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
鹤云青 更新:2025-09-18 10:06 字数:3891
就是啊,他们跑不过马车也不能怪我们呀。
住口!谢云韶越听脸色越难看,刘驿丞察言观色,连忙喝止了她们。万一惹怒了王妃,牵连到他就不好了。
窄小的庭院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刘驿丞,谢云韶低声开口道,这些誉县官员的家眷,一个都不许少,你给我留下照顾好了。
刘驿丞连忙应了,心里一阵懊悔言多必失,自己给自己惹了一堆麻烦。
那几个家眷一听便又要开始哭闹,万弘光一个眼神瞪过去,凶神恶煞的,她们张了张嘴,又闭上,不敢说话了。
所有誉县的官员,现在必须立刻回誉县坚守,百姓未撤离完,不许离开,如有违者,立斩不赦!谢云韶接着道。
情势紧急,这些人是最熟悉誉县情况的,谢云韶心里再恼怒,也不得不暂缓追责,先让他们回去疏散百姓。
想比自家的女眷,这几个官员倒是沉默得紧,听了谢云韶的话,麻木地开口应了。不情不愿地被逼上马,夜色深深里,谢云韶挑出来的几名押运士兵,跟着那几个官员一起消失在黑暗中。
处理完这些,谢云韶留下了万弘光和许秉盛。
万侍卫,你立刻安排一人传信蔚州大营北狄军偷绕过了延山,直奔誉县而来了。让王爷立刻出兵驰援。
万弘光听了大惊,连忙领命下去安排了。
许秉盛听了后面色倒也平静,似乎也并未太吃惊:王妃,未免意外,下官建议王妃也连夜启程为好。
他们这次押运,带了兵卫百余人。另外万弘光又领了王府侍卫十人,保证谢云韶的安全。
但这些放在北狄大军面前都是不够看的,他们要尽早走,避免一切遇上危险的可能。
不了谢云韶脸上绷得紧紧的,神色肃正,她对许秉盛说,点人编队,我们去誉县,现在就动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评论收藏的各位小天使,比心!爱你们!
第十七章 奔孤城
夜晚的安静会把人的情绪无限放大。
哒哒的马蹄声踏的谢云韶心思烦乱。
这一路去誉县,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赶在北狄到来前疏散百姓。
如果不能,恐怕谢云韶要直面,她从来只在书中见过的战争。
谢云韶最接近战争的印象,是前世临死前的记忆。
乌压压的燕云军队将宁安侯府围得严严实实。
兵士手上的刀剑泛着寒光,神情肃杀。
他们都是冲着赵文虞来的。
那时李皓棠领兵打跑了北狄,巩固了边防,将北境百姓从北狄的骚扰劫掠中救了出来。一时间,这个废太子在燕云深受民众爱戴,已经很有名望。
这一切都让刚刚登基的李鸿熙忌惮不已,赵文虞献计御前,建议削去李皓棠王位,拿回兵权,然后寻机杀了他。
不料李皓棠先一步得到消息,打着除奸佞,安国邦的名号,从武阳起兵,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李鸿熙又惊又怒,严辞责令赵文虞平息此事。
赵文虞慌不择路,昏招迭出。
先是招人写檄文声讨李皓棠逆臣谋反。
未见效果后,又抓了随李皓棠前往燕云的官员的家眷,想借此与李皓棠对峙。结果反被陈羡江当众羞辱,大谈宁安侯府不依礼法的事情。赵文虞素来爱脸面,最忌讳有人提此事。一怒之下,在城墙上当众杀了手上人质,惹得众怒。
燕军怒攻破城,赵文虞清醒过来后,也知自己此着不慎,恐怕满盘皆输。只能趁机逃回京城,再作谋算。
可赵文虞刚回京城,李皓棠便率军从另一条路杀了京城。
愤怒不已的将士们冲进侯府,纷纷提刀按剑,要杀了赵文虞。
赵文虞则从侯府后院将谢云韶拖了出来,道:这是我谢府主母。既然你们恨我害了你们的家眷,那今日便用我的妻子来抵偿吧。
群情激愤下,将士们根本无法去理智思考,他们要的是发泄心中的恨意。
刀剑泄愤似的袭来,谢云韶无法躲避,瞬时便倒在了自己流下的血泊中。
一阵乱砍过后,士兵们终于收手,踏过谢云韶的尸体,直奔向逃跑的赵文虞而去。
谢云韶离世前最后看到的景象是那刀锋上刺眼的光芒。
正如她手上这柄匕首的雪亮寒锋。
李皓棠给她的这把匕首,谢云韶自得到便一直带在身边。但直到今日,她才第一次拔出这把匕首。
锋刃白亮,光芒似鉴。
即使谢云韶不懂兵器,她也能看出来,这的确是一把好刀。
如果那日在侯府,她手里能有一把匕首,说不定她会同室反戈,率先杀了赵文虞。
马车一个颠簸,谢云韶的手跟着晃动了一下,手上的利刃差点伤了自己。
自嘲地笑笑,谢云韶收起了匕首。杀人什么的,她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迄今为止,她唯一见过的,只有自己的血。
王妃。马车外,是万弘光的声音。
何事?
带路的人说,前面皆是矮山石坡,马车恐怕并不好走。万弘光也十分担心。
这一路去誉县,安危难料,需得赶紧过去,疏散百姓后也加紧离开。如果要马车慢行,耽搁时间,导致遇上北狄大军,他也没有信心能护得谢云韶安全回程。
谢云韶掀开车帘,看到的正是万弘光焦虑的脸。
给我一匹马吧。谢云韶道。
万弘光犹豫了一下,还是去牵了一匹性格较为温顺的马过来。
一路来燕州的时候,因为不适应奔驰的马车,也不会骑马,李皓棠留下了谢云韶单独先行。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到了燕州后,谢云韶还是有心观察学习过如何骑马。
但马匹生得高大,她虽然看懂了如何骑御,但始终不敢上马一试。
但眼下抓紧时间赶路要紧,顾不得怕不怕了,万一耽搁遇上北狄军,那可比从马上摔下来更危险。
万弘光牵马过来,谢云韶下意识地就往后退了一步。
望着面前比自己还高的马,谢云韶咬咬牙,上前抓着马鞍骑了上去。
谢云韶第一次骑马,并不敢太快。但原地留下马车后,整队人骑马前行,速度还是比原来快了不少。
终于在第二天傍晚,他们抵达了誉县。
誉县地处边界,因地理位置的缘故,虽然日常驻军不多,但城墙修建得也是极为高耸牢固的。夕阳的余晖照在上面,给城墙都镀了一层金色。
整个誉城看上去也都金灿灿的,耀眼而美丽。
可谢云韶没有心情去细看这些。
略略休整了一下,谢云韶便抓着那些官吏开始疏散通知百姓。
但是人们大多不愿理会他们,就算听说北狄要来,也并不愿离开。
直到第二天早上,誉县百姓们都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
王妃,你看,这不是我们不愿意管他们,是这些人他不愿意走哇。誉县县令对谢云韶说,咱们现在赶紧离开,应该也能避开北狄人。
是啊是啊,他们不想走,我们就别陪在这里了吧。另一个官员也附和道。
之前在驿馆,谢云韶笃定是他们失职,这些人的任何说辞都被她视作狡辩。
但眼下的情况却正如他们所说,如此反常的事态,谢云韶没有如他们期待的那样放他们走,反而更加怀疑起来。
如果不是这些人做过什么,为何百姓宁可被劫掠也不愿离开。
到底是为什么?谢云韶怒了。
但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
谢云韶一提裙裾,带着万弘光出了县衙。
王妃,这些事让我安排人去查吧。万弘光劝道,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谢云韶亲自出门查问,恐怕是不太好。
不了,我要亲自去问。
万弘光无奈只能跟着。
誉县大街上人影寂寂,偶尔有人经过,也多是拿着铁锨之类的农具。
誉县周边土地缺乏,谢云韶看县衙的记载里,这里的百姓多是做边境的皮毛交易为生的,务农者并不多。
谢云韶拦了一个拿铁锨的人,问道:听说北狄人要来了,你们不听官府的安排出城,拿这些东西是作何用?
此人是个皱纹深深的老人,他停下脚步,瞥了谢云韶一眼,说:你不是本地人就赶紧走吧,誉县人是不会离开的。
为什么?谢云韶追问。
老人不想理她,转身继续往前走。
万弘光连忙上前拦住了他:老伯,这是燕王妃,你们有什么内情都可以讲的。
老人又看了看谢云韶,见她衣饰不凡,模样俊俏,看上去确是贵族妇人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