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作者:不迁贰      更新:2025-09-18 09:41      字数:3326
  自打黛玉与宝玉分账分家够,宝钗便时常到荣府走动,以她从前一天能在院子里来回跑动请安的本事,她不需要跟黛玉一样骑马,也不需要有护卫陪着做软轿,到是挺自如的。
  宝钗的高精力不仅仅在于她督着宝玉读书一般处处盯梢,而且府中大小事她都会亲自坐镇,亲自领导,亲自过问。
  毕竟她既不需要侍奉公婆,也不需要奶孩子,正是大干特干的年纪。
  宝玉到是能从那些叫他不情愿的东西暂时解脱,然而在她的勤力背后,却渐渐有了另一番声音。
  “从前林姑娘在时,下雪只要扫一条道给人行走就够了,如今倒好,院院都要清,一天到晚雪没个歇息,我们也歇不得了。”
  “可不是!光是上屋顶除雪就够呛了,哪来那么多力气!”
  “嗐,跟着林姑娘时虽也要点卯,但工契明白,做多少拿多少。如今这新主子却是啥都要插手,她还想把府里的院子都开了住上人,屋里摆设也要咱们照着规矩折腾。”
  毕竟如今府中下人多是工契而非身契,来日合则留,不合便走。
  自从黛玉在点卯时宣布离府别住,往后管家权交予新来的宝二奶奶后,不仅仅有人愿意冒险跟着车马去金陵,尤其那些从济民坊带来的流民,本就心性桀骜,多想着工事难做便开春回乡去,不肯任人驱使如旧时家奴。
  “诶,你还要留在贾府吗?”
  宝钗却对此却没有发觉,她正忙于在黛玉离府后,将荣府和宁府各个被黛玉关起来的院子重新启用,尽早让自己和宝玉搬出大观园,也好给母亲他们置一处好的院子。
  除了府中日常,外头庄子的事亦成了隐忧。
  宝钗进不去荣禧堂,却常往荣庆堂走动,打听从前黛玉管家之事和府中如今的安排。
  她一听李纨还在计划春耕的事情,开口便问:“大奶奶,我们作为妇人,理当相夫教子,何必辛苦?我想着,依旧叫庄头打理就好。只要挑得人合适,不必劳心。”
  李纨心下一紧。平儿随车去了金陵,庄子落在她手中。她仍记得当日与黛玉同议之时,提起乌进孝这般吃里爬外的庄头。
  “二奶奶不知,从前便是庄头坏了规矩,才闹得家业几乎不保。若再交出去,岂不前功尽弃?”
  李纨如数将之前乌进孝贪墨庄产,甚至趁府中动乱带人来府抢掠一并说了,谁知宝钗却说:“大奶奶多虑了。那是从前的人不成器。如今庄子在我们手里,自然要用得心腹亲信。若换成自家亲眷,岂会再出纰漏?”
  此言一出,李纨脸色一变。她与黛玉同经府中抄检血劫,深知所谓“亲眷”最难依靠。她当即厉声:“二奶奶难道不知?赵姨娘、贾环,乃至贾蓉贾蔷,这些嫡派子弟,当日抄检时是谁刀口向内?自家亲眷尚且如此,如何能寄托大事!”
  宝钗怔了怔,只能假装说自己不知此事。
  “无论用自己人,还是请外人,总要挑得品行端正,做事认真的人。况且那时候贾府遭朝廷降罪,这些庄头许是事在人情在,事败人情坏。何必因为这些个别的小人,便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呢?这选庄头啊,好的不在多,一个顶十个,我们选人的时候仔细些,找那些个我们了解信任的便是了。”
  李纨心中大感不妙,想起贾家如今人丁凋零,若是按她说的,岂不是只能从薛家出人?
  听闻薛蟠曾被告是杀人案的主犯,李纨唯恐宝钗任人唯亲,将黛玉好不容易重新争取来的家业败了。
  李纨冷冷一笑,语锋陡转:“二奶奶刚回来,又未曾管过贾府的家业,许多事不知者无罪。不过庄子一事我有话要说,往年庄子的分红年例,我与兰哥儿得最大的一份,这在账册上俱有。如今新朝廷因林姑娘济民之事赐还庄产,林姑娘曾允诺:往后每年庄子寻旧例,五分年利分我与兰哥儿。”
  宝钗神色一滞,张口欲言,却被李纨截断:“二奶奶若要另选人管庄子,那也无妨。但我既分得一半利数,就须与你共定管事之人。若他日庄子出了差错,彼此也好分明,不致互相埋怨。”
  言罢,李纨盯着她,无退让余地。
  宝钗脸色微变,旋即收敛,笑意盈盈道:“大奶奶说的是。如今府中也就你我两房,兰哥儿是嫡长孙,将来必当当家立业。我如何能不为他打算?”
  李纨见她退让,才慢慢收了声势,笑道:“二奶奶自幼温厚,是园中丫鬟口中的善人。我素来比不得。兰哥儿若有你这般体恤,自当愈发用功,早日考取功名重振门楣。”
  宝钗面上仍是和气,心底却暗暗发凉。
  她本以为李纨是下人口中素净寡居的“大菩萨”,无意与人争锋。谁知一牵涉庄子与年利,竟比黛玉叫人见证分账还要强硬,毫不退让。
  更何况宝玉如今并不能用心用功,与自己的关系也相近如宾,而从前只听兰哥儿很是发奋,若自己没有孩子,或是兰哥儿比宝玉早一步有了功名,这贾府也未必能长久在自己手中。
  她小看这个寡妇了。
  宝钗管家之事还未理顺,麻烦便接踵而来。
  周瑞家的慌慌张张跑来,急声道:“两位奶奶,官府来人了!”
  李纨神情安然,笑道:“怕是又来找林姑娘入宫的吧,你且往荣禧堂报去,何必如此惊慌。”
  宝钗见周瑞家的着急样子,一眼便瞧出不对,当即追问:“官府来做什么?”
  周瑞家的压低声音:“说是府里藏有匪贼头目。林姑娘已同意官府往宁府抓人去了。”
  宝钗心头一突。如今宁府哪还有旁人?除了些做工的下人,便是一同从紫檀堡来的人。
  她心里顿时一沉,这分明是奔着薛家去的!
  她只怕是要来抓薛蟠的,急急告别了李纨,一路疾走,她忍不住追问:“林姑娘眼下要进宫,官府怎敢贸然上门抓贼,就不怕得罪人吗?”
  周瑞家的也不知道,“听闻还是我们府里自己报的案。姑娘不是将家私送往金陵去吗?路上遇到山贼,叫护卫逮回来送了京兆尹府,那几个山贼供说主*谋是我们府中的柳道士。”
  宝钗脚步骤停,心中一片混乱。
  柳湘莲若是被抓,薛蟠如何能脱得了干系?这劫车之计,正是她暗中叫薛蟠去做的!
  慌乱下,她又暗暗庆幸薛蟠今日出京做生意去,心里打定主意:只要人不在,自可一口咬死与己无关。
  急急赶到宁府,金桂已笑吟吟候在门口,尖酸刻薄道:“二奶奶可算来了,好戏就要散场了。”
  宝钗心里越发不安,快步往柳湘莲住的院子去,可眼前情景却令她脸色刷白。
  他没有见到柳湘莲,反倒是见到早该去了金陵的平儿!
  “二奶奶,你来得正好。”平儿迎上来,话里带笑,“多亏你提醒,我们一路才格外小心,没被山贼得手。也幸而姑娘只是运了些书册字画,虽叫他们弄坏了几本古籍,但不算什么大损失。”
  宝钗猛然一愣,声音有些发干:“你们千里迢迢,只为送些……书画?”
  平儿含笑点头,语气天真:“正是啊。不过眼下更要紧的是那柳湘莲毕竟是你家的客人。二奶奶不如同我一道,往官府去一趟,好与他们说明白,省得官府疑我们自演自盗,把罪名反扣到府里头,那可就不好了。”
  宝钗心口一沉,仿佛被人迎头泼了盆冷水。她原想趁黛玉离京劫取家私,眼下非但未得半点好处,反倒要亲自面对官府质问。
  她甚至都分不清,这是在颦儿的算计之中,还是哥哥他们自己不小心。
  李纨也追了过来,虽然晚了一步,但到底也知道发生什么了。
  他眉眼含笑,仿佛早已看透:“二奶奶,还是快些去吧,免得旁人说我贾府里出了监守自盗的笑话。”
  一句话,如重锤敲在宝钗心头。
  她面上勉强维持镇定,心中却已乱作一团,只得想办法看如何从中脱身才是了。
  第135章 红烛剪影13
  虽说官府登门捉拿,终究让外人指摘有损贾府体面,但这是黛玉亲自点头的。
  她心知,名声暂且可以受损,但蛀虫若不除,府中永无宁日。
  自卫若兰私下告知柳湘莲曾领人参与劫掠贾府,黛玉便暗中起了疑心。
  她不急着发作,当夜散了席便叫那些从一开始便留到现在的小厮家丁,也就是如今跟随赵安和荀勇的护卫们去宁府认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午点卯一问,便知柳湘莲确曾混迹在那场劫掠里。更有护卫模糊记得,那日乱军中,那个整日在宁府院子中闲逛的多姑娘跟贾蓉同进同出。
  有了人证,至此,疑点渐渐成证。
  黛玉心中雪亮。只是,她没有立刻去找裴石。她太清楚裴石的性子,一旦动手,便只会是雷霆手段,替她最后收拾了去。
  于是,她转而找了平儿。
  当护卫们将所见转告时,平儿心有余悸,顿觉背脊发凉,忙叮嘱道:“此事切莫声张。姑娘自有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