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者:鹤云青      更新:2025-09-18 10:06      字数:3995
  
  赵文虞又放软了声音对她说:云韶,我们是相互倾慕的,不是吗?你莫要被那些规矩束缚了,女子二嫁也算不得什么。
  谢云韶弯了弯嘴角,似乎是默认了赵文虞这个说法:唉,我只是怕会连累你的名声。
  云韶。闻言,赵文虞眼中是掩不住的光芒。
  两人一路沿街慢行,至此便到了燕州的西城门。
  西城门外,有夯土筑路三条,沿中间一路直走,便是蔚州的方向。
  陈羡江快马加鞭,早就不见影子,空留一排排白杨在风中摇曳。
  李皓棠合上手里的燕云令任命书,随手放在案上。
  陈羡江将王印往李皓棠面前推了推,道:那赵文虞心思难测,只怕王妃难以应付啊。
  也不一定或许,云韶才是能处理掉他的那个人。李皓棠道。
  陈羡江疑惑地看着李皓棠:王爷知道他与谢家究竟是何关系?
  李皓棠屈指在书案上轻轻敲了敲,道:略有些了解。
  谢家二小姐居然被他一路从京城带到这里来了。这是最让陈羡江惊疑的。
  谢二小姐?谢灵歆?李皓棠听到后居然笑了,据说,这谢二小姐可不是个好脾气,还真是难为他能一路把她带来。
  那天的一鞭子陈羡江还记忆犹新,他点点头问:那他带谢灵歆来这里是想干什么?
  威胁。为了威胁谢文涛。李皓棠丢开手里的羊毫,往后面靠了靠。
  李鸿熙把他放逐到燕云,让赵文虞远离了政治中心,几乎算作废子。
  赵文虞是肯定要给自己作打算,而谢家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机会。
  赵文虞对谢家的了解,恐怕比谢文涛自己都深。
  他能在谢文涛的眼皮底下,从京城带走谢灵歆,便是最好的证明。
  而他新任王府长史的身份,对谢云韶这个燕王妃来说,也是个极大的威胁。
  谢文涛两个女儿都被赵文虞抓在手里,他想借此让谢文涛在朝堂上拉他一把,估计也不是难事。
  就算谢大人因此肯为他举荐,帮助他回京,但也不会在朝堂上成为他的助力的。陈羡江道。
  李皓棠也有些惋惜,道:赵文虞此人,才能也是有的。他现在最缺的是一个登朝入仕的机会。
  赵文虞家世名声不好,恐怕李鸿熙那里也没太把他当回事。
  而他跟在李鸿熙身边那么久,他知道李鸿熙的秘密恐怕是不少。现在京城的情况与他们预期的相去甚远,李鸿熙怎么敢留他在身边。
  此人心思深沉,是否真的只求机遇,怕是不好说。陈羡江沉吟道。
  李皓棠点点头,道:至少表面上看,他确实如此。
  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地把谢灵歆带到燕州来。真要威胁,赵文虞大可把谢灵歆藏起来。而不必长途远涉地把人带到燕州。
  燕州有谢云韶在,有燕王府的名号护着,谢灵歆并不会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故而虽是威胁,但赵文虞也不忘对谢文涛表明心迹,表示自己只求举荐的机会。
  那赵文虞是怎么把人带来的呢?想起他跟谢灵歆那差点打起来的见面,陈羡江又开始瞎猜了,他跟谢二小姐之间有某些纠葛?
  不,应该不是你想的那样,谢二小姐恐怕是被他花言巧语欺瞒过来的。
  李皓棠之前了解过赵文虞与谢云韶之间的情况,对此倒是心里有数。
  在谢云韶的面前这样做,赵文虞不会那样傻,但谢灵歆的心思就不好说了。
  哪有这样容易被骗的!陈羡江偷偷翻了翻眼睛,有些嫌弃。
  李皓棠将之看在眼里,不由开口道:她年纪尚小,心智也尚未成熟,被人欺哄也不意外。
  算算年纪,谢灵歆应该还是个孩子的心性。
  陈羡江撇了瞥嘴角,不以为然道:若说她年纪小,可王妃似乎也没大她太多啊。
  直到陈羡江起身回了自己的军帐,李皓棠还在想这句话。
  细算起来,李皓棠和谢云韶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谢云韶给他印象实在是太过成熟沉稳。以至于李皓棠一直都忽略了,谢云韶其实也只是个刚刚及笄的姑娘。
  谢云韶给他的最初的印象,也不过就是个循规蹈矩的寻常世家女子。言行谨慎小心,事事为身后的家族谋划,并无异于他人之处。
  可后来,她随了他来了燕云。
  接手燕州城,稳定誉县此番种种,谢云韶都处理得不错,甚至是相当出色了。
  几乎要颠覆掉李皓棠心里那个规矩死板的初印象了。
  之前李皓棠也怀疑过,谢文涛处处炫耀的长女,怎么与实际的形象有如此大的差距。
  经历过这些,李皓棠才明白其所言非虚。
  其实,李皓棠其实是想和谢云韶胶漆相投的,只可惜两人相处的时间一直都太过有限。
  但凡有心事,谢云韶还是都放在心里。
  纵然那日夜里,她哭着说害怕。但到底还是被逼问出来的。
  谢云韶也不大爱笑。唯一一次展颜,是在誉县大胜后,那日在延山上,借着夕阳的余晖,李皓棠记得,姑娘的笑颜胜过满天霞光。
  也是那时,谢云韶说,她不急着回京城,想留在这里再看看。
  一阵烛光摇曳,烧卷的灯芯从火焰处断开了。芯绳上的余烬落下后,桌上的灯光立时亮了些。
  李皓棠回过神,发现自己在案前空坐了这许久,该处理的公事文书还一本未看。
  揉了揉眉心,李皓棠顺手翻开了一册文书。
  映入眼帘的是俊秀挺拔的小楷书,这是谢云韶写的那封任命书。
  李皓棠失笑,还是将这封短短的任命书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尔后,才合上收好,转头去翻那未阅的案牍公务。
  第三十三章 双生花
  夏末时节是燕州最美好的季节。
  酷暑的热气已经散去, 渐凉的风吹得杨树叶开始慢慢变黄。
  而田间的麦子此时已是金灿灿一片,放眼望去,满眼丰收的金黄, 映得天空都愈发干净湛蓝。
  出燕州城往东二十里,有一片肥田,那是属于燕州官府的田产。
  官府的田产, 按例律是要租种给本地农户, 以接济当地贫弱的农民。
  但经历了二十余年的休养, 即使是偏远如燕州, 本地的农户也都开垦出了属于自己的新田。
  官府的田庄也就渐渐地无人租种,只能在农时雇佣帮工来耕作收割。
  每年的夏末便是燕州太守最为头疼的时候,农民都以自家田作为先, 官府即使出价也难以寻人帮忙收割。
  但何杨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谢云韶提前给了他建议, 让他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去寻暂住于燕州的流民来帮忙。
  蔚州战事已经止息,各处官府也开始遣返流民。
  谢云韶跟何杨商议过,决定将今年的新麦全部散发给在燕州城的流民, 以便他们返乡后能度过今冬和明年春天。
  何杨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对于乡野诸事本来不大擅长。加上后续送流民返乡一事, 何杨这些日子过得也是脚不沾地。
  前些日子, 谢云韶又主动地给他送了一个帮手来。
  何杨本来是不愿意与赵文虞打交道, 但碍于谢云韶的情面, 他还是将赵文虞放到了城郊田庄上去。
  这日, 谢云韶带了谢灵歆出城赏秋, 顺路便来了田庄这里。
  见她们过来, 何杨丢下手里的事情就迎了上来。
  何大人, 这里的事情可是快结束了?谢云韶四下望了望, 问道。
  再过个两三日便能全部收割完毕了。何杨一边说着,一边有些犹豫地看着谢云韶,这赵文虞倒也确实有几分才干,有他在此相助,事情办起来要轻松许多。
  谢云韶顺着何杨的指示往田边看去,赵文虞素来干净整齐的衣袍上,沾满了草籽灰尘,可他却并不在意,依旧低头计量着刚收上来的麦粮。
  说来惭愧,下官本以为赵长史纨绔子弟,无甚才学,靠着五殿下的支持才到了燕州。故而一直对他存有偏见。但近日一见,才知这侯府二公子能力学识皆有过人之处,先前是我太过狭隘了。
  谢云韶收回了目光,看着何杨。
  何杨见谢云韶不应声,心里有些奇怪,但还是继续说道:让这样的人留在五殿下那里着实有些可惜,下官向王爷建议,拉拢赵文虞过来,但王爷并未同意。
  谢云韶心下了然,李皓棠也是清楚赵文虞的底细,如何会用他。
  只是何杨并不清楚此间诸事,依旧有些惜才。
  王妃,不若你也跟着劝一下王爷吧。何杨知道燕王府是养有信鸽的,如此,五殿下那里少了一员大将,而这王府长史也成了自己人,王爷王妃便也无需顾忌。何况令妹似乎也对赵长史有意。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