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19节
作者:
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441
徐荷叶被吓了一大跳:“怎么了?”
庞为双眼含泪地看着徐荷叶:“荷叶姐姐,可乐在我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可乐里有气泡,才会在你嘴巴里跳动。”徐荷叶看着他,知道小孩子触觉敏感,可能喝不惯,“要是喝不惯也没关系,你就吃汉堡和薯条,可乐别喝了。”
庞为又不舍得了,这次他咬着吸管,小小地吸了一点点,试了试,然后对徐荷叶道:“荷叶姐姐,我觉得可乐还挺好喝的。”
徐荷叶失笑:“行了,不要你的可乐。喜欢你就慢慢喝。”
然后又叫其他人:“爸妈,小姨小舅舅,阿巧,吕叔,王小辰、阿铭、阿冬,过来吃汉堡薯条了。”
“来了。”庞巧是第二位响应的,“哇,肯打鸡的汉堡可乐。”
她同样非常激动。
和庞为一样,庞巧班上也有同学在肯打鸡过生日,庞巧当然羡慕,但她知道自己家的情况。
也就是这一年多,爸爸找了新工作,妈妈和表姐小舅舅他们开了工厂,家里条件才稍微好了些。
换作之前,吃饭都快成问题,哪有闲钱去肯打鸡吃汉堡啊。一份汉堡套餐十八块,足够一家四口买三五斤肉吃一顿好的。
之后她在工厂给表姐帮忙做暑假工,表姐给她发了工资和奖金,她有钱能买得起了,不过此时她已经舍不得拿这么多钱去买个巴掌大的汉堡。
实在不行,拿两块钱在街头的凉面店,买份肉夹馍不一样吃?今天不一样,表姐请客,不用自己掏钱,吃大户的快乐旁人难以想象。
庞巧乐呵呵地挑了一份牛肉堡,一口汉堡,一口可乐,再加一口薯条,美滋滋。
其他人很快也拿到了自己那份,徐辉咬了一口,然后被汉堡里的沙拉酱腻到了,又甜又咸,腻味得不行。
“这玩意儿有什么吃头?”不过说是这么说,他还是坚持把一整个汉堡都吃完了。受过饿的人是不会浪费粮食的。
只是吃完汉堡后,马上打开保温杯,灌了大半杯温水,直到把嘴里那滑腻腻的味道全都冲进胃里,才算松了口气。
董桃花看得好笑:“有那么难吃吗?”她觉得还好啊。不说多么好吃,但也能接受。不过若是让她花那么多钱去买,她肯定不会买了。
舍不得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她觉得这东西不值得。
一点点料,味道也没让人多惊艳。别说外头酒楼大师傅做的菜,就连她的家常菜都比不上。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推崇。
“吃不惯。”徐辉摇了摇头,“以后你们吃汉堡别点我的了。我宁愿吃清水煮面,不加油不加盐的那种,都不想吃这玩意儿。”他是真吃不惯这个沙拉酱的味道,里头的鸡腿也有一股肉腥味,反正不好吃。
董福运和吕俊,还有三个年轻人倒是接受良好。
吃完东西,徐荷叶把茶几上的垃圾收一收,其他人继续之前的工作,盘点库存的盘点库存,补充货架的补充货架,计算销售额的计算销售额。
相比昨天的焦头烂额,今天虽然忙,但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也算是忙中有序,因此并不像昨天那样,一直忙到凌晨才能回家。
十一点多,结束一天的工作,徐荷叶锁上店铺门,给两位新店员发了试工工资,然后道:“商场九点开业,不过我们肯定要早点来,把店里卫生搞一搞,镜子擦一擦,做好准备等顾客上门。所以你们需要在八点半前来到店铺。”
一夜好眠就到了开业第三天。
徐荷叶本来以为今天的生意不会有前两天好,毕竟昨天第二天的生意就没有开业第一天那么好,但徐荷叶没想到一早上进店的顾客就没有少过。
她也是回过头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周末。
如今还实行单休制,很多上班族只有周末才有空出来逛街。
来客络绎不绝,周末一天的人流量比前两天加起来还多得多。
董桃花和徐辉两人常驻批发市场,缺了货就给批发市场门口的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然后他们俩去店里采购送回来。
工厂那边,也有两个工人专门负责调货送货,人力三轮车一趟又一趟地往商场送货。
店铺里又多了四个新来的店员,全都是看到招聘广告来的。
徐荷叶根本来不及考察,只看着形象不错,口舌伶俐,就让人留下试工了。
刚开始徐荷叶一个人收银,后来发现她一个人根本搞不定这么多顾客,只能让董杏花再开一个收银台收钱。
这一忙就忙到了夜里商场关门。
一群人连午饭和晚饭都没吃,根本分不出空去吃饭啊。
好在早上徐荷叶过来时提前买了饼干、鸡蛋糕、汽水饮料之类的小零食放在店里,大家饿了抽空啃几块,才没有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累饿趴下。
不过熬到现在,也差不多快累瘫了。
就连徐荷叶说去吃个夜宵,都没有人响应。他们现在只想回家,躺到自己的窝上,好好睡一觉。
“那行吧,今天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等过两天生意没这么忙了,我请大家去酒楼吃大餐。”
徐荷叶说着,把六位新员工的试工工资发给了她们。
李杏看着手里的两张大团结,有些奇怪:“小老板,你给多了。”试工工资一天八块钱,当天结算,昨天的已经给了,今天的也应该是八块钱才对。
“没给错。”徐荷叶道,“八块钱是今天的试工工资,另外十二块是餐补。”
她解释道:“本来说好了试工一天包两餐饭,但是今天太忙了,大家都没去吃饭。这钱现在补给你们。”
李杏和李桃对视一眼,都看出了惊喜。
那十二块钱说是餐补,其实还是徐荷叶的变相补贴。如今物价还不算贵,两块钱就能吃到一份很不错的,有肉有菜的盒饭。
若真是餐补,给个四块钱就已经很可以了。
但是徐荷叶给了十二块,多出的那八块钱,其实是给他们的辛苦费。两人更坚定了要在这家店做下去的念头。老板大方,将来她们卖得好,老板才不会找理由克扣她们的业绩。
新来的四位本来都在打退堂鼓,今天实在太忙了,忙到连饭都没空吃。累死累活,才只有八块钱的试工工资,不划算。但有这额外多发的十二块,四人瞬间觉得她们又能行了。
老板大方,该给的待遇给了,最重要的是她有眼睛,不会假装看不见员工的辛苦。
第171章 二店三店
开业第四天, 周一,店铺人流量骤降。
其实和商场其他店铺比,来他们店选衣服的顾客还是很多的。只是有了昨天疯狂星期日的对比, 今天就显得有些清冷了。
加上六个店员, 这间六十平方米大的铺子里足足有十六个半的工作人员(半个是庞为)。
放眼望去, 工作人员都快比顾客还多了。
徐荷叶观察了一下,见新来的六个店员都能很好地招待顾客,心下满意,然后看向董福运:“小舅舅, 第二间铺子,第三间铺子都可以签下来了。”
“以后这家店就是咱们的总店, 其他店就是分店, 根据开店时间定为二店三店,以此类推。”
董福运:“距离过年只有十来天时间, 再开新店还来得及吗?”
徐荷叶:“来得及。”顿了顿, 她道, “来不及也要开。”
说着,她拿出那份统计本:“开业这三天, 任谁来都能看出咱们店的火爆。”
“作为一家铺面,这三天的销售额很可观,可以说卖得很好。但我们近期最大的目的还是销库存。你们来看下库存数据,三天时间差不多销出去一千多套冬衣。
这个数据对于一家实体店而言其实是很耀眼的, 不过——我相信你们也注意到了,咱们店铺面积就这么大, 能接待的顾客十分有限,很多奔着咱们店铺来的顾客,最后都因为接待不及时, 去了其他铺面。”
“可见昨天那个顾客量就是咱们店最大的承接量。按照这个水准算,平均一天三百套冬衣,卖到年前,也只能销出去三千多套。三千套冬衣,对咱们接近两万套冬衣库存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解决招待不足的问题,只能再开店,分流,让那附近的顾客都去分店购买。”
“如此一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把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全都销售出去。”
“小舅,两家店可以同步定下,咱们时间有限,除了最重要的签约工作需要你亲自出面。其他杂事,比如打扫卫生,购置衣架、木架,乃至熨烫悬挂衣等工作都可以外包出去,出钱请其他人干。还是那句话,三天,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三天后,我需要两家装修齐全,打开店门就能直接开业的店铺。”
董福运顿感压力,不过好在之前已经把各大商场全都跑了一遍,这会儿只要在剩下的空铺子里筛选出位置更好,且不用过多装修的店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谈下租赁合同。
董福运叫上吕俊,然后又叫上王小辰三人,“还有你们三个,都跟我走。”
出了铺子,董福运找到商场附近的公共电话,塞了硬币后先给大吴打了个电话,请他把接下来这三天空下来。
“没问题。”大吴一口应了下来。
“多谢。”
“客气啥。”大吴憨厚地笑了笑,挂断电话后马上给另一个急单顾客打电话,“抱歉抱歉,实在是最近三天都有事,您如果还愿意放我们这儿做的话,我做主,给您免除一半的手工费。”
“好的好的,年前可以装修好,您放心,我保证您可以在新家过年。嗯嗯,多谢您的信任。”
大吴挂断电话,然后对秘书道:“记下来,曹老板那单给他免除一半手工费。”
秘书有些奇怪:“吴总,刚刚那人到底是谁啊?”他们装修公司一向是按照接单顺序给顾客装修的,像这种插队单基本上不接。
但那人只一个电话,吴总就愿意为了他空出三天,太奇怪了。
大吴笑了笑:“是我的贵人。”
“贵人?”
“对。”大吴也没有过多解释。
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如果不是遇上了徐荷叶,他未必有现在这番机遇。
没有徐荷叶的指点,没有她大方地把家里借给他拍照做样板,他的装修队能不能做下去都未必,更别说接到这么多活儿,成立装修公司。
很多装修小细节看着不显眼,却能让业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业主满意,身边有亲戚朋友想装修房子时就会推荐他们装修队,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才有他的现在。
他做不来过河拆桥的事,但他只会做装修,人家需要他就尽全力帮忙,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有了大吴的支持,董福运在选店铺时更加从容了。
他原本是想选不需要重装的店铺,但那种店铺,能找到一家位置好,店面宽敞的已经是撞大运了,其他的要不藏在犄角旮旯里,要不就是奇形怪状的。
他也是最近看的铺子多的,才发现有的铺面竟然是三角形的。
最后想了想,还是优先选择位置好,铺面宽敞的店铺,他们不是只开年前这十来天,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都有可能在这里开店,得往长远了看。
董福运签订好合同后,马上给大吴打了个电话。
店铺还是毛坯,需要全面装修,但是三天后就要开业,开业前一天得把卫生打扫好,把衣架衣服挂好,那么留给他们装修的时间就只剩下明后两天,传统的装修方式根本来不及,起码刷白这一道工序就做不了,冬天刷白就需要至少七到十天时间才能晾干。
大吴想了想,想到从前穷的时候,跟着父母用报纸糊墙的日子。
或许可以采购一些质地好的白纸,熬了浆糊,把白纸糊上,暂时先过渡一下。只要白纸糊得平整,再装上大灯,室内一样亮堂。
等把年前这段时间糊弄过去,年后把白纸拆了,重新装修也来得及。
这样想着,大吴便把装修方案告诉了董福运。
“可以。你是专业的,你来安排。”
墙壁墙顶糊白纸,但是地面不行,地面糊白纸,人来人往一踩就脏了,还会把纸踩变形,显得肮脏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