“抛却那些虚名,同为人妇,哀家最是体谅你孀居娘家的委屈之处。”这世道,对女子不公,寡妇尤甚。那些宗亲官员家的夫人尚且可以适度抛头露面,崔嫣这般寄居娘家的孀妇,即便身份再高,也要避嫌,比那未出嫁的闺阁小姐更多约束。
崔嫣心中一凉,“臣妇安守本分而已,不委屈。”
刘氏淡淡地,“桃李年华,难道甘心余生孤苦?”
崔嫣还不待接话,刘氏不容置喙地断言,“崔府嫡女,就算带女再醮,也不愁无有钟鼎之家接纳。此事哀家便受累替你掌掌眼,定挑个福寿绵长的。”
此话不可谓不恶毒。
崔嫣咬碎银牙,忍着恶心。
刘氏最后又是那句威胁,“不为自己,你总得为郡主考虑考虑不是?”
将荣国公夫人送了出去,李嬷嬷回返,幸灾乐祸,“崔氏无话,不似抗拒的样子。”
刘氏不屑,“不是据说是个烈性子?”
李嬷嬷哂笑,“孀居京城这几年,再烈的性子也磨平了。再说了,太后也是为她好,到时候寻一门贵亲赐婚,崔氏家主又是咱们这边的人,在前朝也哄得那蛮子信重,届时,哪还由得她乐意不乐意。她若是敢造次,郡主和亲也是应当应分的……您说是也不是?”李嬷嬷阴恻恻。
“照咱们陛下看重向家的程度,这事足够他堵心堵肺,哑巴吃黄连,呵呵呵。”李嬷嬷阴笑连连。
刘氏半阖着眸子,挑着唇角点了点头。
御花园宴厅之中,向瑾去安排琐事不到半刻钟,顽皮的小郡主便没了踪影。今日家宴,无有闲杂人等,且有陛下暗卫与禁军护守,该是无妨。
向瑾与福安分头就近寻找,在北侧湖畔一处偏僻的假山之后,传来馨宁脆生生的笑声。
“陛下,您好厉害啊,快给我。”她追着蝴蝶一路跑,差点儿跑出御花园。
向瑾缓步走了过去,从假山缝隙中窥到,成景泽将指尖一只蹁跹的蓝色蝴蝶珍重地递到向馨宁手中。
倏忽一瞥,向瑾心尖猛地一跳,被钉在原地。
向馨宁目不转睛地捧着蝴蝶,成景泽垂首注视着她。哪怕只是侧颜,只是一个瞬间,也足够向瑾一览无余……陛下眼中的凝重与温柔,水满而溢,无处安放。
第39章
一息之间,成景泽退后,眸中情绪杳无踪迹。但这一次,向瑾确认,绝非他目眩错视。即便转瞬即逝,但那样深重的目光,令他过目难忘,陌生又熟悉。向瑾不由自主地便忆起陛下遇刺那一晚,望向自己的一眼……相同的是,仿佛透过他与向馨宁,陛下注视的是另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身影;不同的是,彼时痛彻心扉,此刻情深似海。
向瑾痛恨自己过于敏锐多虑,但脑海中不受控的回闪泛滥成灾。
“那一年,兴高采烈地去过什么七夕……”
“瞅着六亲不认冷酷无情似的,谁知道还是个情种!”
“郡主愈发灵秀,越长越似母亲,简直一个模子。”
从未缺席的糕点……
屈尊降贵的守候……
何人令坐拥天下的皇帝爱而不得,积郁成疾……
胸腔如被重锤连连凿击,撕心裂肺,向瑾几欲崩溃。
他记得,荣国公夫人崔嫣的生辰,正是七月初七。
“陛下,我要回去了,免得误了小叔叔的生辰宴。我给他备了亲手绣的荷包,他一定会喜欢的。”早已见过数回,陛下虽不多言,但始终温煦和气,且俊朗非凡,与传闻中凶神恶煞的模样大相径庭,向馨宁一点儿也不怕他。
成景泽点了点头,“去吧。”
向馨宁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陛下不去吗?”
“朕用过午膳了。”
“哦,那我走了,谢陛下。”向馨宁一溜烟往回跑,不期然在半路遇到向瑾。
“小叔叔,你来找我吗?”丫头没心没肺,“你看,陛下帮我抓的蝴蝶。”
“小叔叔?!向瑾!”馨宁一只手诧异地摇着向瑾的袖子。
“啊,”向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肺腑火烧火燎,“回去吧,菜该凉了。”
久违的家宴,只听向馨宁叽叽喳喳,福安捧着哄溺便不会冷场。向瑾强颜欢笑,勉强撑着场面。崔嫣竟也心事重重,不曾察觉异常。
小孩子饭量不大,又提前吃了些糕饼,不一会儿便食了个七八分饱。馨宁虽是女儿家,但崔嫣向来不拘着她。甫一放下碗筷,便坐不住了,与母亲小叔告了罪,迫不及待拖着福安跑去戏耍蝴蝶去了。
向瑾也撂下筷子,思前想后,开口道,“嫂嫂,您……能否与我说说飞鹰军中之事。”
崔嫣怔了怔,敛下心中忧思,温和地笑了笑,“有何不可?”
向瑾吞吐难言,“当年……丰城人人称颂,嫂嫂骁勇英武,巾帼不让须眉。”
婚后,崔嫣有孕之前一直从军,任向珏麾下将军,战功赫赫,美名传遍塞外。西北边疆在庆王与荣国公府守望共治之下,各族交融,民风开化,对女子的束缚也不似中原般食古不化。荣国公夫人此一段美谈,经年之后,在京中竟成了贵妇娇女们嗤笑的把柄,可悲亦可笑,但崔嫣并不在意。
除此之外,甚少有人知晓,在婚前,其实崔嫣早已从军。只不过,那时她女扮男装,买了一套名为“徐旺”的边民户籍,乔装改扮,着实以男子的身份在军中待了一小段时日。此事有些过于出格了些,知晓内情者寥寥数人,皆为飞鹰军核心将领。过往曾与“徐旺”接触过的士兵,打破脑袋,也无人敢与世子妃联想至一处。
“言过其实罢了,”崔嫣自谦,“我那点儿能耐,大半是从你兄长那里偷师而来。”提及亡夫,夫人眸光如水,难掩缱绻情意。
向瑾心中酸涩不忍,但他仍逼着自己问下去,“嫂嫂与兄长乃军中相识?”
对自家人无不可言之处,过往向瑾不曾细问,崔嫣也无由坦述。今日,既然谈及,亦无需隐瞒。她理解向瑾寄人篱下的苦楚,聊聊家中之事聊以慰藉,并无不妥。
“不打不相识……”忆及往事,年轻的国公夫人眉梢眼角皆是眷恋,“我于备战间隙偷偷去河边摸鱼,被他逮到了。”
“其时,陛下……也在军中?”
崔嫣顿了顿,似乎微微讶异于话头的转换,但也未在意。她莞尔应道,“陛下十五岁来到飞鹰军中,半大不小的年纪,闯了不少的祸。世子爷顾不过来之时,便多是由我来照应。不过,陛下性情率直坦荡,重情重义,在军中摔打了几年,便脱颖而出,独当一面。”
向瑾心中愈发寒凉,好半晌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