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作者:飞耳      更新:2025-09-19 11:27      字数:3267
  怀里传来小夫郎轻轻的低笑,“看一辈子都不腻的。”
  次日一早,等黎源烧好热水时,老太君的房间也亮起灯。
  此时天还未明,等会出村才不易被察觉。
  村长那边也打了招呼,只说小夫郎要去琴川府接人。
  因老太君她们并不走,村长自然相信黎源的说辞,还问黎源是不是来取户籍证明。
  黎源都差点忘记此事,幸好来这里跑一趟,不然以后还不好解释,于是取了户籍证明带回去。
  等黎源进卧室唤小夫郎起床,谁知小夫郎已经穿好衣裳。
  黎源看着小夫郎身上的衣裳,转身取下自己的衣裳,“还是穿哥哥的衣裳。”
  小夫郎去京城救人,没必要暴露夫郎身份,他们之间的事情等度过危机再说。
  小夫郎拦住黎源,“备了衣裳的,珍珠知晓轻松。”
  不知为何,黎源心头隐隐浮现不安。
  小夫郎却没有给他多想的机会,走过来紧紧抱住黎源的腰。
  他还是像过去一般,哪怕跟黎源一般高,也还是像个孩子似的喜欢缩在黎源的怀里。
  黎源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去吃早饭,一路去京城十多日,路途遥远艰苦,只怕再难吃到热的东西。”
  黎源明白的,他们是去救人,不是旅游,哪里真的顾得了饭食,只怕路上多是风餐露宿,自然,面包干粮也是准备得足够多。
  直到一家人坐上饭桌,沉凝的气氛才渐渐显露。
  众人沉默地吃着饭,不由自主放慢速度,似乎都想离别的时间再慢一点慢一点。
  可终究还是有离别的时候。
  黎源将厚实的斗篷披在小夫郎身上,待小夫郎告别老太君,夫夫两人才朝外走去。
  等推开院门,黎源还是被外面黑压压的一片近侍惊到。
  但不见唐末。
  唐末离得远,站在林家附近的道口,那里停着一辆马车。
  马车通体漆黑,显得十分低调寻常。
  黎源没有露出太多神色,“路上小心,有时间就寄信,如果不方便也没关系,家就在梨花村,跑不了。”
  小夫郎眼里终于有了雾气。
  “哥哥跟祖母也要好好的。”
  黎源抓紧他的手,“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老夫人。”
  然后再是无话。
  两人就抓着彼此的手,凝视彼此。
  再多的不舍和担忧也难以用言语表达。
  突然黎源又紧了几分,然后一松,将小夫郎推了出去。
  小夫郎却不再像往日那边黏黏糊糊,只是站在原地又盯着黎源看了几许,然后红着眼眶扭头便走。
  昏暗的晨光里,他走到马车旁,有近侍掀开布帘。
  他似乎又遥遥看了一眼,轻盈地跳上马车,一路远去。
  黎源也不知道自己在外面站了多久,直到日头将树上的红柿照出漂亮的色泽,他才摸了摸脸转身进屋。
  .
  马车一路疾驰几十里。
  天光穿过林间薄雾,一点点点亮车厢墙壁上的立体潮绣,百凤争鸣的蓝羽瞬间活亮起来。
  如狐眼般细眯成长线的眼睛掀开一角,戚旻缓缓开口,“出来!”
  起先没有动静,随着轻微的颠簸,角落里动了动,为了防寒,箱体上面铺着厚实的皮毛,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蠕动几下钻出来。
  梨花紧张兮兮地看着戚旻,这一年多她被黎源家养得好,虽没长什么肉,但不像初见时营养不良。
  她惯会看人眼色,只在黎大哥和小夫郎面前放得开。
  但此时她还是被吓到,珍珠哥哥跟以往不一样,孱弱的小动物对危险的感知最是明显。
  她并不清楚珍珠哥哥发生哪些变化,但眼前的人跟往日的人就是不同。
  梨花缩在角落懵懂地看着戚旻,“姐姐……”
  戚旻勾起嘴角,眼底的冷光散去,“哪里来的小东西,要跟我一起上京?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你也要去?”
  梨花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不一样了的珍珠哥哥在问她,近来家里对她有所好转,那也是相较过去,不再随意打骂她,但有好吃的依旧将她轰出门。
  好在四姐姐归家后常将她接过去,再不济也能去黎大哥家讨些吃食,只是她也知晓不能常去讨人嫌,只实在嘴馋才去。
  何况珍珠哥哥一向大方,塞来的零嘴能吃好多日。
  头晚家里又做好吃的,自然将她赶出来,她原想去四姐姐那里,去了后听见四姐姐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她站在外面听了一会儿,茫然无措地离开。
  父母说四姐姐是丧门货,可村里其他人又对四姐姐很好,四姐姐只说自己命苦,让她以后不要像自己这般随便嫁人,做子女不好说父母的不是,四姐姐只让她以后走得远远的。
  梨花便看见停在黎家附近的马车。
  上一次看见马车还是珍珠哥哥祖母来的时候,那是梨花第一次看见马车,村人私下讨论那是最寻常的马车,看来珍珠家里确实遭了难,可在梨花眼里那也是顶好的东西,仿佛从传说的天宫里驶来的东西,四只蹄子的马车一定能将人带到遥远的地方。
  鬼使神差,梨花偷偷爬上马车。
  可马车里的情形吓了梨花一跳,厢壁上神鸟仿佛活过来一般,展翅在厢内翱翔,梨花赶紧找到箱柜下躲起来,再也不敢动弹。
  梨花听明白珍珠哥哥的话,虽然珍珠哥哥看着跟往日相去甚远,但本能还是信任对方。
  梨花点点头。
  戚旻颇有意趣地打量对方,然后伸出手勾了勾,“你过来。”
  梨花依言爬过去在戚旻面前跪好。
  戚旻抬起梨花的下巴好一番端详,像打量一只脏兮兮的小野猫,然后松开手勾动嘴角,“那就跟着吧,是福是祸皆看命。”
  第64章 遇蛇
  一转眼入夏,梨花村忙得如火如荼。
  种植灵芝的事情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还好,等灵芝在腐木上长出小菌盖,村人们就轰动了,看热闹的,心疼自己家的,想学习别人家的,那段时间进山的人络绎不绝。
  可灵芝这种带点灵性的东西最挑环境。
  原本长得好好的突然一夜之间死掉。
  好些发育不错的灵芝肉眼可见的掉品质。
  那段时间人人惴惴不安,黎源更是日日不归家,小夫郎和唐末走后,单怀安彻底成了野孩子,黎源不待家,他也不待,天天跟着黎源。
  他记得舅舅离家前叮嘱他盯紧黎源。
  他也不清楚一个男人有什么好盯。
  但黎源做事有章法思路广,不管多棘手的问题他想一晚上就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
  旁人兴许看不出什么,只觉得黎源脑子灵光。
  单怀安自小受精英教育,很快发现黎源是思考模式的完全不同,甩当下民众远远一大截。
  认知,眼界,这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
  代表着一个人的上限。
  戚旻走的时候,单怀安不像以往闷葫芦。
  小小少年颇为犀利,“舅舅是去救戚家还是与单家为敌。”
  戚旻深深地看着他,“旁人挣到粮食就能活命,我去挣气运,挣得到我们都活,挣不到,死!”
  他又抛出选择,亦如他的父亲那般,对于真心关心的子侄给出选择权,“你姓戚还是姓单。”
  若是姓单,再不济也能在成年后得到封地,成为衣食无忧的逍遥王爷。
  但单怀安目光坚定,朝戚旻重重磕了一个头,“侄儿姓戚,叫戚怀安。”
  戚怀安跟着黎源跑进跑出,起先老太君还担心,小半年过去原本单薄的少年越跑越健壮,她便不再管,每日晒晒太阳,种种花草。
  她忙着呢,还要照顾茶饭不思的阿紫,霸道的白毛白苓,温顺的大花小花,还有一群闹渣渣的小鸡们。
  “黎小子都没你思念珍珠。”老太君点点阿紫的鼻子,阿紫扭动圆润的身子,露出粉嫩的肚皮。
  桃良端着一簸箕糯米,日头好正是晒东西的好时光,她把簸箕放到架子上,拨动糯米打趣道,“阿紫最是思念我们公子,想得身躯日益圆润。”
  华岁在厨房烧饭,“最近灵芝长势不太好,黎先生正跟村里几位干事商量方案。”
  老太君自然知晓,念叨黎源,一来老太君想念世子了,再者也是真心将黎源当作晚辈。
  说到“干事”,也是梨花村特有的职位,什么管销售的,管技术的,还有管人的,又不被府衙认同,但据说竞争激烈,后来才知道有钱拿,钱来自村里的育仁金,村里哪里来的,除去县府每年给的奖励,就是大家种粮种出来的,以后灵芝所得也要加进去。
  看着平平无奇的小村庄,经济竟然就慢慢盘活了,难怪不止种粮种灵芝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干劲。
  灵芝产量品质受到影响,自然大家都心急如焚,原本商量的巡逻队因为各种原因被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