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者:
起跃 更新:2025-09-18 09:49 字数:3906
“大人说的是。”钱铜突然打断了钱二爷的求情,从王兆手中接过了一个月的盐引,蹲身道谢:“民女多谢大人肯给我钱家这个机会,钱家必不会让大人失望。”
王兆走了。
钱二爷和钱夫人愣愣地看着钱铜手里的盐引,事先想过要么没有,要么有,万万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这么个结果。
一向媚官的钱夫人,此时也忍不住骂了一句:“这狗官,好歹毒的心。”
宋允执也在。
闻言眸子轻轻动了动。
这几日得到了钱夫人的认可,每日都会叫他过去,一家四口坐在一起用饭,官差来之前,钱夫人还说,“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只要咱们一家人好好的,便饿不死...”
是饿不死,要气死了。
这不是戏耍人吗?
钱夫人骂完,便开始心虚了,回院子的路上,抓住钱铜的胳膊,坦白了自个儿的罪行,“我,我时不时会去盐桩拿一些盐,这不身边玩得好的姐妹,行个方便,送一些卖一些,是不是被发现了?”
作为盐商,这点零头算不得什么,钱家行方便的也不止她钱夫人一个。
可官府想要办你,总能找到你的过错,早不给晚不给,卡在最后一刻给,且只给了一个月...钱夫人心头一沉,莫不是朝廷的人在等着她们自己去承认错?
她脸色变了又变。
自己吓自己,就她这样的官府的人最喜欢,胆小又钱多,不宰她宰谁?钱铜道:“慌什么。”
她把盐引给了钱二爷,“卖一天是一天,同大家通个信,该干什么干什么,不必操心以后,若我钱家真不做这门生意了,给他们的钱一分不会少。”
这话钱二爷也想说,但他没这个底气,真没了盐引,那么多的盐桩,盐井都得交出去,钱家哪里还有钱。
“就咱们家剩下的那点钱,哪里够填...”
一家三口走在前方,猜测着朝廷的用意和将来的打算,宋允执沉默地跟在身后,不远也不近,正好可以听到几人的谈话,也恰到好处地保持着距离,把自己置身于事外。
走了一段,前面的小娘子突然回头。
七姑爷脚步一顿,迎上她望过来的目光。
今日的宋公子依旧耀眼,月光圆领长袍,俊秀的眉眼华贵轩昂,容若冰玉,让人舍不得亵渎半分。
小娘子定定地看着他,目光看得有些深,有些久,纵然一向能沉得住气的宋世子此时在她的注视下,不免也忐忑了起来,开口问她:“怎么了?”
她眸光一潋,像是发现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宝藏等着她去采挖,莞尔一笑,“我找到了一件适合你的差事。”
宋允执目中升起了警惕。
“我打算开茶楼。”她问他道:“你帮我去买一批茶叶如何?”
宋允执负于身后的手下意识捏紧。
她果然按耐不住。
没等他回答,钱二爷和钱夫人也听到了,钱二爷惊了一跳,转身问她:“开茶楼?”
钱铜点头,“崔家已倒,扬州茶楼这一块儿的生意大家都在观望,我原本不打算插手,父亲也看到了,盐引讨得实属艰难,咱们先前碍着阿姐在,不好与崔家去抢生意,如今便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趁着眼下崔家的案子未结,还没人敢接盘,父亲先去盘两间茶楼下来,茶叶的事,我与姑爷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
钱二爷最近也在打这方面的主意,盐引若是拿不到,钱家便改行,把崔家的生意接过来,总不能等着饿死。
酒楼倒是可以,但茶楼...
没茶叶啊。
崔家这些年借着开茶楼,几乎垄断了茶叶市场,头一批进扬州的茶叶被崔家攥在了手上,旁的商家即便想赚钱,也是从崔家拿货。
前些日子崔家大公子逃跑时,卷走了城内所有茶叶,十艘货船全沉入了海底,如今扬州茶楼内的散茶都快要涨到了三百文。
这时候上哪儿买。
钱铜的目光从公子的脸上收回来,提醒钱二爷,“崔家先前有两艘船的茶叶,不是被山贼劫走了吗?”
她道:“我和姑爷去买。”
除了官差,自古富商最怕的便是劫匪,太平盛世之下也难以防范,扬州官府年年都在筹资剿匪,劫匪该猖狂还是猖狂。
这些年钱家被劫走的东西不少,听她说要去与劫匪做买卖,钱二爷与钱夫人愈发恐慌。
“此事不妥,万万不可冒险。”钱二爷道她是被一个月的盐引气昏了头,安抚道:“还没到那一步,盐引好歹延迟了一个月,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钱铜敷衍地点头,“好。”没再跟着二人往前,下了左侧小径,叫上姑爷,“昀稹。”
一旦她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人能阻拦。
钱夫人知道她不会听他们的,忙与跟上去的姑爷道:“你帮忙劝劝她,她胆子大,不能一味让她胡来。”
相处了这几日,宋允执与钱二爷夫妻俩已熟悉,也不再沉默寡言,时不时会聊几句,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让他无法忽视长辈的话,不得不停下来,转身回以一礼,礼貌地道:“晚辈尽力。”
他对钱夫人许下保证之时,钱铜便扭着脖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公子是穷,但不得不说教养很好。
她等着他的尽力,想看宋公子如何来劝说自己,两人并肩走在回院子的长廊下,钱铜歪着头看了他好几回,宋允执才开口,问她:“当真要去?”
钱铜反问:“你怕了?”
她目光挑衅,分明在激将他。
宋允执决定给她那一个月的盐引时,等着便是此刻,她不愿意交代崔家的走私案,他便只能把她逼到绝路,让她主动去找茶。
她手里有茶,那日在小巷子里,他喝过了那位孀妇沏的茶,正是从蜀州运过来的散茶。
盐引的希望一旦破灭,她便会打茶楼的主意。
他要知道那些茶到底从何而来。
然而这一刻,他看着少女眼里筑起来的傲慢,想起了她后背的数道鞭痕,和她面前永远都不会摆放的燕窝,细细思来,她除了自己之外,并没有害过任何一个人,反之,她施粥救民,捣毁牙行,抚养受难工人的孀妇,深受世人尊敬爱戴。
纵然她狡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掺杂着目的,但她做出来的结果,正如那些接受施粥的百姓所说,切切实实是在行善。
此时的宋允执觉得至少她的心不坏,他不该如此去利用她,将她置身于险境之中,是以,他道:“把地方告诉我,我一人前去。”
——
宋世子决定剿匪之前,亲自去审了一回崔家家主。
没戴面具,也没有任何伪装。
见到王兆时,崔老爷早没了惧怕之心,笃定他找不出证据,瞟了一眼他的衣摆,连眼睛都不想睁开,“您就是问再多,我还是那句话,崔家都是被蓝明权所害...”
耳边的脚步声靠近,停在他的面前,入耳的却是一道陌生的嗓音,“是何人许了你,崔家尚有转机?”
说话的男子很年轻,但他嗓音清寂,隐隐透出一股肃杀之意。
崔老爷面色一僵,缓缓睁开眼睛,抬起头看向来人,公子一身锦缎,担风袖月,行容比作金玉也不为过,可这样一张脸,崔老爷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很快他想了起来。
钱七娘子那日带来的钱家七姑爷,也是因为长相太过于出众,他刚见完蓝明权回来,隔着人群看了一眼,便烙印在了脑子里。
钱家的七姑爷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崔老爷此时的脑子比任何时候转的都要快,公子天人之姿,绝不属于此处,但也绝非如钱家七娘子所说,他是个孤儿。
他是谁?
朝廷来的人...对,他早听蓝明权说过,这回来的人里有大人物,不止大理寺丞,还有沈家的那位小公子,沈澈。
可沈家的小公子崔老爷巧恰认识,他不是。
那他是谁?
崔老爷正绞尽脑汁猜着他的身份,跟前的公子已欺身上前,单手捏住了他一边的胳膊,“听说四大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家族之间厮杀可以,但不对其赶尽杀绝,不毁其根基。”
话音一落,崔老爷便感觉肩头的那只手突然加重,随后听到了自己骨头断裂的声音,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剧烈的痛觉让他忍不住惨叫出声。
公子长了一张仙人面孔,却不是菩萨心肠,并没有松开他,继续捏着他的断骨往下按,“本官不一样,本官专杀奸商,斩草除根。”
他上过战场,受过伤,知道怎么下手才能让对方更痛。
看着崔家家主疼得发紫的脸,已叫不出声音了,他暂且收回力道,给了他喘气的机会,问道:“是朴家吧?”
崔家家主即便疼得满头大汗,却还有力气摇头。
“我猜对了。”早有预料,宋允执很冷静,“我只问你一次,参与的商户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