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21节
作者:非鱼2019      更新:2025-09-19 11:09      字数:4787
  好在前不久才过的新屋,还专门请了保洁打扫卫生,再加上这段时间,大家早出晚归,每天回家就是睡个觉。在家待的时间短,产生的垃圾也少,屋里干净,这卫生还算好打理。
  “好嘞。”徐荷叶笑着应下,拿过专门洗抹布的盆,去阳台的洗衣池接水。
  董桃花见状,又赶紧把她拦住了:“先等等,让你爸烧壶开水,用热水擦,别冻了手。”
  “好。”徐荷叶说着,也没有叫父亲,自己拿了烧水壶,接满水,插上插座等水烧开。
  徐辉拖地,徐荷叶擦桌椅沙发,书房里的董福运铺好床后,也出来帮忙打扫卫生,擦洗窗玻璃。见大家干得似模似样,董桃花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准备晚上的美食中。
  她从冰箱里拿出牛排、羊肉、五花肉还有鸡鸭鱼肉,放到洗水池里解冻,然后又拿出一些干货,风干鳗鱼和五花肉同煮,口感咸香。
  冬笋、香菇、糯米……泡发,回头和腊鸭做两份八宝鸭,一份今晚吃,一份留在明天年夜饭吃。
  牛排和红薯粉一起炖,加上从赣省带回来的红辣椒,撒上一些茴香粉,出锅前绕着锅淋一圈糯米酒,也是别有滋味。
  羊肉做真如羊肉,五花肉是董桃花精挑细选的五层肉,一层皮,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做成的红烧肉软糯可口,入口即化。
  油爆虾、腌笃鲜、米粉蒸肉、山药炖排骨、三杯鸡、烧杂素……这些菜都是赣省以及扈城过年期间必备的传统美食。
  每份菜的份量都挺大的,做好后分成两份,一份今晚吃,一份是给明天年夜饭留的。
  一九九一年,温室效应还没那么二十年后严重,扈城的冬日还是很冷的,虽不至于像北方那样积雪结冰,但室温也常在零度左右徘徊,做好的饭菜就算不放冰箱,也能保存好几天。
  董桃花做了二十多年的饭菜,虽然要准备的饭菜多,但她依然游刃有余,浸泡、化冻、切肉、备菜、蒸煮、爆炒……每种食材的处理方式,她都心中有数,到下午六点多,十菜一甜汤,全都新鲜出炉。
  九道菜,分别是八宝鸭、牛排炖粉条、真如羊肉、风干鳗鱼炖五花肉、油爆虾、腌笃鲜、米粉蒸肉、山药炖排骨、三杯鸡、烧杂素,以及一道甜滋滋的酒酿汤圆。
  米饭是扈城特色八宝饭,糯米配上莲子、红枣等甜料,煮出来的米饭软糯香甜,十分可口。
  董福运和徐辉吃得很满足,徐荷叶也能吃一点,反倒是董桃花这个被赣省口味同化更多的人吃不太惯。太甜了,甜得有些齁人。
  不过桌上大菜多,而且全是荤肉,就连唯一一道烧杂素,名为杂素,里头也是荤素参半,它是用肉丸、肉皮、蛋白、鹌鹑蛋、白菜梗、粉丝、黑木耳等材料一起煮出来的。
  肉食填肚子,吃几口就饱了,不吃米饭也无所谓。
  四个人,十道菜,根本吃不完。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些菜要吃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不动刀,初二来客的才会准备新菜以招待客人。
  所以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他们吃的都是剩菜。
  徐荷叶以前很不喜欢这样的习俗,也很烦每天都要吃剩饭剩菜,少做点,每天都吃新鲜菜不好吗?
  可是后来,一家三口只剩她一个人的时候,她却无比怀念这个时候,吃点剩菜又怎么了?看着一道道美味从厨房端到餐桌上,那种满足感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
  第174章 两年后
  “新年新气象, 祝我们每个人新的一年都有新希望,事业有成,日子美满幸福。”徐辉举起酒杯, 伴随着屋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发表新年致辞, “干杯。”
  “干杯。”董桃花、董福运还有徐荷叶同样举起酒杯, 与他碰杯。不过徐荷叶喝的是汽水,而另外三人喝的是糯米酒。
  互相敬完酒,表达祝福后,一家四口开始吃年夜饭。
  赣省一般是下午吃年夜饭, 徐家也延续了这个习惯。吃完饭,才下午四点, 董桃花把桌上的剩饭剩菜收了, 把桌子擦干净了,拿出面粉开始揉面。
  这是要做饺子的。
  好在饺子馅儿昨天晚上已经调好, 现在只需做好面皮, 不用再剁馅儿。
  董桃花力气有限, 她调好水面比例后,剩下的工作便交给了徐辉。徐辉力气大, 揉好的面团更加光滑细腻。
  做饺子用的是死面,不用醒发,徐辉揉好的面团,直接搓成长条, 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交到董杏花手里, 擀成一块块圆形的面皮。
  一家三口,一个揉面,一个擀面皮, 还有一个包馅儿,今天多了一个董福运,包饺子的人就多了一个。
  徐荷叶打开了电视机,虽然春晚要晚上八点才开始,但是下午也会播放很多和年节有关的节目。
  四个人围着火炉而坐,一边烤火看电视,一边包饺子。
  董桃花还拿了些橘子、花生、栗子、红薯放到火炉上煨着,炉火余温慢慢烘烤,渐渐地橘子红薯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空间。
  徐荷叶将包好的饺子放到旁边的圆竹簸箕里,又拿起一张面皮,用勺子舀了些馅儿放到面皮中间,最后用手沾了沾水,环绕面皮滑了一圈,面皮沾了水,才能更好地粘合。
  随着开场歌舞《欢庆大歌舞》的开始,1991年的春晚正式开启。
  徐辉把包好的饺子搬到厨房桌上,一家四口坐在沙发上,围着火炉逐渐沉浸到春晚的节目中,屋里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徐荷叶转过头,看向屋里这三张笑脸,也跟着笑了起来。
  春晚真好看。
  不知不觉就到了零点,董桃花卡着点去厨房煮饺子,下午四点才吃的年夜饭,晚上又吃了很多水果小零食,所以董桃花煮得不多,二十多个饺子,平均下来每人吃五六个。
  吃完饺子,守夜结束,不过四个人都没有回屋睡觉,而是坐回电视机前,一直到春晚结束,才关上电视洗漱回屋休息。
  第二天是个难得的艳阳天,阳光穿透窗帘照进屋里,落在徐荷叶的脸上,她皱起眉,眼睛微睁,然后又闭了起来。
  好困,不想起床!
  床头位置,一个十个月大的小奶娃,穿着喜庆的红色棉衣棉裤,头上戴着可爱的虎头帽,趴在她的枕头上,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小奶娃敏锐地发现她睁开了眼睛,兴奋地踢了踢两只健壮的小肉腿,又见她再次闭上了眼睛。稚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不是醒了吗,怎么又闭上眼睛了?
  她往前爬了爬,抱住了徐荷叶的脑袋,然后伸手去扣徐荷叶的眼皮。
  徐荷叶:“……”
  徐荷叶无奈地挡开小奶娃的手,声音含糊:“小苹果,你自己玩儿啊,别吵姐姐。”
  “姐,姐。”小奶娃听见徐荷叶的声音,顿时兴奋地发出了类似‘姐姐’的发音,“起,起。”
  “起啥起啊,我昨晚上凌晨三点才睡的。”徐荷叶侧过身一把抱住小奶娃,虚捆着她的双手,不让她闹自己。
  小娃娃手脚动弹不了,就开始用嘴,米粒大的小乳牙,啪叽一下啃到了徐荷叶的脸上,给她大姐姐留下一个爱的印记。
  徐荷叶有些无奈地睁开双眼,然后对上一张可可爱爱的笑脸。小娃娃笑眼眯成一道弯月,嘴巴张得大大的,口水都嘴角流了出来,长长地挂在空中。
  眼瞅着这口水都要滴她脸上了,徐荷叶连忙伸手扯了张纸巾,给她擦了擦嘴,然后在她肉乎乎的小胖脸上重重亲了一口,“小屁孩,一点都不讲卫生。”
  “嘿嘿。”小娃娃还以为徐荷叶是在和她玩儿,也跟着亲了一口徐荷叶,嘴里还叫着,“玩,玩儿。”
  “行,起床陪你玩儿。”徐荷叶起身把棉袄棉裤套上,将窗帘拉开,然后抱着小奶娃从屋里出来。
  客厅里,董福运看到外甥女抱着女儿出来,立刻伸出手想抱抱女儿:“宝宝,爸爸抱抱。”
  没想到小苹果看了父亲一眼,脑袋一转,趴到了徐荷叶的肩膀上,用行动说明她只想要大姐姐的怀抱。
  沙发上,一个年轻的女子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故作吃醋道:“真是奇了怪了,小苹果只要一看到荷叶就喜欢得不得了,连我们亲爸亲妈也不稀罕了。我怎么感觉我这不是给自己生的女儿,而是给荷叶生的妹妹!”
  这年轻女子正是董福运的妻子王嘉。
  两年前,董福运拿手头的分红,找银行贷款在徐荷叶他们家附近的小区买了套一百平的三室。办贷款的时候结识了在银行工作的业务员王嘉。
  接触几次,都对对方的感官挺好的,然后顺理成章成了情侣,再是见家长,结婚。婚后没多久,王嘉就怀孕了。十月怀胎,最后生下了小苹果。
  徐荷叶这辈最小的娃娃,可可爱爱的小苹果,得到了包括徐荷叶在内的,所有长辈以及哥哥姐姐们的喜爱。
  徐荷叶听到王嘉酸溜溜的话,马上抱着小苹果走到女子身边,把娃往王嘉怀里一塞,“小苹果,快亲亲妈妈,你妈妈吃醋了呢!”
  小苹果不知道什么叫作吃醋,但她能听得懂亲亲的指令,闻言抱住王嘉的脑袋,在她脸上重重地糊上一个口水印。
  “小苹果,问问妈妈,一个亲亲够不够,要是不够,就让你爸爸亲一个?”董桃花坐在一旁,也跟着打趣弟媳妇。
  这个弟妹她还挺喜欢的,知进退,懂分寸。有了戴盈那样的大嫂后,当小弟说他谈了恋爱,想带女朋友回来见见两个姐姐时,董桃花着实失眠了好几个晚上。
  若是再碰到一个‘戴盈’,她和董福运这个兄弟的关系怕是也不能和从前一样和谐了。
  好在,王嘉为人不错。
  虽然姑嫂之间不像她和杏花那么亲近,但因为双方都是懂分寸的人,所以相处得很不错。有了小苹果这个纽带后,两边的关系就更和谐了。
  王嘉对董桃花还有董杏花这两个大姑姐也挺满意的。
  想当初她刚生下小苹果时,就连她娘家爸妈都有些担心。
  现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生一胎。她生的是女儿,难保夫家不会想要个儿子。若是为了追儿子生二胎,银行这工作就没了。
  王嘉不愿意为了生儿子丢了工作。
  没想到董福运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儿子,事实上按照他原来的状态,一辈子打光棍也是可能的。现在好不容易结了婚,还有个宝贝女儿,已经是老天恩赐。
  至于董桃花就更不会干涉弟弟弟妹生不生儿子了,她自己都只要一个女儿,又怎么可能非要弟弟生个儿子呢?
  再说,生了儿子又如何?
  老董倒是那么重视长子,觉得自己的养老都靠在这个儿子身上,可是结果又如何?生了儿子,教他上进孝顺,生了女儿教她上进知礼,这才是正理。
  所以她才不会仗着自己大姐的身份胡乱掺和他们夫妻的事情。至于他们想不想要儿子,会不会偷偷摸摸追生儿子,那都是小两口自己的事情。
  吃完早饭,董福运和王嘉还要带着女儿去给父母拜年,提出了告辞。董福运抱着小苹果,王嘉提着董桃花给他们准备的零食,和准备离开。将一家三口送走,董桃花去厨房收拾屋子,突然想到什么,叫了一声徐荷叶:“荷叶,把日历撕一下。”
  “应该要撕三张,还是四张,年底这段时间忙,我忘记撕了。”
  “好嘞。”徐荷叶应了一声,找到挂在大门边的手撕挂历,撕掉三张后,挂历上终于显示了今天的日期——1993年1月23日,葵酉年,鸡,正月初一。
  第175章 盘厂
  徐荷叶看着日历, 陷入了回忆。
  除了董福运、吕俊陆续结婚生子外,公司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1991年初,三家店陆续翻修, 徐荷叶出钱把总店还有二店买了下来。产权拿到手, 就不用以后会被房东掣肘, 更不用担心房东见店铺生意好无理要求房租涨价。
  年中,放暑假的时候,徐荷叶和董福运去了趟京市,这次他们在京市开了六家南方女装。
  徐荷叶还抽空去见了吴玉兰一面。
  旧友重逢, 吴玉兰很高兴地陪着徐荷叶去天安门看了升旗,去爬长城, 去什刹海看风景。吴玉兰有些可惜, 如果是冬天过来,什刹海上结冰, 厚厚的冰层就是京市人天然的游乐场, 无数少年少女在冰面上尽情滑冰玩乐。
  两人在京市待了一个多月, 确定四家店铺走上正途后,才回到扈城。
  十月, 经过商量,他们决定把厂名由重荷服装厂变更为南方服装厂,和店铺名以及品牌名形成体系。但他们的南方服装厂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厂房,依然龟缩在江城服装厂里。
  时间转眼进入九二年, 就在众人都沉浸在元宵节的快乐中时,董杏花原来工作的申一纺织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
  火灾很严重, 烧毁了全部仓库,连带着几间厂房。好在那天元宵节放假,工厂没有工人, 因此没有伤亡。
  徐荷叶原本以为前世申一纺织厂发生火灾是因为仓库员工行为散漫,在仓库抽烟导致的。但经警方调查,却发现厂里领导侵吞国有资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