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不迁贰      更新:2025-09-18 09:41      字数:3360
  黛玉每日按时服药,府里又日理万机,夜里常睡得沉,身子反倒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
  卯时府中点卯,又与卜旃打拳,一应事务有条不紊。史湘云在旁看着,只觉昨日心头那份担忧,多半是自己杞人忧天。
  昨日接入府中的,皆是缮国公府中的女眷。黛玉特意吩咐周瑞家的,将她们安置于宁府一处僻静院落。
  她赎人之时并无他意,只是见不得人死在乱世泥淖里。她未强留,若有人娘家尚存,自可归去,她也愿设法替她们传书、打探消息。
  剩下那些无处可归的,黛玉让周瑞家的安排了些简易差事,待日后情势安稳,再作定夺。
  好在她们虽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见贾府也是高门落败,便也无人挑剔生事,倒也顺从。
  府中一切仿佛仍井然如初,只等出府之人早日归来。
  史湘云与卫若兰早约好待裴石回府后便告辞归家。可天色渐暗,茜雪匆匆来报——倪二一行人,至今未归。
  黛玉看着昏黄天光,心头一沉。
  她转头劝湘云道:“妹妹,你还有儿女在家,总不能一直陪我,回去吧。”
  湘云原想多留一宿,终究拗不过黛玉的逐客令,便随卫若兰离去,将带来的府兵都留在贾府守着,说好明日再来。
  黛玉没说出实情,她心里清楚,这一趟裴石多半是遇上了麻烦。
  这与他前次出城不同,那次他是去嶽神庙寻宝玉,一切都是未知。而这次原本就计划在外歇宿一夜,不过是短程探查,不该无故耽搁。
  夜幕低垂,府中灯火如常,可她却怎么也安不下心。
  她不是没想过。
  若有一日,裴石不在贾府,该如何再整防务?该如何统管家丁?
  可她从未真正设想过,若裴石真的不回来了,她自己除了为友人与自己难过,还会如何?
  黛玉牵着马在府中巡夜,紫鹃与雪雁仍是左右随侍。黛玉此刻心口却空落得厉害,仿佛连气都透不过来。
  紫鹃察觉她神情恍惚,方才便问了两次暗处是否有人了。
  她轻声道:“这夜风重,只怕就要入冬了。姑娘要不要改回软轿巡夜?到时候也快些,热闹些。”
  黛玉被叫了两声才回神:“入冬了叫各处早些交牌落锁便好,有你们陪着就够了。”
  毕竟,裴石又不是回不来,许是耽搁了而已。
  黛玉巡完两府后回了荣禧堂。议事堂内,卜家兄妹早候在侧。
  她刚踏入,未及寒暄,便见屏风后走出两道熟悉的身影。
  “平儿嫂子——”
  黛玉一见人,旋即喜极而泪下,快步迎上前去。平儿衣着朴素打扮成村妇,身旁巧姐亦安然无恙,朝黛玉作揖。
  她一把拉住平儿的手:“你们……这一个月到底去了哪里?怎么回来的?”她说着便要将人往后楼带,生怕被卜大夫看见了笑话。
  平儿见她失态,反倒替黛玉拭泪,轻笑道:“我们藏在延义村,是遇上府里的护卫,这才得以回府。”
  黛玉转头望向卜旃,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期待。
  “裴总领他们回来了?”
  可惜,下一句却如冷风穿心。
  “倪二他们回来了……可裴大哥还在城外。”
  黛玉脸色一变,低声问:“为何?”
  卜旃与兄长对视一眼,卜旌答得艰涩:“倪二说,裴总领……中了尸毒。”
  那一刻,黛玉只觉得耳边嗡然一震。
  “……怕是回不来了。”
  她一直小心谋算,不愿轻易倚靠,甚至曾提醒自己——裴石只是助她渡过乱世的权宜之计,是贾府的“护卫者”,是救命恩人,是友人,不会成为她依托的执念。
  只是,她有些高估自己了。
  第84章 晨风零雨14
  村民他们聚居于地窖,倪二与护院去清点人口,打算回贾府筹备接应车马时,平儿认出了府中的家丁。
  平儿和巧姐就这样归来了。
  巧姐已被安置在后楼,由黛玉的丫鬟春纤亲自照料。而那名重伤家丁虽失血过多,好在伤口处理得早,暂未见尸变征兆,眼下交由安阳医馆看护。
  “……我本是带着巧姐出门,去寻先前来与二爷说亲的一户庄姓地主人家,想着替她寻户殷实人家再回府中帮衬。谁知才出了府门,便被贾蓉抓了去……连巧姐的舅舅王仁也……也给活活害了。”
  平儿声音带颤,言辞克制,但其中凄惶境况已跃然于黛玉眼前。
  贾蓉能勾结赵大膘劫府、引狼入室,自是心狠手辣之徒。平儿与巧姐能在此劫中死里逃生,黛玉听至此处,方才止住的泪水,又一滴滴落入绣帕。
  倪二与两名护院入议事堂回话时,恰见她低头落泪,身形羸弱,眉心浅锁。灯影斜照,满室金碧之中,竟像是一株压霜的白梅,脆弱至极,叫人怜不自胜,难忍庇护。
  仗义的倪二一时心头一紧,顿时挺直了身,语气都郑重了几分:“姑娘若有什么要问的,只管开口,我定知无不言。”
  黛玉急忙拭泪,李纨在旁缓声接了话,问事情经过。
  平儿毕竟身在延义村,也能补充一二。
  黛玉冷静下来,收敛神色,待众人稍静,这才低声问出心头最急之事:“你们回来的时候……裴总领,怎么样了?”
  倪二先是沉默一瞬,声音闷沉下去:“起初……他只是体力不支,只让我们确认村民人数,好回府做准备。可在我们出发前——”
  倪二这一顿,便叫黛玉面色微白,纤指下意识绞*紧帕角,却依旧维持着沉静的姿态。端着,只等着倪二继续道:“……他交代完事情,便再没能起来。高烧不退,我们只得将他捆住手脚,安置在屋中。延义村有土方大夫,左先生也应允照看,我们……就赶在入夜前回来了。”
  室内一静,连灯焰跳动的声音都显得刺耳。
  黛玉听罢,脸色虽未变,眼底却泛起一层水光。
  她记得府中曾有疯鹿咬伤家丁,致使家丁尸变发狂。那时候裴石记下了家丁尸变的过程,并将笔札留给了她。
  她迅速吩咐紫鹃去书房取那笔札,又追问许多细节。
  “你是说……裴总领说左先生不是我要找的那人?”
  面对黛玉的疑惑,倪二也有些怀疑,毕竟那只是他在一旁听到的一嘴,甚至他也不是特别确定裴石是不是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比起这种随口而言,他更记得相国寺和断掌。
  若在平日,面对这样絮絮叨叨的询问,倪二早觉烦腻,甚至早已反呛了回去。
  可此刻,素日冷清疏淡的当家双目微红,在他这个外人前始终克制强撑,藏在雾后的心火,言语中却尽是关切之意,这般有情有义之人,实在叫倪二不忍。
  “我只是听老大随口这么一说,应该是说过的……”倪二还是如实说了,不过他更在意的是,“当家的,那左先生所言……你真的要答应吗?”
  此时紫鹃已快步将寻得的笔札呈上,黛玉低头翻阅,神色如常,却只淡淡一语:“当然,我会去的。”
  李纨一听,立刻急了:“这怎可行?如今出城太过凶险,连裴总领那样的身手都出事了,你若有个万一,贾府这些人可如何是好?”
  黛玉垂目合书,回得却毫不迟疑:“且不论左丘梅点名要我亲去,裴总领为了咱们贾府,身陷城外,如今生死未卜,我怎能坐视不理?况且那村中百姓,无一不是倪二与平儿嫂子亲眼见过,府中也应报他们庇护之恩。”
  她转头看向李纨,轻声一笑,“再说,如今平儿嫂子回了,府中有大奶奶坐镇,我便安心得很。此前我也出过两次府,平安归来,如今也不会例外。”
  李纨一时语塞,心中却难掩焦虑。湘云说得不错,叫她暂代几日府中事务尚可,可这府中家丁婆子之前是些什么人,若真一日无颦儿,她如何能管得住这贾府?
  她便是太纵容颦儿了,素知黛玉自小便聪慧玲珑,原在姐妹中便是敢说敢言之人,只是比起同样诗才横溢的湘云,黛玉更多了些心窍,只说给听得懂的人。原以为黛玉不是那般做事鲁莽之人,可如今看来,只是往常她不愿领头,如今步步挑梁,可这说话做事都是一贯之风罢了。
  李纨还没能再多劝两句,黛玉便将笔札递给卜家兄妹,叫他们照上面所写一一询问倪二和同行的护卫。
  卜家兄妹虽性情各异,但都是医痴,比起黛玉对裴石的忧心,他们更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研究尸毒的难得机会。
  平儿静坐一旁,看着林姑娘低声唤小红吩咐事务,又命两位总管安排次日出行诸事,不觉神思渐远。
  她回府后初见姑娘,一时心酸,只觉林姑娘虽姿容依旧,眉宇间却多了一层不似从前的沉静威仪,再不见以往的慌乱与倦态,也没有疾言厉色那般威逼。府中最是难管的婆子和家丁们此时都很是顺服,府中从令如流。
  当时离开贾府时,平儿最担心的便是林姑娘身子弱,难挑重担,想着只要安顿好巧姐,定是要回来帮忙才行,如今看来,当时向老爷举荐姑娘管家,当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