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作者:
飞耳 更新:2025-09-19 11:28 字数:3285
也有人拉着黎源私下传授御夫之道,像黎老师这种人才不说娶个贤内助,至少也要是个明事理的人,黎老师身兼数职,这么能干又能赚钱的男人,若是爱人再不懂事,时日久了不利维护感情,大家也是为他们着想。
黎源不好多说,抿嘴点头的样子倒像夫管严的样子。
于是大家就去外面打听黎源家的夫郎到底怎么回事。
一打听,说是天仙般的人物。
连东方先生研究之余都要揶揄他一下。
于是大家更加好奇黎老师的夫郎长什么样子。
不过来皇家学院读书的学生,大多年岁要长不少,也不像学院的学子那般八卦,在校门口见过黎源的夫郎几次,虽然蒙着面纱,但风姿绝代,惊艳后也就不再好奇。
“黎大哥?”
黎源脚步微顿,就见一个小胖子跑过来,正是茅思聪。
“黎大哥,你也考上了吗?恭喜恭喜!”
黎源考学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基本上喜茶店的常客都知晓。
黎源见茅思聪胸口别着皇家学院的校徽,“你考的商学院?真厉害,也恭喜你!”
茅思聪一脸骄傲,“我擦着线过来的,看过今年的科考题,我再读十年也考不上,幸好当时听了黎大哥的话。”
两人边走边聊,茅思聪偷偷报的皇家学院,一是怕高中的同学笑话他,二是担心家中父母不同意,不想等他考上后,不仅高中那边一举出名,家中父母更是喜极而泣,在老家大办宴席不说,把花了千千两重修宗祠,搞得他很不好意思。
但他父亲说的对,“自古状元探花多得是,但是我儿是第一批大学生呀!以后都要被载入史册的事情!”
黎源突然有种感叹,他们站在时代浪尖上,好似做着最平凡的事情,但很多年后,说不定就像茅思聪的父亲说的那般,他们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你父亲极有远见!”
茅思聪兴奋点头,“我父亲一向目光长远,为了我考上商学院的事情,他一口气又买下许多矿山。”
矿?
黎源记得茅思聪是西部人。
两人正交谈着,一位老师经过,拱手道,“黎老师早!”
黎源回礼,回头就见茅思聪一脸震惊地看着黎源,“黎大哥,你,你是……”
黎源淡然一笑,装b感觉良好,“我考的教师编制。”
再装一下,“现在是农学院东方先生手下的研究员!”
茅思聪偷偷告诉黎源,当初在书院门口冲撞黎源的李家儿郎在书院改革后,连高中学籍都保不住,其父觉得丢人现眼,将人带回去请了夫子读书,不过今年科考考中的人员,皇家学院录取名单里都没有对方的名字。
黎源差点忘记这个人,他一天事情多着呢,哪里记得无关紧要的人。
.
鉴于黎源跟着东方曜的项目,学校便没有给他排课,弄得学生老师们好不失望,许多老师也想听听他的课。
实验不忙时,他就抽空跑去喜茶开会。
开会也不轻松,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做决定,哪怕分权给宋文彩和花三,但一些重要事情那两人还是习惯等着黎源来了再说。
好在黎源当过村长,这些事情处理起来顺手得多。
不过大家确实发现黎源比过去忙得多,既然待在店里也坐在吧台前写着什么。
宋文彩凑过去看见一些,什么西部矿石及冶金方面的东西。
“黎老弟,你不会又想去当什么矿老板,你的涉猎会不会太多了点,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黎源笑着合上笔,戚旻给他做的带帽盖的炭笔,很好用,“拿给珍珠看的。”
宋文彩不信,“珍珠不是在给大户人家当琴艺老师?他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你该不是让他去考学?”
最近教育司那边似乎又要出新的政令,据说明年开始,夫郎跟女子也可以入学,皇家学院将增加纺织院系,虽然民间也有纺织户招收女子,但是皇家学院要教的自然不止这点。
结合到海运的大力发展,聪明的人似乎从中看出点什么。
除去大户人家,似乎没有哪户人家不希望家中的女子也能学点东西,带来收益,平民百姓更加支持。
当然知识的普及光靠这点还不成,京城已经开始印制小故事发到大街小巷,这些故事简单有趣,非常吸引人,认识字的念给大家听,听得多了,有些聪明的也开始识字。
黎源发现自己说漏嘴,也不慌,“考不考看他,他可比我博学多了。”
宋文彩不信,你都当皇家学院的老师了,你就是个夫郎吹。
黎源收好资料,安排好事情,婉拒宋文彩拉他吃饭的邀请,叫了台轿子往书院赶,京城不能纵马,轿子反而快许多。
宋文彩知晓他忙碌,也不叨唠。
赶着下班的时间回到学院,正要去办公室晃一圈打卡下班,就看着同僚灰溜溜从东方先生的办公室溜出来。
黎源低声问,“怎么了?”
同僚一脸八卦,“议事局给农学院送钱,东方先生把钱砸回去了!”
议事局多有诚意。
一箱箱黄金抬到农学院,东方先生打开箱子,拿起一块金元宝,真的……砸到司狱所官差的脚前。
那可是司狱所的人呀!
大家当时就吓得额头冒汗,生怕对方抽出刀就把东方先生给劈成两半。
谁知那几名高官一脸和蔼的笑,“先生不喜欢黄金,那我们换成银票?纸币也可以,就看先生喜欢什么?”
他们又说,“粮食可是立国之本,明相说了,现在什么都可以不支持,先生的研究一定要大力支持。”
同僚偷偷告诉黎源,东方先生曾经上书十年申请经费,对方一毛不拔,然后又冲着黎源挤挤眼睛,“黎老师是不是跟他们说过什么?”
黎源作为一介平民,即便跟议事局有关系,也不可能左右议事局什么,这句话不过暗示黎源的枕边人真给力。
黎源苦笑,珍珠这哪里是帮他,分明就是搞事。
生气东方先生天天抓着黎源去做实验。
东方先生应该也猜出点什么,但是他没法解释什么。
毕竟有些定论黎源没有亲眼看见都不会乱下定论。
虽然他也不清楚自己要定论些什么。
但关于戚旻的身份,关于三十三日不眠夜,他跟戚旻应有一个坦诚布公的交谈,但是戚旻是个敏感多思的人,疑心又重,黎源不可能在未达成目标前跟他交涉。
何况,他已经看出,自己无论怎么保证,其实戚旻都是不相信的。
黎源正胡思乱想着,办公室里传来东方先生中气十足的声音,“黎源,你进来!”
同僚给他一个自求多福的手势,快速退下。
第115章 名单
东方曜问了些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一位导师还要问自己名下的学生,换个大拿只怕多有不甘,但东方曜没有这些世俗心态。
特别在黎源拿出完整的化学基础体系后。
黎源也没隐瞒,只说自己有奇遇。
比起这些,东方曜更痴迷黎源带给他的东西,过往许多不解的疑惑在这一刻豁然开朗,但又带来更多的疑惑,但毫无疑问,一个崭新的,宏伟的世界在他面前打开。
起先,他只是撬开一条细缝就再无暇顾及外面的世界,现在黎源帮他推开门,万丈光华照耀着这位于黑暗中跌跌撞撞的先知。
他只想流泪。
黎源给的方向精准简单,扫去很多耽误时间的可能,东方曜问过一次,黎源依旧以奇遇解释,东方曜就不再多问。
有时候,他也会质疑黎源的方向。
科学的道路就是这样,不小心走错了,有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可能什么都没有,白白浪费几十年。
但是很快东方曜就发现,黎源若是很坚持,那多半是他的想法不对,且“被验证”过,如果黎源也不确定,那么东方曜会把这个方向拨给名下其他研究员,自己和黎源带着团队继续朝前。
直到翻年,农学院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像南方温暖的地方已经开始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
师徒两人说完事情。
黎源正要摸着墙角退出去。
东方曜突然问道,“你与明相是什么关系?”
黎源心想谁说的大拿不通俗务?
人均智商180的聪明人,人家只是不关心而已!
黎源实话实说,“学生也不太清楚。”
东方曜冷哼,“你这么聪明,怎么会不知道?”他只当黎源跟对方一起哄骗他。
这个学生一直有些怕他,东方曜以为吓唬一下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其实他并不关心答案。
他只是不想跟权势打交道。
明相那是赞助农学院的研究吗?
那是往他脸上砸钱!
目的是什么,他正在琢磨。
谁知黎源反问,“知道了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