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8 10:11      字数:3515
  
  先全力救治老夫人,本宫会张贴皇榜,为老夫人寻觅解毒之人,但凡解毒成功,赏白银五千两,从本宫私库所出。
  这样,便是大理寺那边尚未查出真相,或许从老夫人口中也能得知实情,如何?”
  她说话时,看向的是时煜,眉眼里带着关切,还有一些无奈。
  时煜并未看她,只微微挪动了脚,换了个站姿,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自己或许不是凤昭皇后的儿子。
  站在他身边的王刚正,见他双脚脚尖微微朝内,得了示意,接过皇后的话头。
  “外臣认为,不妥。”
  在大魏时,他本就已是容王的人,最清楚时煜刚刚的站姿是何意思,不必顾虑他和皇后的母子情,直接开干便是。
  得了时煜这样的指示,他还客气什么?
  “我家太女今日不入宫,也是担心有人误会皇后为她徇私,现下看来太女确实明智。
  娘娘,为老夫人解毒确实是重中之重,但您的儿媳问心无愧,这赏银若是您出了,反叫外人误会是娘娘包庇我家太女,那我家太女可真是无罪变有罪,有嘴说不清了。
  而这全民张贴皇榜,寻觅解毒之人,又何尝不是给下毒之人机会?届时,凶手借机给老夫人解了毒,还能得了赏银。
  万一老夫人也不知是谁给她下的毒,或者有心包庇下毒之人,到时,大理寺也查不出个什么。
  那我家太女同样不清不楚地背着这个名头,岂不是冤得很?”
  “那你究竟是何意思?”梁永安气结。
  他揣测皇后就是那个心思,此举不成,便只能暂时放弃,先设法给母亲解了毒,到时候,他这个苦主看在母亲病愈的份上,彰显大度,主动撤案,不予追求。
  甚至,还可对外承认,是自己一时冲动误会了卫清晏,但下毒之人找不到,百姓定然会觉得是皇后在为太子妃遮掩丑事。
  而他这个镇北侯也是不得不屈服于皇权,才忍了这委屈,便是百姓不那样想,这是他们的地界,他们也可以引导百姓那样想。
  可这一切都叫大魏使臣赤果果摆在明面上,大魏这是真的要与他纠缠到底啊。
  梁心安求助似的看向了皇后。
  第336章 谁在偷听
  皇后凤袍下的手,紧了紧。
  她垂眸看了眼身上的明黄颜色,这是她最喜欢的颜色。
  凤昭旧制,帝王穿明黄,皇后着正红凤袍,可红色哪及得上这明黄惑人。
  她当政后,便将皇后凤袍亦改成了明黄色。
  抚了抚凤袍上的凤凰,她眸子微抬,眼底有愠怒,问王刚正,“那依王大人所言,该如何?”
  她不喜大魏使臣这般挑衅她的权威,可有些事急不得,她最擅长徐徐图之,自然有些仇也会记下。
  “老夫人的确该救,皇榜也可贴,但能否允我大魏医者参与救治?“
  王刚正不卑不亢,“陛下怜惜太女,拨了几名大魏医术不凡的大夫随行,他们定会竭尽全力救治老夫人,以证太女清白。
  至于那赏银,娘娘仁爱之心,外臣钦佩,但可否让镇北侯府出,毕竟救的也是他们家老夫人。
  若是我们大魏大夫侥幸解了这毒,这赏银我们可以不要,但镇北侯需得敲锣打鼓向我家太女赔礼道歉……”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梁永安打断,“那谁知道,你们大魏不是自己下毒,又自己趁机解毒呢?”
  出银子,他没问题,按先前皇后说的,从皇后私库出,实则最后也是镇北侯府出。
  总归有些事,也是作作样子。
  可若让大魏的大夫参与进来,他们如何趁机给母亲解药?便是借别的大夫之手,只怕这些人也会力查到底。
  现在真有些骑虎难下,他一急便有些口不择言。
  “瞧镇北侯这样子,好像也不是很急,似乎解毒不是首要的。”
  王刚正倏然笑了,但似乎意识到这样不礼貌,便又敛了神色,尽量压着嘴角,“带着这样的臣子,皇后娘娘属实是辛苦了。
  镇北侯这担心是大可不必的,不是已经报了官,由大理寺查办嘛,总不能你们凤昭大理寺会偏帮我大魏,还是说,你担心你们大理寺吃干饭?“
  “你好生无理。”梁永安涨红了脖子。
  他听出来了,大魏使臣在骂他蠢,其实那些话,他说完就后悔了。
  王刚正一脸谦和,“过奖过奖,都怪我家陛下过于贤明,将我们这群御史惯得不太会说假话。”
  本想再次和稀泥的皇后闻言,眸子暗了暗,“本宫允了,若大魏医者能解了这毒,该给的赏银镇北侯府同样要给,道歉自也是应该的。”
  但她不信大魏能解这毒。
  王刚正闻言,又是拱手一礼,“皇后明智,既如此,外臣便告退了。”
  皇后指甲掐在掌心,若她不允,便是不明智了,还拿魏帝和她比,一个被亲生父亲耍得团团转的蠢货,怎配和她比。
  时煜拱了拱手,也跟着要走,被皇后叫住了。
  “母后想要张贴皇榜,并非大魏使臣说的那般,本宫只是想早些将人救醒,好给太子妃洗去罪名,免得你担心,是母后着急了。“
  她缓了口气,身子微微前倾,“但你放心,母后不会让人欺负你们的。”
  “娘娘信太子妃?”时煜顿足转身。
  皇后笑得慈爱,“本宫信你,你信她,本宫便也信她,只是,此事确实是巧。
  你可否告知母后,你们去庄子究竟是作何?母后也好有个应对。“
  “受梁福珠所托。”
  “世上当真有鬼魂?”皇后惊骇,但似乎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又急忙敛去害怕神情。
  时煜没直接回答,只将梁福珠入梦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如此说来,梁福珠的死或许真有蹊跷。“皇后神情有些沉痛,“母后会命京兆府尹仔细查一查。
  倒是你姑姑今日举动,叫母后意外,先前梁福珠死,母后瞧着她没什么反应,只当他们手帕之情只浮于表面。
  今日她为了梁福珠连国玺都拿出了,可见她是有真心的,当年我们亦是好友,只这些年母后为了国事,有些时候不得不逆了她的意,但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是有母后的。
  母后想着,等此事了,我们叫上你两个姑姑,一家人聚聚,若青芜对母后有什么误解,母后同她道歉。
  如此,她待你也会更多几分真心,你看如何?“
  时煜道,“一切听娘娘安排。”
  心里却多了一抹狐疑。
  这真是传闻中,治理江山很有一套,谋略胸襟不输男儿的凤昭皇后么?
  为何这语气这般熟悉,像极了从前时德厚后宫,那些眼里只有后宫方寸之地,成日明争暗斗,说话拐弯抹角又暗藏玄机的妃嫔?
  还是他对皇后有偏见,想多了?
  可皇后那些话,不就是暗指青芜为了梁福珠可以拿出国玺,却不管清晏,挑拨他和青芜的关系?
  不就是在说她可以为了他这个儿子,委屈自己讨好青芜?而先前她和青芜的不对付,皆是青芜的任性?
  亦或者,凤昭皇后觉得他和萧之安一样好骗?
  还是说,她说的都是真心话,只不过自己经历过多,反而失了纯真,总把人往坏了想?
  时煜决定回去和清晏一起分析分析。
  凤昭皇后见他神情平静,看不出他是何情绪。
  她怜爱的目光细细打量着儿子,试探道,“你比母后想象的还要出色,早日适应凤昭,早些把母后身上的担子接过去,好么?”
  时煜没有客套,直接应道,“好。”
  皇后,“……”
  身形一僵,皇后很快恢复自然,“太子妃此时怕是心头不安,你早些回去陪她吧,空了常进宫来,母后会慢慢让你着手政务。“
  时煜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清晏她不会不安的。”
  皇后,“……”
  王刚正还在外面等着时煜,梁永安见他不走,他也没走,两人说着说着又吵了起来。
  时煜到的时候,听得梁永安道,“别拿神神叨叨的事找借口,我们凤昭人读圣贤书,不信这个,我女儿去世多年,早投胎去了,托什么梦,分明就是你们有心害人。”
  “梧桐郡可不是我大魏领土。”王刚正白了他一眼,都懒得跟这蠢货吵,奈何这蠢货上赶着寻他说话。
  “那棺材上怪异的红线,铜钱剑,你别告诉本官那不是邪术,还是说别国之人在你凤昭做的?”
  梁永安能说什么?
  说是凤昭人,那他先前说的话岂不是打脸。
  说不是,那不是显得他凤昭无能?
  皇后听了能高兴?
  只得气呼呼地一甩袖子往前走了。
  皇后从窗口看着远去的人影,沉声道,“查,那画像和抹额究竟怎么回事?”
  女官上前,“娘娘,那瓷瓶里真的会有鬼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