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65节
作者: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577
  这一天,徐荷叶没怎么想起她的假领子生意,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老教堂那边的生产有小姨管,销售有小舅舅和吕叔他们,昨天的火热情况也证明了假领子的受欢迎。
  既然这生意能挣钱,那她还操心什么?
  这话,当然只是说说。下午放学铃声一响,徐荷叶已经背上书包冲向了校门口。笑话,挣钱的事儿还能不操心?
  “荷叶,你跑这么快做什么?”孔小月和孙慧连忙拎上书包追了上去。
  “我有事。”徐荷叶远远的声音飘了过来。
  上公交,下公交,徐荷叶直接背着书包去了老教堂。
  老教堂里闹哄哄的,都是三三两两来送货的。
  色彩设计师黄旺成正拿着小本子给大家做记录。
  老教堂地方有限,容纳不下太多人。于是这些樟树巷的婶子们就和董杏花商量,让她们把活儿拿回家做,做好了他们再还回来,最后按件算钱。
  不过剪裁还是在老教堂,毕竟还要考虑配色的问题。
  负责剪裁的婶子把假领子剪裁好,然后拿碎布条一件件绑好,负责缝纫的婶子过来拿回家,缝好再还回来,交给钉扣子的婶子,扣子缝好再交给专门剪线头的人,最后再送到老教堂统一熨烫,装袋。
  各个工序难易程度不一,工价也不一样,但大家都挺高兴的。
  只要能挣钱,这就是一份好活儿。
  “荷叶来了。”董杏花收完针,把缝好的假领子拿给做下个工序的人,然后和徐荷叶一起走出老教堂,避开人压低声音说起自己今天一天的行程。
  “我今天早上去见过你王叔,他带我去见过几个制衣厂的负责人。”
  “我和他们都谈了一下,那些厂的负责人都说能卖,但是价格比咱们之前买的贵,同样按袋卖,丝绸的一袋要两百块,棉麻的确良的六十一袋。而且他们要求打包卖,不能挑拣。”
  “你说咱们要买吗?”董杏花有点拿不定主意。
  那些负责人们开的价格倒是不贵,麻烦的是不能挑拣。如果买回来的都是碎渣渣,相当于他们买回来一堆废品,这钱可就白白浪费了。
  徐荷叶想了想:“小姨,你再和他们商量下,丝绸的咱们可以直接拿下。但是棉麻的确良的可不可以让咱们挑一挑,价格的话,可以多出一点,比如挑拣后的碎布头,我们可以给一百块一袋。”
  她觉得这些厂里估计是捡不到什么丝绸好货,就像小姨他们厂一样,这种好东西肯定早就被人预定了。
  这次他们能拿到两袋好料子,还是因为厂里上层人员震动,那些个“皇亲国戚”没顾上这一茬,才让他们捡了便宜。
  “丝绸是好东西,就是再碎也有价值。咱们可以拿来做发带、发圈,发卡之类的小装饰品,拼在棉麻料子上做假领子也可以增加这些假领子的价值,卖更高的价格。”
  “而且我觉得咱们估计收不到什么丝绸料子,就算亏也亏不到太多。”
  “但是棉麻的不同,棉麻的确良的料子价值低,零碎的布头派不上用场,最后只能拿去做鞋底。鞋底能值几个钱?而且还难做,费工,最后卖的钱可能还抵不上工人的工资。如果他们坚持不让挑拣,那就压价。”
  董杏花点了点头:“行,我明白了。”她看了看天色,才十几分钟,天空已经彻底黑了下去。
  “走吧,小姨送你回出租房。”
  “嗯。”徐荷叶点头,“小姨,今天销量怎么样?”
  “今天比不上昨天,两边加起来才卖了六百多条。要知道第一天光是你和吕俊就拿了差不多六百条假领子,你舅舅他们比你少,也卖了差不多五百多条。”
  “也很不错了。”徐荷叶道,“昨天是因为放假,人流量大。今天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能有这个水平说明咱们的假领子真的一炮而红了。”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咱们没货了吧。”
  之前总共才做了两千条出头,昨天卖了一千一百多条,快一千两百条,今天六百多条,加起来就是一千七百多条,剩下的才三百条,明天卖完就断货了。
  董杏花点头:“我也没想到这假领子能卖得这么好。”
  “对了,下午你舅舅和我说,还有人想从他手里批货去其他地方卖。不过咱们自己都没快断货了,你舅舅就拒绝了。”
  徐荷叶想了想:“小姨,你和小舅舅,还有吕叔他们都说一声,如果再有人想从咱们手里批货,让他们留个联系方式。回头有货了咱们联系他们。”
  “要批发吗?”董杏花有些不舍得,“批发肯定会便宜一些的吧。”
  “那是当然。”不便宜些,那些二道贩子怎么挣钱?
  “那不如咱们自己卖?反正这假领子这么好卖。”
  徐荷叶摇头:“小姨,不是这样算的,咱们必须尽可能快地把手里的货做出来,并且卖出去。
  那些二道贩子能发现这里头的商机,其他人肯定也能发现。
  你说如果那些生意惨淡的制衣厂也开始做这些假领子,以他们的产能,从投产到出货,需要多久能把这些假领子铺满整个扈城?”
  “一个月?半个月,一个星期,还是三天?”
  董杏花抿了抿唇:“快则三天,最多一个星期。”
  “小姨你看,最迟一个星期,最快三天,咱们就失了先机。”毕竟现在可没有什么服装产权的说法。
  “小姨,他们现在还没有参与进来,是因为咱们才刚开始卖,那些厂子还没有发现这其中的商机。
  或者就算有员工发现了,上报上去,也要先经厂里领导们开会商量再做决定,这一系列流程需要的时间我估计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就是咱们的机会,你也说了,如果那些厂子开始投产,顶多一个星期做出的货就能铺满整个扈城。
  而咱们这个小作坊子,能拼不过他们经营了几十年的厂子?”那些大厂就算落寞了,也不是他们几个门外汉组成的草台班子能碰瓷的。
  “小姨,这门生意注定只能挣个块钱。”等到假领子烂大街时,再拼的就是谁的设计新颖,谁的东西别致。不过到那时,这门生意注定只能糊口,挣点小钱。
  哪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大几千大几千的进账!
  第99章 推荐费
  两人说着话, 走到了徐荷叶的出租屋。
  董杏花系上围裙,开始做饭,徐荷叶则把箱子里装钱的书包拿了出来, 数了数, 竟然有两千一百三十四块。”
  扣除之前留下来找零的两百六十四, 昨儿下午晚上这点时间竟然也卖了一千八百七十块。
  她拿出一千五百块,将剩下的放回书包里,然后把这一千五百块拿给董杏花:“小姨,这些钱是给大家的工钱, 你明天去老教堂,给大家发下去。”
  董杏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接过钱, 数了数,“一千五, 怎么这么多?吕俊他们四个做了十二天, 你廉阿姨晚一天过来, 每人每天十块钱,五个人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九十块。”
  徐荷叶笑道:“小姨, 这里头还有你和小舅舅的工钱呢!别说不要,你们是我的亲人,还帮了我这么多,我就更不能让你们做白工。”
  董杏花感动地白了她一眼:“那也不用这么多啊。”
  徐荷叶继续道:“这些当然不全是你们的工钱。扣除工钱后, 剩下的也不过六百七十块。小姨,这些钱我给你是有用处的。”
  “明天你要和那些厂的负责人见面吧?和那些个老油条接触, 免不得请人家喝杯水,抽根烟,又或者吃顿饭。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我给你的这五百七十块, 七十是给你的活动经费,剩下五百块算是买面料的预付款。”
  董杏花点了点头,将钱揣到口袋里:“行,小姨知道了。吃饭吧。”
  徐荷叶点了点头,夹了一块豆腐,边吃边道:“小姨,这两天虽然挣了一点钱,但我们还要买面料,要给今天请的这些婶子们付工钱,这些钱是不能动的。
  明天你给吕叔他们工钱时,帮我和大家说一下,暂时虽然只能给大家发基础工资,但后续挣的钱多了,我肯定会给大家包一个超大的红包,不会让大家的辛苦白费的。”
  董杏花点了点头:“小姨明白。放心,小姨会帮你处理好的。”
  她也是在厂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上班人了,知道打工人的心理。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是抱着给徐荷叶帮忙的心态来做事,也不求什么回报。
  但当大家发现这门生意这么挣钱,徐荷叶还把大家的尽心尽力当作理所当然,自己吃肉,也不舍得给大家喝点汤,大伙儿心底肯定会有意见。
  徐荷叶给董杏花夹片肉:“小姨你也是,我也给你包一个超级大的红包。”
  认真说起来,她这门生意,小姨起了很大的作用。便宜但优质的面料是小姨找来的,如今在老教堂干活的婶子们也是小姨张罗的,明天她还要去帮她谈新面料……
  如果没有小姨,她再有想法,有主意,也支不起这个摊子。
  “好,那小姨就等你的大红包了。”董杏花笑道。她不惦记徐荷叶挣的钱,但外甥女能记得她的好让她很高兴。
  “对了小姨,你今天找了多少个婶子帮我们干活?”
  董杏花道:“除了廉大姐外,我今天新招了十一个人。裁剪四位,缝纫三位,钉扣子三位,还有一位熨烫。”
  “这么多人,产量有多少呢?”
  董杏花想了想:“大家今天刚来,还不是特别熟练。总共只做了两百七十三件,其中有一百件是廉大姐做的。我下午回来后,也踩了三十多件。”
  “也就是说新来的三位缝纫一天时间总共只做了不到一百五十件,平均每人不到五十件。”
  徐荷叶摇了摇头:“小姨,不够,这个产量完全不够。”
  “咱们要尽可能快地把手头的货做出来。您再找一些人,裁剪加两个,缝纫也加几个,钉扣子的人也要增加。反正大家都是计件的,做得多给得多,咱们不亏。”
  “好,那我待会儿就去找廉大姐,让她多推荐一些人。她在这儿住得久,知道哪些人讲卫生,哪些人手脚麻利。”有徐荷叶之前说的话,董杏花也知道时间的紧迫性。
  半个月,他们只有半个月,不,甚至都没有半个月,竞争对手的货就要出来了。他们必须赶在别人入场前,尽可能地做出更多的货,把钱挣到手。
  姨甥俩吃完饭,董杏花准备去隔壁家找廉太太,请她帮忙找人。
  徐荷叶想到后世电子厂缺工人时的常规操作,连忙喊住董杏花:“小姨,您告诉廉阿姨,只要她能帮忙找一个懂裁剪或者会缝纫的熟练工,就给她两块钱的推荐费。”
  “推荐费?”
  “对。”徐荷叶点头,“小姨,咱们这是和时间抢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招到合适的人。找人帮忙全靠人家热心。但是给钱就不一样了,有好处大家才会更上心。
  不过您一定要说清楚,咱们这推荐费也不是白拿的。只有推荐来的人是熟手才行,生手没有。”
  她要的不仅仅是人,而是一来就能上手,能做事,能出产量的人。他们时间有限,不可能像从前的国营工厂一样,让师傅带,留时间给他们慢慢学习。
  “其他人也一样,只要能招来熟手,一样给推荐费。”
  “对了,为了防止那些被招来的熟手闹情绪,您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能在咱们这儿挣到五十块钱,同样能拿到两块钱的推荐费。”
  “行,小姨知道了。”董杏花看着徐荷叶,不由得感慨。她这外甥女还真是聪明,不愧是她大姐的女儿,和她大姐一样聪明。
  董杏出了门,往廉家走去。
  徐荷叶则在家里洗碗烧水,她毕竟年纪小,小姨小舅舅他们愿意相信她,不代表其他成年人也愿意相信她。
  让人知道她是主事人,反而影响别人对他们这个小摊子的信任度。
  再一个,昨天没洗澡,身上到现在都是黏糊糊的,她迫不及待想多烧点热水,美美地洗个澡。
  就在徐荷叶烧好热水,脱了棉衣,准备洗澡时,吕俊和刘同过来了,拿给徐荷叶一个存折。
  徐荷叶打开一看,折子上写的是她的名字,里头竟然存了快三千块钱。
  “怎么会有这么多?”
  吕俊道:“这是昨天夜里和今天的营业额,我们都存这里了,荷叶你把折子藏好。”
  徐荷叶看着存折上有零有整的钱数,心里十分感动。吕叔他们这是卖的所有钱都存了进来,自己一分都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