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39节
作者:
桃梨不言 更新:2025-09-19 11:23 字数:3722
夜幕降临,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侯夫人总算舒了口气。
潘妈妈找到侯夫人,递上一本礼册,“夫人,宾客的随礼已经清点完毕,都归置到库房了。”
侯夫人颔首,接过礼单扫了一眼,不经意间瞧见了解家的名字。
她突然想起早些见到解家来人时的疑惑,随口跟潘妈妈聊天,“你说解家的太夫人今天怎么来了?”
“夫人忘了?解二爷和了离,如今解府许多往来交际,都要太夫人亲力亲为。”潘妈妈道。
“那也不至于亲自来吧,”侯夫人嘀咕着,“说起来解家老二和离也已经有段时间了,怎么还没有要续娶的消息?
”
解瑨和离的事情传开之后,暗地里确实有些不好的议论,哪怕太夫人透露过是前妻许氏割舍不下娘家,主动和离以便照顾,也有很多人不相信,解瑨一时间招致千夫所指,风评一度跌入谷底。
但很快,宫里传出了皇上曾有意给解瑨指婚,只是解瑨婉拒的消息。这时有心人便开始嘀咕,若解瑨真的心性不好,皇上还会有意赐婚吗?这其中会不会真的另有内情?
随后,更加让人轰动的消息到了,解瑨再次高升,调到六部,出任刑部侍郎。
众人不由哗然,解瑨可还不到三十岁!
二十八岁的三品侍郎,怎么也能熬到尚书,更何况以解瑨的能力和皇上的信重,这一天还会远吗?
更有老臣连连感叹,皇上把人调到六部,明显是为了解瑨入阁做准备。这位昔日谢阁老的幼子,说不定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阁臣!
世上还是俗人比较多,解瑨有如此前景,瞬间便成了香饽饽,哪怕是继室,想嫁的人也能从解家排到城门口。
潘妈妈想了想道:“说起来,宴席上太夫人可跟几位姑娘们聊了好一会儿呢。”
“嗯?”这话可是大有深意,侯夫人狐疑,“难不成太夫人来一趟,是想跟咱们家哪个姐儿作亲不成?”
走到房门口的庞侯爷正好听见侯夫人后半句话,“什么作亲?”
“侯爷回来了?”侯夫人迎上前去,“怎么没听外头人通传?”
庞侯爷笑道:“守门那俩小丫鬟怕是伺候客人一整天,累得够呛,刚在门口头顶头打瞌睡呢,我叫她们回去歇息了。”
他对下人素来宽和,侯夫人听罢一笑,也不追究,转而跟庞侯爷解释,“今儿解家太夫人来了,说是太夫人跟几位姑娘们聊了好一会儿……”
“哦,”庞侯爷了然,“是逸哥儿他舅舅续娶的事情吧。”
他素来是很佩服他这位小舅子的,庞侯爷想了想,成为那小子的岳父……
嘶,他怎么觉得,好像很是可以?
庞侯爷清了清嗓,“雅姐儿嫁了,下一个该到妍姐儿……”
没想到丈夫竟起了这个念头,侯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好容易才没变了脸色。
这怎么可以!?
他解瑨再好,也是有子有女,想娶妍姐儿,他怎么配得上!?
这么多年以来,侯夫人做人继母,受了多少委屈,哪里愿意女儿受同样的苦!
她赶紧道:“解二爷跟妍姐儿可差着辈分呢!”
庞侯爷却是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素来岳父择东床,解二爷又不是妍姐儿的亲舅舅。世家大族传承久了,辈分总会乱,小姑奶奶嫁给大孙子同辈人的也不是没有,要真算起辈分,那多少婚事都不能成了。”
侯夫人强笑了一下,面上应着,心里搜肠刮肚想着拒绝的理由。
两人聊着天,没有注意廊下一个纤细的身影悄声退走。
……
庞妍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溜回了院子。
她本想找母亲说点事儿,却没想到刚到廊下,就被屋里传来的零星谈话声吸引了注意力。
“舅舅续娶……”、“妍姐儿……”
庞妍霎时心跳如鼓,转身就跑,回到房里,她喝退丫鬟后自己躲到了榻上。
府里还有哪个舅舅续娶?
一定是他!
虽说她早便知道他和离的消息,可和当初惊骇间发现自己心思的时候一样,她从来没敢期待过什么。
但她今天听到了什么?父亲母亲竟把他们两个的名字放在一起讨论!
这是不是,是不是代表父母也有意?
庞妍不经然想起,今天喜宴上,解家的太夫人拉着她说了很久的话……
想着想着,庞妍忍不住偷笑出声。
她起身推开窗子,靠在窗边望着天边的星子,颊边的红晕久久没有褪下……
解府,回到家里的太夫人也在说起儿子的亲事。
解瑨和离后,太夫人倒没有催促,她一边教导孙媳掌中馈,一边带两个孩子,一边替解瑨处理一些后宅重要的人情往来。
但她年事已高,又有旧疾,劳累之下便容易休息不好,解瑨看着母亲脸上的疲色,终是不忍,决定尽快续娶。
说来解瑨升官之后,有许多人都来找太夫人探问亲事,其中不乏高门贵女。
——解瑨长相英俊,年轻有为,简在帝心,前程远大,虽有了嫡子,可嫡子有了那样的生母,必然地位尴尬不受宠爱,哪用放在眼里?
只是解瑨让太夫人都拒了。
若是续娶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徽姐儿和桓哥儿如何自处?
遑论经过许家一事,解瑨再做选择时可谓慎之又慎。
思忖良久后,解瑨向太夫人提出了一个人选,并请母亲帮忙掌掌眼。
“人我去瞧了,倒还算可以,”太夫人十分好奇,“不过你怎么会看中她?”
不是太夫人夸口,以解瑨现在的地位,什么高门嫡女也娶得,却没想到解瑨提出了一个她万万想不到的人选——庆祥侯府的汤表姑娘。
她试探问道:“你们之前见过?”
解瑨微顿,“年初去庆祥侯府拜年时,在庞老夫人处见过一回。”
言下之意,期间并无丝毫逾矩之处。
太夫人倒也不是怀疑儿子曾经生过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她斟酌着道:“我听说,那位汤家表姑娘好像差点跟锦平侯府议亲……”
她有些犹豫地看向解瑨,尽量委婉道:“能答应锦平侯府这样的人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若不是另有缘由,那这姑娘自己或者姑娘的母亲,就有夤缘攀附之嫌。
如果不知道汤婵拒绝庞逸在先,解瑨定然也会如此想。
但汤婵愿意嫁入锦平侯府,却不愿嫁给各方面都更好的庞逸,解瑨联想到庞逸说的汤婵不愿生育,便能猜到,汤表姑娘虽也试图嫁入高门,却是个对自己有认知、通透识时务的聪明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不必苛责,而让解瑨看中的是,汤表姑娘这类人,只要给她想要的,她就能回报让人足够满意的东西。
除此之外,倒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汤婵曾经说过的不愿生育。
既然她不会有自己的子嗣,自然就没了对继子女不利的动机,为了儿女考虑,汤表姑娘无疑是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即便她日后会改变想法,但哪怕中间只隔几年,等孩子们长大一些,跟后头的子女拉开年龄差距,就能避免很多问题。
只是其中种种内情,不好跟太夫人说起,解瑨平静解释道:“汤家家中简单,只有寡母,不会重蹈许家覆辙。”
哪怕是隔了一层的庆祥侯府,虽被有些人嘲笑是一家子纨绔,但这么多年,京中权贵更迭不断,庆祥侯府却一直屹立不倒,可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太夫人听了解瑨的话,也无话可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儿子这是怕再来一个许家。太夫人轻叹一声,“罢,都依你。”
解瑨低声道谢,“有劳母亲。”
第36章
庞雅出嫁后没几天,侯夫人带着汤婵和庞妍来到庄华长公主府参加喜宴。
两日前,成国公府喜迎嫡长孙,今儿是孩子的洗三礼,在国公府隔壁的长公主府举办。
礼仪过后,哇哇大哭的红胖娃娃被抱了下去,人群散开各自交际。
侯夫人找了个机会来到庄华长公主跟前,笑着行礼道:“恭喜殿下喜得金孙。”
庄华长公主露出一点笑意。
结党一案,雄安侯以自尽保住了全家剩余人的性命,雄安侯府被除爵流放,然而嫁进雄安侯府的长女却不愿放弃丈夫和离归家。
这段时日,庄华长公主为长女焦头烂额,直到近日长媳顺利诞下一子,阴霾的心情才有缓和。
之前长公主没有心思顾及侄儿的亲事,如今见到
侯夫人跟汤婵,她才想起被忘在脑后的侄儿。
她微微颔首示意,“我近来忙碌,等稍过几日,便请人上门拜访。”
侯夫人此来的一个目的就是汤婵的婚事,如今确认长公主的没有改变心意,不由心中一定。
她转而将身后的庞妍推到长公主身边,“妍姐儿,跟殿下问好。”
庞妍依言行礼问好。
长公主打量着庞妍。虽未明说,但她与侯夫人有默契,侯夫人主动与锦平侯结亲是有所求,应该就是为了这个女儿的婚事。
自己的小儿子与庞妍年纪相仿,侯夫人是想请长公主为儿子择选亲事时,考虑考虑她的女儿,但长公主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小儿子舍出去。
不过投桃报李,她倒不介意帮忙牵牵线。长公主一边端起温和慈祥的表情跟庞妍说话,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长公主问一句,庞妍答一句,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被长公主威仪所摄,庞妍全程低着头,一句话也不多说,全无侯夫人期待的机灵嘴甜,竟还有点儿心不在焉的意思。
侯夫人看着女儿,颇为恨铁不成钢。
这是多好的机会,怎么不知道好好表现呢?
长公主暗中皱了皱眉,但也没太在意,她本来就没有太认真地把庞妍放在心上。大概问了几句后,长公主便对侯夫人笑道:“是个好孩子,回头下帖子请你们来做客。”
侯夫人连忙露出笑容,“妾身随时恭候。”
她见好就收,不再多打扰长公主,带着两个姑娘告退了。
随后侯夫人准备带着庞妍交际,便温声对汤婵道:“不必跟在我身边,自己去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