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作者:如愿笔笔      更新:2025-09-18 09:51      字数:3677
  
  “大家伙放开了吃啊。”
  “不够吃,厨房还有。”
  冯爽笑着招呼大家伙吃饭,大家伙纷纷笑着点头,一顿饭下来热热闹闹的。
  许清珞走之前去房里看了看孩子,把她和周聿衡准备的红包放在孩子身旁。
  “可不行,赶紧收回去。”
  第296章 巨款稿费,排版出书
  冯爽赶紧把红包推了回去,许清珞笑着把红包放回了孩子身旁。
  “给孩子的见面礼。”
  “又不是给你的。”
  冯爽笑了笑,也不好意思拒绝了。
  她到时候小满小圆多买些零嘴补贴回去也是一样的。
  “那我就先替孩子谢谢你。”
  冯爽和沈团长送许清珞一家四口离开。
  每家人走的时候,都收到了冯爽一家的回礼。
  回得礼都是沈大娘做的吃食,是她们老家特色零嘴:角酥。
  吃起来酥香的很,一口咬下去酥脆又香。
  许清珞睡前吃了好几个才去漱口。
  两个孩子捧着奶瓶喝着牛奶,迷迷糊糊就这样睡着了。
  许清珞很想把两个孩子给弄醒,让他们先去把牙刷了再睡,免得以后长蛀牙。
  可看到两个孩子困得不行的模样,只能就此作罢。
  偷懒一天也没事,反正以后长蛀牙被孩子们嘲笑的,也不是她。
  小满小圆:“.......”
  我们的好妈妈。
  .......
  .......
  许清珞入职的第二个月,京都报社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她的稿子已经全部都润色好了。
  京都报社那边已经进行了排版,下个月就可以正式出版了。
  许清珞前几个月可是一直在赶稿,加上之前发布的文章,一共有80篇的文章故事。
  加起来整整一百六十万字。
  就单单是稿费,她都狠狠赚赚了一大笔。
  许清珞一本书的稿费赚了4800块钱。
  再加上一些京都报社逢年过节送的福利,折现下来也一笔不少的数目。
  京都报社那边打来电话,跟她商量书名。
  这是许清珞出版的第一本书,名字得好好想想。
  许清珞纠结了一上午,把想好的名字告诉京都报社。
  名字就叫:治愈的自己。
  京都报社那边和许清珞确定好书名后,便抓紧印刷,希望在下个月就能顺利发行售卖。
  “许同志。”
  “你下一本书打算写什么呢?”
  京都报社有意无意打听着许清珞下一本书的想法。
  许清珞过两个月回海市探亲,还真没想过下一本书的内容。
  “还不确定,过完年再打算。”
  京都报社听到她目前还没有开新书的打算,只能先和许清珞口头约好下一次的合作。
  京都报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许清珞以后出书可以优先考虑和京都报社合作。
  而且稿费给她提高至千字五块钱,京都报社的诚意都摆出来给许清珞看。
  “自然,这一本书合作顺利。”
  “下一本肯定会优先考虑和京都报社合作。”
  这一本书要是卖的好,许清珞的名气就打出去了。
  她也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写稿子登报赞名气,而是可以直接和报社约书。
  “好”
  “那我们就期待许同志的下一本书了。”
  “好。”
  双方谈拢,口头约好下一次的合作,许清珞也把全部身心放在工作上。
  “许顾问,你跟我一块去审问。”
  程顾问邀请她一块,今天要审问的案子,正是许清珞刚入职的时候询问过的案件。
  死者是雪城政府财务部组长的儿媳妇,今天是到了请人来公安局进行审问工作的时间。
  “好。”
  许清珞对这案子也挺感兴趣的,女人八卦心和好奇心,不管在哪里都一样。
  这不受到程顾问邀请,许清珞二话不说就跟着一块去审讯室了解情况。
  今天接受审讯工作的正是财务部组长。
  全程审问工作下来,对方回答的丝毫没有破绽。
  “我儿媳妇自从生了孩子后,身体就不太好。”
  “一直在家里养身子。”
  “那天我下班回家,听到他们小两口吵架。”
  “我儿子生气夺门而出,没过多久房里就传来了声响。”
  “我和我家媳妇儿听到声音进房间里看。”
  “就看到我儿媳妇心梗倒在地上。”
  “当我们把人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抢救不回来。”
  “心梗而死。”
  财务部组长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
  尤其是说到自家孙女小小年纪就没了妈,眼泪从眼角落下。
  公安局局长在一旁叹了一口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表安慰。
  “节哀。”
  财务部组长掏出兜里的手帕给自己擦了擦眼泪,对着公安局局长扯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谢谢。”
  “我儿媳妇死了好几个月了。”
  “案子什么时候可以结案?”
  “我们想在过年前把儿媳妇的火化,带回老家安葬。”
  死者的尸身一直在冷藏室里,法医进行了解剖。
  案子了结后,才能把死者的尸体还给家属。
  “年前会水落石出。”
  财务部组长听到局长的话点了点头,许清珞看着他,眼底都是说不清的暗晦。
  “死者和丈夫结婚10年,只生了一女?”
  财务部组长听到许清珞的询问点了点头,说起孙女时语气都是心疼。
  “是。”
  “我家小孙女是我们家的独苗苗。”
  “今年才五岁,就没了妈。”
  “我孙女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死者和死者丈夫为什么吵架?”
  财务部组长想了想,他那天刚下班回去,也没听清楚。
  只看到他儿子生气夺门而出。
  “我刚下班回去,也没听清楚。”
  “只是可怜我那孙女.......”
  许清路见他这么伤心的模样,也没再继续询问,免得惹人伤心。
  “节哀。”
  许清珞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坐在一旁不出声。
  程顾问和公安局局长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审讯结束,公安局局长叫许清珞和程顾问去了办公室。
  “你们怎么看?”
  程顾问摇了摇头,每次审讯的回答都大差不差。
  他真找不出什么对方说谎的破绽。
  “许顾问,你怎么看?”
  许清珞张了张嘴,公安局长看了一眼开门的办公室门,叫吴队长站在外面守着。
  “坐下说。”
  许清珞坐下,把自己的疑问和观察到的破绽一一说了出来。
  “局长,我记得财务部组长是家中独子。”
  “是,他母亲一共生了7个孩子。”
  “才得他这一个儿子。”
  “后来结婚,和妻子生了一个儿子。”
  “也就是死者的丈夫。”
  许清珞点了点头。
  这么说死者和死者丈夫承担着整个家族传宗接代的重担。
  第297章 新的线索
  一个生养在重男轻女家庭,并且享受着独子优待的公公,是真的喜欢孙女吗?
  而且死者丈夫的审讯记录里,说明了他们夫妻是因为二胎的问题才吵架。
  十年只有一个孙女,财务部组长整个家族当真能接受?
  许清珞把自己的疑惑都说了出来。
  这些疑点他们早就有所怀疑,可是找不到证据啊。
  这一家人口风紧得很,说话滴水不漏的。
  要是再找不出新的证据,年底前只能结案了。
  “死者有没有闺中好友?”
  “死者在婆家若是真的受了委屈,想来会跟闺中好友倾诉。”
  许清珞看过死者的人际关系,她嫁给财务部组长儿子,是父母之命。
  死者父亲是财务部组长的下属,两人结婚属于包办婚姻。
  公安局局长听到她这话,连忙对着办公室门外喊了一声。
  “吴队长,你进来。”
  吴队长进来,公安局局长询问死者周围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闺中好友有哪些。
  “有一位闺中好友。”
  “是死者出嫁前的好姐妹。”
  “把人带过来,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
  “是。”
  下午:
  死者闺蜜被带来了公安局审讯。
  许清珞站在审讯室外,观察着死者闺蜜的一举一动。
  “她家庭情况怎么样?”
  “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她和死者是小学同学。”
  “以前死者的父亲是在她们公社里当领导,后面才升职到了政府部门。”
  “她今年25岁,三年前考上了纺织厂的女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