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飞耳      更新:2025-09-19 11:28      字数:3266
  虽然只是个借口,但黎源也知在理。
  乡长又让他放心,一定照顾好村里人。
  他是知晓的,黎源心中装着梨花村的人。
  黎源离开前,交给乡长一封信,等黎源离开后,村长打开一看,信结尾处有黎源的签名及手印,上面全是关于他的财产分配,哪些田地赠予哪些人,屋里的粮食和吃食又赠予谁,细节到家里的鸡鹅和两头牛,连泡菜坛都有安排。
  乡长看得眼眶积满泪水。
  之后黎源前往老郎中家,一样的说辞,一样的信笺,只是五年内把家中牲畜和林家的屋子托付给老郎中。
  老郎中沉默许久才问,“你这是为了珍珠连命都不要?”
  黎源有些诧异,老郎中道出当年老虎伤人,小夫郎曾拿出急救丸救人,老郎中识得那药丸,非勋贵人家没有此物。
  黎源原本推测小夫郎家里是个京城四品官之流。
  如今看来是个三品官甚至再往上?
  那也是极为富贵的人家,相当于后世的省厅级大官。
  黎源呲了一声,他这是明目张胆让省长儿子给自己当小夫郎,真是大胆!
  不过黎源更加坚定上京的想法。
  老郎中见劝不动,叹口气,“一个个的,脑子里都装着情情爱爱,不知道说你们什么好。”
  黎源嘿嘿笑了两声不作回答。
  不过他也答应老郎中,决不以性命相拼。
  就在乡长还在办理黎源卸任一事时。
  一日清晨,林间漫着薄雾。
  黎源背着背篓走进子都山,进山前有人看见他,与他打招呼,“源哥儿这么早去哪里?”
  黎源笑着说,“去灵芝地看看。”
  村人不疑有他,笑着与他道别。
  薄薄的雾气里,黎源的身影渐行渐远,一眨眼的功夫,不见了踪影。
  第68章 进京
  黎源通过子都山绕到邻村,再赶到镇上坐船,经临安城未停,一路到秦川府。
  秦川府果然是后世省会级城市。
  城池阔派不说,往来行人更是熙熙攘攘。
  时不时就有印着家徽的马车经过。
  驾车的人多少有些跋扈。
  黎源没有多逗留,直奔京城而去。
  .
  玄武殿盘踞突兀一角,可观沧海望明月。
  殿内角落里点着一柱长明灯,月华铺陈地面,浮雕花砖折射出华丽光泽。
  一人斜俯于书案前,纤细的手指撑着额角,正闭目假寐。
  桌面堆满折子,一摞摞码得像小山,却又分门别类整齐着,面前摆着一封打开的,是礼部递来的折子,说是明相的生辰即到,办还是不办,若是办又是什么章程。
  事关明相,议事局拿不定主意,递到跟前。
  用词华丽又小心谨慎。
  看得人头疼。
  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时轻时重,听起来并不稳妥,深宫里是不会有这般失礼的行为。
  假寐的人却勾动嘴角,狭长美目并不睁开,略带训斥的语气慢悠悠响起,那声音是极为好听的,就如殿外的朗月,让人心情愉悦。
  可音色里又带着一抹哑意。
  犹如拂过月庞的一缕云纱。
  “这个时候还不睡觉又来做什么?”
  一个年约八九岁的小少女穿着轻盈的华衣走走停停端着东西过来,她朝假寐的人行了礼,又勾着头朝下看,“我刚看见阿紫了,一不留神又不知跑到哪里。”
  慵懒的嗓音再次响起,“你找它做什么,它困了自然会回去睡觉。”
  小少女放下御膳房刚刚做好的汤羹,“那行,你喝了我就回去等阿紫。”
  假寐的人终于睁开眼睛,那个瞬间,小少女屏住呼吸,犹如一对明珠在她眼前缓缓睁开,纤长的睫毛就像包裹着明珠的扇贝,担心外人偷窥了去。
  “没大没小。”
  小少女吐吐舌头,见青年将汤羹喝干净才又端起托盘,她不欲打扰对方,自她知事来,青年就没好好休息过。
  她还记得那个遥远的梨花村,如果青年没有离开那里,是不是继续跟黎大哥开心地在一起。
  但青年说他如今忙碌些也是为了以后。
  小少女不是很懂,只能在众人都不敢进来时,仗着往日的情分打扰一二。
  她是知道的,一年中有几个时节,青年会格外不开心,去年腊八节那日,几乎未发过脾气的青年掀翻御膳房精心制作的腊八粥,吓得侍奉的人跪了满地,他们只是不知,青年跟自己一样,想黎大哥了。
  眼见青年的生日就要到了。
  小少女知道青年的心情会越来越不好,众人都怕极了他,唯有小少女不太怕,如果黎大哥在这里就好了。
  “梨昭。”小少女停下来,不明所以地看着对方。
  青年笑了笑,一如既往地美丽。
  不,比两年前更美。
  他不束发,任长发随意披散着,一些落在地面,蜿蜒铺陈着,即便已经知道对方性别,梨昭有时候还是会口误,“珍珠姐姐,你想说什么?”
  对方被逗笑,摆摆手。
  梨昭弯了弯眼睛退出去。
  一出门就碰见守候在殿外的司礼监总管贾公公,贾公公看见空掉的碗很是开心地点了点梨昭的额头,“我就说小梨花有办法,阿紫到底是只畜生,主人不高兴也不知道过来哄哄。”
  梨昭有些惧怕对方,闻言不如在青年面前放松,便听对方又问,“明相心情可好?”
  梨昭点点头。
  贾怀放过她,整理衣裳轻轻咳嗽一声,猫了进去。
  绕过好几道帘子,尚未见到真容,那懒散的声音再次响起,却随意得多,“你进来便进来,还咳嗽一声,是提醒我还是不提醒我,我若是不想见你,你出去吗?”
  贾怀呲牙,小祖宗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伺候。
  他硬着头皮上前,窗外的明月又移了位置。
  将青年懒懒的身影勾出细长的曲线。
  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你快说,没重要事还来打扰,接下来一旬都不许来玄武殿。”
  贾怀连忙趴在地上,“明相施恩,请先赦免老奴的罪行。”
  装神弄鬼。
  “说吧!”
  贾怀趴在地上不动。
  青年眉宇间的笑意一点点淡去,消瘦的身影于重重奏折里勾出冷冽的剪影,他侧身望着地上的贾怀,“出什么事呢?”
  贾怀也不再耽搁,连珠炮说道,“半月前派去梨花村保护源哥儿的人说,源哥儿不见了!”
  青年细长微挑的眉峰缓缓拉起,一直温温和和的柔情眉目慢慢眯成细长的缝,隐隐透出一点寒冷的光,像刀尖般骇人,“怎么回事,你说清楚,太师府最近有无近侍调令?”
  贾怀连忙解释,“太师府没有调令,我们的人已经仔细查探过,源哥儿说是进山寻找适合灵芝生长的地方,还有村人看见,但是之后再也没回来。”
  青年抓着衣袍的手背冒出一股股青筋,“这么明显的谎话你们也信,子都山灵芝的名气已经传进京城,还需要他去子都山找什么更佳的地方?”
  老奴也是这般想。
  但贾怀不敢说。
  眼前的人已经不是两年前的那位小夫郎。
  也不是那位俊雅清傲,怀瑾握瑜的明公子。
  他是当今位高权重的“明相”戚旻。
  又是心思难测让人胆颤畏惧的“妖相”戚旻。
  贾怀又说,“我们的人亦找乡长及老郎中打听过,但并没有得到有效信息,不过目前有两个猜测,一是源哥儿确实进了子都山,二是源哥儿来了京城。”
  好半晌贾怀都听不到对方的动静。
  他正要偷偷抬头,戚旻突然温和地说道,“贾公公跪在地上做什么,地上冷着呢,起来说话!”
  贾怀蹒跚地站起来,又摸到旁边的一个圆凳坐下,至此才敢邀功,“我们偷偷跟踪了乡长和老郎中,乡长那里没有线索,倒是老郎中的小儿子隔三差五就去源哥儿家打扫清理喂喂家畜,所以我们觉得源哥儿离开的事情老郎中肯定知道。”
  “源哥儿应该不是进子都山,又不是打猎,何况夏季山上有毒蛇,源哥儿是个谨慎人,不会这个时节往山里跑,所以他定是远行,才托付人照看屋子。”
  是的,黎哥哥最是爱惜两人的家。
  贾怀擦了把不存在的汗渍,“按照脚程,源哥儿应该快抵达京城。”
  戚旻立马吩咐,“此事交给陈寅,他手下的人都见过哥哥,守住每个城门,务必第一时间把哥哥带到安全的地方。”
  贾怀自然知晓轻重。
  新政实施近两年,反对的人不少。
  持观望态度的更多。
  若是让人知晓明相与源哥儿的关系,只怕会引来诸多麻烦。
  这些倒不是最要紧,若是太师知晓黎源跑来京城,只怕父子间勉力维持的平静局面就会被打破。
  “老奴明日一早就安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