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77节
作者:
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131
“小姨, 怎么了?”
董杏花:“那些零售商觉得现在的批发价太高了,希望咱们能把价格降一点。”
“降一点,是降多少?”
“素色的,批发价按照一块钱一件卖,拼色的一块一一件。丝绸的没说。”丝绸款产量本来就低,基本上很少有零售商大批量定丝绸款。
“压价压这么多?”徐荷叶眉头皱起来。
董福运有些生气:“按他们提出的这个价格卖,咱们根本没有赚头。”
碎布头早就做完了,如今用的面料是他们专门买的,虽然也是从各个大纺织厂和服装厂拿的面料尾货,但成本同样大大增加。
如果按照这些零售商们说的价格卖,他们这个厂根本做不下去。
“压价的人多吗?”
董杏花点了点头:“接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些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提出压价的理由都一样。”
徐荷叶想了想,看向董福运:“小舅,你找人去市场看看。看下这些人压价是因为现在假领子市场饱和了,东西不好卖,还是因为有竞争对手也做出了假领子。”
董福运点了点头:“好,小舅这就去。”
“对了。小舅,那天帮您去扈城喊话的几个朋友品行如何?”
董福运点了点头:“人虽然混,但是讲义气,都是不错的人。”不然那活儿他也不会交给他们。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舅,你去问问您的那些朋友,看他们愿不愿意带着货去扈城附近的几个城市,诸如苏市、锡城、禾城、常市,转一转。”
董福运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荷叶你想开发新的市场?”
“我一直有这个打算,本来没准备这么早开始的。但——”顿了顿,徐荷叶继续道,“咱们现在做的货多,不能单单依靠扈城这些零售商。
他们彼此都认识,现在还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要求压价。如果哪一天他们所有人联合起来,咱们会很被动,所以必须尽快开发其他城市的经销商。”
徐荷叶记得,假领子最火的时候,风靡全国,人手一件。
他们目前才开发了扈城的市场,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能把附近几个城市都做起来,养活这个小工厂以及老教堂那边的临时工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供货商联合压货的行为,只是让她把早就想做的事情提前做出来而已。
第113章 招人
董福运站起身:“我这就去找人。”
董福运离开后, 徐荷叶又看向董杏花:“小姨,您先给那些没有压价的零售商打电话,让他们来拿货。”
“想压价的那伙人怎么办?”
“先晾着。您和他们说, 我们要考虑一下, 让他们耐心等两天。”徐荷叶食指点了点桌面, “至于两天后要怎么做,看情况而定。”
趁着这两天,让董福运带人跑一趟苏市,看下能不能打通那边的市场。如果苏市的市场能顺利打通, 到时候要急的就不是他们。
如果苏市销量不行,只能让利处理。并且积极开拓另外几个城市的市场。
“行, 我现在就去打电话。”董杏花说着, 拿着电话本走了。
徐荷叶看着董杏花的背影,感觉没有电话是真不方便。
想打个电话, 还得到处找座机。
大哥大买不起, 或许可以给厂里按个座机?免得人家找他们, 还得把电话打到江城服装厂,然后再通知他们来接电话。
想到就做, 徐荷叶马上找到电信公司,通知他们来江城服装厂,在他们的厂房里安装一部座机。
“师傅,如果将来我们换地方, 这座机你们能帮忙迁走吗?”厂房毕竟是租的,地方也不是很大。如果将来他们换地方, 座机不可能留这儿。
“可以。”这时候装一台座机不便宜,初装费就要三千,这一费用还不包括电话机本身的购置成本。所有费用算下来, 徐荷叶一下子花出去了五千元。
而这还算是便宜的,毕竟是扈城,电话更普及。如果是老家赣省,装一台电话费用起码小一万。
“电话装哪儿?”
“就装那个小办公室里。”厂房里有一个小隔间,徐荷叶让人收拾出来,充当他们的办公室。
董杏花打完电话回来,就看到师傅拿着工具在小办公室里捣鼓。
“这是要装座机?”董杏花瞪大了眼睛。
徐荷叶点了点头:“是的。”
“小姨,小舅舅马上要带着人出去开拓市场,有一台座机,彼此联系交流才方便。”随着他们业务越做越好,总不能还留江城服装厂的电话,让人家传话。
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惹人厌烦,万一有人起了坏心思,随便动点手脚都够他们吃一壶。
所以最好通讯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那装这样一台座机要多少钱?”
“五千。”
董杏花倒吸一口凉气,十分肉痛,但还是点了点头:“装一台也好。刚给那些零售商打电话,他们都说咱们没有个固定联系方式,要找咱们十分不方便。”
“小姨,等以后生意更好了,我给咱们每个人都买一台手机,到时候联系就更方便了。”
徐荷叶说完,董杏花连连摆手:“不用不用。”
似乎是怕自己的拒绝伤到了徐荷叶,董杏花软下声音,柔声劝道:“荷叶啊,咱们有座机就很好了。至于手机,那是人家大老板的标配。我们这样的小厂子,用不上这高端玩意儿。”
徐荷叶失笑,也没多说什么。
要知道以后的手机,可是又好又便宜,人手一个不是问题。
“本子给你,我去看看电话是怎么安装的。”董杏花说着,把手里的电话本塞到徐荷叶手里,跑去看两位师傅安装。拿拿工具,还给两位安装师傅倒热水。
徐荷叶失笑,觉得小姨这样子,和个小孩也没什么区别。
两位师傅都是老手,设备齐全,没两个小时就把电话安装好了。拒绝了董杏花留午饭的邀请,师傅们背着工具箱走出了厂房。
没多久,董福运就带着几个神似社·会人的青年回到了工厂。
刚进办公室,董福运一眼就看到办公桌上摆着的座机。董福运直接激动地喊出了声,伸出手去摸座机:“荷叶,二姐,咱们装电话了?”
董杏花一把拍开他的手:“别乱摸,摸坏了怎么办?”
徐荷叶失笑:“小姨,电话怎么会摸坏?”
这时候的东西寿命长得嘞,她前世刚上班时买了个电风扇,一直用到她去世,都还能出风。风还不小,就是噪音有点大,吹起来呼啦啦作响,像是要把屋顶掀飞。
董福运却很认同:“对对,不能乱摸,摸坏了咋办。”
徐荷叶:“……”
行吧,你们乐意就好。
董福运围着电话绕了两圈,十分不甘心,“荷叶,二姐,你们咋这么着急,等我回来了再叫师傅来装多好,我都没看到咱们这电话是怎么装的。”
徐荷叶不理他,直接说正事:“你不给我介绍介绍这几位朋友吗?”
“对对。”董福运回过神。
“荷叶,这是段杰,这是蒋诚,这是华锋,都是我原来混的时候认识的小朋友,年纪不大,你叫哥就行。”董福运把自己带来的三个小伙子一一介绍给徐荷叶。
然后又对三人道:“段杰,蒋诚,华锋,这是徐荷叶,我的外甥女,也是老板。”
“老板好。”三个青年异口同声。
“……”徐荷叶失笑,“段哥,蒋哥,华哥。”
她一一叫喊道,然后问道,“不知道小舅找你们来,有没有和你们说过我们想找你做什么?”
三个大伙子纷纷点头:“知道,董哥和我们说过这个。”
“我们仨现在就跟着董哥混了。”
徐荷叶神色严肃:“三位大哥,我年纪比你们小,平时我们以朋友相称。但是工作上,我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小而轻视我。
我做出的决策,你们有建议可以先提出来。但是如果决定已经定下,希望你们不要质疑,而是尽力完成。”
三个青年没想到徐荷叶会这么说,彼此对视一眼,为首的段杰认真道:“我知道。”
“小老板,来之前董哥和我们说了。你是老板,我们都要听你的。”董哥对这个外甥女可是十分推崇,说她聪明,有远见,有魄力……总之,除了年纪稍小,对外不够有威信这个缺点外,她没有任何缺点。
但段杰却觉得年纪小这点根本不是缺点,这明明是优点啊,最大的优点。这么年轻,才十五岁呢,就能办起一个厂,等她年纪再大一点,会多优秀啊!
“既然小舅和你们说了,那我就不多说话了。咱们现在来说说你们去苏市的事情。”
“行。”三人坐到徐荷叶对面,正襟危坐。
“我这里有两条路子,第一条,拿提成点。你们相当于厂里的业务员,有基础工资,再根据你们推销出去的货拿提成点。去外地算出差,报销食宿和交通费。
第二条路,你们走中间商的路子,从我们这里拿货,然后以一个稍微高的价格批发给其他零售商。我们按照你们的批发量给你们返利。批发量越大,返利越大。”
三人对视一眼:“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
“第一条路保底,有工资,出差还会报销食宿和交通费。但是提成点不高。”
“第二条路,没有保底,也不报销食宿。下限很低,如果你们没有开单,或者开的单子少,就挣不到钱,甚至可能倒贴。因为去外地,车票、吃住都是自己承担。
但上限也高,如果开的单子多,能挣的钱或许是前者的几倍,数十倍。
我们之前也有两个伙伴,刚开始给我们做零售,现在脱离出去,自己做经销商,从我们这里拿货再批发给别人,去年年底出了几万件货,收益很是不菲。”
徐荷叶说的是程子军和刘同,两人当时都选择了拿提成,而不是转股。所以现在这个厂,有五位股东。徐荷叶、董杏花、董福运、吕俊以及黄旺成。
徐荷叶出资多,占股最大,有78.9%。
董福运和吕俊各占3.47%,董杏花和黄旺成各占3.61%。
“你们三可以好好想想。每条路都有它的优缺点,全看你们如何考虑。”
三人对视一眼,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我们拿提成点。”
一来他们三现在穷得叮当响,掏遍六个口袋,也找不出几个钢镚。唯一那点钱,还是前些日子给董哥干活,董哥给的辛苦费。做厂里的业务员,好歹旱涝保收。
二来,他们都有种预感,和这个小厂绑定,将来没准能走得更高更远。做经销商,现在来钱快。但毕竟是外人,合作没那么紧密,没准什么时候这合作就掰了。
“行,既然你们做了决定,那咱们来说说去苏市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两种体系,批发量少的零售商是素色十块钱六件,拼色款十块钱五件。
批发量大的经销商,拿货的批发款和零售商相同,但是多了返点,每种档次返点不同。具体这里有标准,你们仔细看看。”徐荷叶说着,把他们的批发标准单子拿给三人看。
基本上都是日批三千元和五千元的,至于万元档的返利,目前还没有人拿到过。但徐荷叶还是把这个档位放到了体系里。总得给大家一点目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