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92节
作者:
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3997
他有预感,光凭徐荷叶这些指点,就足够他们装修小队未来吃用很多年。
徐荷叶也没想到她只是想把自己家装修得更舒适便捷一点,却能给自己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大吴又改了一遍图纸,这次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确定好的大致细节,盯装修的事情就只能是董桃花和徐辉去做,主要是徐辉,因为董桃花只有七天假期,过两天就要回赣省上班。
工厂这边,黄旺成发出去的两百份调查问卷全都收了回来。
不出意外,年龄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上班族女性,或者说都市白领女性,最舍得也有经济能力为自己花钱。
舍得花钱,同时对于衣服的品质、格调也有很高的要求。
徐荷叶他们之前做的制服,现在还在帮江城服装厂售卖的制服,集中顾客群就是这些都市白领。
有了方向后,黄旺成开始琢磨新款。只是他是野路子出身,服装方面的课程学了都不到一年,因此连着画了两天,头发都快薅秃了,也没画出一张设计图来。
徐荷叶提醒了一句:“黄叔,您可以参考一下港城那边的服装设计。”
“多看看他们那边的时尚杂志,还可以看看那边的电影电视,观察下电影电视里男女主角,尤其是都市白领们穿衣风格。”
“不要觉得是抄袭,设计一开始就是模仿,最重要的是从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时尚有一个辐射圈,赣省的人向往扈城的时尚,扈城人向往港城的时尚,港城人向往国外的奢侈品。
国外的奢侈品站在时尚这座金字塔的顶端。
尽管徐荷叶很清楚他们国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奢侈品完全不输于国外,甚至很多国外顶奢所谓的设计和灵感都来自华国。
只是国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遮掩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忘记了华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有多么珍贵,底蕴有多深厚。
但这就是当前的现状,无法改变,只能适应,然后从中找到出路。
想到这里,徐荷叶又道:“黄叔,您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华国传统服饰、首饰、纹样、刺绣有关的书籍,都可以买回来多看看,以此丰富自己的审美。”
徐荷叶记得她去世前那几年,汉服热已经在慢慢兴起。或许现在还太早,但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第132章 老董去世
有了思路后, 黄旺成很快联系了几个他在服装学校认识的同学,以做暑假工的形式参与到服装设计中来。
徐荷叶作为主审,也每天陪在工厂设计新款。
还是那句话, 她或许不太会设计, 但她会看, 会穿,所以她是作为顾客去挑刺的。
家里董桃花和徐辉也很忙,两人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坐上公交前往新房。大吴带着六个工人, 花了两天时间,把所有装修材料都买了回来。
夫妻俩就跟着打打下手, 当然, 也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忙了四五天,董桃花的假期到期, 不得不买票准备回赣省。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的前一天, 董康泰跑到了樟树巷, 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老董,竟然又瘫了!
眼歪嘴斜, 连话都说不出来,人已经送到了医院抢救。
一群人匆匆忙忙赶往医院,守在手术室外。从下午四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 持续了七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
“大夫,我爸怎么样了?”董桃花连忙围上去。
大夫扯下口罩, 露出因为捂得太久而发红的脸,“手术很成功,人已经抢救回来了, 不过后期还需要精心照料才有可能恢复。”
董桃花有些奇怪:“我爸,他之前是做过脊椎手术,但当时医生说恢复得很好,现在已经能走能坐能站,怎么又突然瘫痪了呢?”
大夫:“病人这次瘫痪不是因为脊椎的问题,而是脑卒中。”
见大家面露疑惑,大夫解释道:“就是我们俗话里常说的脑中风。”
“脑中风的患者,因为大脑供血不足,极容易引发脑组织脑神经的缺氧以及坏死。大脑是个很神奇的器官,人脑的神经非常精细,身体各部位的作用都有大脑操控。脑神经坏死后,就有可能造成病人偏瘫、失语、失明等等一系列问题。”
“可,我前几天去看他,他还好好的啊,怎么突然就中风了?”
“病人七十多岁,年纪较大。老人血管脆,再加上潜在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影响,是有可能突发中风的。另外,情绪激动,过喜过悲也有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发中风。”
“情绪激动。”董桃花转过头看向了一脸颓废的大哥董康泰。
董康泰捂着脸:“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正和……”他说着,顿了顿,“谁知道他怎么就中风了呢!”
王素梅:“谁知道?你不知道谁知道?”
“如果不是你光顾着和老婆打架,你爹至于气得中风吗?”
戴盈:“凭什么都怪我们?难不成你们就没有问题了?每天饭桌上阴阳怪气的,老爷子听得心里能舒坦?”
“没准他就是因为气你们这几个白眼狼,所以才中风的呢!”
说着说着,双方又吵了起来。原本戴盈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后,家里气氛好了很多。
毕竟她和刘强老婆叶佳怡都要出去上班。
董康泰自从被钢铁厂开除后就当了缩头乌龟,每天窝在床上当死人,除了饿急了出来找点吃的,其他时候都躲在房间里不出门。
刘强倒是好一点,因为他只是正常被辞退,没有犯错,所以还是每天出门,想找份事做。
家里就王素梅一个成年女人,虽然她也是看天看地看谁都不顺眼,但没个吵架对象,这架也吵不起来。
于是整个老董家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等到戴盈又一次失业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她和王素梅互相看不惯,于是吵架。
吵完架回到房间,看董康泰不顺眼,于是吵架。
这次吵得尤其厉害,最后都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双方都拿了证件准备出门,老董急得要死,想去劝和,脚走不快,嘴插不进话,最后直接把自己急倒下,中风了。
“够了。”董桃花冷哼一声,横了她们一眼。两人瞬间住了嘴,不敢再多话。董桃花常年在妇联工作,是有威信在的,尤其是她冷下脸的时候。
之前她们敢在董桃花面前甩脸色,说白了是因为她有求于她们。可现在情形逆转,情况自然不同。
董桃花懒得搭理他们,看向大夫:“大夫,那我爸还能恢复好吗?”
“命暂时保住了,但还没有脱离危险期。先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几天,恢复得好就能出来。不过,病人送来的时间有些晚,神经有很多坏死。
后期认真做康复,偏瘫失语的情况能有所缓解。不过,即便恢复得再好,也很难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我明白了,大夫,谢谢你。”董桃花眉头皱了起来。
大夫的意思很清楚,短时间内,老董依然有生命危险。
而且即便熬过这一劫,他偏瘫失语的情况也很难改善,需要有个人精心照顾。
但,董桃花看了眼王素梅和董康泰,想到董杏花之前和他说的事情。
之前老董还只是做了个小手术,只需要卧床休养一两个月就能恢复,都能让他身上长褥疮,现在这情形,让他们照顾怕是要不了多久,人命就要给照顾没了。
没多久,老董就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
无菌环境不允许家属进去探望,董桃花让徐辉把女儿送回出租房,打算自己在这儿守着。
徐辉没有推辞:“你先看着,我送闺女回去,早上我带早餐过来换你。”
“行。”徐荷叶看了眼玻璃房里的老董,又看了眼满脸憔悴的母亲,还是跟着父亲回到了出租房。
回到出租房,徐荷叶有点睡不着。迷迷糊糊翻腾到早上,天还没亮,就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徐辉不放心,昨儿晚上就没回去,而是在出租房里打地铺。
他把粥煮好,拿了保温盒装上,准备去医院时,徐荷叶也从床上爬了起来。
“爸,我和你一起去医院。”她去医院,不为老董,只是为了母亲。徐荷叶有种预感,老董或许熬不过这一劫。
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孝顺的子女而言,是最沉痛的遗憾。
她体会过,所以不想母亲留下遗憾。陪着董桃花尽了这份心,就算老董有什么万一,母亲也不至于太难过。
徐荷叶一连陪母亲在医院守了三天,看着老董顺利地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大夫来查房都说恢复得很好。
董桃花松了口气,就不让他们每天都来了。
毕竟都忙,只有她现在没事。她又和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单位知道老董的情况后,也表示理解,顺利给她办理了停薪留职。
接下来的半个月,在董桃花的精心照料下,老董的状态每天都在变好,有一天还和董桃花说了很长时间的话。
就在徐荷叶以为自己的想法错了时,老董再一次被送到了手术室。
脑出血。
只是这一次,大夫抢救了很久,还是没能把他的命抢救回来。
老董离世后,办完葬礼,董桃花大病一场。
老董再不好,也是她唯一的父亲。父母在,子女便有来处。父母去了,子女便只剩下归处。
病好后董桃花很快恢复了精神,她请的假期还剩下几天,于是每天都跟徐辉一起去新家看装修。
新家装修接近尾声,大吴他们已经刷好了墙粉,地面贴了瓷砖,整间屋子以白色为主,米色点缀,水电线路都藏在了墙壁里,显得非常整洁大气。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买家具。
买完家具,就能过屋入住。
装修完成那天,徐荷叶也过来看了一眼,心里很满意。大吴看着这间屋子,眼里充满了欣喜。
他心底还有个想法。
“徐小妹,等你们过屋时,能不能让我们来拍几张照片?”
有了家具,整间屋子就更有氛围感。大吴有预感,拍了照片说服其他顾客时才更令人心动信服。
“没问题。”这是个小事情。“不过,我希望你不要透露我们家的信息。”
“那是当然。”大吴也是懂分寸的人。“您放心,我只拍几张细节图,给别人参考,不会透露您家的位置信息。”
徐辉和董桃花花了几天时间,买了柜子沙发和床铺,然后一起回了赣省。至于冰箱、洗衣机之类的电器,他们打算过几个月,过屋前再买。
出租屋里再次剩下徐荷叶一个人。
她失落了两天,然后就把精力都放在了工厂。
9月22日亚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要抓紧把厂里做好的卫衣运动服套装推销给经销商和零售商们。
与此同时,黄旺成和他的几位同学设计出了十多套冬装,需要他们从中挑选出三四套作为主推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