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作者:唐阿谣      更新:2025-09-18 10:20      字数:3634
  
  傅璟佑轻轻点头,搂过她笑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
  小型工厂的立足只是一时,要想不被淘汰和取代,就得往大了做。
  而且专业的数控设备,只要舍得,咬咬牙别的厂子说买也能买。
  他现在能有那么多的合作路子,其实很大原因就是在众多民营厂子里占据了先机。
  想持续发展下去,不光要继续深挖数控编程技术,其他的各类设施也要配齐。
  这么想着,傅璟佑心情都通透了些。
  他笑了笑,侧过身来打量陆淼:
  “你这两天感觉怎么样?我忙得都没顾上你。”
  陆淼微微后仰和他拉开距离,冲他眨眼笑问:
  “你看呢?”
  陆淼脸上依旧苍白没什么血色,但精神头明显好了不少。
  可见这阵子的深居简出,万事不叫她操心还是有显著成效的。
  傅璟佑看在眼里,微微笑着把她又搂进了怀里:
  “恢复得慢一点不要紧,有起色就好。你最重要的事就是安安心心的把身体养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陆淼轻轻点头,“知道了。”
  虽然答应得很顺口,但陆淼私底下其实还是联系过陈向东一回。
  只因为前几天看报纸的时候,无意间留意到有家国营洗涤剂厂倒闭的消息。
  陆淼斟酌许久,衡量现有资产想让陈向东跟人联系看看把那家厂子盘下来。
  迄今为止,他们的精油皂还在承包别人的生产线呢。
  依赖别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要是哪天合作生产线的厂子也停工倒闭了,那他们还得手忙脚乱的再去找别家合作。
  可如果能盘下一个自己的厂子,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而且陆淼仔细看过那家洗涤剂厂的新闻报道。
  那家厂子不单单生产肥皂,还生产洗发膏。
  生产的洗发膏她过去还用过呢。
  清洁能力是不错的,不过当时因为香型她不是很喜欢,所以后面就换了别的牌子。
  而既然能生产,那就说明厂里有相应的生产线。
  她这两年病了,公司至多推出几个新的口红色号。
  其他的独立新品再一个没有。
  也是时候做点创新了……
  陆淼虽然有想法,却并不会强撑着身体勉强行事。
  她从过去就一直处在幕后脑力担当的位置,有点子有想法就安排陈向东去做。
  陈向东跟了她那么多年,也不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比如这次,陈向东就是一点就透。
  她刚说出想法,根据从前的精油皂,陈向东立即做出举一反三。
  比如盘下厂子的同时,一起接盘工人。
  这样就能免去一笔生产配方的费用。
  而他们再在生产流程中合理融入自己的东西,就好比洗发膏,类似陆淼不喜欢或者大众不喜欢的香型,可以替换成别的,之后再经过重新包装就是一个新品。
  许多品牌或工厂经营不下去,一是抢不过外资工厂。
  另一个就是不管是种类、还是包装都缺乏创新。
  实际上产品品质是没有问题的。
  而创新方面,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这一块儿,那他们可太有经验了。
  第1282章 发光发热
  陈向东跟陆淼聊了一下预算问题,之后就立即去办。
  等事情有了眉目,暑假已经接近尾声。
  住家的那两名女大学生提前搬回学校宿舍。
  家里的几个孩子也不往外跑了。
  大的收心为新学期做准备。
  两个略小点的在相互较劲,比拼暑假卖画和卖花谁攒下来的爱心款更多。
  至于最小的那个?
  没心没肺的还在院儿里“小狗嘬嘬嘬”呢。
  ……
  洗涤剂厂盘下来后,很快进入修整阶段。
  厂内除了墙壁地面重新粉饰,一些生产机床和传送带之类的设施,存在问题的也是该修的修,该换的换。
  陈向东对机械不敏感,就邀的傅璟佑一起过去检查看看。
  而孩子们重返校园,陆淼日常更加空泛下来。
  平时除了看看书,看看报,有点空闲时间就翻着笔记本写写画画。
  提前做出压嘴瓶的轮廓设计,应对后续洗涤剂厂重新启动时用。
  而接盘工人,保留原有配方只是初期的短期投产计划。
  想要长久发展下去,还是需要在技术方面作出突破和创新。
  因此,陆淼也在私底下嘱咐陈向东,要留意这方面的人才。
  必要时候多投点钱,提前去高校赞助物色人手也行。
  而随着洗涤剂厂被盘下来的同时,一起谈下来的,还有各种原材料供应商。
  陈向东接触到了山东平阴和XJ伊犁两个草本繁育基地,此后“玫瑰一朵”的主创洗护用品,精油方面也不再完全依赖进口。
  差不多的时间里,傅璟佑厂里购入了两台新的机械,传动拉索的生产工作也在提上日程。
  只是在练废几批料子后,最终交出通过拉力试验机的合格钢丝拉索时,时间已经步入深秋十一月份。
  也是这个时候,老家先后来了两封信件。
  第一封信,是李大锤委托甜枣寄过来的。
  大意是李大锤有个十六岁初中毕业的女儿,叫李向阳,现在待业在家
  ,人很乖巧懂事,也能吃苦。
  李大锤在信里恭维,说陆淼和傅璟佑见过大世面。
  他写来这封信,是想请陆淼帮他女儿指条明路云云。
  什么意思其实很好懂。
  这个李大锤,就是来给他女儿谋出路来的。
  之前承了李大锤的一份情,这事儿陆淼不太好拒,但陆淼也没答应得那么武断。
  她往南边县里打了电话,托胡志远去找甜枣打听这个李向阳的情况。
  听说确实是个踏实本分的姑娘后,陆淼才慢慢松的口。
  写回信说今年马上就年底了,要是李向阳愿意来京北,就让李大锤等年后开春再送她过来。
  李大锤其实也是厚着脸皮博的一把,陆淼答应给李向阳安排,李大锤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李家人听说李向阳能去大城市上见世面后,一个个的也都是双手合十念叨是祖坟冒了青烟。
  再说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贺家寄的。
  一起寄到的还有一双花布鞋。
  看见东西的时候,陆淼心里就有一种预感。
  后面拆开信封,果然是。
  赵兰香死了。
  而在死之前,赵兰香趁日常清醒的时候做了两双布鞋。
  一双给敏锐,一双给敏敏。
  敏锐就在村里,鞋做出来后,陈桂芬直接就给敏锐穿上了。
  但敏敏在京北,他们不知道敏敏的单位地址。
  所以就把鞋寄到了陆淼这里来。
  人死账消,陆淼不喜不怨不恨,甚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但是考虑到敏敏,她上楼套了件长款风衣,之后下楼让刘小柱开车。
  回京北的这半年来,第一次踏出家门去了文化馆。
  敏敏听说她来,十分欣喜,只是事后上车听说经过后,敏敏又安静下来。
  毕竟是亲生母亲离世,陆淼其实很担心敏敏会难过。
  但敏敏不喜不悲,表现得十分平静。
  甚至在接过那双针脚不算细密的布鞋看了半晌后,敏敏只说了一句话:
  “我的脚,早就长大了。”
  敏敏好几年没回家,期间回去一次也没跟赵兰香近距离打过交道。
  赵兰香不知道她穿多大的鞋,又或者是赵兰香的记忆混沌,还停留在从前。
  这双花布鞋,赵兰香是按照记忆里敏敏十二三岁时的鞋子大小做的。
  陆淼拍拍敏敏,无声陪伴没有说话。
  敏敏却又说:
  “婶婶,我一点也不后悔没有回去。”
  陆淼依旧没有说话。
  敏敏在车上坐了一会儿,就拿着东西下车去了。
  陆淼透过车窗望着她,看见她在进文化馆之前,连带着包裹一起把那双鞋塞进了垃圾桶。
  车里刘小柱也看见敏敏把东西丢了,转过头来问:
  “嫂子,要去捡回来吗?”
  陆淼轻轻摇头,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深秋的天气多变,信是邮差小同志下午送过来的。
  他们到这边时,天色就已经暗沉下来,这会儿外面更是下起了毛毛雨。
  刘小柱升起车窗,刚想问陆淼要不要回去。
  话还没说出口呢,文化馆里跑出一道身影。
  敏敏在路上滑了一跤,但最终还是把不久前塞进垃圾桶的东西又捡了出来。
  说不后悔不代表真的不后悔。
  如果真的不后悔,也不会如证明一般轻易说出口。
  少时的创伤无法抹平。
  可血浓于水,在重孝道的时代观念下,那个人,是她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斩清关系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