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06节
作者:
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086
“放心吧。”她也是工厂股东,光这两次分红她就分到了不少钱。不为外甥女,就为了自己,她也希望工厂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毕竟只有工厂做的好,她才能挣更多钱。
第151章 买股票
1990年12月19日, 星期三,徐荷叶早早地起床,裹着厚厚的棉衣, 背上书包出门。不过她没有去学校, 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今天是上交所正式开业的日子。
对, 徐荷叶要去的地方正是上市证券交易所。
徐荷叶对股市了解不多,却也听说过深市老五股,上市老八股。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股票的命运不一, 有的成功转型,有的则经历了退市或者st的命运。
不过这个时候, 它们却是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见证者。
徐荷叶今天的目标就是上市老八股里的飞乐音响和真空电子。
她对这两只股票不是特别了解, 不过她前世高考后进厂打工时,厂里有个小组长就经常和她们说起他原来的炒股经历。
上交所开业后, 他就买了这两只股票。可惜没持有多久就给卖了。
当时看着挣了点钱还挺高兴的, 谁知道两年后, 股票价格一路飙升,相继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和第二只股价突破千元的股票, 所有买到这两只股票的人都挣翻了。
只有他,握到了财富,却又和它擦肩而过。
小组长眼热,于是做出了和大多数股民一样开始的选择, 追涨,并且直接追在了最高点……
曾经在股市挣的那点钱, 最后全赔了进去不说,家底都赔光了。不然她那位组长,也不至于进厂打工, 吃那份辛苦饭。
徐荷叶听他说得多了,也记下了这两个名字。
如今既然能有这份机遇,她自然不会错过。
不过徐荷叶很清楚,自己对股市一无所知,她现在只是占着先机,想去股市挣一笔快钱。所以她不准备投入太多,手头现有的这两万三千八百块足够她下水试一试。
她打算留下三千八百块做生活费,剩下两万块买股票。如果能挣钱,家具有了,还能攒下一笔首付,去扈东买房。如果赔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公交车摇摇晃晃,就在徐荷叶的左思右想中抵达了目的地。
徐荷叶从公交车上下来,慢慢往证券所走去。她到时,证券所里已经挤满了人。不管什么时候,有见识的人都不在少数。
徐荷叶左右张望,看能不能遇上前世那位小组长。
如果能看到他,就试着提点一二。毕竟如果不是他,她也没有这份机遇。
更何况当时在厂里打工,小组长对他们这些组员都挺好的。犯了错,会帮他们说情。放假后,还会带家里煮的猪蹄来厂里给他们加餐。
只可惜,徐荷叶把整个证券大厅都转完了,也没有碰上那位小组长。
她有些遗憾没有遇到故人,但转念一想,如果这一次他没有来炒股,或许也不错。
平平淡淡也是福。
像小组长那样因为炒股一夜暴富,又因为炒股赔光了家底,还因为炒股欠了一屁股债,今生就此远离股票也是一种幸运。
徐荷叶想着,股票开售的钟声响起。原本还懒散的人群迅速朝着柜台涌去。
这个时候想买股票,只能去柜台买。找工作人员要买卖单,填写后再交给工作人员帮忙交易,成交后会打印一份交割单。
因此很多人会拿别人的身份信息买股票。徐荷叶还未成年,用不了自己的,所以她拿的是父母的身份证。
徐荷叶目标明确,就是想要买飞乐音响和真空电子。
飞乐音响发行一万股股票,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这一万股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徐荷叶买一万元的,可以买两百股。
但真空电子发行价高达365元,最低面值一百股,就算只买一百股,也需要三万六千五百元,徐荷叶手头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徐荷叶想了想,将剩下的一万元换成了豫园商城。发行价八十元,徐荷叶以一百元的价格买了一百股。她不打算借钱加杠杆,也不会动用工厂的流动资金买股票。
徐荷叶很清楚,工厂才是她的根基。
确实,前世发生的很多事情这辈子也发生了,但也有很多变化。起码,她就是其中变数。一只蝴蝶都能引起一场亚马逊大飓风,她又怎么能保证这两只股票的价格一定会像前世那样飞升呢。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徐荷叶很快就填好了买卖单。
把钱和买卖单拿给工作人员,她忐忑地等了一会儿,过了大概十来分钟,工作人员拿回来一张交割单。
看着上头写着飞乐音响两百股,豫园商城一百股,徐荷叶终于放下了心。她捏着交割单,还有存折,背着书包从证券交易所挤了出来。
这两只股票的表现虽然不俗,但是要等到92年4月才会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
她没那么多精力关注股票,所以前期的涨跌起伏徐荷叶都不打算管,她会等到两年后,等到股价涨起来后,直接抛售。
看了看腕表,还不到九点,现在去学校还能赶到第三节课,徐荷叶提了提书包,赶紧往公交车站赶去。
刚走几步,就察觉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她。
徐荷叶皱起眉,难不成有人盯上她了?
现在的股票没有实名制账户,都是凭借交易单现金交易,如果交易单丢了会很麻烦。
徐荷叶加快步伐,朝着不远处公交站跑去,那边有很多人在等公交,那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抢劫,然后就听到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荷叶,徐荷叶?”声音似乎还有点耳熟。
徐荷叶回过头才发现来人竟然是廉玉树。
“廉玉树,怎么是你?你怎么不在学校上课?”两人虽然在同一所学校,但是往来不算多。廉玉树高三,每天的课业压力非常大,天没亮已经早读,天黑了还在晚自习。
徐荷叶走读,两人的作息不一致,基本上很难遇到。
“我来买股票。”廉玉树指了指后头的证券交易所。自去年夏天开始,不管学习多忙,他都会分出一点时间来看报纸,尤其是经济报。从在报纸上看到今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后,廉玉树就知道机会来了。
扈城经历了下岗潮,却也涌起了一批民营企业家。总的来说,经济放开后,有钱人还是变多了。钱变多,就会想要寻找更多的生钱机会。
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第一批上市的才八只股票,但是买股票的人却有这么多!供不应求,商品就会涨价。
廉玉树不知道这些股票能涨多少,但或多或少都能挣一点。
“你怎么会想买股票?”徐荷叶有些诧异地看着廉玉树。她一直以为他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学子。
廉玉树闻言,笑了,“以前是,不过书生也是要吃饭的。”徐荷叶这么优秀,如果他不努力一点,将来站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又何谈追求?
“这些时日我一直在看经济报,我觉得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徐荷叶并不否认,“不过,因为股市是把双刃剑,能挣钱,也能败钱。”
“我明白。”廉玉树道,“我以后想报考经济专业,这些时日也看了一些有关炒股的书籍。买股票除了想挣钱外,也是想积累一些经验。”
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但不是他的,想内化成他自己的,亲身下场试一试是最快的法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那挺好的。”
“你加油。”果然真正的学霸就是和她这样靠努力保持好成绩的普通学生有壁。
人家才十七八岁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方向,并且能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为未来做准备,与此同时还能保持一个优秀的成绩。而她,却只能依靠记忆作弊。
廉玉树继续道:“我手头资金有限,只有两千块。”
这两千块,只有八百块是他自己的。是这些年父母亲戚给的压岁钱,学校发的奖学金,以及他偶尔给报社投稿被录取的稿费。剩下一千二,是他和廉父借的。
“所以我买了一百股的延中实业和一百股的浙江凤凰。”这两只股票发行价都是十元。
两千块,刚好各买一百股。
“我打算利用这两千元低买高卖,以积攒原始资本。”
徐荷叶有点惊讶,廉玉树竟然这么快就领悟到股票买卖的精髓。
说起来也挺奇怪的,为什么买卖东西大家都知道低买高卖,到了股票上,就会追涨杀跌,就觉得低买高卖这种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反人性呢?
或许是因为股票的涨跌太过直观刺激?
第152章 乔迁
买完股票后,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徐荷叶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这两张交割单, 还要等到92年才能出售变现。
天气越来越冷, 放寒假后, 徐辉买票来到了扈城。
父女俩跑了好几天,把新家家具全部备齐了,然后又找了保洁公司,将新屋清理干净。
阳历91年1月23日, 也就是农历腊八节这天,董桃花也来到了扈城。这天是他们搬新家的日子。
乔迁之喜, 虽然不准备办酒席, 不过请相近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顿暖锅饭还是要的。
外公家,董桃花只准备请董杏花一家, 还有小弟董福运。纪家那边, 纪大伯、纪四伯、纪五伯并不愿意和徐家往来, 因此只请二伯纪为民一家。
厂里人,除了吕俊、黄旺成外, 徐荷叶还打算请段杰三人,销售可是厂里的骨干。
樟树巷的邻居则只邀请了廉家一家人以及巷口小卖部的柳玉梅。至于其他街坊,一家三口上门送了喜糖。
毕竟屋子地方有限,把所有街坊邀请到家也坐不下。
先来的是小姨一家, 除了乔迁常规的米面粮油外,小姨还带了个取暖用的炭炉子。
庞巧看着整洁亮堂的新屋, 眼里都是欢喜。她摸了摸墙壁,磨砂哑光质地,有种清新温柔的感觉。客厅的沙发不是中式实木, 而是西式沙发,皮质的,一坐上去很舒服很特别。
南边有个阳台,站在上头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庞巧在客厅转了一圈,盯上了徐荷叶的房间。
“表姐,你的房间在哪儿?”
“这边。”徐荷叶带着庞巧来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整体以米色调为主,进门左侧靠墙的位置是一排衣柜。柜门打开,除了最上面一排是柜子外,柜子里没有任何隔板,而是装了很多金属杆子。
“表姐,柜子里装这么多杆子做什么?”
“挂衣服的。”徐荷叶解释道,“我不喜欢折衣服,也懒得折,所以不要隔间。以后换洗的衣服晒干后直接连着衣架收回来,再挂好就行。”
只要是女孩子就没有喜欢做家务折衣服的,所以徐荷叶这个偷懒操作真的戳到了庞巧的心尖尖。
“啊!”她尖叫一声,“表姐,我喜欢你这个柜子。”呜呜,她也想要一个这样的柜子。以后衣服直接挂上,不用折了多好。
看完柜子,庞巧的目光落在了徐荷叶的大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