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
夏天吃瓜 更新:2025-09-18 10:04 字数:3770
徐泽一眼扫过去,这一批果然成色好了不少,但他左看右看,也只瞧中了一支雕着垂丝海棠的白玉簪,问他:“这只簪子要多少钱?”
“一百八十两。”
多少?一百八十两?
徐泽眼皮一跳,抬手摸了摸腰间仅剩的一两银子。
“您眼光极好,此簪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工细腻,一花一蕊都琢磨到了极致,乃是当世名家旬夫子之作,这一百八十两当真不贵。”掌柜捧着玉簪笑眯眯地说。
“这簪子的确不错,你暂且替我留着,过几日我凑够了银子就来买。”徐泽说罢多看了两眼,才转身出去。
那掌柜见他出了门,才小声讥讽了几句,“没钱就说没钱,还说什么过几日再来,一看就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徐泽没了再逛的兴致,直接回了脚店。
他们睡觉的地方,是两间棚屋,里头临窗的位置设着大通铺,三四个人正好能凑一间。
徐泽找了个角落躺下,双臂枕在脑后,满脑子还是那根簪子。
他心想若是这趟下来真能赚到钱,以后就跟着蒋大哥走南闯北的贩货,区区一百多两也是迟早的事。
徐泽才闭目躺了片刻,就听得外头一阵嘈杂,“兄弟们,过来卸货了。”
徐泽撩了布帘子出去,外头停了好几辆马车,上头放着十多个大箱子,还有几个酒瓮。
“你们先把货卸下车来,一会儿再往仓房搬。”蒋德祖站在马车上吆喝道。
徐泽立刻应了一声,挽起袖子上前搬箱子,许是心里有了念想,此刻也不觉得有什么辛苦,反而干劲满满。
到了三更天,街上的梆子敲了一遍又一遍,棚屋内的打马吊的才散了场,众人各回各屋。
徐泽对马吊牌没兴趣,是以天黑就躺下了,只是这棚屋隔墙的木板太薄,隔壁吵了一宿,他也烦了一宿。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有两人打帘进来,说话声反而将他吵醒了。
“你说蒋大哥带咱们去衡州,等卖完了货,你赚了银子该怎么花?”有人坐在床沿上边脱鞋边问。
与他交谈的那人嘿嘿一笑,“我不花,我得留着娶媳妇呢。”
又听得一声嗤笑,“娶什么媳妇啊,没出息,跑一趟累死累活的,不得出去松快松快,我定要去盘江上包两个花娘玩玩。”
徐泽听到这儿心中莫名生出一丝邪火,张嘴正要骂人。
忽而又想着陶枝嘱咐过他,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按下火气,索性把被子往头上一蒙,扭身睡了。
饶是这样,这一夜徐泽也没睡好,窄窄一间屋子,不是鼾声如雷,就是脚臭熏天,还不如来时在路上露宿来得舒服。
天一亮,徐泽就起身穿衣,想着出去透口气也好。
“徐二兄弟,怎么不多睡会儿?今日可要赶一天的路呢。”
徐泽一出门,正巧和蒋德祖打了个照面,他也是刚睡醒。
“昨日没和他们打马吊,睡得早。”徐泽看他像是要出门,问道:“蒋大哥你这是去哪儿?”
“去一趟车马行,租三辆牛车。”蒋德祖用牙咬着把腕带系紧,笑着问他,“左右你也醒了,陪我跑一趟?”
“行!”徐泽爽快应下了。
两人经过食康坊,蒋德祖在街口找了个摊子,要了两碗馎饦四个烧饼,招呼徐泽先对付一口。
一碗热食下肚,早起的寒气也消散了。
徐泽咬着烧饼问,“原先不是说要挑过去嘛?”
“哪能真让你们挑过去,出了咱们淮阳府的地界,入衡州还有好几日的山路要走呢。先前我说那话,就是探一探你们能不能吃苦,这么长一段路,给我半路撂挑子了可不行,你看罗聪那小子就没敢来,活该他发不了财。”
蒋德祖吃完唤来店家把钱付了,一巴掌拍在徐泽肩头上,下巴一抬,“走,我们先过去,这烧饼你拿着路上边走边吃。”
车马行离这儿不远,拐过两条街就到了。
前头有卖车轿的铺子,大都还没有开门,再往里走味道就有些难闻了,用栅栏圈着几家牲畜交易的场所,窝棚里牛马猪羊都有,因着时辰还早,门头上都挑着灯。
蒋德祖到了这儿算是轻车熟路,和车马行门前扫洒的伙计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徐泽去挑牛车了。
“你看这牛的牙口就知道不太行,太老了些,咱们这趟走得远得挑几个青壮的,骨架要大,蹄子要粗……”蒋德祖对徐泽说起其中的门道。
徐泽点了点头,领悟的也快,“总之得壮实,精神头好。”
“你这话没错,把牛挑好了再让他们给套上几个大些的架子车就妥了。”
两人正说着话,掌柜的刚吃完早饭,剔着牙从屋子出来,他嘬着牙花子问,“二位看得怎么样了?”
“看好了,就要这三头,套上你这儿最大的架子车。”蒋德祖答他。
“您还是个内行啊,您看的这几头牛是我今年新买的,健壮得很呐。”掌柜的把嘴里的沫子吐了,高声喊,“刘忠,把爷的算盘拿过来。”
趁着蒋德祖和车马行掌柜讲价的功夫,徐泽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这窝棚里一半都是马,除了牛,还有骡子和驴,毛皮都打理得干干净净的。
徐泽看了不免有些眼馋,想着回回去镇上两人都要走上好几个时辰,若是能买上一头骡子来拉车,也能轻省不少。
他缓缓吁出一口气,心中感慨,赚的银子还没到手,想买的东西可是越来越多了,思及此处,不免有些哑然失笑。
这边价钱谈拢了,掌柜的进去写收单,蒋德祖看了他一眼,笑骂道:“你小子乐什么呢?”
“蒋大哥,往后我要是买骡子买马,你可得过来给我掌掌眼啊。”
“行啊,包在我身上。”
说话间,掌柜的把收单送了出来,又安排了个伙计替他们赶车。
现在事已办妥,三人便径直往回赶。
到了他们落脚的脚店,蒋德祖便招呼着让他们把货物装车,再去把早食吃了,吃饱了也好上路。
一通收拾下来,眼看着到了巳时,车队也终于出发了。
他们从食康坊出去,赶着牛车一路往东,从东城门出城,到了在城郊的茶摊子上就着茶水吃了点干粮又接着赶路,下半晌没停过,总算在日落之前赶到了落脚的驿站。
一行人躺的躺,坐的坐,老驿丞点了人数记录在册,叫了他们管事的人过去说话,才给他们分配住处。
三头大青牛被拉到路边吃草,堆着货物的车架子停在马棚外头,怕夜里露水重特地叫人盖了一层油布。
蒋德祖使了银子,让那驿丞支起一口大锅来给他们煮粥,吃罢晚食,累了一天的人终于都歇下了。
夜里徐泽出来解手,迷迷糊糊地刚解开腰带,忽听见暗处有人说话,“你急什么,不是说好等到了那边再动手……”
第39章
此时万籁俱寂,只有草丛中还有几声虫鸣,一阵清风拂过山岗,秋夜的寒气也顺着裤腿蹿了上来,瞬时激得他打了一个寒颤。
如此,徐泽也算彻底清醒了。
他只好收敛了气息,束手束脚地背靠着墙壁,静静等着那人再弄出动静。
不消片刻,马棚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趁着月色,他看见两个黑影站在食槽边说话,其中一人腰间还別着一把刀,月光映照之下闪过一抹刺眼的寒芒。
徐泽捡了块石头握在手里,小心地贴着墙绕过去,忽又听到一声分外压抑的低咳,他连忙止步。
“东家说了,你要是起了别的心思,就让我提你的头回去。”说话的人语气极淡,仿佛他人的生死就在他一念之间。
“不敢不敢,我这趟跑完就能还上一半的银子,那几个人都是壮劳力,卖到黑市多少也能抵上一些。”
回话的人正是蒋德祖。
徐泽脑中轰的一声,心跳在胸腔内如擂鼓一般,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逃。
那人用巴掌拍了拍蒋德祖的脸,冷声道:“别跟老子耍什么小聪明。”
蒋德祖堆起笑,恭恭敬敬地点头称是。
等到那带刀之人离开,蒋德祖才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冷汗,猫着腰回了他们睡觉的窝棚。
此时已月上中天,徐泽在马棚后头站得脚都麻了,脑袋里不停的回想着他们方才说过的话。
听蒋德祖的意思,他是欠那个带刀人东家的银子,他这趟贩货,不仅要吞了他们筹的本钱,还要他们的命。
想到这儿,徐泽才感觉到脊背上也出了一层冷汗。
直觉告诉他,现在立刻就往回走,回卢山镇去,回山塘村去,回去和陶枝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别再做什么发财的梦。
徐泽有些挪不动步子,他若是走了,那剩下的几个人,怕是再没有生路了。他还记得,有人还等着赚了这笔钱回去娶媳妇……
他自认不是什么烂好人,但此时也有些不忍心让他们白白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