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鹤云青      更新:2025-09-18 10:06      字数:4013
  
  哎呀,小姐。阿念放下谢云韶换下的衣裳,冲着她撒娇。
  衣裳里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阿念弯身捡了起来:咦,这是什么?
  谢云韶抬眼一看,阿念手里正拿着的,正是李皓棠的那个装糖的荷包。
  给我吧。毕竟是李皓棠给她的,万一弄丢了不好交代,谢云韶拿了过来,准备收进梳妆台的小抽屉里。
  那荷包用的是绀青色的暗纹平织绸,上面绣的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这都是男子才会用的面料和纹饰。
  看谢云韶小心地收起来的动作,阿念一下子联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
  小姐,这谁给你的?阿念眼睛瞪得大大,一副势要问到底的模样。
  不知为何,谢云韶突然生出一种,私会情人被抓包的心虚感。
  谢云韶无奈地看了阿念一眼,从荷包里拿了块糖,直接喂到了阿念嘴里,道:是王爷给的。
  说毕,谢云韶立即将荷包塞进梳妆台上面的小抽屉里去了。
  阿念嘴里咬着糖块,含含糊糊地说不清话,也就安静下来不问了。
  换好了衣裳,谢云韶便准备去燕州衙署看看。
  刚从外院进来的阿满知道了,忙不迭地说也要跟着去。
  你安排佳兰去哪儿了?谢云韶一边往外面走,一边问她。
  阿满小声说:柴房。柴房还缺一个抱柴的粗使丫头。
  说罢,阿满偷偷瞄了瞄谢云韶的脸色,见她也无甚不满,这才放下心来。
  这内院的下人都是你来管制的,阿满你要多上心。上了马车,谢云韶对阿满嘱咐道。
  阿满连忙点头称是,顺便讲了一下谢云韶不在时王府和燕州的情况。
  谢云韶听了,倒是没关心燕王府如何,只是问:陈筹陈大人的账册调整得如何了?
  我让阿念帮他理了很久,似乎还是有些地方没弄干净。阿满对于理账之事不是很擅长,但因为谢云韶走之前的吩咐,这些日子便带着阿念天天往燕州衙署跑。
  谢云韶到衙署公房时,陈筹刚算完这个月的账。见谢云韶来了,他忙不迭地起身来迎。
  见过王妃。陈筹恭敬地行了一礼,王妃平安归来,吾等也就放心了。
  誉县逢敌的事情,已经由军情传递告知了整个燕云地区,陈筹他们在燕州自然也是知道的。当时接到消息时,他正与阿念对着账本,阿念听闻消息后大哭的模样让他至今记忆尤新。
  谢云韶与陈筹虚礼了几句,便转而问道: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些账项,可都调整好了?
  回王妃,这些日子,多亏了阿念姑娘帮忙,账面上那些能调整的我都调了,但是陈筹面露难色,没有继续说下去。
  谢云韶不太喜欢陈筹这样说话讲一半的毛病,却还是好声追问道:但是什么?
  当初羌人那边承诺的,是拿马匹来换粮食,如今马匹尚未送到,有些地方难免不太好去动。陈筹回道。
  虽然在蔚州大营时,李皓棠对谢云韶当面承诺过,不会置谢家于两难之地,但谢云韶还是想尽量把此事遮掩得好一些。
  不仅仅为了谢家,也为了燕王府今后在朝堂上的影响。
  谢云韶看了看陈筹呈过来的账本,问道:具体的马匹数量是多少?什么时候能送来?
  这个,恐怕要到秋天了吧,具体还是要问问桑娜才知道。可陈筹也一直是按李皓棠的指令做账,具体的事情细节也没有人告诉他。
  羌人那里一直都是直接与李皓棠联系的,燕州并无与羌人的传信之人。
  如此了解了一番以后,谢云韶想了想,道:那就劳烦陈大人你再去一趟徐水吧,帮我给桑娜送封信。
  是。
  陈筹此人说起话来爱吞吞吐吐的,但办起事情来倒是干脆利落。
  第三天一早,他便将桑娜的回信送到了谢云韶手中,连带着的还有桑娜送谢云韶的小礼物。
  那些叮叮咚咚的羌人饰物,阿念看了十分好奇,谢云韶顺手便拿了几样给她。
  看着阿念欢喜地去找阿满了,谢云韶才询问陈筹具体的情况。
  陈筹这次去没有直接见到桑娜,是靠集市老板转的信件。
  而桑娜的回信里,也没有具体的说明马匹的事情,只说现在情况有变,她想请谢云韶去徐水一趟,或着她来燕州一趟,想与谢云韶当面讲明此事。
  与此同时,谢云韶也收到了朝廷给燕王府的文书,道是新任的燕州太守已经启程赴任,不日即将到达燕州。
  几经考量,谢云韶决定在新任太守到来之前,把账面上的东西理清楚。
  只是如此的话,谢云韶需要时间去复盘账项,她只能请桑娜来燕州一趟了。
  可谢云韶没想到的是,新任燕州太守的人会来得比桑娜更早。
  而且从京城一同来的,不止是李皓棠的亲信一个人,还有赵文虞和谢云韶的妹妹谢灵歆。
  第二十六章 故人来
  得知新任太守约莫一个时辰后就到燕州的时候, 谢云韶还在衙署里翻看账簿。
  按常理,新任官员应当在到达最近的一个驿站的时候,就送消息到就任地的衙署, 以便任地属官准备迎接。
  可这个新来的燕州太守居然这时才派人过来传话,是不懂规矩还是有意为之。
  谢云韶心里莫名地不安起来。
  这么快就要到了?谢云韶推开算盘,放下手里的笔, 起身对陈筹说, 陈大人, 你准备一下, 这些账册先收好。
  陈筹有些不解,问她:这王妃是何意?
  先把这些都收好,待新太守接任后, 我们再议。谢云韶说着, 便要往外走。她需要先回燕王府换身衣裳。
  陈筹还想再问,可谢云韶已经出去了,他只能按吩咐先将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
  燕州城的南门,正午的太阳晒得树叶都有些发蔫了。
  燕州的一干官员们等了不多会儿, 就见一驾高大华美的马车向着燕州驰来。
  马车上下来一个蓄须的中年人,向众人介绍道:在下新任燕州太守, 何杨。
  一番相互介绍之后, 众人把目光转向了与何杨一同前来的那个年轻人。
  相比较何杨, 这个人显得更引人注意一些。
  此人面貌生得俊朗, 仪表不俗, 举止进退有礼,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他衣着干净华美, 丝毫不见一路来的仆仆风尘。
  在下赵文虞, 乃宁安侯次子,奉旨出任燕王府长史。赵文虞面带微笑,对着众人礼貌道,今后在燕州行事,还要劳烦各位大人了。
  听到赵文虞是新来的燕王府长史,众人脸色便有些不好看了。
  赵文虞则神色如常,依旧笑意满满地与人攀谈。
  长史,本为幕僚性质的属官,前朝时曾一度为皇帝指派上任,用以监督王公重臣,以致君臣相互猜忌不满,为前朝倾覆埋下了隐患。
  故而,本朝自开辟以来,长史名存实废,历任皇帝中无人再用此职。
  可如今,毫无征兆地,皇帝突然指派了长史来燕王府,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几分了。
  何杨匆匆与人虚礼了一番后,便道:听闻此前燕州为燕王妃代为执掌,容在下先行一步,去燕王府见过王妃,再与诸公一叙。
  理当先去拜见王妃。众官员表示理解,纷纷为何杨指路。
  何大人为何总是这般急切,等等下官一同过去可好?赵文虞见此,弯了弯嘴角,对何杨道。
  这一路有劳赵长史照顾,如今已到燕州,赵长史可以自便了。何杨说着,便要离开。
  这话说得并不客气,赵文虞也不恼,与官员们打了招呼,便带着随从小厮跟了上去。
  朝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许秉盛凑到陈筹身边,低声议论起来。
  陈筹摇摇头,君心难测,谁能妄加揣测。
  眼风扫了一眼,陈筹突然觉得,那赵长史身边的小厮看上去似有几分眼熟。
  谢云韶在王府里没等多久,就听到下面来报,说是新任的燕州太守和王府长史前来拜见。
  你说什么?燕王府长史?谢云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陛下亲自指派了王府长史。万弘光低头,声音有些沉。
  带他们进来吧。谢云韶道。
  听到刚才的通报,谢云韶本来已经做了准备,但得知长史是赵文虞时,她还是有些无法冷静了。
  何杨本是东宫詹士,在李皓棠身边侍奉多年。
  李皓棠被贬出京后,他在李鸿熙的打压下艰难度日,周旋了很久,好不容易在李皓棠的安排下,何杨得以出京就任燕州。却不料,被这个宁安侯府的二公子跟着,一路同来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