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起跃      更新:2025-09-18 09:49      字数:3849
  
  宋允昭已经醒了。
  小公爷正坐在她身旁,双目熬得通红,紧紧握住宋允昭的手不放。
  两名伺候宋允昭的婢女今夜吓得不轻,把熬好的药递给了裴晏琮,感激地道:“多亏了小公爷,否则小郡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奴婢们今夜难逃其咎,唯有以死谢罪...”
  今夜小公爷离开后,宋允昭便歇下了,婢女们都以为她睡着了,谁知道她会偷偷爬起来,去了段少主的院子,为他煎药。
  宋允昭刚醒来,正欲开口去询问些什么,听完婢女的话,目光一动,转过头愣愣地看着小公爷,轻声问:“是含章救了我吗?”
  裴晏琮熬了一个晚上,又去火海里闯了一遭,脸上全是黑灰,顾不得去擦洗,一直坐在她旁边。见其终于醒了,点了点头,抬起她的手背轻轻蹭了蹭自己的脸颊,哑声道:“阿若,你险些吓死我了。”
  宋允昭便痴痴地看着他,良久都没说话,过了一阵,眼角却流下来了两道泪痕。
  她看到了。
  看到了那道刀疤。
  裴晏琮心疼地替她抹去了泪,安抚道:“没事了,阿若,别哭了...”
  宋允执赶回去时,一切都已平静,先去探望宋允昭,确实她无碍后,便派人去巡查各个院子的伤亡和异常。
  这一巡查,便发现平昌王不知何时趁乱跑了。
  宋允执立马下令,“封城。”,之后亲自带着暗卫,驾马去擒人。
  钱铜到知州府时,宋允执还未归来。
  得知宋允昭已经醒了,无大碍后,钱铜便去打听段元槿的情况,一番询问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哪儿。
  昨夜那么大的火,便是从他屋子里烧出来的,多半人已经没了。
  一个土匪少主,人没了便没了,没什么好可惜的,事后也无人去关心,钱铜没放弃,一处一处地找,任何角落都没放过。
  他段元槿是什么人,钱铜清楚得很,能苟活到现在,绝不会轻易去死。
  最后钱铜在知州府的围墙外找到了人。
  不知道还活着没,人躺在那里,一身的黑灰与后背的血肉黏在了一起,惨不忍睹,钱铜上前与扶茵一道扶起了他,将人扛在肩上,咬牙道:“段元槿,你最好活着,否则我这婚是成不了了。”
  第94章
  钱铜守在医馆,守了一日,夜里段元槿醒了,睁眼看见坐在灯火下一面疲惫的钱铜,叹息道:“又欠你一条命。”
  没死就好。
  钱铜道:“我喜欢有人欠我命,欠着,安心,但死了便没有了任何用处。”
  他后背上的鞭痕已被处理过,今日早上抬进来时血肉模糊,有的地方还被火星子烧过,能逃出来,算他命大,能活下来,便是命不该绝。
  “谁放的火?”钱铜问。
  “平昌王。”段元槿发了一整日的热,此时刚醒过来,面色苍白,撑着一口气息提醒她道:“他已得知六年前杀死钱大爷,冒领守城之功的真相,是你泄露给了朴怀朗。”
  钱铜眸子一凉。
  段元槿又道:“我让人跟着他了,他跑不了。”
  难怪,都快死在知州府里,却连个消息都没人递出来。
  见他没什么大碍了,钱铜便起身,“你好好养伤,能下地了便回山寨,看好你的寨子,别到头来什么都被人占了,窝不窝囊?”见床榻上的人面色又白了几分,意识到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嘴毒,缓声道:“宋允执既然打了你五十鞭,便是决定了放你归山,你先避一阵子,别给我添麻烦...我走了。”
  段元槿提着一口气,在她走出门槛前,嘱咐道:“他已知晓你乃整个事件背后的主谋,此趟你小心些,搞不定,发信号。”
  钱铜回头一笑,扫了一眼他此时的惨状,眼里的鄙夷丝毫没掩饰,“我发信号,得你段少主起得来才行。”
  ——
  宋允执在查平昌王的那一刻,便做好了防范,为提防平昌王逃出扬州,早在城门口设了防。
  他不可能逃出城,人必然还在城内。
  此人虽没什么本事,但苟活的能力却超乎常人,既然出不了城,便会想办法掩盖自己的踪迹,宋允执亲自去了难民区,一个一个地搜查。
  搜到一半,王兆驾马匆匆找过来,禀报道:“世子,大理寺冯少卿到了。”说完又凑近了一些,低声道:“定国公也来了。”
  宋允执拧眉。
  扬州的案子已经到了尾声,朝廷的人马前来交接在情理之中,他定国公来扬州作甚?
  可稍微一想便明白。
  小郡主前来扬州找兄长。
  小公爷又来找小郡主。
  定国公又又来找小公爷。
  好巧不巧,王兆笑着把手里的一封信函递给了宋允执:“侯爷已经回了信,人已经从蜀州出发了,想必能赶上世子的婚宴。”
  一家子沾亲带故,都快凑齐了。
  王兆暗道,世子四日后的婚宴,一定会很热闹。
  ——
  宋允执留下一半的人继续搜平昌王的踪迹,折身返回了知州府。
  到了知州府,定国公与王兆的头顶上司大理寺少卿冯渊,正在盘问小公爷和知州府的主簿,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场大火,知州府的院子烧成了废墟,一看便知道出了大事,瞒也满不住。
  宋世子不在,王大人去寻人,知州府的主簿便将昨夜发生的事情,与两位大人,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听说小郡主昨夜险些被葬送在火海时,定国公一怔,当场一巴掌拍在桌上,训斥起了小公爷,“到底是何人如此猖狂,竟把你一个国公府世子杀得片甲不留,敢在你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你又是如何照看人的?千里迢迢赶来,却连小郡主的安危都护不住,你来作甚?!”
  定国公裴家,原本乃大虞的一支贵族。
  先帝在位时,定国公便已是朝中大臣,因看不惯先帝怕这怕那,瞻前顾后的作风,曾几回觐见先帝,让其出兵讨伐胡人。
  先帝不听,不堪其扰,干脆将人贬到了蜀州。
  裴家因此败落,逃难几年后,最后在蜀州遇到了同样心存天下的陛下,两人不谋而合,一道杀出重围,回到了京都。
  陛下登基后,封其为定国公。
  裴家一门,世代忠烈,干干净净,从未出过一个孬种,此子在三岁前,也曾是个胆大的,然而三岁那年,随她母亲回外祖家,经过扬州时被土匪掳走。
  乱世初期,每日都有人死在山贼土匪的刀下,本以为他活不成了,国公夫人却一直没有放弃。
  找了半年,终于将其找了回来。
  但因一场惊吓,此子的性子变得唯唯诺诺。这些年虽也上进勤奋,温顺听话,但定国公看他,总觉得他身上缺少了一股裴家儿郎的硬气。
  国公夫人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每回一提起当年的那段往事,便会痛哭,说是自己亏欠了他,国公爷听她一哭,也有些愧疚,当年怪他没用,没有护好他们母子俩,是以,每回要苛责他时,总会收敛住几分怒意。
  尽管国公爷心中世子的人选并非是他,怀着那份愧疚,还是将其封为世子,悉心培养,给了他所有的荣誉。
  而因他的宠爱,也让其在京都得来了一个小公爷的称号。
  可这回他不告而别,自不量力要跑来扬州护人,定国公还以为他有多大的本事,结果人到了知州,竟差点被人害死。
  他有何用?
  小公爷跪在那,垂目不出声。
  “这也怨不得小公爷。”知州府的主簿忙解围道:“小公爷昨儿为了安抚小郡主,陪到了半夜,谁知道那贼子狼子野心,竟然半夜放火...”
  他没敢说小郡主去为贼子煎药之事,知州府所有的人对昨夜小郡主为何会出现在段元槿所在的院子后厨一事,只字不敢提。
  昨夜一夜大火之后,段元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是他放的火,还能有谁大半夜跑去他的院子点火?
  害得小郡主险些被烧死不说,平昌王也趁乱跑了。
  定国公听他把此人说得如此厉害,愈发好奇了,再次问道:“那贼子是何人?”
  “此人姓段,乃盘踞在扬州多年的土匪...”
  话没说完,宋允执和王兆便走了进来,主簿松了一口气,忙退到一边。
  宋允执与定国公的关系,比小公爷还熟,年少时他打过的几场战,皆是与定国公一道,彼此都对对方怀有佩服与欣赏。
  宋允执进屋后便与其拱手请安:“不知国公爷到访,恕晚辈未能及时迎接。”
  “无妨。”国公爷一改先前对小公爷的恨铁不成钢,展露笑颜道:“昀稹此趟扬州一行,成果不错,陛下定会欣慰...”
  宋允执谦恭地行了一礼,又与大理寺冯渊寒暄了几句,刚落座,一旁的定国公便忍不住问:“怎么,扬州还有土匪?”
  四大家被肃清,连朴家都被他宋世子拿下了,怎会有土匪,竟还杀来了知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