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作者:纱荔      更新:2025-09-22 08:55      字数:3321
  他也没跟上司汇报,据他观察,那些同僚们也都挺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有人爱喝茶,有人爱看戏本子,有人爱下棋,有人爱收藏古董,有人爱听曲儿……反正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癖好。大家在衙门里各干各的事,谁也不干扰谁。
  闵悉也知道这是正常情况,鸿胪寺这衙门要说多余嘛,倒也不多余,确实是需要的,毕竟一旦有使臣来访,那就是鸿胪寺的职责了。整个鸿胪寺加起来也有五六十个人,要是来使多一些,也足够他们忙的。
  对闵悉的到来,鸿胪寺的同僚们都没多大的意外,能来这儿的,要不是有点特殊才能的,比如懂番邦语言和文字,要不就是有点儿背景的,但也不大,被家里安排来这儿混口饭吃。
  大家把闵悉的来历也早就打听清楚了,举人出身,遭遇海难从欧罗巴回来,懂多国语言,受皇帝陛下赏识,才被任命为主簿。他这就不算是有背景的,而是有特殊才能。
  刚开始的时候,同僚们对闵悉的海外生活还有点好奇心,不少人来他这儿闲聊,反正也没事干,闲聊唠嗑也不违反规定。
  闵悉跟大家伙聊了几天的天,总算是把上司下属的名字、性情爱好等等,也都大致打听清楚了。
  等众人对他失去好奇心后,也就没人来找他闲聊了,闵悉便开始绘制世界地图。
  每天上衙,他就自己在衙门的案几上绘图,用的还是自制的铅笔,毕竟硬笔绘图要比毛笔绘图方便太多了。
  他也不搞特殊,跟大家一样,到了午后就下班走人,免得做那个特立独行的人,回去继续玩自己的木匠活。
  现在他也有了时间做饭,每天晚上,云霁和云霖兄弟便能吃上闵悉亲手做的饭菜。
  翰林院自然比鸿胪寺要忙一些,云霁刚入职,他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修史书,所以也还比较清闲,不用加班,下衙后还有空去接云霖回家。
  现在这个状况,最高兴的自然是云霖,两位哥哥终于不会再到处乱跑了,每天都会在家,早上一起送他去陶府上学,然后又各自去衙门点卯上衙,晚上大哥来接他回家,到家后,二哥早就把饭做好了。
  吃了饭,还能一起玩会儿。这样的日子再幸福也没有了。
  闵悉把地图绘制出来之后,又让云霁帮忙用毛笔将地图重新绘制了一遍,用的还是彩墨,陆地是黄色的,海洋是蓝色的。这样的地图,自然没法绘制成地形图,只能标注陆地、海岛等的位置,还有一些已经知道的国家名字,但很多地方没法写国名,因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地方现在是被谁统治着。
  云霁绘完图,看着地图还是感到震撼,原来他们生活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这图应该拿去给陛下看看。”
  闵悉说:“那就劳烦七哥帮忙再绘一幅吧,拿去呈给陛下。”要让万历认识一下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大明有多大,又有多小,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外族掉以轻心。
  云霁说:“我还想留一幅在家里。”
  “当然可以,你不怕累,你就多画一张,以后留给霖儿学习吧。”闵悉笑着说。
  云霁把地图画好后,带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同僚们见到这幅地图,纷纷感到惊奇:“这舆图是谁绘制的?”
  云霁说:“我与义弟一起绘制的。我们根据自身的航行经验以及从欧罗巴看来的地图,一起绘制了这幅世界舆图。”他当然不会说这是闵悉独自画的,否则同样都流落在海外,闵悉会画,他却不会,这不奇怪吗?不能让人看出闵悉的与众不同来。
  同僚们看完地图后捋着胡子:“不对,不对!这舆图未免太失真,咱们大明竟这么小吗?”
  “咱们大明确实不小,但世界真的很大。”云霁说,“这幅图我们打算呈给陛下过目。”
  第367章 献图
  “云大人,此事恐有不妥。”有同僚劝说云霁,“舆图素来都由工部丈量制作,你们没有丈量过,如何确定此图的准确性?”
  云霁笑道:“此图乃是欧罗巴诸国绘制的世界舆图,或许有失真,但绝不是毫无根据之图。下官献欧罗巴人之舆图,有何不可?”
  那劝说的同僚一听,顿时无话可说。如若是大明舆图,那的确不能随便制作,现在云霁要献的是洋人绘制的世界舆图,虽无甚大用,但也算是了解大明以外世界的方法,至少是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云大人请便!”那人只得这么说。
  云霁在翰林院,想献图还是很容易的,他只需写一份奏疏,和舆图一并呈上即可。
  只是现在万历还没有亲政,所有的奏折都是内阁大臣们在处理,真正做主的是张居正。皇帝能看到的奏折,都是张居正筛选后给他看的。
  但他这图还是很容易就到了万历手里,在张居正看来,这图价值不大,相当于给皇帝一个新鲜玩具。
  万历见到世界地图,倒是兴趣浓厚,拿着图仔仔细细得研究了两天,但还是有很多疑惑,便把绘图的闵悉和云霁召进了宫。
  闵悉对着世界地图给万历讲解了半天,七大洲四大洋。万历终于意识到,大明之外,到底还有多么辽阔的天地,他听说过的那些国家离大明到底有多远,从东海出海,一直往东走,竟还有一片辽阔富饶的大陆。
  而在旧大陆的西边,那群被认为野蛮又落后的红毛番,竟然有能力穿越辽阔的海洋,抵达大明,还找到了一片富饶的土地,并在那里收获了大量的金银和财宝。
  这种认知,这对一个少年皇帝来说,是相当具有冲击力的。作为这片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国家,那些西洋小国都有能力开拓进取,大明为什么不行?
  万历问闵悉:“闵卿,这舆图保真吗?可会有偏差?”
  闵悉恭敬回话:“陛下,这舆图臣是在拂朗机国王那儿看来的,这是他们国家最好的绘图员绘制的。臣认为真实性非常可靠,毕竟拂朗机的航海技术曾经是欧罗巴最强的,他们的船队已经去过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
  万历有些不太相信地确认:“你说的那些欧罗巴人,他们驾船抵达了这地图上的所有地方?”
  “也不是所有,是很多地方都去过了。有些地方可能没去过,是估摸着画的。”闵悉说。
  万历看着地图,说:“那些地方都是无主之地吗?”
  “也不是无主之地。这地方也有不少土著,只是土著比较落后,还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跟拿着火枪大炮的欧罗巴人没法抗争,只能被奴役。”闵悉说。
  万历想了想,说:“驾船漂洋过海抵达这里,奴役当地人,他们的船队规模有多大?”
  闵悉说:“应当不大,最多也就是几船或者十几条船的人规模,加起来不过数百人吧。”
  “几百人就能奴役当地的土著。规模远不如当年三宝太监率领的下西洋船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万历问。
  闵悉说:“用枪炮屠杀当地人震慑住的,因为战斗力完全不在同一层次。”
  万历露出震惊的表情:“如此野蛮!跟鞑靼有何区别!”
  “是没有区别,甚至更野蛮。”闵悉说。
  “那我们大明还是不要同这帮野蛮人来往的好。”万历自幼学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以仁治国,对野蛮的欧罗巴人下意识反感。
  闵悉忙说:“陛下,万万不可。欧罗巴人先前是打不过咱们大明水师,故才退而求其次要同我们做生意。然大明水师赢得并不轻松,我们的枪炮射程与杀伤力均不如欧罗巴船,是通过密集的人海战术和凿穿他们的船底才取得的胜利。如今欧罗巴诸国靠掠夺发了家,在造船和枪炮上得到了长足进步,新船全都换上了铜皮包船底,枪炮射程更胜从前,若再有海战,咱们再毫无优势。”
  云霁接过闵悉的话:“陛下,九弟所说句句属实。咱们若是完全拒绝与欧罗巴人的商贸往来,他们无法通过贸易获取所需货物,只怕又会引发海战。”
  万历问:“那依你们看,该当如何?”
  闵悉说:“海禁已开,自然继续同他们做生意,甚至还可以与欧罗巴各国进行官方往来,换取他们造船和枪炮制作技术,以壮大我大明水师。”
  “你不是向水师捐赠了一艘西洋船,他们如今正在仿造西洋船。我们已经有他们的技术了,何须再进行官方往来。”万历说。
  闵悉说:“臣等捐赠的那艘盖伦船虽然如今是他们最先进的船只,但他们也随时都在进步。况且造船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把水师都换上盖伦船,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银两,这些,都是咱们目前需要争取来的。同欧罗巴人继续做买卖,咱们不仅可以换取银两,也能从海外购得优质的造船木料。”
  万历看着他们,皱着眉头说:“朕总觉得你们对欧罗巴人格外宽容。你们不能因为当初被欧罗巴人救过性命,就处处维护他们。云卿家的商号一直都在同欧罗巴人做生意吧,如若禁了与他们的往来,你们要损失不少吧。”