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
不迁贰 更新:2025-09-18 09:41 字数:3307
黛玉脸上浮起淡淡笑意,倒觉得有些趣味。
鸳鸯已在屋外候着了,黛玉顺势起身,唤柳晏跟去找兰哥儿时去找找雪雁,瞧瞧她房中的那只大懒猫。柳晏年纪小,自然喜欢这些个东西,便答应了。
一路行至院外,黛玉仔细问了梨香院伺候的日常,鸳鸯毕竟是府中老人,办事妥帖。
“你们每日于玩乐、乐户唱曲皆不能停,断要叫他在府中高兴。”黛玉顿了一下,又说,“只是如今日这般靡靡之音便不能再唱了,免得叫外人多想。”
黛玉沉思片刻,心中仍觉疏漏。当初应该想到隐藏柳晏的行踪,或许就不至于往后为此招惹麻烦。
回院子的路上,黛玉与裴石说起柳晏之事,“此事要早做准备。柳晏的身份,早晚叫人知道。”
裴石略一点头:“我已派人去查理国公府旧部踪迹,若有人尚在,便设法收拢。若能将他交于信得过之人,再好不过。”
“只怕你找到之前,有人已经起心动念……”黛玉提起心中打算,“裴总管,如今府中粮多,府丁人手瞧着充裕但总觉得少些什么……”
如今府中做事的短工便有三十有余,更别提原先留在府中的家仆。
裴石预警预感到主子有求了,此时除了紫鹃,周围并无他人,他干脆直接问:“想要什么人?帮你抓来便是了。”
她抬眼看了看裴石*:“我许久未花心思在兰哥儿的功课上了,只觉得自己事务繁多,对他疏忽了……他在你那处如何?可有长进?”
“骑射只怕离卫府的公子还差些,但是杀敌退尸还是能进退自如的。”裴石突然觉得不对,她这小尾巴都翘起来了。
他停下脚步,略垂眼帘,只与也停下来回头看他的黛玉对视了几秒,也不用多问,便道:“姑娘可认识什么有真才实学的师傅吗?”
黛玉摇摇头,她不止一次地觉得身在闺中真是万事不知。
裴石从新起步走在前,淡淡道:“那我去抓一个来府里。”
黛玉想起柳晏被押到卫府时的样子,追上去笑道:“就不能去请到府上吗?”
她轻叹一声:“或许我们可以请卫老爷帮忙引荐。”
还别说,卫老爷真的给裴石介绍了一个人。
在延庆门外有一处供进京旅人歇脚过夜的小村落,其中常年住有一从江南而来的才子,名唤左丘梅。
此人曾中乡试解元,以第一之名进京赴考。文理俱惬,策论尤其锋利,本应该是能金榜题名,就算无法夺得魁首,至少也能殿试面圣,一展生平所学。
但是没想到,左丘梅不仅没能进入殿试,甚至会试都名落孙山。
左丘梅不服,可家中清贫,这日益沉疴的赋税和家中耕地的干涸,他只能返乡务农待三年后再考。
天不遂人愿,家中老母都饿死在饥荒之中,田产流散,族亲冷眼。左丘梅不得不屈从到府衙做一狗头师爷,才知原来自己寒窗苦读十年,一纸惊世绝艳的文章不过成为了江南贡院卖官的财神轿子。
左丘梅默下自己的文章,愤而进京上书陈情。从用一纸文章祈见天颜的举子,成为了一张状纸上告御状的闹事者。
只是如今的左丘梅,听说被人打断了执笔的右手,无望再考,只得给寒门书生讲学度日。
黛玉见了左丘梅的旧策文章,虽非花团锦簇之作,但却沉稳透着锋利,字句里俱是正气风骨,可见此人定是性高气傲的士子,颇有儒道气节。又加之是卫老爷举荐,必然是极好一人。
黛玉看了第二遍,还未看完便道:“此人若肯入我府,非但可以教兰哥儿和柳晏,更可以助我布置归制,谋划布局。”
裴石却面露难色:“京中只开了损坏的西城门,要绕京道延庆门外将人接进府,路途艰难不说,城中有闯王的义军在不至于引发尸潮,可城外的活尸就不一定了。”
黛玉只轻笑一声:“你是想说,这人现在还在不在都不好说是吗?
她声音笃定:“我知此事艰难,但既然明知有这么个人,若是就此放弃……”她抬眼看裴石,浅笑又言辞温和道:“那时候你坚持不愿留在府中,我不是屡屡求你?”
见黛玉求贤若渴,裴石沉默了半晌,终是点头:“好,我明日一早便带人出城去寻。”
长安城鼎盛之时能容千万之数,绕城外而行从城西到城东便要足足半日。
裴石他们做了宿外的打算,愿意随行之人自然寥寥。
倪二近来常出城采药,已习于此,自愿同往,另有三名心腹护卫,共五人第二日清晨便快马出发。
第77章 护院总领3
五人趁着闯军的粥棚还未搭起,一大早便从西城门出。
风正劲,天色如铅。他们快马走了很久,绕着城墙一路往东去,只知道正午当空,却不知道他们到达延庆门外已经过了未时。
旧时官道被落叶与尘土掩没,惟有破败残碑隐约指示方位。前方三里,便是卫老爷所知的延义村。
西风刮得人脸生疼,远处,村庄藏于荒草丘陵之后,骑马缓步靠近,只听风声与马嘶声,一片寂静,仿若久无人烟。
顺着小径,一步步向村口逼近。
眼见屋前篱笆瓦罐都蒙着一层土灰,风一过都能吹起黄土。田地龟裂枯焦,草木皆黄,土地如死。
倪二皱眉,“一声狗吠鸡鸣都没,活人哪有不动静的。”
裴石勒马止步,目光森然,“分两组,我与倪二先探前路,你们断后,拦截左右。”
哗啦一声,倪二只一踹,村中最边上一户破屋木门倾倒。
屋旁一口水井,被破锅封顶,井旁几枚脚印,旧迹未干。房门紧闭,但推开后里面空无一人。
裴石他们又进了两间屋子,虽说各家房屋院子情况不尽相同,但是都没有死尸痕迹。
“奇怪了……”倪二道,“这村子的人不会都变成活尸了吧?!”
正说着,一声异响突兀响起,还没进入的茅草屋竟窜出两具活尸,身披破布,肢体僵裂,眼白翻起,喉中发出野兽般的吼声,蹒跚而来。
紧接着,村中破屋、草垛、牛棚后纷纷传来咯咯作响的关节错动声。
一道道人影斜斜跌出,一具、两具、三具、五具……竟有近十具活尸,从村中四散处缓缓爬出。
它们步履蹒跚,却朝气之处趋动;有的鼻端扭动,仿佛嗅出血肉气息,嘶吼着冲来。
护卫还未反应过来,裴石已经拔剑在前,沉声发令。
“成围!直接斩首、勿缠斗!”
倪二与三名护卫迅速散开呈倒“品”字阵型,长枪横前、弯刀出鞘。
裴石先动,他身形如电,脚步不响,一步一斩。
长剑在手如剪水流云,不与活尸纠缠,专取脖颈关节,一尸头颅斜飞,血沫黑汁喷溅,他却神色冷然如铁。
另一尸尚未反应,便被一记肘击重创面门,骨裂声伴着血浆溅落草根。
裴石面无表情,刀锋甩清,一脚将尸体踢入干涸的沟中。
“打的不愧是死人,”倪二讪笑道:“老大这招儿,比打贼寇干脆多了,爽!”
倪二甩枪将身体干瘪的瘦弱活尸甩到一旁,尸体倒飞三步,砸断木栏。
“西侧还有——”一名护卫高呼,大白日竟还有活尸不断从各处屋中钻出。
“别分散!以我为轴。”裴石冷声令下,众人迅速变阵,刀盾交错、步步压进。
一炷香后,村中尸声已息。
地上躺着十一具尸骸,皆头颅尽毁,四肢折断,有的残尸尚抽搐几下,终不动弹。
裴石蹲下身子,翻看地上的死尸。
倪二喘了口气:“没想到这村里……竟藏了这么多活尸。只怕这村子,早就彻底没了。”
几人见裴石动手扯了活尸衣裳,他们不敢多问,只是等着老大站起。
裴石不看尸体,只环视村中,冷声喊话:“有多少活尸都放出来,否则我便将你们找出来审问!”
护卫们面面相觑,也就倪二这个多嘴的问:“怎么!这里有活人?!”
风声不断,裴石见无人反应,弯腰拾起一个丑陋发臭的头颅,往院子走去。
行至一口井前,剑尖一挑,撬开压顶的破锅,作势要将那个头颅丢进井里。
忽听一中年男子朗然:“这位壮士若真将污秽之物丢入井里,只怕村中人再无可饮之水了。”
裴石微一转身,望见院门处缓缓走出一人。
那人身着旧袍,布衣无饰,手中却仍执一卷破旧书卷,三十许人。此人眉目端正清峻,身姿虽不高大却自带一股从容稳正的气势。
正是左丘梅。
裴石上下打量他,沉声问:“左先生,村中百姓何在?”
左丘梅神色未变,唇角微挑,道:“看来诸位不是误闯,而是专程寻我来了。”他环视四周,淡淡道:“如今闯军入城,尸患遍地,朝中那群尸位素餐的权贵,竟还有闲情来管我这残废的村野败犬,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