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侦探 第161节
作者:九鱼.D      更新:2025-09-22 08:49      字数:8242
  这些年轻的海吉拉斯都是被他收养的。他们虽然都是男人,但他们依照母系社会的称呼来称呼彼此,最年长的——也是养着他们,并且拿他们来赚钱的人被叫做”妈妈”,其他的海吉拉斯依序而下,就是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他们相互以姐妹相称,并且如真正的家庭般对”母亲”敬爱有加。
  每个海杰拉斯赚的钱都要交在他手里。他在这个小家庭中拥有着无上的权威。
  “没什么,只是觉得赏钱少了点。”妈妈”说,而另外几个海杰拉斯只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们拿的钱并不少,完全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那么说。
  “妈妈”没有再说什么,他带着”女儿”们回到了他们的暂居点。
  这里的人们并不欢迎他们。如果要走到村庄里,想要住宿。他们往往要交给村长一大笔钱,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们就露天住宿或者是居住自己搭建的棚屋里,这些棚屋也是他们自己搭的,毕竟他们已经长成了男人,力气比女人大得多,搭建个棚屋,并不是什么难事,就算是有人要来驱赶,他们也会以“你的儿子会变成我们这样!”来诅咒和驱赶他们。
  只是在听到这句诅咒的时候,勋爵心中百味杂陈,这些海吉拉斯也是一样,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不单是诅咒,还是对于自己所在处境的一种嘲讽吗?
  或许最初的海吉拉斯还曾经幻想过得到人们的尊重,但现在谁都知道他们是些什么货色,他们比起最底层的贱民来说,也就是还拉着那一层薄薄的沙丽,勉强苟延残喘罢了。
  “妈妈”看着几个”女儿”安排好了值夜的人,打扫棚屋的人,以及汲水做饭的人,别看他们是海吉拉斯,每晚还是要有人守夜的,不然总有一些想要免费享用他们或是认为他们是个灾祸的人跑过来,想要占点儿便宜或是把他们绑起来,烧死。有时候也会是先占便宜,然后烧死。
  “妈妈”看了看天空,确认了一下现在的时间,叮嘱几个”女儿”看好棚屋,看好“姐妹”,不要随意离开。自己却孤身一人走进了密林,”女儿”们投去了疑惑的目光,但谁也不敢说话。
  “妈妈”找到了一棵被放倒的树木,仔细观察了一番,树木旁撒了一些黑色和白色的石子儿,才举起哨子吹了吹,哨声响起,他坐在倒卧的树木上,等可能过了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他身边没有可以清晰指明时间的钟表,只能从天色上做判断——和他联系的人终于来了。
  “你要是来的再晚些,我就要回去了。”“妈妈”说,“天色暗了,野兽就会走出来。”男人知道他所说的并不是只有四足的野兽,还有双足的野兽,他鄙夷地笑了笑,“你们看到那些人了吗?”
  “妈妈”没有说话,是伸出了手,男人露出了一个烦躁而又苦闷的表情,拿出了一把乱糟糟的钞票。
  “妈妈”摆摆手,“我不要这个,我没法弄清楚这些东西是什么,你就算给我们一些花花绿绿的擦屁股纸,我们也认不出来,我们要金子和银子。”
  对方嗤笑了一声,海吉拉斯还想要金子和银子呢,但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摸出了一把卢比银币放在手里,他并不和“妈妈”直接接触,而是将银币慎重的数了十个放在地上,然后往后退去,大概距离“妈妈”三四步的样子,又站在上空处,免得吸呼吸到了那肮脏的空气,“妈妈”毫不在意,他将钱币捡了起来。
  “现在你可以问了。”
  “你看到他们了?”
  “如果那些就是你们要我去窥视的英国人。是的,我看到了其中一个双鬓灰白,五官端正,有着明显的军人气息,另外一个有着一头灰色的头发,两只眼睛就像魔鬼那样,一只黑色,一只蓝色,但真的非常俊俏。
  他们身边还有几个人,其中之一是我们这里的英国人总督,另外一些可能是他的仆人吧。”
  对方点点头:“没错了,就是那些人。行了,你干的不错,可以回去了。”
  “”妈妈”笑了一声,“希望我在回去的路上不会出事,不然全都是你的错,我的‘女儿’会诅咒你的。”
  男人微微的紧张了一下,“什么叫都是我的错。你以为我会安排人在路上杀掉你吗?”
  “也许你什么都没做,”“妈妈”嘶哑着声音说道:“但谁知道呢?愿王子罗摩保佑我们也保佑你,别让他的诅咒落在你身上。”
  接头人的面色有些难堪,不得不说,他确实动过索性将这批海吉拉斯杀了一了百了的想法,但他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同伴的反对。
  首先,这些海吉拉斯并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对于这些没有了将来的人来说,能够多活在世上一天也是好的,所以他们什么钱都收。只要你给钱。就算有人抓住了,他们被严刑拷打,也很难问出个所以然来,
  何况,或许真有诅咒呢?
  至少他们知道印度的神明或许早已远去或者是沉睡,但确实是存在过的。
  ——
  男人飞快地跑回了他们的临时居所。
  这个是一座半荒废的庙宇,这种庙宇在印度很多,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僧侣舍弃后,人们不再前来朝拜,渐渐地,荒草丛生,藤蔓攀爬,吞没了最后一点石头的灰白颜色。
  但这里也会成为如苦修的僧人,贱民与如海吉拉斯这样的边缘人借以栖身的地方,所以即便有人发现这里有人影晃动,也不会太在意。
  男人去见了他们的首领,一个面容枯瘦黧黑的苦修士,他听了,只是摆动了一下长长的手指甲,男人恭敬地爬过去,吻了他的脚趾,才慢慢地向后退走。
  随后,这位苦修士就去见了杜利普.辛格,不过与其说是见杜利普,倒不如说是去见杜利普的母亲,哈兰尼·金德·考尔。
  第522章 印度的那些事儿(14)
  “是他们吗?”马哈兰尼问道,苦修士缓慢的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而后左右摇动手指表示——是的——他的眼睛先是附着在那个男人身上,而后又附着在那个海吉拉斯的“妈妈”身上,他看见了那两个英国人,如果说北岩勋爵还只是那种较为常见的英国绅士,那么他身边的那个魔鬼,灰发,一黑一蓝的眼睛,迄今为止,就连他也没见过多么古怪的人,而且他嗅到了,他和那些吃人的血魔一样,都是这就是曾经被天神们打入地狱的魔鬼之一。
  无论他们披着黑色的还是白色的皮,都是邪恶的,会给人间带来瘟疫与灾害。他们来了,就表示英国女王的那些走狗也跟着来了。
  马哈兰尼担忧地蹙眉,他们能够将杜利普从伦敦带出去,完全是窥准了女王生产前后的精力不济,仿佛天神也在眷顾他们,他们听说,女王的母亲被囚禁,她的丈夫也“意外身亡”,曾经在兰吉特.辛格的后宫里争斗了好几年的马哈兰尼马上就猜到,女王这次分娩绝对不顺利,甚至遇到了政变。
  那个时候,女王陛下可什么多余的精力放在杜利普身上,他们找机会和他接触,见到了他,并且劝说他跟着他们回印度。
  苦修士看了一眼马哈兰尼,弯曲手指,在头顶做出一个皇冠的形状,而后又在面前打了个转,马哈兰尼能够看懂他的手势,他的意思是在问王子怎么了。
  “他有些不适应。”有那么一瞬间,马哈兰尼想要隐瞒杜利普的情况,她和她的孩子已经好几年没见了,预感到他会对她感到陌生。
  但他没想到的是,她的儿子,伟大的兰吉特.辛格之子,庞遮普之狮的血脉,竟然已经被那些白皮肤的魔鬼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国人,他答应他们回到印度,只是出于对一个陌生国度的好奇,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于权力的追求,但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他兴奋的告诉她说,在学校里他的同学会称他为黑王子。“如果我成了国王,”他高兴的说,“他们就应该称呼为黑国王了。”马哈兰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明明是那些白皮肤人对杜利普的嘲讽,但他根本听不出来,他完全意识不到那些英国人对他的恶意。
  她发现,原先的设想彻底没用了,比起将杜利普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君主,现在更紧要的是,把他重新塑造为一个不会让他的父亲蒙羞,追随者唾弃,敌人却很喜欢的“锡克人”,这有点难。因为杜利普已经开始抱怨环境的恶劣了。他所想的是和那些印度王公一样,有些数不清的仆人,前呼后拥的护卫,华美的宫殿,柔滑的丝绸,丰盛的食物,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也可以宽恕他们,看着他们匍匐在地上亲吻他的脚。
  但他自打离开英国就是失望了。没办法,他们把他偷渡出来,已经算得上十分艰难。何况他们还带走了女王陛下引以为傲的光明之山,或者说应当说是兰吉特的宝钻——狮子的心脏,他们一路受到追捕与通缉,在大神湿婆的庇护下,才能勉强避开这些无所不在的视线与手臂,乘上轮船,回到了印度。
  马哈兰尼也想提供给杜利普更好的生活条件。无奈的是,她的丈夫死去之后,王国也跟着分崩离析,英国人夺走了他儿子的财产和土地。她作为兰吉特.辛格的遗孀,王子的母亲,原本是有一份年金一处宫殿的,但她并不是那种甘于平庸的女人,她曾经是这个王国的摄政王,但在英国人来到之后,她只剩下了一个名头,她怎么可能甘心。
  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复国事业,英国人因此感到愤怒,他们取缔了她的年金,把她从宫殿迁至一个城堡居住。即便如此,在城堡里,她还在拿出珠宝首饰贿赂护卫和女仆,想要与杜利普.辛格重新取得联系。
  当然,自始至终,无论是杜利普.辛格想要联系他,还是她想要联系杜利普.辛格都没能成功。英国人拦截了他们的信件。而后勃然大怒的尼克尔森索性抢走了她所有的珠宝衣物,没留下哪怕一点稍微值钱的东西,她变成了一个贫苦的寡妇,只能依靠以往兰吉特.辛格的朋友、大臣和将军的一点补贴艰难度日。
  这次他们去到伦敦的船票,贿赂、收买守卫,甚至餐食和住宿的费用,又耗尽了她手中的最后一点积蓄,她实在拿不出能够让杜利普满意的东西。
  杜利普的崩溃,被她看在眼里,毕竟这个孩子几乎没有吃过苦,除了在尼克尔森军营里度过的那两年,他虽然遭到了虐待与苛责,但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是有保证的。
  现在呢,他们就像是个贱民,躲躲藏藏,风餐露宿,或者和现在一样,藏在废弃的庙宇里,过着与老鼠虫子同床共枕的生活。
  看到马哈兰尼的表情,苦修士大概也猜到了内情,毕竟杜利普抱怨起来的时候,可一点没有遮掩自己的声音。他摇摇头,觉得马哈兰尼的期望只怕很难达成,但很不幸。兰吉特的后裔就只有杜利普这一个了。虽然他之上有很多胸长,但很不幸的,在兰吉特死去后的几年里都因为不同的原因陆续离世,大家心知肚明,这里固然有王朝内部势力相互倾轧的原因,也有英国人从中推波助澜。
  他们要保住杜利普这唯一的一根根苗,更要把他树立起来,做成一面旗帜,锡克王国才有复国的可能。
  苦修士又打着手势告诉马哈兰尼说,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教导他,只要能够在阿姆利则的黄金庙宇中为他祈福,取得正式的统治权。无论是士兵也好,宫殿也好,车马也好,或者是他想要吃的任何一种食物都会有的。
  他安慰了一番马哈兰尼后起身离去。不过很快的,一个仆人前来禀告马哈兰尼说,预定的计划中最关键的一个人想要来见见她,马哈兰尼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
  走进来的是一个年轻而又美丽的女人,年轻,很多人都有,美丽也不罕见,难得的是,她似乎天生就有那种叫人为之动容的东西。
  她看上去是那样的娇小,那样的脆弱。即便身着丝绸的长裙,披着赤红的沙丽,她看起来还是充满了哀愁。她来到皇后面前,跪在她的脚下,轻吻了她的脚趾之后,却又沉默着,似乎并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马哈兰尼仔细端详着这个年轻女子的容貌,她让马哈兰尼想起了十三岁的自己。
  马哈兰尼的出身并不怎么好,她的父亲只是一个皇宫的养狗人,种姓是首陀罗,也就比贱民好一点,虽然养狗人在首陀罗中也算是高等的了。
  他们家有好几个女儿,唯独她生的最漂亮。该怎么形容呢?在她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时,人们就传说在混沌的迷雾里升起了一轮月亮,有些人甚至不称呼她的名字,而是直接把她叫做月亮。
  到了十来岁的时候,她的美名远驰千里,她的父亲为此十分担忧。首陀罗这个种姓,养狗人这个职业并没有资格拥有这样华美的珠宝,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高兴,因为一个漂亮的女儿,可能会帮助全家脱离现有的阶级向上跃迁。
  但也有可能她会被庙宇中的僧侣看中,被要求进入神庙做庙妓。她的家庭除了一句赐福之外得不到任何好处,今后她不但要服侍那些僧人,还要服侍所有拿的出钱到庙里寻欢作乐的男人们,等到年老色衰了,又会被驱逐出去。没有孩子,没有家庭。如果那时候她的亲戚不愿意接受她,觉得她是个耻辱,那么她的结果会比贱民更糟糕。
  就在这时,好消息来了,国王兰吉特听说了她的美貌,就叫了派个总管来,要把她娶走。当然马哈兰尼那时候是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国王的妻子的,她也不过是国王众多后宫女性中的一个。
  而且那时候的兰吉特已经五十多岁了,比她整整大出四十岁。从年龄上来说,她们完全不相称。可如果从地位上来说,又有着天壤之别,当然马哈兰尼就是那个壤。
  她爱兰吉特吗?如果发自本心的说,并不,无论兰吉特多么英勇和睿智,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但站在妃子的立场上,她是爱他的,兰吉特等于是她的拯救者,是她的大神,是她的主人,尤其幸运的是,在那个尔虞我诈,争斗不休的后宫中,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除了美貌一无所有的女孩,她竟然能够在第一年就怀上了孩子,并且把他生了下来。
  这个孩子就是杜利普。兰吉特当然是高兴的,但其他人并没有将这个孩子放在心上。毕竟之前国王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他们都已经成年了,背后不是朝廷的大臣,就是有着军队中的将领,他们野心勃勃,跃跃欲试,他们眼中只能看到兰吉特身下的王位,以及成年的兄弟,一个刚生下来嗷嗷待哺的婴儿,并不能引起他们多少的敌意和嫉妒。
  兰吉特死去之后,王国四分五裂,战无不休,他们依然是安全的。嗯,一定要说曾经遭遇过什么危机的话,马哈兰尼将视线落在了这个姑娘身上。那大概就是兰吉特死去之后,有三位正妻和七位信奉印度教的妃子,要遵循印度教的萨蒂法随丈夫而去,也就是殉葬。
  第523章 印度的那些事儿(15)
  而马哈兰尼却因为信奉锡克教,而有幸逃脱了一劫。事实上,其中也有她自己的挣扎与努力,还有一些人的别有用心,总之她活着,能够亲手抚养自己的儿子——她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她拉着沙丽躲藏在一根柱子后,满怀惊惧地望着抬着这三位正式妻子的轿子远去。
  在轿子里是打扮得华丽异常,犹如新嫁娘的妻子,两个正妻已经老了,一个却才嫁进来,还是那样的年轻美貌,她们流泪了吗?马哈兰尼不确定,但如果她们流泪了,旁边就会有人大声的呵斥她们,或者直接灌下掺了药物的药酒叫她们昏昏欲睡,她们要欢欢喜喜,满怀倾慕,完全是“自愿”的,为自己的丈夫殉葬。
  可笑的是,只有三位正妻能够盛装跪在兰吉特的火葬堆里,和他一起被烧掉。另外七位印度教的妃子只能在其她地方架起一个火堆烧掉,因为她们没有那个资格与一代雄主共同化为灰烬。
  马哈兰尼不时会怀念这位君主与丈夫,她也可以说她爱他,但她绝不希望跟着他一起去死,她还年轻,正是最好的时光,又有一个儿子,她怎么舍得呢?
  在最后的几年,她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她是摄政王,她能够带自己的儿子操纵这个即便覆灭了,却依然具有庞大身躯的国家。虽然其中也遭遇一两次危险,英国人更是咄咄逼人,无法无天,但一个首陀罗的女儿竟然能够攀爬到这样高的位置上,那种畅快与欢乐,是任何世俗间的欢愉都无法与之比较的。
  也因为如此,她对自己的儿子充满了期望,她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被人们服膺并且爱戴的国王,他应当接手过他父亲的事业,或许神灵们就是这么期望的,不然他之前的几个兄长怎么都会莫名其妙的死了呢?旁遮普之狮之前是兰吉特,现在应该是杜利普。
  她缓慢的俯下身体,凝视着这个女孩。她真美呀,雪白的皮肤,深色的眉眼,柔顺的长发,就像是一副精致的细密画,她的眼睛又圆又大,犹如一双黑珍珠,她的鼻子小巧又精致,犹如象牙的果实,嘴唇嫣红,犹如花苞。
  马哈兰尼注意到她还带着鼻环,相当显眼,她碰了碰它,然后说道:“把这个摘掉。英国人不喜欢这个。”
  那姑娘抬起头来看着她,马哈兰尼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我知道你感到恐惧,你在害怕,你是否在想,如果你真的遭到了那些白皮肤人的侵害,是不是就背叛了你的丈夫,要落到无尽的地狱里去呢。不,我们的神明湿婆和他的妻子萨蒂站在天上看着你们,他知道你是为了什么做出牺牲的,没人能够质疑你的清白,等你做完了这件事情,你若是想要去追寻你的丈夫,我就让他们为你准备一个撒满了香料的火堆。
  如果你不想,我就给你一笔钱,你可以自己找个村庄住下来,也可以寻找第二个丈夫,你不用担心,我的人会安排好一切。你为之服务的是锡克王国的大君,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你提出来的一切条件都能得到满足。”
  是吗?事实上连马哈兰尼自己都不确定,就连她所承诺给这个姑娘的钱,她也拿不出来,她只是在骗她。她很清楚,但她将她推出去的时候没有一点迟疑。
  ——
  相比起北岩勋爵的急切,王公与总督的心情却十分的悠闲,并且懒散。有了之前的教训,北岩勋爵也不敢催促,他询问过葡萄俱乐部的人是否可以调动军队暗中包围那座庙宇,但被明确的拒绝了。尼克尔森当初也没法做的事情,现在的总督更是不会做了。
  “你不知道那些印度人——虽然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信奉的是什么神灵,尤其是那些锡克教徒。我听说他们接受任何一个教派,包括我们的,有点像是罗马人。”葡萄俱乐部的成员这样介绍道,“他们将所有的神都放在一个神殿里,并且认为他们应该和谐相处,他们的教徒也是如此,这当然是一种亵渎的行为,”他不停的摩梭着自己的手指,“但对于一个管理者,锡克教徒的包容,反而比其他教派的相互冲突,相互诟骂来得好。总督或许跟你说过,那座庙宇就是锡克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事实上并非如此,你应该把它看作锡克人的耶路撒冷,你想想看吧,如果你要调动一支军队,无论是明是暗,去包围耶路散冷,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那些印度人会起来反抗吗?”
  “反抗,你要说这点,倒也很难说。”葡萄俱乐部的成员喝了一口酒后懒洋洋的说道,“你要说锡克人,他们可能会的,这里的锡克男人就像野兽那样好斗,而他们也曾经有个王国,有一个强壮的君主,他教导他们,把他们松散的力量收束在一起,变成一只坚硬的拳头。
  这只拳头曾经让东印度公司很不好过,所以他们不会希望再看到这只拳头有重新凝聚起来的那一天。但你所想的让他们去主动采取武力措施,也不太可能,他们毕竟是商人,而且杀死了杜利普.辛格或者他的母亲毫无作用,反而刺激这些人,让他们变得更加疯狂。
  所以你们最好能够安然无恙的带回杜利普.辛格和他的母亲,其他人的生死倒是无所谓。只要能让锡克王国的大君之子,他最后的血脉待在英国,让他在女王的照拂下,如同一个平常人般的度过他的一生——他的母亲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别为杜利普.辛格担心,有时候平庸也是一种幸福。”
  他看似真心实意地说道,“人类很少会葬送于自己的平庸,利欲熏心倒肯定会。”
  总督或许也看出了北岩勋爵的苦闷。鉴于北岩勋爵之前终于愿意向他服软。他居然还派来一个仆人告诉北岩勋爵说,就在这几天了,他已经设法与庙宇的僧侣达成了协议,允许他们在庙宇的外围停留,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会帮助他们抓住杜利普等人,也有待价而沽的意思,但至少事情正在进展。
  “你看,”利维兴致勃勃地说:“我说过,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也不错,若不是女王陛下把你派出来,你可能还看不到这些多种多样的新鲜事儿呢。”
  北岩勋爵瞪了他一眼,比起他,半恶魔这段时间倒是过得逍遥自在,印度现在就是一堆被有意打散的沙子,土邦林立,东印度公司的大手掌控一切,再加上他们多如繁星的信仰,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这些怪物糅合在一起,硬生生的将这里的人扭曲成了一个旁人很难理解的状态。
  也难怪东印度公司和女王陛下一心一意的要控制住杜利普.辛格,锡克王国可能是这个国家,不应该说这么一块庞大的区域最后的希望,可惜的是那头老狮子没一个与他一样坚强勇武,目光长远的继承人。
  他的儿子们在他死后争抢权利,为的只是一己之私。没有一个负起这个沉重的责任,也没有为了这个王国牺牲自己的觉悟。
  照利维来看,杜利普.辛格也不会是那个人。那些人把他带回到印度,可能也只是想要一个招牌或者是旗帜。要知道,自从他母亲逃离了英国人的控制之后,只要一露面就会有几千个锡克士兵立即揭竿而起,簇拥在她的身边。只因为她是兰吉特的妻子,杜利普的母亲,在这个女性可以说是如同畜生般的地方,她能够有这样的号召力。完全是因为她有着那样的一个丈夫,以及她丈夫的血脉,若是真正的杜利普.辛格佩戴着光明之山,或者说是兰吉特的宝钻出现在锡克人面前,那种场景只会更为惊人。
  第524章 印度的那些事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