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67节
作者: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497
  “果然我吴哥脑子转得就是快。”王安文拍了个马屁。
  “你别说话。”老吴看向董杏花,“大妹子,你先说说,这挑是怎么个挑法,价格能出多少?”
  董杏花说出徐荷叶之前的交代:“吴哥,我呢主要是想挑一挑棉麻的料子,棉麻料子用得多,哪个纺织厂随随便便没堆个十几袋的?
  想必您也知道,我买这些碎布头也是想做点小东西,需要的是大一些的布头。打包买,里头那些个零零碎碎的小布头我们是真用不上。用不上,我们还没地儿放,最后只能丢掉,这不是浪费吗?”
  “所以我还是想和厂里商量一下,能不能给我们挑一挑。挑拣后的碎布头,价格我们出高一点,一袋加二十,按照八十块一袋来算。
  我们拿走我们需要的大布头,剩下的小布头还留你们厂里,回头这些小布头还可以免费发给厂里工人做福利,大家拿回家做鞋垫,纳鞋底,都能用,不至于白白浪费了。”
  昨天晚上徐荷叶说的是每袋加四十,但董杏花想了想,只给出二十,先对半加,得给人家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不是?
  不然他们说四十,人家要的没准就是六十。人都是这样,不会管对方给的是不是实诚价,总得讨价还价一番,不然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果然徐荷叶这话一出,老吴就觉得低了:“二十不行,太少了点。”
  两边好一阵讨价还价,再加上王安文从中说和,最后定了,就如徐荷叶昨晚儿和董杏花商量的那样。
  “丝绸的打包按袋卖,一袋两百块,但要允许开箱验货,确保里头都是丝绸料子。棉麻的可以挑布头,但是价格要涨到一百一袋。”
  “不过厂里不会派人帮他们挑的,如果要挑,得董大妹子自己找人去挑。”毕竟一百一袋的碎布头,对一个大厂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并不值得厂里专门派员工帮忙挑拣。
  “那当然好。”董杏花满脸笑意。董杏花当然不介意,她甚至更乐意自己去挑。
  自己挑才能挑到他们想要的料子啊。别人帮忙,她还不放心呢!
  王安文:“行了,既然正事说定了,咱们该吃吃,该喝喝,都得吃饱喝足玩尽兴了。”
  “对,对,老王,咱们再干一个。”老吴笑着举起酒杯。
  一群人继续吃吃喝喝,不过因为要上班,几个人都有理智,没有喝到烂醉。一个小时后,董杏花把老吴四个送出酒店。
  四人摸着口袋里的烟,手里提着董杏花让酒店打包的肉菜,脸上都是红彤彤的笑意。
  这大妹子不错,豪爽、大方,挺会做人。
  董杏花也很高兴,现在只能他们回厂,和财务处打好招呼,就能去挑面料了。
  第101章 分歧
  吴陈何齐四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当天下午便陆陆续续给了董杏花回复,让她自己带人去厂里挑布头。
  董杏花收到消息,叫了几个来干活的婶子,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 把四个厂都走了一遍, 最后花了七千两百块,带回来六袋丝绸,和六十袋棉麻碎布头。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真不是虚的,之前只有他们七个人干活时, 在王安文手里买回来的十袋碎布头,花了十二三天也才消耗了一半。
  来做活的人多了后, 大家你追我赶, 剩下那一半面料不到两天时间就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如果不是董杏花及时将新面料买回来,这几十号人怕是得开天窗。
  九零年一月七号, 周末, 徐荷叶来老教堂时, 老教堂后面堆满了蛇皮袋,这些袋子里除了碎布头外, 还有很多做好的成品假领子。
  在推荐费的诱惑下,这几天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几位熟练裁剪、缝纫的师傅。截至今天为止,老教堂一共有八位裁剪师傅,十六位缝纫师傅, 另外还有二十多位缝扣子的师傅。
  裁剪师傅每天能剪裁出两百多件假领子,缝纫师傅速度快的一天能出一百一二十件, 慢的也有六十件,取个平均值,按照一人一天做九十件算, 十六人也有一千四百四十件。
  徐荷叶觉得,是时候把批发搞起来了。
  他们这个摊子,真正能承担起销售责任的也就小舅舅吕叔四人,四人分两波,卖得最好的一天也就是元旦那天,加起来一共卖了一千二百多件。
  之后这些天里再也没有复刻出那天的奇迹,估摸着是步行街以及人民广场这两个地方的零售趋向饱和了。
  但是与零售不同,来批发的人却越来越多,且这些二道贩子批发的量也越来越大,连价格也没怎么还了。可见在其他地方,乃至扈城的另外几个区,他们的假领子市场依然非常广阔。
  徐荷叶找到董福运:“小舅,之前找你要批发的顾客,你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吗?”
  董福运点了点头,掏出一个小本子,里头记了十四个人名,“这些都是想从我手里批发的二道贩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接过本子:“小舅,从今天开始,咱们要开始批发了。”
  “明白。”之前不愿意把手里的货批出去,是因为他们不想便宜出货,摊薄利润,再加上产量有限,做的那点货自己都能卖完,也就没必要批给别人。如今产量跟上来了,必须批一些出去,不然老教堂里堆的货只会越来越多。
  “那这批发,是个怎么批法呢?”董杏花问道。
  徐荷叶算了算成本,买一袋棉麻碎布头花费百元,大概能做三百八十到四百件假领子,核算下来一件假领子的面料成本大概是两毛五,扣子、缝线之类的成本大概是一毛。
  人工成本包括裁剪、缝纫、缝扣子、熨烫、剪线头,前三者都是一毛钱一件,后两者,前者两分钱一件,后者一分钱一件,人工成本就是三毛三。
  一件假领子的总成本是六毛八。
  之前零售价是素色,十块钱四件,售价两块五。如今批发必须让利,十块钱六件的话,一件的批发价大概是一元六毛,扣除成本六毛八,净赚九毛四。
  赚的是不如零售多,但如果量能走起来,这个赚头还是很不错的。
  “小姨,这样,咱们还是搞简单一点。”
  “根据款式的不同,分几个档次。素色款,按照十块钱六件的价格出货。拼色款,之前卖十块钱三件,如今就按照十块钱五件的价格批发。
  丝绸的量少,就不批了。如果有需要的,和零售一样,买两件送一条丝绸发带,或者大肠发圈。”
  “小姨,舅舅,你们觉得呢?”
  董杏花默默算了算成本,点了点头:“这个出货价格还可以。”
  “那这个订货量有没有什么要求?”
  徐荷叶想了想,“搞简单点,为了方便计算,素色的拿一百二十件,拼色款一百件,才能拿到这个价格。”
  董福运换算了下:“也就是说每次的起批价是两百元。”
  徐荷叶点头:“没错。”
  “对了。”黄旺成插话道,“咱们现在多一个款,棉麻拼丝绸。”新买回来的丝绸料子,果然没什么大块碎布,都是一些小碎布,或者长条条。除了做发带、发圈、发卡外,黄旺成还让人挑一挑,拼到了棉麻的假领子上。
  “货多吗?”
  黄旺成摇了摇头:“不是很多,只做了大概三百多条。”顿了顿,他补充道,“这些款和常规版型不同。”这些拼丝绸款,都是设计款,是他根据之前荷叶提到过的想法,灵机一动做出来的。
  徐荷叶:“我想先看看货。”
  “都在这里。”黄旺成挑出一个蛇皮袋,把里头做好的货倒出来给徐荷叶看。
  徐荷叶看到货后,眼神一亮。
  这些款果然很不同,有的做了双层领子,有的做了如意襟,有的镶嵌了丝绸压的木耳边,有的领子边缘剪裁成花瓣的形状,神似古代的云肩。
  有的没用徐荷叶买来的普通扣子,而是缝上了丝绸做的盘花扣,很有古典美。
  还有的初看平淡无奇,只觉得简约大方,细看才发现衣服领子、前襟和后片都做了精致的丝绸包边,一下子就提升了整件假领子的气质。
  徐荷叶诧异地看了黄旺成一眼,她不过是占着多活了一世的便宜才有这些想法,但黄叔不是啊,他才是个真正的设计师啊。
  这些东西,都是后面压箱底的宝贝,现在可不能便宜出了。
  徐荷叶把倒出来的假领子装回袋子里,封好口子,对黄旺成道:“黄叔,这些假领子很好。先不出,咱们留着做压轴款,自己慢慢卖也行。”
  “那也行。”黄旺成没有异议,他不管销售,只负责制作。
  商量好批发的细节,徐荷叶看了眼她的四个销售,“小舅舅,吕叔,刘叔,程叔,现在批发也有了。我想问一下,你们是愿意拿基础工资,等所有事情了了,我给你们发奖金。
  还是从现在开始,也走批发的路子,你们每天卖出去的货,只需要按照批发价上交销售额,其他的,卖多卖少,都是你们自己的?”
  走批发的路子,还按照之前的价格卖,素色卖六十件就能挣五十块钱,拼色的卖五十件也有六十六块六毛六……
  最近的零售虽然没有第一、二天那么火爆,但是四个人的销售额加起来,每天卖个小三百件还是没问题的,这样算下来一天起码能挣两百来块。四个人均分,每人每天也有五十块。
  如果换个没有卖过的新地方,打开了销路,没准还能卖更多。
  徐荷叶这话一出,几人对视一眼,刘同和程子军都有些心动。这些天,他们可是见证了假领子卖得有多火热,每天可都是大几百上千的进账啊。
  两人对视一眼,下了决心:“我们想走批发的路子。”
  吕俊却不同意:“这怎么能行?”
  “刘同,军子,咱们是自己人,怎么能和那些外人一样摊薄荷叶的利润?”
  徐荷叶摇头:“吕叔,您可不能这么想。”
  “给别人都能按照批发价给,没道理到你们这儿就一毛不拔了。你们可是我亲舅,亲叔,不说多给你们一些优惠,但连给生人的优惠都不愿意给你们,那我这人可就太失败了。”
  虽然,如果他们不走批发的路子,回头她也会把这部分钱算出来,只多不少地贴到红包里发给他们。
  但,还是那句话,钱在别人手里,哪里比得上在自己手里更来得有安全感?
  她可不想钱还没挣多少,人心就先散了。
  吕俊还想劝,董福运拦住了他。
  “俊子,荷叶说得没错。能给外人的,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的兄弟?”
  吕俊看了眼刘同和程子军一眼,“既然你们俩决定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不过我还是愿意拿基础工资,回头等荷叶给我发奖金。这样的话,我们四个调整一下,接下来我和大福一组,刘同你和军子一组?”
  事情就这样定了。
  徐荷叶开始按照董福运的小本本给那些二道贩子打电话。
  没过多久,小本本上记的十四个人都来到了老教堂。
  十四人都挺高兴的,虽然徐荷叶的批发规则有起批量,但是价格便宜了啊。以前他们从董福运或吕俊手里按照十块钱四件的价格拿货,回头零卖都能挣钱,十块钱六件,能挣的就更多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这十四人都只拿了最低起批量。
  十四个人总共拿了一千五百四十件货,七人拿素色的,七人拿拼色款,徐荷叶猜测他们应该是两种货都想要,但是一下子拿出四百块手头有些紧张,于是两两拼款,谁都不吃亏。
  每人两百块,十四个人,这一下子就进账了两千八百块。
  徐荷叶忍不住感慨,果然,批发才是王道啊。虽然挣的钱不如零售,但进账快啊。
  付了钱,将货拖走,老教堂这些天积攒的假领子一下子就去了三分之一。将这些二道贩子送走后,董福运他们也都拿上货,骑着自行车出去卖假领子去了。
  第102章 租生产线
  四人离开后, 董杏花私下悄悄找到黄旺成。
  “小黄,你安心做事,荷叶虽然年纪小, 但她人不小气。你做的事情很重要, 她都看在眼里。”
  黄旺成笑了笑, 对董杏花道:“姐,你放心。我会好好做事的。”
  徐荷叶早就和他说过了,他虽然没有参与销售,但是这里出产的每一件假领子都有他的功劳, 回头会给他按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