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Marey      更新:2025-09-22 08:30      字数:3340
  邱和舒说这么多,并不是真要听匡珣的回答,而是想要匡珣知难而退。所以看到匡珣不说话了,邱和苏以为他说的话起了效果,匡珣听进去了。
  结果邱和舒一口气还没顺到底,匡珣就又开口了,“我不否认,我的确不知道你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我们有的是时间,早晚有一天我能回答上。”
  匡珣话里的某个字刺激到了邱和舒的神经,他没了刚才的平静,紧拧着眉心重复,“时间很多?”
  “一辈子不叫时间多?”匡珣反问。
  邱和舒欲言又止,像有很多话要说,却又什么都没说。邱和舒的沉默落入匡珣严重,则变成了一种无言的鼓励,他以为邱和舒被他说的话打动,心里免不了有些得意,想要再说点什么。
  但这次邱和舒却没给匡珣开口的机会:“再过些日子,梁信大概要选新的官员带兵去边疆了,你可以准备上书自请了。”
  前后话题跳跃太大,匡珣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心里惦记着这事儿,所以一听邱和舒提起,匡珣就条件反射地接话了,“我记着的,只是怎么说也得等梁存桦事了,梁信才会重提边疆的事。”
  匡珣和梁子安把消息放出去后,次日上朝就有大臣弹劾梁存桦,说他目无法纪,纵容手下贪污,请求梁信重查。梁存桦当然不认,立马站出来反驳了,然后又有别的大臣出来指证梁存桦,双方一时辩论不已,失了往日的风度。
  冯昭柏并不清楚这其中的事,可梁存桦作为冯家日后的依仗,冯昭柏早就将全部身家压了上去,无论如何梁存桦不能出事。
  于是冯昭柏主动请缨为梁信分忧,要去调查这件事,一看冯昭柏行动了,梁慎行那边的人坐不住了,纷纷朝梁慎行看去,准备看他脸色行事。梁靖衍的人也没闲着,站出列主动请缨了。
  严格说来,这一幕看起来着实好笑,堂堂皇子德性出了差错,皇子没认错,反而与人争执,大臣更不请责罚而自请调查,真是荒谬。
  可就算闹成这样了,梁信都没怒声让他们安静,倒是一脸笑地坐在上边看他们争执,等他们争得差不多时,再从刚才没参入争执的人当中选了一个人负责这次调查。
  听到梁信选的人后,举朝大惊,被选的那位官员跟着跪下,直说他能力不行,“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其余大臣跟着附和。
  但梁信却失了耐心,不愿意再在这世上浪费时间,袖子一甩就下朝了,根本不给大臣再进谏的机会,大臣却没就此放弃,下朝后没急着走,而是去了御书房,想要梁信三思。
  结果梁信根本没回御书房,下朝后直接回了后宫,知道大臣在御书房外等他,也只让李公公带了句话过去。至于被选中的官员,当天则收到了梁信让他好好调查的圣旨,许是官员朝廷上说的一席话给梁信的记忆太深,因而梁信还专门在圣旨里鼓励了官员一番。
  梁信选的官员叫沈约,进士出身,但因为出生寒门,又不喜结交权贵,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不仅官职不高,还特别没存在感,办事能力更一般。也正因如此,大臣们才更想不通梁信为什么会选这么一个人来查事情。
  同样的,因为沈约不喜结交权贵,冯昭柏才更担心。如果梁信选了他这一派的大臣,或者私交与他还不错的,冯昭柏都有信心完美解决这件事儿,不用担心梁存桦出事。
  偏偏梁信选了沈约,这就让冯昭柏头大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冯昭柏私下找过沈约几次,希望他意思意思一下就算了,不要真的让梁存桦吃亏。沈约倒是每次都来见他,却任冯昭柏脸都笑僵了,都没松口应允冯昭柏。
  冯昭柏当然会任人宰割,既然好声好气说不通,冯昭柏就想走别的门路,好让沈约明白他不是好惹的。谁知沈约是个硬茬,都被冯昭柏针对了,都没有松嘴,反倒更公正无私,说是不能有对皇帝信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写进折子,递交给梁信。
  尽管冯昭柏是权臣,朝中更有不少官员是他的人,但天下终归是信梁的,梁信只要不死,冯昭柏终归是臣,梁信要做什么事,冯昭柏没权力组织。
  于是官员被革职入狱,梁存桦被禁足,当初一起去治水患的官员或多或少被罚,甚至因为这起案件牵扯出别的案件,梁慎行被罚了半年俸禄,一时朝中半数的官员牵连其中。
  不过也有平安无事的,而年长皇子中没被罚的是梁靖衍和梁子安,梁存桦和梁慎行知道这件事后,在屋内发了好大脾气。
  “梁靖衍这次不仅没被罚,还因为积极配合调查被梁信夸了,现下他已然成了梁存桦和梁慎行的眼中钉,饶是这件事和他没关系,在他们眼里,梁靖衍也脱不了干系。”说起正事,邱和舒话变多了,“且让他们狗咬狗,梁子安独立在外越久,对你们更有益。”
  匡珣嗯了声:“我跟子安说了,让他暂时什么都别做,等风头过了再说。”
  邱和舒轻点头,忽然发问道,“沈约是你们的人?”
  刚才听匡珣说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时,邱和舒心里就疑惑了,本想着回头调查,但想到那还得等消息,不如直接问匡珣,反正对于现在的匡珣来说,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匡珣不至于不告诉他。
  匡珣不意外邱和舒会这么问,他笑了笑说,“是。”
  “你们竟然能拉拢他。”邱和舒惊讶道。
  “这确实有点难。”想到当时为了拉拢沈约做的事,匡珣不由叹气,“好在子安能坚持,被拒绝了依旧上门拜访,才终于求得沈约帮忙。”
  和梁存桦几人相比,梁子安一没母家扶持,二不受宠爱,不可能像他们那样有优势,能拉拢的大臣也有限,多是一些小官。不过这种官员也有好处,那便多清正廉洁,不畏强权,是位好官,可堪大用。
  心里的猜测得到肯定后,邱和舒就没继续问了。
  匡珣跟梁子安既然能拉拢沈约,那朝中必定不只一位官员是他们的人,只是这些他就没必要知道了。
  可邱和舒不问了,不代表匡珣也会就此住嘴,“不继续问了?”
  邱和舒睨了匡珣一眼,没去想他这是什么意思,“匡珣。”
  “嗯?”
  “我从来没说过我和你们是一个阵营的,只是目前情势所迫,我们不得不暂时合作。”邱和舒说,“所以你不必要什么事都和我说。”
  一句话,将两人距离划得明明白白,匡珣纵是心里不服,也毫无办法。
  今天邱和舒有些累,盥漱好后便准备睡了,但突然看到梁信约见面的记号,邱和舒只好先不睡,等再晚一些时,再换好衣服出门。
  这次梁信倒没穿白衣,却依旧坐在窗边下棋。
  邱和舒推门进屋,不等梁信叫他,就自觉坐到梁信对面,拿起棋子开始下,“叫我有事?”
  梁信比邱和舒大很多,邱和舒第一次见梁信时,他才四岁,而梁信那时都三十了。可神奇的是,两人并没有因为年龄相差太大而有隔阂,相反相处得特别好。但或许也正因为相处得太好,在邱和舒眼里,他没有把梁信当皇帝看,只当作是一位长辈,以至于平时相处,邱和舒没有太在意君臣尊卑。
  梁信也不在意。
  “梁存桦一事已了,梁子安那边什么动静?”梁信观察着棋局问。
  邱和舒道:“梁子安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动作,不过匡珣大概会上书请去边疆。”
  “他还真想去?”梁信意外地挑了一下眉。
  虽然上次邱和舒已经和他提过匡珣想要边疆的事,梁信却没太放在心上,只当他是在说笑的,毕竟京城才是政治权力中心,匡珣若是去了边疆就远离中心了,梁子安也会少一个得力助手。
  “他需要功名。”邱和舒说,“匡家的确事大,但跟他又没关系,如若他一直只是匡府公子,又如何帮梁子安?”
  梁信一时没说话,看着棋局走神了。
  见此,邱和舒知道梁信又想起以前的事了,邱和舒没有打断梁信回忆,更没催他下棋。
  屋内陷入了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梁信终于开口了,而且还笑了,“好儿郎保家卫国,他既然想去,那就让他去吧。”
  邱和舒笑笑没说话。
  “不过这一去边疆,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你们才成亲不久,你当真舍得?”梁信眼神揶揄,故意这么说来调侃邱和舒。
  邱和舒哪能不知道梁信怀的什么心思,邱和舒勾着嘴角笑,反问道,“我为什么舍不得?”
  “新婚夫妻难舍难分啊。”梁信笑道,“近日京中可不少传闻,说平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匡珣,成了亲后不出门了,见天儿的围着夫人转。”
  话说到这里,邱和舒算是明白了,梁信不是故意说这些来调侃他的,他是真好奇,特意来问的。
  “他是喜欢我,但我们没可能。”邱和舒说。
  梁信笑了:“话不能这么说,谁也料不准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以前我还觉得我们带兵打仗做明君,但你看现在,我成了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