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60节
作者:
风南渡 更新:2025-09-19 11:21 字数:3240
银霜点点头,提裙出了屋。
屋内一时间只余风雨声敲窗,姜辞走回桌边,拿起桌上的医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她低头翻了两页,又放下,手指在书角轻轻敲着。
雨声密集得像是要将屋瓦压塌,远处还有不知哪家的狗在呜咽,一声一声,令人心烦。
不多时,银霜匆匆跑了回来,裙角沾了雨,发稍带着水气,脸色也变得焦急。
“小姐,大事不好了!”
姜辞猛地起身:“怎么了?”
银霜气喘吁吁道:“我刚去陆司马院中,他是刚回来,蓑衣还未脱干净,就有东阳军来报,说堤坝那边出事了!”
第48章
“如今水势忽然湍急,压得堤脚不稳,都督带着人已经赶过去了。”银霜补充道。
姜辞神色一紧,手中的书啪地一声扣在桌上,神情肃了下来。
那图纸她也参与过,设计严密、层层加固,不该轻易出问题,除非,有人动了手脚。
她沉声道:“我也去看看。”
屋外雨势如注,帘帐被风卷得猎猎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被撕开。
银霜望着姜辞系斗篷的动作,急得直跺脚:“小姐!这雨这么大,您一出去就是一身湿,要是淋坏了发热了怎么办?”
姜辞抬头看了她一眼,语气虽温,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坚定:“我放心不下。”
她顿了顿,披好外袍,低声道:“更何况,堤坝若真出了问题,我若在场,或许能帮得上一点忙。”
“可您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银霜急得快哭了,“那些活儿就该那些当兵的去做,您去了也不顶什么用!”
姜辞没有回头,只站在廊下,望着黑压压的雨幕,静静地说:“如果堤坝真的出了事,哪怕只是塌了一寸,也会被水势瞬间撕开。”
“到时候,洪水涌进来,疫区的人、城中的人,都保不住。”
银霜被她说得一噎,站在原地,手指在袖口中紧紧绞着。
她知姜辞性子温和,却也最难拗。心一横,便转身取来了蓑衣与斗笠,一边拭泪一边嘴里碎念:“真是拿你没办法……”
二人穿戴妥当,刚跨出门槛,姜辞忽而停下,像是想到什么,转身望向银霜。
“等等。”她轻声道,“修坝完那日,都督便遣散了协助的百姓。现在若真出事,只靠东阳军,不够的。”
她看着那一片漆黑雨夜,目光却极亮:“这种时候,人多就是力量。”
她转头望向银霜,眼神格外坚定:“走,我们先去找百姓。”
雨水沿着屋檐倾泻而下,打湿了长街石板,姜辞提着裙角,带着银霜一家一家地敲门。
她先去了那几个当日出过力的工头家——
第一家,门扉紧闭,屋里灯火尚在。
“是我,姜辞。”她站在门下,声音被风雨打碎,却一遍又一遍唤着,“堤坝那边可
能出问题了,都督带人去了。但这雨若不停,怕人手不够,我想请你帮帮忙。”
里头先是一阵沉默,片刻后,有人应道:“这天雨夜黑的,谁还敢往堤上走?都修好了,怎么可能突然出事?”
姜辞没有争辩,只说:“若只是虚惊一场,那是最好。但万一真出事了呢?”
“堤坝若塌,不是某一处田某一座屋,而是整个宁陵城都要遭灾。到时候,谁也逃不了。”
那人仍在犹豫,屋里还有妇人低声劝:“你这几日才退烧,不能再出去了。”
姜辞听见了,却只静静站在雨中,未动分毫。
许久,门终于打开了,一名披衣未整的中年男子走出来,正是当初带头修坝的老工头。
他将蓑衣搭在肩头,看了姜辞一眼,声音嘶哑道:“姑娘说得对,咱干了半个月,不该让它白废。”
“我跟你去。”
他回头冲屋里喊了一声:“我出去看看,没事最好,有事……也得救。”
姜辞朝他点了点头,眼底浮出一丝压下的情绪:“多谢你。”
银霜悄悄吸了下鼻子,扶住姜辞的手。
随后,他们挨家挨户,雨中一盏灯、一扇门地敲过去。
有人在屋里骂:“这时候来喊人,疯了吧!”
有人只探头看了一眼便退回去,摇头不语。
可更多人,在听到“堤坝出事”“全城恐将被淹”这几个字后,眉头紧锁,站在原地不动了很久——不是不愿帮,而是怕,怕这是真的。
直到那位工头又出声:
“咱们这半个月不是白做的,也不能最后都毁在一场水里。”
“现在去,不是替谁,是替自己。咱们的田地、家屋、孩儿媳妇儿,全在宁陵。”
“走一趟,没事回来睡觉。有事……还有一线机会补救。”
有人终于沉沉点头,提起雨帽跟上。
又一人,咬咬牙,也套上了蓑衣。
再有人,推开门,握紧了手里的木锄。
姜辞站在雨中,看着那一道道人影从巷口、墙后、屋檐下走出来,披着蓑衣,踏着泥水,一步步聚到她身边。
她看着他们,声音不高,却格外清晰:
“谢谢你们。”
雨更大了,天边有雷声滚过,像是一声长长的预警。
姜辞回头看了一眼暗色的天幕,抬脚向前。
身后一群百姓,亦紧随其后,往堤坝的方向走去。
堤坝前线,风雨交加。
夜色深沉,风裹着雨点砸在脸上如刀割般生疼。河畔几盏油灯被风吹得明灭不定,照不出多远,只能隐约看见堤岸上的芦苇随风摆动,一队黑衣身影在雨幕中缓步向前。
姬阳披着墨色斗篷,脚下踏入积水的泥地,每一步都深陷入地。靴底发出唧哧唧哧的响声,沉闷、厚重。
“就在前面。”杜孟秋撑着灯笼,走在他前侧,声音压在风里,“刚才几个弟兄探到那段坝底有泥浆上涌,疑似空蚀。”
姬阳未答,只是目光沉沉扫过远处水面。
洛渠与宁榆河在此交汇,本就水势复杂,雨季来时涨得快,此刻上游连夜降雨,水位竟已淹没了河中界碑,水面宽出一倍不止。
脚下堤坝微微震动,像是远处水脉的冲力正一寸寸推来。
杜孟秋率先俯身探查那一段坝脚,只见堤石缝隙处已有泥浆缓缓渗出,雨水与之交织,颜色已不再清澈,而是一种深褐色的浑浊。
“你看。”他沉声开口,“这不是地表水,是下层泥涌,下面已经松了。”
姬阳半蹲下来,拨开几块碎石,手掌贴上堤壁,冰冷湿滑,却能明显感觉到微微发颤的土层。
那不是风震,是水压。
“坝心虚了。”他说。
雨声更急,风越刮越狠,仿佛整条河都在暗夜中鼓涨,喘着粗气。
“上游来水太快。”姬阳站起身,望向更远的河道,“宁榆河那边连着几条小渠,照这势头,若一个时辰内水位再涨半尺,就算这里不塌,水也会漫过坝顶。”
杜孟秋脸色微变:“要不要调人封沙袋?我们自己几个人怕是——”
姬阳点头:“你先去。”
他低声道:“有备无患。”
他站在风雨中,望着水线一点点上涨,斗篷已被雨水浸透,贴在身上,冰凉入骨。
但他没动,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像一柄插在泥土里的桩子。
身后军士在压低嗓音议论:“都督亲自来了……”
“这雨下得这么急,水位若再高半尺——”
话音未落,远处河面忽然传来一声闷响,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塌落入水。
所有人都顿住,姬阳猛地回头:“火打高。”
杜孟秋高举灯光,顺着那一声响望过去,只见远处河水中有一块石材慢慢沉下去,原先固定它的土石,已被水流挖空。
“果然是塌口前兆。”杜孟秋咬牙。
姬阳转身,一边吩咐:“传我令,立刻调堤防营五十人至西坝。”
“备麻袋、封石、固桩,动静不要闹大,迅速完成布防。”
“是!”
西坝底部,一声轰然闷响,几乎是从地底炸开来的。
紧接着,整个堤段猛地一颤,石土如脱骨般往外一滑,那原本稳固的堤脚,在水压与泥涌交错冲击下,竟瞬间塌陷出一道深口!
“塌了!”不知是谁大吼一声。
下一刻,洛渠之水仿佛猛兽脱笼,从那缺口处汹涌而来,卷起的水浪夹着泥沙、断石、枯枝,狠狠拍打在堤壁上,水声轰鸣如雷!
“快——!快堵上!”
姬阳站在塌口十丈开外,脸上的冷意却比风雨更凛冽。他望着那道水流怒吼的缺口,喉头发涩,心底却强行按下不安。
他知道自己不能先一步慌乱。
这场雨,比他预估的来得更早,也更急。
他强自镇定,冷声吩咐:“传令,所有东阳军,全员投入抢堵西坝塌口。”
“将麻绳分批取来,一端绑腰,一端系桩,不许任何人单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